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会计人员职业新挑战

2018-09-10刘兴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3期
关键词:道路变化互联网

刘兴

【摘 要】互联网时代使会计电算化、信息化、会计人才转型等变化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也为会计人员带来了一系列职业新挑战。为财会人员探索出一条能适应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的道路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互联网;变化;职业挑战;道路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3-0276-02

1 互联网时代来临

21世纪必然是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就像一股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为全世界带来改革的气息。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渗入各行各业,掀起时代变革的巨浪,最终引发了一场世纪性的网络风暴。习近平总书记曾高度评价互联网说:互联网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几乎每天都有新事物在互联网孕育而出,各行各业也在其滋养中获得新生。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信息化等成为时代的代名词,网购、全球通讯、资源共享不再是神话。21世纪,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领导力量。会计行业也响应时代的号召,进入了会计历史的新纪元。

2 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发展趋势

2.1 会计电算化

过去,会计数据处理一直以算盘为工具进行,会计人员以薄式记账方式进行日常业务的记录与报告。然而,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经济业务日趋复杂,这种纯手工记账方式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1954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次利用计算机计算职工薪酬,标志着会计电算化正式进入人类历史。

会计电算化是把电子计算机和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是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部分代替人脑完成对会计信息的分析、预测和决策的过程[1]。会计电算化充分结合了管理领域、财务领域、计算机领域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于企业来说,运用计算机处理经济业务,有助于会计核算的规范化,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同时也能精简会计人员配置,优化企业结构,从而节省企业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对于财务人员来说,会计电算化的普及能极大地减轻核算工作量。

2.2 会计人才转型

为了适应社会的深化改革,我国企业正处于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然而,高精尖管理人才资源匮乏却制约了企业转型的顺利进行。企业必须通过强化内部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实现科学决策等手段,才能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加强管理会计[2]。管理会计结合了管理科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并将这些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充分发挥其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职能,为优化企业结构,加强企业成本、内部及经营管理,编制与制定预算,决策等方面提供了战略性的建议与服务,有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自我国2009年引进CMA以来,每年的报考人数逐级递增。此外,中国财政部《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等相关文件的颁布,深入推动了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显然,管理会计已成为我国战略性发展目标,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2.3 会计业务国际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先后加入APEC、WTO、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多个国际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我国的企业与国际公司间的往来日益频繁。互联网的诞生像催化剂一样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会计的国际交流,促进了会计准则国际化及国际趋同的产生[3]。毫无疑问,会计业务国际化也将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而逐渐普及与深化。

3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职业发展新挑战

3.1 财会基层人员需求将大大“缩水”

现在,很多人都在关心“会计行业是否会消失”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许多报刊也都大幅报道称“会计行业将会被计算机取代”。这些信息让已从事或将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忧心不已。的确,随着会计电算化逐渐从核算型转为管理型,其自身不断优化升级,变得愈加智能化,很多财务工作都将被计算机取代。近年来,各种财务软件应运而生,现在已有很多基础性的工作转交给计算机处理。不仅如此,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要求企业精简财务人员配置,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将大幅度缩水,尤其是财会基层人员。这类人员因其工作简单、技术含量低,也易于被取代。2016年3月10日,德勤宣布与Kira Systems联手,将人工智能引入会计、税务、审计等工作当中。无论是财务机器人的高精准性,还是其24小时不间断高强度工作性,亦包括其低成本性,每一点都表明了人工智能相对于人的优越性,都证明了部分会计工作将被取代这一事实。

因此,会计人员不仅面临着职业被取代的风险,也面临着财会人才市场需求量缩减的问题。

3.2 会计人员职业综合素养较低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变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财会人员已不能再是记账、算账、报账的单一形态会计人,而是要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构建了會计学、管理学、信息技术学等多重学科知识体系的复合型人才。财务部2016年会计司报道:截至2016年年底,有586万人通过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其中初级404万人,中级169万人,高级13万人。可见,我国大多数会计人员职业综合素养较低,知识结构偏于陈旧老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互联网知识与技能欠缺。未来社会必定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依托的信息化、数据化社会。可以说,没有互联网知识与技能傍身将寸步难行。但是,现在很多会计人员只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与知识,对于计算机程序、软件及复杂的计算机处理业务的知识了解甚少。

第二,企业经营管理理论知识薄弱。随着会计人才向管理会计转型,会计人员必须一手抓财务,一手抓管理。然而,很多财务人员仍深受传统会计观念的桎梏,认为会计就是以会计报告为核心,通过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来反映特定主体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财务搬运师,相关人员参与企业管理的意识淡薄,没有或欠缺专门的管理知识与技能。

第三,会计人才知识体系未能与时俱进。随着全球化深入发展,企业经营环境日趋复杂,经济业务国际化也将成为常态。彼时,会计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还要熟悉国际会计准则,掌握国际业务处理方式,能及时更新知识体系,跟上会计国际化潮流发展。但事实上,一般财务人员只是被动地等到会计国际化普及开来,才会去学习新的会计准则与会计处理方式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因此缺乏主动性与进取开创精神。

4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应对职业新挑战的措施

4.1 培养网络专业素养,树立会计信息化观念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立足,会计从业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会计信息化、电算化意识,丰富互联网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财务软件操作方法,了解网络信息安全知识、数据处理与管理知识,懂得常规的计算机操作及程序、软件的相关知识。总之,会计人员只有紧密结合互联网知识与财会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会计”新环境。

4.2 转变传统观念,丰富企业管理知识

互联网助推会计职能向管理型转变。因此,会计人员转变传统思维模式刻不容缓。同时,会计人员不仅要灵活运用经济学、财务管理学等经营管理专业知识,还要主动学习预算与成本管理、税务筹划、投融资分析、战略管理、资金管理等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相关知识,并构建风险管理、预测与分析、绩效管理等综合知识体系,将其运用到会计实践中去,尽快向管理会计师转型。

4.3 树立远大职业目标,定位高级财务人员

虽然会计电算化导致企业对财务人员的需求减少,但高精尖的财务人员仍然缺乏。截至2016年,全国具备高级会计资格人员才13万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会计人员应当树立远大的职业目标,定位于CPA、ACCA等高级财务人员,立志做财务分析师,而不做财务搬运师。所以,财会人员不仅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善于对所获得的会计信息与财务资料进行深入解剖,从横向与纵向、宏观与微观等多角度进行全方位分析,并能对企业发展提出战略性建议。此外,会计人员还需具备敏锐的职业嗅觉与职业判断意识,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并实时关注国内外行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及其变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

4.4 顺应时代潮流,更新知识体系

顯然,会计的学习生涯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都会催生新的经济业务,新的会计准则和新的会计处理方式。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会计人员应当了解更多的边缘化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与文化素养,实时关注行业动态,学习新出台的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并对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中的公允价值问题、新会计准则、成本管理、会计国际化进程等会计前沿热点与难点问题有一定了解。同时,会计人员还需通过继续学习会计、审计、金融、税务、财务管理、计算机会计学等相关知识与技能,增强专业软实力,并不断更新知识体系,秉承“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努力做一位“行走”的会计人。

参 考 文 献

[1]王硕.小议我国的会计电算化[J].经营管理者,2008(13):364.

[2]王爱琴.管理会计助推企业管理转型升级——访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会计师[J].中国总会计师,2014(3):40-41.

[3]王慧璞.会计国际化背景下的我国本科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道路变化互联网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这五年的变化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喜看猴年新变化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