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食人植物的“恐怖底牌”
2018-09-10裘树平
裘树平
说起植物世界,人们常常有这样的印象:芳香四溢、争奇斗艳的花草,生机勃勃、翠色可人的树木……其实,就像人类千人千面,植物给人的印象也并非总是“温柔可爱”的。接下来,我要说几则关于植物的恐怖传闻了。
抽丝剥茧,探寻真相
如果传闻只是口口相传,还不足以使人相信,那么不少的报刊登载的关于食人植物的报道,让人深信不疑:在我们的地球上上,的确有一类可怕的食人植物存在。然而,这些关于食人植物的传闻就这样“飘来散去”地流传了将近两百年,直到今天还依然停留在传闻和想象的阶段,没有任何人能拿出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一张清晰真实的照片,或者食人植物的原始标本……至今为止,谁也没法确定所谓的食人植物究竟属于哪一个科,哪一个属。
正因为这些原因,许多植物学家对食人植物是否存在产生了怀疑。
为什么会出现食人植物的说法呢?科学家推测,这些传闻最早可能来自于19世纪后期的那些探险家,例如前面提到的卡尔·李奇,他将探险过程中所遇到的奇闻趣事,无限地放大夸张,甚至杜撰出一些想象中的场景。而大部分人都爱听信那些充满神秘感的“真实故事”。于是,关于食人植物的恐怖传闻就这样“游走全世界”了。
为了解事实真相,科学家们分别进入到有食人植物传闻的地区考察。其中有一些南美科学家去了马达加斯加岛,也就是探险家卡尔·李奇去过的地方。他们在那里进行了认真、广泛的搜索,结果并没有发现任何食人植物,倒是在那里见到了许多能捕食小昆虫的猪笼草。这次考察的结果,只不过使科学家们更加怀疑:地球上真的有食人植物吗?
将毛毡苔放大1000倍之后……
既然科学家们没有找到食人植物存在的“铁证”,仅仅依靠不着边际的传闻,食人植物的说法难道能流传得如此广泛?对此,有一位著名科学家提出了一个观点“那些被人们绘声绘色描绘的食人植物,很可能是人们根据食肉植物捕捉昆虫的特性,经过想象和夸张而‘创造的。”
例如,有一种叫毛毡苔的食肉植物,它的叶片只有小硬币那么大,上面长满了小绒毛。这些小绒毛又细又长、笔直挺立,每根小绒毛的顶端有一滴闪亮的“小露珠”。当然,它不是普通的露水,而是小绒毛分泌出来的黏液。这些黏液的黏性很强,在烈日下不会被晒干,而且还会散发出一股甜甜的香味,引诱小昆虫前来觅食。当小昆虫飞落到遍布小绒毛的叶片上时,“露珠”就会将小虫粘住,此时周围的小絨毛也会像受到感应似地围拢过来,将猎物死死“按住”。这时,小绒毛再分泌出消化液把小虫消化掉。毛毡苔的吃虫方式,和人们描述的许多食人植物的“捕食方法”真的很相似。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将毛毡苔放大1000倍,不就是恐怖的食人植物了吗?当然,毛毡苔绝非恐怖传闻的唯一源头。不知你见过捕蝇草吗?如果将捕蝇草也放大1000倍,岂不就和马达加斯加岛上的食人神树一样了吗?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食人植物也许是根据食肉植物的特性而想象出来的。这么说吧,真正的食人植物,至少现在还没有在地球上真正地被人发现。
小链接食虫植物连连看
下面有四张食虫植物的照片。它们分别是瓶子萆、捕蝇萆、毛毡苔和猪笼萆。请大家用线条将匹配的照片和名字连接起来,千万别连错了哦!(答案在本期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