APP下载

新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廉政教育活动的成效评估

2018-09-10徐彩慧任洁张琳

高教学刊 2018年17期
关键词:廉政教育大学生

徐彩慧 任洁 张琳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廉政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学生廉政教育活动种类多样,形式丰富,但是活动的效果参差不齐,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学生的评价褒贬不一。如何结合新时代新要求,如何结合学生新特点新需求提升大学生廉政教育活动质量和实效,值得重新审视。重新研究的基础,首先是回归教育实际,了解学生真实反馈。摸底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活动的成效,以廉政教育促思政教育,以期为建构我国大学生廉政教育质量评估及长效机制奠定基础。

关键词:大学生;廉政教育;实证调研;活动成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7-0012-03

Abstract: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Xi Jinping has repeatedly stressed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should be carried through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in order to educate students along the whole process and from all directions, starting a new situ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understanding "who do we cultivate for" and "what kind of people do we cultivate". At present, there are various types of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activities for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the effects of activities are uneven, and the problem of homogeneity is actually more serious, therefore, students' evaluations are mixed. How to combine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ra and th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new needs of student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activities is worth reexamining.The foundation of re-study is to return to the reality of education in the first place and understand the original feedback of students. Fully aware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campaigns on anti-corruption, promote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so as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quality assessment and long-term mechanism for the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anti-corruption education; empirical research; activity effectiveness

一、问题的提出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廉政教育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实施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大学生党员党风廉政文化教育和建设,使他们步入社会具有抗腐倡廉的思想意识,形成‘敬廉崇洁的思想道德品质,既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证。”这说明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从源头上遏制腐败。

而想要从根源上遏制腐败现象,学校教育是基础。高校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场所,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最为敏锐的群体,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开展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让大学生接受廉洁教育知识,树立廉洁观念、廉洁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廉洁品质,自觉做到廉洁自律。将来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够正确利用手中的权利,做到清正廉洁,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可以从根源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然而,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党员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情况和新挑战。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大学生廉政教育活动种类多样,形式丰富,但是活动的效果参差不齐,同质化现象较严重,学生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形式上,部分活动单一化的模式层次感与针对性较弱;在内容上,部分活动缺乏深入性,导致效果欠佳,甚至有些教育活动名不符实、流于形式,反而作用适得其反。因此,在思政工作的新要求、新形势下,对大学生廉政教育活动进行实效评估变得紧迫而必要。

二、基于S校的学生廉政教育成效评估

(一)学生廉政教育活动概况

S校学生廉政教育活动整体氛围良好,校级院级活动联动开展,活动次数频繁,活动内容豐富,主题鲜明,形式丰富,对学生教育针对性较强。具体而言,S校学生廉政教育活动共包括五大类:会议交流、走访参观、志愿服务、比赛征文与其他,在所统计的297项校级院级活动中,会议交流类活动次数最多,占比68.7%,以下依次为走访交流类26项,志愿服务类22项,比赛征文类16项,其他活动21项。

(二)学生廉政教育活动成效评估调研

此次调研发放问卷两批,筛选检验后获得有效份数为620份。本次问卷分析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使用SPSS分析工具对样本低阶原点矩和中心矩求解。具体情况如下:

1. 问卷调研基本情况:样本情况良好

无论从性别构成、年级分布还是政治面貌,其比例与S校总体情况基本吻合,由此可知,此次问卷的发放具有随机性,且接下来的问卷结果是排除了相关外生变量的,准确性较高,可以较好地反应出同学们当前对S校廉政教育活动的真实看法。比如男女比约为3:7,与S校的男女比近似,年级本科、硕士、博士比例,群众、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党员人数比例均能反映问卷结果具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2. S校大学生廉政教育活动成效分析

第一,关注度:学生对廉政教育活动的关注度较一般,关注的主动性不是非常高,态度相对比较平和。

关于对于学校的廉政教育活动的关注度,计算出数学期望(均值)约为3.0355。由此可以看出,受访学生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普遍保持“一般关注”的状态。再分析两项极值,即“非常关注”和“没有关注”,占比约为14.52%。综合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受访学生有大部分对当前廉政教育活动态度比较平和,没有积极的关注,也没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第二,参与度:学生均参与过学校廉政教育活动,参与率为100%。

此题主要反映了受访同学在大学期间参与的与党风廉政有关的一些活动,其中数量最多的为会议交流类(如党课、两学一做交流会)、志愿服务类(如暑期三下乡、暖冬行动)、走访参观类(如博物馆参观、红色历史学习)。且此题列举的五种类型的活动,最少的也有超过20%的参与率,由此可见同学们在党风廉政的活动中的参与经历较多。但是,为何全员参与同学们的关注度还不高呢?初步分析可能掺杂了因为班级、老师、社团或组织的原因而“被迫”参加的情况,所以,课题组进一步设计调研,在接下来分析中进一步阐明。

第三,偏好度:学生参与廉政教育活动偏好较一致。

以下两个调研问题主要反映了同学们在参与党风廉政的活动中,对不同类别的活动的偏好程度。结合前文分析可以发现,志愿服务类和走访参观类为同学非常喜欢的活动类型,但是,会议交流类的喜好程度较低。

第四,满意度:学生普遍对学校廉政教育活动效果较满意。

根据每项取值的频率换算为概率,由此计算出数学期望(均值)约为3.2322。且根据此题结果的直方图可见,此题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是一个偏向较大值的分布。由此也可以推导出S校在廉政教育上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依旧有一定提升空间。

(三)学生廉政教育活动的综合评分影响因子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导致学生对学校学生党风廉政类教育活动的评价影响因子同时也是为提升此类活动的质量,为探寻长效机制奠基,课题组设计了几个变量,分别从时效性(活动时间)、专业性(活动内容深度)、丰富性(活动内容广度)、新颖性(活动形式)、亲和性(活动氛围)、权威性(活动级别)及强制性(参与方式)进行进一步调研分析。

