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绘画中的饮食片段

2018-09-10曾孜荣

新阅读 2018年2期
关键词:韩熙载画家饮食

曾孜荣

由于古代没有照相机,我们的衣食住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古籍里的文字记录,图像的部分就主要保存在中国绘画之中。

中国绘画涉及很多主题,其中非常有趣的也很多,下面分享一个小小的主题,就是关于饮食的若干记忆碎片。

《汉书》中说“民以食为天”,古代中国甚至把国家政权称为“九鼎”。 《吕氏春秋》记载伊尹以“至味”劝说商朝的开国君主“汤”,把高深的政治哲学,讲成了惹人垂涎的食谱;《尚书》把做宰相比喻为“和羹调鼎”;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也说“国之重事,唯祀(献食物给神灵)与戎”!

直到今天,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一句话还常常是“您吃了吗”?所有这些都说明,“饮食”在中国文化中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地位。

先来看距今1800多年前,打虎亭汉墓中的壁画《宴饮百戏图》。打虎亭汉墓位于河南新密,是中国最大的出土汉墓。墓主人是东汉弘农郡太守张德,墓壁绘有色彩绚丽的壁画。

画面上下各绘有一排宾客,身穿彩色的袍服,跽坐席上,宴饮作乐,观看百戏(杂技)。宾客面前的席上,摆有朱色的、盛有菜肴酒水的盘、碗、杯、盏等。画面的中央,则有多位艺人在表演击鼓、敲锣、踏盘、吹火、执节等,我们仿佛穿越到汉代,还能够听到现场的音乐、掌声与赞叹。

到了魏晋时期(约220—420年),在长城最西端的嘉峪关,那里被称为河西咽喉、边陲锁钥,是古代“丝绸之路”与民族交流融合的重要关节点。

在嘉峪关魏晋墓的壁画上,我们可以看到燔炙(烤肉串)的图像,这本是胡人饮食,此时已是河西豪族宴饮时必不可少的佳肴。《晋书》所谓:“中国相尚羌煮貊炙,贵人富室,必蓄其器;吉祥嘉会,皆以为先。”

到了东晋,也就是距今大概1600年,有一位大画家诞生了,他就是顾恺之,在他之前,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名画都没有留下画家的名字,因为古人认为画家是低级的工匠,不被重视。但是顾恺之不同,在他之后,琴、棋、书、画才被社会推崇,画家也得以青史留名。所以顾恺之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有姓并且把图像流传下来的画家。

在他的《列女仁智图》中,呈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深夜,卫灵公与夫人对坐,外面传来了辚辚车声,但声音到阙门时消失了,过了阙门后又再次听到。

夫人认为,车上的那位一定是伯玉:“我听说《礼》曰,马车经过公门有规矩,伯玉是贤大夫,必然不会因为晚上就忘记了礼节。”

卫灵公派人去察看,果然是伯玉。但他开玩笑对夫人说:“不是伯玉。”

夫人听后满斟一杯酒,再拜祝贺:“以前我以为卫国只有一个贤臣伯玉,现在又多了一个有礼、守规矩的贤臣,此国家之福也!”

这下卫灵公不好意思了,说你猜对了,其实就是伯玉。

敦煌壁画也有很多饮食的场景,如莫高窟85窟根据《楞伽经·断食肉品》一段经义描绘的画面,经文本来是说,肉是精血污秽所成之物,出家人应该守戒律,不要食用。但敦煌的这些画家很可爱,画的却是肉满架、案飘香,屠夫精神抖擞,毕竟他要卖肉挣钱,养活自己及一家人。

17世纪初尼德兰画家凡·罗克也有一幅油画《厨房》,也是一般的肉满架、案飘香。无论东西方,世俗的生活与宗教的说教,常常是相反的图像。

接下来这幅画很有名,是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据说南唐后主李煜,对大臣韩熙载很赏识,多次想要任命他为宰相。但韩熙载认为北方宋朝在中原虎视眈眈,真命天子已经出现,如果大军打下来,我们南唐弃甲投降都来不及,大势已去,我不能当这个宰相,最后成为千古笑谈。

