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寺沟峡随想(散文)

2018-09-10野鹰

青海湖 2018年2期
关键词:石窟峡谷黄河

因为峡谷的存在更加久远的缘故,对峡谷和峡谷里流淌的黄河而言,所有从这条峡谷里经过的人都是过客,都是后来者。而从留在这峡谷里的脚印推断,我走进这条峡谷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了,而且可以肯定,还会有更多的人走进这条峡谷。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我永远不会是孤独的行者。

这是黄河上游的一条峡谷,位于青海东部边缘,黄河出了此峡谷便也出了青海。顾名思义,峡谷之名的由来一定与一座寺庙有关。我不大理解的是,最初的这条峡谷里,一定没有人居住,也没有寺庙,有的只是奔腾呼啸的黄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样一条大峡谷都应该早有自己的名字,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把这一条大峡谷与一座寺庙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喧宾夺主让其更名的呢?

很久以前,黄河不叫黄河,而叫大河,更早以前,甚至也不叫大河,而只叫河——这是古老黄河的乳名。由此,我甚至产生过这样一个臆想,也许连“河”这个方块汉字也是受了黄河之象的启示才诞生的。因为,黄河亿万年奔流不息的时候,大地之上还有无数条河流也在流淌,不舍昼夜。何故,唯黄河曰河?那么,天下其余无数河川又是什么呢?我臆想中的解释是,黄河是祖先们第一眼看到的河流。

当然,早在人类发现这条大河之前,它已经流淌过亿万年的蛮荒岁月,它一直在等待一个开始,也等待一个被命名的时刻——那应该是一个神圣而庄严的时刻,万物的历史将因此开启一页从未有过的光辉篇章。人类的先祖开始蹒跚走进大河谷地,火光第一次照耀了河谷的夜晚。很显然,他们早已经认识了这条河流,并沿着河谷而来。那个时候,他们虽然也能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甚至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交流方法,可是,真正的语言还远没有形成,身边万事万物,包括河流也包括他们自己都还没有名字。想象中,一个象形的“河”字的出现是很久以后的事了。可能,他们先发现的是“水”的形态,雨水从天空洒落,水掬在手中也会点点滴滴,而河流是由很多的水滴聚集在一起,绕过一道道山梁,从高处往低洼处流淌。又过了很久,这样一个意象被一个人用一块尖利的石头或未燃尽的木炭描画于岩石崖壁,并指着从身边流过的河流,笨拙地发出了一个音,大家都明白他描画的就是河流,而“河”作为一个文字发出“河”的读音并用于交流,那又是很久以后的事了。此后,黄河至少流过了五六千年的历史,才被我们所看到。

由此我猜想,寺沟峡肯定不是这条峡谷最初的名字,更不是它的乳名。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淡忘它原本的名字,却以寺沟峡取而代之呢?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这座寺庙的非同凡响,以至到后来,它已经成为峡谷周边地区甚至更大区域内一个人类文化活动的中心,很多地方的名字也因此几经变故,只有河流的名字没有改变过,黄河依然是黄河。因为,黄河不可替代,而其余皆可取而代之,包括皇权、朝代和国都的名字。一条黄河可以纵贯古今,而没有任何其他事物能千古不变,包括人类文明。即使今天的黄河几近断流,它还是黄河。而一条峡谷,即便是黄河大峡谷,它也是峡谷,而非黄河,因为有黄河的流淌,它才成为黄河大峡谷的——即使黄河彻底干涸了,只留下河床峡谷,我们也会说,那是黄河的河床峡谷。

寺沟峡也不例外。不说在万里黄河流经的地方,它算不得什么,即使有朝一日它能名满天下,也不过几十里长的一段河道,至少在此前的漫长岁月里,它从不曾为国人瞩目过,至少还没有到像长江三峡那样妇孺皆知的程度。

