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探索

2018-09-10叶娜

中国商论 2018年22期
关键词:新工科人才

叶娜

摘 要:新工科是近期较为热门的一个话题,伴随着新工科所衍生的研究内容也与日俱增,笔者作为一名在工科高校工作的专职教师,对于新工科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一点自己的独到见解,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新工科 人才 培养探索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a)-176-02

1 “新工科”的前生今世

“新工科”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对传统工科的创新与改革,“新工科”的新主要是借助于人工智能、大数 据及云共享等新兴技术的辅助运用,以此来达到工科发展的新阶段[1]。

回望以往我国工科专业的发展,曾经有过一段较为沉寂的时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传统工科的技术手段不能及时革新

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我国传统工科的研发及发展起步较晚,早期与工科相关的技术产业主要集中与部分地区、省份,且这些相关产业的发展落后于世界整体发展水平,因此,造成了我国早期传统工科的发展既不平稳也不平衡。

1.2 传统工科的技术手段不能广泛传播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早期与工科相关的技术成果、手段等限于知识产权、专利技术的保护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传播和利用,这里最主要表现在我国购买国外先进工科相关技术及聘请国外相关技术人员方面。

通过上述总结,可以看出传统工科的发展并不平衡,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差异,这种差异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技术壁垒”,例如某些与工科相关的高精尖技术掌握在部分发达国家、地区的部分专家手中,他们利用“技术壁垒”来获取高收益的同时又吝啬于技术的传播,这种现象导致与工科相关技术的发展出现两极化,一方是越来越高精尖;而另一方则是只陷于低端徘徊。

2 “新工科”人才的衡量标准

“新工科”对于人才的衡量标准区别于以往传统工科,以往的传统工科对于人才的衡量标准主要集中在“数理化”方面,只要专业知识掌握过硬,就可以称之为工科人才,而现在,伴随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云共享等新技术诞生的“新工科”人才的衡量标准则更加复杂多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对于知识的掌握要具有“融合性”

针对“新工科”所对应的新的发展环境,对于“新工科”的人才所掌握的知识也有了新的要求,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不能只是简单的做一个“书呆子”“书袋子”就可以,不能只是在某一个学科、某一个领域精通,而是具备一定的“交叉”特质,也就是说不能只是做一个简单的技术操作人员,而是同时具备一定的人文属性和素养,具有可以随时学习并获取政治、经济、哲学及公共管理等知识的能力。

2.2 对于知识的掌握要具有“实践性”

针对“新工科”所对应新的运用环境,要求“新工科”人才对于知识的掌握不再仅限于理论上的论证与研究,而是更应该付诸于真正的实践,这种实践不是简单小范围的科学实验,而是将获得实验成功的科技成果应用于更宽广的社会,通俗一点来講就是说,“新工科”人才应该可以利用自身的综合知识能力来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2.3 对于知识的掌握要具有“创造性”

针对“新工科”所对应的新的创新环境,要求“新工科”人才不能只是简单重复过去理论的推演或技术的演进,而是利用当前“互联网+”的整体发展趋势来寻求新的领域突破、技术突破,这就要求“新工科”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完善的思维体系、同时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造能力,这是“新工科”人才区别于传统工科人才衡量的最主要的标准,也是当前面临最迫切需要培养的一种能力,即新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新工科”人才的衡量标准完全区别于以往传统工科对于人才的要求,“新工科”要求人才之所以能够称其为人才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其具备“创新”的特质,通过不断的创新来融合所学知识,通过实践性的创业方式来验证创新知识,与此同时,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创造出更能够为行业、社会发展带来良好效果的创新技术。

3 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

传统工科人才较多集中于技术研发部门或实验室,针对传统工科人才的培养较多的体现为课堂传授、工厂操练、实验室操作以及顶岗实习等方式,这些都属于传统的培养模式,这些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在整个培养过程中会有一个“师傅”来进行主导,通过“师傅”的传授来进行操练,这种培养具备一定的优势,即“一对一”式传授,量身定制,因材施教,但是缺点也存在,例如,受限于一个“师傅”,所以被培养者对于知识的获取途径狭窄,交流通道有限,缺乏一定的创新勇气,因此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当前对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要求。

结合教育部近期发布的例如《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及其解读[2],总结出“新工科”对于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要求,完全区别于以往传统工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