为了躲避宰相的职务,他每天在家里吃吃喝喝,纵情声色,这是中国政治哲学所谓韬光养晦、明哲保身的桥段。这个场景是韩熙载在坐床中间,他面前桌子上面摆满了各种瓜果食品。请注意,这个桌子又是“反透视”的,远处宽、近处窄。这个场景还有一个细节,韩熙载的背后还有一张床,床头有一个琵琶,被子高高隆起,很多学者认为这是韩熙载在家里花天酒地、纵情声色的一个暗喻。

对比佛兰德斯17世纪的一幅油画《众神的饮宴》,东方人表现纵情声色的饮宴,画面显然要含蓄、委婉得多。

再看北宋的绘画,《清明上河图》也有很多饮食场景,其中有家“孙羊正店”生意极好,二楼都坐满了,最右边那个雅间里,桌上菜肴丰盛,还摆着一件具有宋代特征的瓷器:注子和注碗,外面的注碗放热水,里面放注子(酒壶),可以让酒一直保持温度,喝起来很舒服。孙羊正店的生意好到什么程度?好到酒店后面的酒缸整整码了五层!

在西方,也有一位善于描绘民俗风情、人物密集的著名画家,就是滑稽的老勃鲁盖尔。口腹之欲,永远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追求。

南宋时,平民百姓很喜欢斗茶,什么是斗茶?就是我有几种花样,泡出不同的茶来,请旁边的人喝,由喝茶者的品评判断他们的茶道、技巧与色香味,最后得出输赢。任何平凡的事物,一经艺术家的夸张与放大,都可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视觉反响。美国当代艺术家罗伯特·塞里恩就把一大摞盘碟,放大为巨型,搁在美术馆里展覽,据说观者无不食指大动。

著名的元代画家赵孟頫,有一幅《兰亭修禊图》,王羲之与友人谢安等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雅集——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水漂流,漂到谁的面前,谁想喝就用勺子把酒杯从河里捞上来饮了,然后赋诗一首。后来王羲之将这些诗赋辑成一册,并作序一篇,就是《兰亭序》,众所周知的天下第一行书,最经典的书法作品。

明代大画家仇英在宏伟的《汉宫春晓图》里面,也画了饮食的场景。这几位宫女正在端送酒食。有趣的是,她们身后的山石居然是宝石蓝的颜色,这个色彩很不客观,因为没有这样的蓝色太湖石,这是主观的用色。我想到西方艺术史上的著名大师马蒂斯,也常常按照自己的主观想象去运用色彩,所以他画的餐厅居然可以完全是红色的。

最后介绍清代宫廷画家姚文翰的《紫光阁赐宴图》。紫光阁位于中南海西侧,至今仍是我国领导人接见外宾的重要场所。1760年,乾隆重修了紫光阁,翌年正月初二,举行盛大筵宴,王公贵族、文武大臣、蒙古族首领以及将士百余人出席。这幅画描绘了当时盛宴的宏大场面。

这幅画很长,这个场景只是长卷最左边的局部。中国画其实很多都是长卷,画面移步换景。所以中国美术史的研究者常常认为中国画是四维的,有点像纪录片。而西方绘画通常是一个固定的视角,像照片一样是三维的。

三维与四维的不同,可能是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最大的不同。当代英国著名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就曾经从中国画中得到启发,他在《梨花高速公路》的创作中不断叠加不同时间看到的不同交通标识牌。不同时间的不同视角,叠加在一起,成就了他在西方当代艺术中独特的风格。篇幅所限,只介绍这些,如有时间与雅兴可去翻阅《发现中国画的秘密》一书。

(作者系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

猜你喜欢

韩熙载画家饮食
老人饮食应如“羊啃草”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韩熙载和他的《夜宴图》
酷炫小画家
狂欢派对中的局
被误读的《韩熙裁夜宴图》
健康饮食
别样饮食
韩熙载夜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