我出生长大的地方离寺沟峡的距离与此峡道的长度相仿,应该说很近,可是坦率地讲,我记忆中第一次清晰地出现这个地名也是近几年的事。此前的很多年间,其实我已经很多次到过寺沟峡峡口,并在峡口的很多地方逗留,但从未迈进峡谷一步。其间偶尔也曾听人说起峡谷之内风光旖旎,也曾动过去峡谷看看的心思,也只是想想而已,并未真放在心上。心想,离这么近,以前都从未听人说起过,还能“旖旎”到哪儿去?要是真有大景致,早该车水马龙了,天下哪一个景点不是如此?直到两三年前,一次与几个朋友去峡口小聚,有朋友给我看过几幅他在峡谷拍摄的图片,这才真的动起想去峡谷看看的念头,并一直惦记着。那几张图片上所拍摄的并非旖旎之风光,而是类似岩画一样的几幅图案。其中一块巨石的图片,看上去很像一把座椅,人为雕凿的痕迹明显。他们给它取名“禹王座”后禹王座之名移至他处,此石又更名祭祀台。那座椅下方的石板上还刻着很多图案,一幅图案看上去像两条交叠的鱼,一幅很像吉祥结,还有一幅像一个法器。他曾给不少人看过这些图案,有人说可能是当地牧羊人所为,也有学者称是古老的八卦图案。我并非专家学者,至少在这个领域算不上,不过,仔细端详过后,我却有了自己的想法,那把石刻的座椅可能不是座椅,而是一个类似佛龛的物件,原本是用来供奉佛像的,或者曾经真有一尊佛像端坐其上。至于岩石上的那些图案,我的猜测是,也跟佛教有关,能看清楚的几个图案说不定就是吉祥八宝图案中的双鱼、法轮或吉祥结。说完,这个话也就放那儿了,没人再提。等几杯酒下肚,友人散尽,我也踏着夕阳归去。

直到2015年来临之际,我又突然想起那些图案,而且,很想即刻前往,去看个究竟。恰好寒假将至,便对不足八岁的小女讲,等放寒假,我就带你去穿越黄河大峡谷。一天,放学回來,她告诉我,元旦以前,她就考完了,十天以后才返校拿成绩单。也就是说,寒假已经来临。之后的几天里,几乎每天,她都要追问好几次:“我们什么时候去穿越黄河大峡谷啊?”所以,元旦一大早,我们就出发了。妻子开着车,带着我和女儿,向黄河谷地驶去。

由西宁往寺沟峡要经过我老家,便决定当晚先住到老家,看望年迈的父母,次日再往寺沟峡。第二天,我们便驱车寺沟峡口。峡口有座小寺庙,曰华尖寺,是通往峡谷的必经之地。在寺院门口停住车,下车伫望时,黄河就在身边苍茫浩荡,一片碧绿。这是我生平第一次看到碧绿的黄河。假如亘古以来,黄河一直是这个颜色,那么,它肯定不会叫黄河了。其实,我在这里所看到的黄河,更准确地说是一片静态的水域,是一个水库,因为,你根本看不到黄河流淌的样子。我记得,华尖寺靠黄河的地方,原来有一片被大河之水雕琢得光怪陆离的山岬岩壁,而今完全被河水淹没。

我决定从这里试着徒步穿越寺沟峡。从华尖寺的院中穿过,就来到了它的后山。我们从那里爬上了那面陡峭的山坡。至半山腰时,有一个平缓的台地,这是黄河谷地最常见的地貌特征。虽然没有路,但如果这片台地一直能延伸到远方,一路沿河而去也不是什么难事。那天,我们没有找到这些遗迹的所在,在那河谷台地上,我们只看到了一些石头,一些被水流雕琢出各式漩涡状平滑凹坑的巨石,它们静静安卧于荒草之间。一些岩壁上也被黄河之水冲刷出很多巨大且光滑的岩洞和深坑,它们或俯瞰黄河,或仰望苍天,将一段远古时代大河底部的自然奇观呈现在阳光下。无论多么漫长的岁月,要想在一块石头上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非一般水流所能做到,非得黄河这等大河经过亿万年的精雕细镂不成。一些大坝建成,截流黄河时,我曾在没有河水流淌的河床底部看到过这样的石头。我目测了一下,这台地,至少要高出黄河六七十米,而且,我所看到的黄河还是已经被一座水泥大坝拦截了的黄河,它比原本的水面已经抬升了许多。那么,在此河段,曾经的黄河水面达到过怎样的高度呢?唯一合理的解释是,那一定是在大禹导河积石以前的事了。那时,这里的黄河一定像一个大湖,甚至还不曾上下贯通。黄河水面几乎在山顶之上浩渺,横无际涯,波涛汹涌。一万年又一万年过去之后,岸边的岩石上才会留下丝丝缕缕的一点印痕。