第一,时效性方面

通过进一步调查学生对相关活动的时效性评分(1-5分时效性逐步增强,5分为最优,下同)。因为样本较大,将频率当作概率,由此可以计算出这组离散变量的数学期望为3.575,众数为4,方差为1.364,平均分:3.58。由此可以看出受访同学普遍认为相应活动的时效性较强,但仍有提升空间。

第二,专业性方面

专业性主要包括活动涉及有关廉政教育内容深度等,平均分为3.52,众数为4,由此可以看出受访同学对相关活动的专业性评分普遍较高。同时学生期望活动仍需注重丰富性,深度与广度并存发展。

第三,丰富性方面

同学们对相关活动的丰富性的平均分为3.58,众数为4,故受访同学对其丰富性的评价普遍较好。由此也反映进一步推广廉政教育活动,增大同学们对活动的兴趣,利于在高参与度的前提下落地廉政教育的目的。

第四,新颖性方面

同学们普遍认为新颖性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平均分为3.42和众数为3可以推导出来。由前文也可以看出,S校的关于党风廉政的活动的类别确实在近几年具有固定性,缺乏新颖的活动,从而可能会降低尤其是高年级同学们的参与热情。

第五,亲和性方面

受访同学们普遍认为相关活动的亲和性较强,由3.6的平均分和5的众数可以看出。由此也可以体现S校在组织开展廉政教育相关活动中所体现的较强亲和力,也展现了参与组织的同学们和老师们的工作效率。

第六,权威性方面

该指标平均分为3.7,众数为4,故受访同学们普遍认为这是一项权威性较强的活动。首先,可以由活动主题体现出,廉政教育其本身就较为严谨官方;其次,体现了相关组织者在宣传阶段和实际操作阶段的重视程度。

第七,强制性方面

通过同学们对活动强制性的评分,众数为3,可以看出强制性中等,结合前文分析学生参加不同类型活动的意愿,可以得出相关廉政教育活动中会议交流类存在强制性的可能性较大,其他活动大多是同学们愿意参加的,强制性较低。

最后,项目组请同学们对S校廉政教育活动进行综合性评分,平均分为3.63,众数为4,即同学们认为活动综合水平较高。结合另一份问卷,可以看出,有关党风廉政的活动可以从活动的新颖性、丰富性提升综合评分,让S校的活动的参与度更高,教育意义更强。

三、大学生廉政教育优化建议

(一)注重内容现实化和深入化,提高教育内涵

从现有数据分析,当前大学生廉政教育普遍存在形式化倾向。有些高校对廉洁教育的态度冷漠及廉洁教育实效性的漠视,廉洁教育处于空白状态;有的学校开展廉洁教育活动,但是次数较少,也缺乏常规化,并且对廉洁教育活动的指导不够,往往是通知一下、会议一开、活动一点,很难说没有“为了完成任务”“应付差事”之嫌。

根据调研数据,在设计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内容时,应注重选择贴近学生现在及未来生活的,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而在实现全方位、多角度、广类别的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开展的同时,还应考虑深入打造部分精品活动,增强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知识专业性,保障党风廉政活动的教育价值,使学生党风廉政建设的活动内容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得到共同提升。

(二)遵循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丰富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活动新颖性

当前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方法主要是凭借教师(主讲人)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递廉洁知识、廉洁观念为主。这种单一的、传统的教育方法通常比较乏味、无趣,使廉洁教育缺少了活力和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廉洁教育的新颖性、吸引力。

在物质生活水平极大丰富和互联网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当代大学生明显对于体验性、深入性与交互性较强的活动更加感兴趣,所以当前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形式尽量多样化。如改为集中观看反腐倡廉影视片或针对反面典型的案例剖析并结合讨论交流的形式,使之符合新时代下大学生的学习习惯,从而有效提高廉政教育的成效,切实提高学生的党风廉政认识水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吸引力、关注度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样本学生中有较大部分可能对当前党风廉政建设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既没有积极的关注,也没有强烈的抵触情绪。而参加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目的则与参加其他社团类活动目的雷同,如认识更多朋友,扩大社交圈等。

针对这样的现状,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宣传力度亟需提升。应在校党委领导、宣传部、校团委等的指导下,通过杂志、报刊、宣传栏、广播站、学生网站、新媒体平台等渠道,积极开展学生党风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同时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和朋辈教育指导作用,如开展诚实守信和廉洁自律的先进个人和团体事迹宣讲或报告会等,并通过学生党建指导站、各级团学等组织,以学生干部为桥梁,密切联系学生群体。从而提升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吸引力度,提升学生党风廉政建设活动的参与度,达到良好的廉政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姜枝紅.高校大学生廉政教育现状及路径研究——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25-28.

[2]邱若娟,高广元,马西平.高校廉政教育评价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4-97.

[3]姜凤艳,程芳薇,王晓娟.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党风廉政建设研究[J].世纪桥,2017(3):34-35.

[4]赵瑞杰.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廉政教育探析[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7):10-11.

[5]钱兴成.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的大学生廉政教育研究[J].高教学刊,2017(02):178-179+182.

[6]车琳,仲天宝,刘泽.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 营造和谐育人环境[J].高教学刊,2016(13):213-214.

[7]钱厚斌,刘鹏展,张旭.地方高校廉政智库政策参与研究[J].高教学刊,2017(24):11-14.

猜你喜欢

廉政教育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青年职工廉政教育的思考
以党校为载体,加强廉政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刍议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腐败行为的产生及预防
“三级”党风廉政督查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以国学经典为支点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创新廉政教育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