3.1 综合能力培养教育模式

“新工科”对于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再是单一的理论或单纯的“学徒制”培养,而是将技术、理论、思想和文化统一结合起来,这就要求高校在制定“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较以往增多基础课程知识的传递,尽量扩大通识教育的部分,例如不仅仅是专业性强的基础课,包括经济类、管理类、哲学类,甚至文化类、艺术类的课程都可以涵盖,其目的是为了强调培养综合素质、培养人文思考以及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在这一点上,国外部分院校做的比我们好很多,尤其是在高等教育层次上,在课程设置及选择上都给予教师及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对于其综合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2 实践与应用相结合的培养教育模式

“新工科”框架下对于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其环境绝不可以限制于一间小小的教室,而是应该走进工厂、走进工地、走进实验室、走进比赛场地甚至走进竞争市场。“新工科”下培养模式的制定不再局限于固定的学分和考核方式,而是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来制定。

这里所提出的实践与应用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要求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每一个知识点中体现,这就对于授课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教师必须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全部知识来重构教学内容,分解教材中的固定模式,针对能够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部分细化讲授。

实践与应用相结合的另一个要点在于产教融合,“新工科”下对于产教融合有了新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校企合作、订单班培养或者是签约式培训输送,而是更加具体的实现“教”与“产”的合作,通过实践创新出新产品、新技术,应用与新研发、新合作,能够真正实现校内创业的实现。

3.3 学科融合交叉的培养教育模式

“新工科”模式下,各个工科专业不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可以进行跨专业融合,在制定这一类培养教育模式的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新专业或设置专业互通、专业互转等方式来进行,例如天津大学最新推出的智能医学工程专业,明显区别于以往的医学类专业,旨在培养兼具医学和工学双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融合交叉培养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开放专业限制,放宽学生专业选择的路径,让学生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或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一定的知识以后可以跨专业选择他想补充的其他知识。

3.4 信息化教育模式

“新工科”的发展是基于“互联网+”的不断扩展,因此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中必然会体现信息化的元素,例如慕课、蓝墨云、3D、AR增强、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利用信息化手段可以大大缓解工科类课程教学的短板,可以更加立体丰富的表达教学意愿。

在构建“新工科”信息化培养教育模式时,还可以将实践以及竞赛的因素体现出来,例如现阶段用友公司开发的智能云端财务综合课程解决方案,就很好的将一个财务公司的整体运作通过云端数据共享的方式来展现,教师可以通过登录云端数据共享平台,根据不同的岗位、不同的情境来进行相应的授课,并且在这个智能综合解决方案里面还涵盖有实训操作模块及竞赛模块。

3.5 跨区域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跨区域联合人才培養模式是目前较新颖的一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以往的交换生,而是通过创设“特色生态圈”,将不同区域的人才、智力、企业联合起来,群策群力,各自利用自身的优点,发挥自身的长处,为创新创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例如,在当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国际社会环境下,“新工科”的建设绝不能是闭门造车,而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直面自身发展的短板,积极争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支持,从中获取相应的“养分”来发展壮大创新创业培养模式。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模式有很多,首先,模式本身就不再是固定单一的,不再是简单体现一个专业的培养模式,而是可以进行跨专业培养、跨学年培养、甚至跨区域培养;其次,模式开发制定的角度也和以往有了较大的区别,以往主要是以教师为主角,而新工科下则是以教师和学生为共同主体,培养模式不再只是传统的教与学,而是更注重实践与应用;最后,培养模式所体现的技术手段更加现代化、信息化和科技化,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创新技术及价值的体现,培养模式对于人才培养更加注重综合能力,这其中包括技术、理论、手段以及思想。

由此看出,新工科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发展以及不同的要求来作出相应的变换,现阶段培养模式主要集中在系统、实践、创新以及融合这几个方面来进行。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EB/OL].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 6%B0%E5%B7%A5%E7%A7%91/20597803?fr=aladdin#ref_[1]_21285626.

[2] 中国政府网[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8-06/11/ content_5297779.htm.

[3] 搜狐网站[EB/OL].http:/ /www.sohu.com/a/147373066_657974.

猜你喜欢

新工科人才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一共几个人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智珠
毛遂自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