沿那台地走出约五里地之后,便到了尽头,却有一条人走过的路拐向了河岸。循着那路走去,没走多远,前方就出现了一面悬崖,皆岩石。虽然,路还在向前延伸,但已经不是荒草遮盖的土路了,而是一条在崖壁上开凿出来的石头路。再往前约一里地,那石头路也到了尽头,上面是悬崖,下面就是黄河。不知道,是谁在这岩石峭壁上开凿了一条有头没尾的路——后来,我才知道,以前这条路可以通往更远的地方,因为修了大坝,水位抬升,才淹没了前方的路。一条路走到尽头,就成了死路,尤其是在一面岩石峭壁上。生路在身后,我们必须走回头路,就往回。约三个小时之后,我们又回到了出发的地方。站在那里西望时,夕阳正从西面的山顶坠落。黄河,一川碧绿的黄河水像一片汪洋自西向东奔来眼底。夕阳倒映水中,万丈光芒在水中荡漾。我们回去的路正是夕阳坠落的方向。

一年半之后,应景区管理部门之约,我再次来到寺沟峡,让我继续上次的那些猜想。这次行走的路线与上次无二,所不同的是,已经有一条青砖铺的路通往峡谷,临河的一边还砌着像长城一样的护栏。一路走去时,我再次看到了上次看到过的景象,也看到了上次所没看到的景致。很多自古有之的自然景观已经有了现代的名字,譬如那些被古黄河冲刷出来的石洞和石坑,被命名为禹王洞、禹王座、禹王缸,甚至还有禹王的洗脸盆和洗脚盆,不一而足——个别已赫然凿刻于崖壁。这哪里是大河长峡,简直就是一出人间喜剧。所幸的是,绝大部分命名尚未最后敲定,尚有补救的余地。

如果史书上的记载不假,大禹治水时应该真的到过这里。从寺沟峡以上官亭盆地四面山岩的地质沉积结构看,这个地方曾经肯定是一个大湖,水域面积当在百平方公里上下。那时,现在寺沟峡两岸的半山腰上还是古黄河的河床,我们在那河谷台地上所看到的那些水蚀岩石奇观,便是例证。再说了,当时大禹王即便没有一顶可以坐镇指挥的大帐,而不得不常年住在山洞里以图治水大业,那也不可能是那些水蚀岩洞,因为,那个时候,那里还是河床,他不可能住在河底下治水。

那么,那些刻于岩石上的图案呢?它也不可能与大禹有关,因为,它们也处在当时的河床地带。河床裸露于光天之下,当是大湖潮落、大河浩浩东流之时,而其时,河已疏浚,大禹王自然也早已离去。如此想来,那些图案当是后来者的遗迹,其历史年代至少晚于大禹。而假如我的猜测是正确的,那么,留下这些遗迹的人走进这条峡谷的恰当时间应该是大禹走了两千多年之后才发生的事情。

我想到了寺沟峡的名字,也想到两座寺庙,确切地说是一座寺庙,或者说一座石窟,它就是位于甘肃永靖县境内黄河谷地的炳灵寺,或炳灵寺石窟。因为,另一座寺庙华尖寺是一座很小的寺庙,历史不过百余年,它还不足以影响到一条黄河峡谷的命名。炳灵寺则不然。自西秦北魏而隋唐,自五代宋元而明清,炳灵寺的开凿、营建、修葺和刻造从未间断过。在此期间还包括了吐蕃王朝时期、唃厮啰藏族政权时期和后来藏传佛教的长期经营,规模日渐宏大,形成了具有藏汉两种风格的著名石窟寺,位列中国六大著名石窟之一。古羌人来过,鲜卑人来过,汉人来过,蒙古人来过,藏人也来过……他们中有帝王,有奇僧,有道士和隐士,也有行者和智者,当然,也有大军密集的铁骑和平民匆忙的脚步。浩浩荡荡、绵延不绝的身影一直在那黄河的峡谷里穿梭。锤凿叮当作响的声音,僧人诵经念佛的声音,信众前赴后继祈祷、忏悔和匍匐在地的声音,还有太息的声音、哭泣的声音、诅咒的声音、催促的声音、坠落的声音和流逝的声音,也一直在那峡谷里跌宕起伏,不绝如缕。信仰的力量、慈悲的力量、光明的力量,以及贪欲的、世俗的、功利的、黑暗的力量也都在这里交汇过、消长沉浮过……还有,那峡谷里奔腾的浪涛、呼啸的山风、明灭的灯火,以及在大河的漩涡和人的眼眸深处闪烁不定的星辰,也曾在这里交相辉映。如果,这也是一条河,它当可与身边的黄河并肩齐驱,奔流不息。

考古发现,距今4000年前,这里已经出现了史前大型聚落和城池,文化内涵包括了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辛店文化,以齐家文化遗存为主。无以计数的彩陶以及巨型石磬、玉刀等出土文物证实,这里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距此不远,黄河上有一渡口,曰:临津,是唐蕃古道和丝绸南路的必经之地,也是古玉石之路的通衢之地,隋炀帝西巡从这里经过,文成公主进藏也应该从这里经过。炳灵寺石窟恰好处在这样一个咽喉要道上。有文字介绍说,其名为藏语“强巴炳灵”的译音,“强巴”即“弥勒佛”,“炳”是数词“十万”,“灵”乃佛之所在,故有“十万弥勒锡居洲”之称。虽然,其开窟规模略逊于克孜尔、敦煌、龙门、麦积山等石窟,但它开窟年代久远,珍贵的历史文化保存价值和高超的艺术水准,可与任何一座石窟媲美。其最早的石窟开凿于一千七百多年之前的公元265年,就169窟造像题记记载的时间公元420年,也比敦煌莫高窟还要早一百年。一个民族用1700年的时间,在黄河峡谷的岩石崖壁上开凿出一座石窟、一座寺庙,这个民族需要何等样的耐力和定力?享誉世界的圣彼得大教堂,它的建造时间超过120年,已被视为一大奇迹。那么,炳灵寺又当如何?

我想象过它最初开凿的缘起。我想,它的开始一定不是缘于一个庞大的队伍,而是一个人。在一个宁静的去处,当这个人浮想联翩或静静冥想时,一个念头出现了。他要寻觅一个地方,开凿一个石窟,石窟内再雕凿出一尊庄严的佛像。最初,这只是一个念头,后来变成了一个愿望,最后才成了一次远行。他带着简单的行囊动身了。动身之前,他可能确定了一个方向,一个去远方的方向。这个地方应该是一个幽静的峡谷,峡谷里应该有河的流淌,岸边的岩壁最好被水流冲刷和雕刻过,有岩石的坚硬,也有水的柔软;有光明的色泽,也有黑暗的厚度;有历史的沧桑,也有思想的质感。如果这个人动身的时间是一千七百多年之前,他一定会选择向着黄河流淌的方向,因为那个时候,中华文明的中心在黄河流域。他之所以选择逆流而上,是因为他会舍弃中部黄土地带和东部平原。只有逆流而上,走出苍茫黄土地带,他才有可能找到一个理想中的峡谷。

他走进了寺沟峡。他和历史一起走进了寺沟峡。我敢肯定,他并不是一走到炳灵寺那个地方,就安顿了下来——也许他确实走到了那个地方,查勘一番之后,他觉得这个地方不错。可是,他并未急着做决定。既然是一生的一个宏大誓愿,当慎之又慎。他要选一个不留下任何遗憾的地方。于是,他继续沿着河谷逆流而上,看是否还有更理想的所在。在一道道峡谷的崖壁上,留下他抚摸过、试探过、思忖过和犹豫过的痕迹。在现今青海境内官亭盆地的一些崖壁上,至今还留有这样的痕迹,甚至在一个地方还开凿过一个洞窟,洞窟内已然残损的几尊大佛石刻造像,所讲述的仿佛就是那一段历史。他应该还到过更远的地方,但是,一路寻寻觅觅走下来,最终,他还是回到了寺沟峡,选择了炳灵寺那个地方。我觉得,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开始,如果没有这个开始,也许就不会有伟大的炳灵寺石窟。我想象他是炳灵寺石窟最初的开凿者,是一个先行者。

之后。之后,才有后来者。后来者走穿并开凿了一千七百多年之久的历史。他们中的很多人也许也曾一路逆流而上,重走过他的路。他们是身影伟岸的孤独行者,他们栉风沐雨,走在历史长河的峡谷中。既然行进的方向已经确定,离开和抵达就不会停止。在整个人类历史上,1700年之久的离开和抵达也称得上是旷古未有的跋涉。由此我猜想,他们中的不少人曾在这寺沟峡的河岸崖壁间停留,或短暂,或日久。几日,几月,几年,或一生一世,都随他们的兴致而定。对一个修行者而言,如若心中有佛,便处处有佛,又何必拘泥于一时一地呢?而况,寺沟峡内的那些河谷台地和崖壁上,到处都是天然的石窟,那都是黄河的杰作,聚天地之灵气、日月之光华,能端坐于这样的洞窟内参悟修行,内可观想自在法相,外可俯瞰浩渺星河,终极冥想智慧,这是何等样殊胜的造化?

那天,再次走进寺沟峡之后,我仔细地端详过那些遗迹和水蚀岩洞。置身一片大小深浅不一的石坑前,景区管理人员指着一深井样的石坑对我说,这是禹王缸,它前面那一片小石坑则是禹王洗脸、洗脚或洗手用的器物——也许前一天刚下过雨,那些器物之内都是一片水光,而它上面的崖壁上便是禹王洞。我半开玩笑地问,为什么是禹王,而不是一位高僧呢?不必考证,只要有点自然常识就能断定,大禹是肯定没在这些黄河水千万年雕琢而成的岩洞里住过的,而一位常年往返于这条峡谷的高僧住在这里,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事情。或闭关,或静坐,或冥想,或只是出于好玩,对一位远离尘嚣的高僧来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试想,假如一位远方的僧人为炳灵寺云游至此,在一个仲夏的傍晚路经寺沟峡时,他也许会被眼前这些天然的洞窟所迷醉——他甚至会生出这样慨叹来:既然这峡道之内已经有这多的洞窟,世人又何苦去开凿新的洞窟呢?看来,今夜是抵达不了炳灵寺的。此亦石窟,彼亦石窟,只要有佛,又何必分彼此呢?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也罢,老衲今夜就此歇息了。对一个出家的僧人来说,真正的家在自己心里。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于是,他飘然于洞内落座,尔后,闭目观想,周遭一派澄澈。至万籁俱寂时,满天星斗都从内心升起。而此时,他头顶的星空也是一派浩瀚,星光落到那些深深浅浅的石坑里——正好里面也有一汪汪水,也盛满星光。这时,他轻轻地吟诵道:只要心中有光明,便到处都是光明。他闭着眼睛,看似置身无边的黑暗,却被光明照亮。对他而言,最终的智慧就是一片光明。

要是那天我没到那个祭祀台或禹王座的地方,我就看不到那些曾经在图片上看到过的那些图案,那些像史前岩画一样的图案。那是一面悬崖绝壁的边缘,离黄河水面的垂直高度有几十丈。其顶端凌空傲然耸立着一块巨石,向内呈宝座状——后来我也得知,这地方原本有名字,叫嘛呢台——座下的两块岩石表面平整,几乎正前方的一块岩石表面画着的就是那些八宝图案,因为岩石上已经长着厚厚的黑褐色苔藓,有三个图案还算清晰,它们依次是双鱼、吉祥结和法轮,其余皆看不大清楚了。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图案旁边的一个图形,它由一些规则的方格组成,主体部分呈长方形,几条直线把它分隔成了若干小方格。在长方形图形的一端又画着一个不规则的图形,也用直线分隔,它的顶端是一个死角。当地人一看便明白这是一种游戏的图形,游戏规则类似棋类,须两人对弈。当地人在闲暇时,一般会就地画这样一个图形,游戏双方分别捡几块小石子和小木棍为子,也可用羊粪蛋和土块什么的,像围棋中的黑白子,只要分辨出对方即可。对弈时,一方要设法把对方逼到死角为胜。一局结束了,想来几局以时间而定。此前有人猜测,这是牧羊人所为,我不这样想,以当地人的生活习性,一个牧羊人断不会跑到悬崖边上对弈,他不会有如此雅兴不说,这样他离自己的羊群也就远了,还很危险。而且,要在这悬崖边的岩石上刻出这样一个图形,不仅需要专门的工具,还得费不少工夫,牧羊人不会这样做,他们没有这样的闲情逸致。放过羊的人都知道,他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这样的游戏,每天游戏的地点和时间都不会固定在一个地方——因为羊群随时都在移动,更不会固定在一面悬崖的边上。

那么,谁会在这悬崖边上对弈呢?细细想过之后,我觉得,也跟炳灵寺有关,坐在那悬崖上凌空对弈者应该也是一位奇僧。他刻下了那些八宝图案,也刻下了那个对弈的图形,而且,他并没有对弈者,他跟自己对弈,对弈时,他甚至可能闭着眼睛,甚至不用手,只在心里对弈。让石块和木棍任自进退左右,径自冲杀,天昏地暗,他自有乾坤逍遥自在。他在自己的精神疆域遨游驰骋。此时,那些图形早已形同虚设,随意摆放的那几颗石子、木棍也只是一个形式。他真正的子一颗在心里,一颗在渺远的深邃里,无论云卷云舒,日出日落,月明星稀,它们一直遥相辉映。也许于他而言,对弈图上的那条死路也并非真的存在,逃逸者径自逃遁,败北者径自败退,逍遥者径自逍遥,而他自有一条生路通向未知的远方。此时,整个天空都是他的棋盘,满天星斗都是他的棋子,广袤大地是他手中的琵琶,条条大路、条条江河都是他随意拨弄的弦。有道是,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能弹?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这是一种驰骋辽阔人生的大境界,能到得了如此境界的人绝非凡俗之辈。

这时,随行的当地老者让我看旁边的另一块石头,说上面也有图案。这块石头上的两三幅图案,看上去很像是某种传说中的水生动物,究竟是什么,一时无法做出判断。有一幅却看得十分真切,它刻的是北斗七星。我喜歡仰望星空,从我所在的那个方向看过去,它应该是夏日午夜时分的北斗星象。这一发现,使我震惊不已。谁会在夏日午夜来到这悬崖边的岩石上,描画夜空的景象呢?不会是一个牧羊人,也不会是一个老农,更不会是一个匆匆过客,他只能是一位曾在此从容停留,并有闲情俯仰宇宙苍穹的人。那么,他会是谁呢?在这条荒僻的峡谷,我所能想到的还是炳灵寺,这个人只能是往返于峡谷和炳灵寺的僧人。顿时,对这条峡谷肃然起敬。心想,在1700年的漫长岁月里,这条峡谷曾遭遇和邂逅过多少这样一骑绝尘的高人呢?他们而今安在?

那天,说起这些时,我多少还心存疑虑,可是,回家的路上,遥想那样一种景象时,我却真以为这样的事是可以发生的。否则,你就无法对那些图案和图形做出一种合乎情理的解释了。或许,炳灵寺石窟用1700年的时间所能抵达的远方,已经预示了一个离开和抵达的方向,那应该是心灵的方向。或许,这只是我一厢情愿的一种随想,不过,离开那峡谷时,能带着这样一种随想回家,也是一件无比美妙的事情。至少在我,这也是一种离开和抵达。

作者简介:野鹰,又名古岳,本名胡永科。高级记者,青海省作家协会委员,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近百万字文学作品发表出版。

猜你喜欢

石窟峡谷黄河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峡谷阴谋
黄河
夜宿石窟
峡谷情深
夜宿石窟
渡过黄河看雕塑
大足石窟人物造像的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