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庆构建多元产业体系的问题研究

2018-09-10董洪梅

中国商论 2018年25期
关键词:大庆市资源型大庆

摘 要:大庆既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又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目前大庆的非油接续产业支撑力不足,亟待快速培育壮大多元产业体系。大庆要当好“标杆和旗帜”,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是大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部工作的总遵循、总任务和总抓手。

关键词:多元产业体系 资源型城市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9(a)-148-02

大庆市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力,尽管大庆经济在2016年实现了由负转正稳中向好,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逐步走出“U”型曲线低谷,经济运行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原油产量持续战略调减等经济减量的客观因素依然存在,而非油的接续产业支撑力不足,亟待快速培育壮大多元产业体系。因此,大庆市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提出“争取到2020年基本建立起能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工业产业体系”,大庆市委九届二次全会作出了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重大战略部署。大庆必须着力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这是大庆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对黑龙江重要讲话精神,当好“标杆和旗帜”,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的战略途径。

1 大庆市产业发展分析

1.1 大庆市产业结构演进趋势分析

在资源型城市典型发展模式下,大庆市以石油产业为主导,挤占了非油接续产业发展空间,导致第二产业比重过高,尤其石油产业居主导地位。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依托优势石油资源与石油化工产业,一方面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在发展石油、石化产业的同时,重点培育壮大接续产业;另一方面,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从1979年建市到2017年的30多年中,大庆市三次产业结构由7.9:89.8:2.3调整到7.4:54.6:38。

1.2 大庆市产业发展规模比较分析

通过2016年大庆市与黑龙江省内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的另外四个城市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比较可以看出,2016年大庆市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87.1亿元,落后于哈尔滨(691.2亿元)、齐齐哈尔(320亿元)、牡丹江(228.2亿元)和绥化(411.7亿元),可见大庆市第一产业明显不具有优势;大庆市第二产业增加值1523.9亿元,超过齐齐哈尔(415亿元)、牡丹江(472亿元)和绥化(500亿元)三个城市增加值总和,在黑龙江省内城市中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从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来看,哈尔滨作为黑龙江省会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3513.8亿元,第三产业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主体,而大庆市第三产业增加值为899亿元,规模仅为哈尔滨的1/4左右。

1.3 大庆市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黑龙江省内大庆与黑河*、伊春*、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牡丹江*和大兴安岭地区*同属于《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明确的资源型城市(带*的城市表示森工城市)。大庆市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2:58.4:34.4,大庆第二产业占国民经济比例58.4%,明显偏高于鹤岗(30.1%)、双鸭山(22.1%)、鸡西(24.3%)和七台河(36.5%)四个煤炭资源型城市。这一方面是由于鹤岗、双鸭山、鸡西和七台河煤炭资源枯竭导致煤炭工业产值下降,进而对这个地区经济贡献减弱;另一方面,大庆作为石油资源型城市,其发展还是依赖石油资源为主的第二产业作为主要驱动力。

2 大慶市构建多元产业体系的机遇分析

2.1 “一带一路”倡议机遇

“一带一路”倡议下黑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大庆构建多元产业体系重要历史机遇,表现在:第一,对外开放环境的改善能为大庆构建多元产业结构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第二,大庆市作为黑龙江省陆路交通重要节点,交通运输、仓储物流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将逐步显现;第三,双边在对外贸易等领域采用人民币结算的需求会不断增加,对大庆金融服务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人文科技交流增多,必然会促进教育、文化等的快速发展;加强文化旅游合作能带动全市旅游资源的开发,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1]。

2.2 哈长城市群规划对的大庆产业定位

《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要推动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协作和转移承接,联手打造装备制造产业、汽车产业、石油化工业、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积极发展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旅游会展、商贸服务、健康养老等现代服务业,夯实现代农业生产基础、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体系。《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对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设定为大庆与城市群其他城市开展产业分工与协作指明了方向,也是大庆未来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的重点建设内容。

2.3 东北振兴与资源型城市转型等相关政策支持

大庆是全国资源型城市的典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分类引导培育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动能的指导意见》对新一轮东北老工业振兴与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目标定位与产业发展战略,为大庆市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明确了方向,也为其多元产业体系构建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加大激励支持力度的通知》,大庆市获得国家“两个优先”激励支持,这对于促进产业向高端化、集聚化、智能化升级是难得的历史机遇。

3 大庆市构建多元产业体系的困境分析

3.1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整体调整阻碍较大

大庆作为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石油经济始终处于主导地位,2016年,尽管受到原油产量和价格下降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加值依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59%,石油及石化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的78.4%。大庆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石油及相关产业,尚未摆脱资源型城市的“路径依赖”,而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也导致大庆产业调整乏力,资源依赖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困难导致大庆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存在一定的困境。

3.2 产业同构导致大庆与周边城市产业合作基础薄弱

大庆市与周边城市产业同构问题会强化区域经济的整体一致性,导致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加困难。而且产业同构也会带来区域间的产业竞争加剧,致使大庆与周边城市出现重复建设问题,导致地区之间壁垒严重,造成经济效率的损失。如前文所述,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数量众多,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过程中,大庆难以避免与其他资源型城市发生竞争,不利于大庆多元产业体系的构建与壮大发展。

3.3 对多元产业体系构建的科技支撑力有待加强

首先,大庆的高校与科研院所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服务能力远落后于国内发达水平,技术创新效率和产业化效益较低。其次,以原油开采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只重规模、不重效益,科技资金的积累不足,无法为大庆的产业升级与多元产业体系构建提供足够的支持。再次,大庆处于人才低地,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不足以及人才流失导致人才相对匮乏。最后,由于金融等相关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4 大庆市构建多元产业体系的对策

4.1 利用国家相关戰略带来的机遇,融入国家生产力布局

充分利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资源型城市转型战略、哈长城市群建设、“两个优先”的政策支持为大庆构建多元产业体系带来的机遇,以大齐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哈大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中以农业合作园区等为载体,稳固石油产业、延伸化工产业链,重大项目牵动、延伸汽车、铝制品和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产业链,多业集群发展,延伸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链[2]。通过重点项目建设与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对接“一带一路”、东北振兴、哈长城市群建设等国家战略,扩展区域产业合作空间,进而融入国家生产力布局,实现大庆多元产业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

4.2 培育状大市场主体,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创新促进升级,鼓励创新创业,促进多元产业体系健康发展。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基地、孵化基地建设,支持创业培训辅导、扶持孵化,引导全民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发展环境,鼓励企业技术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差异化创新发展。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旅游和商贸等传统服务业方面和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业等领域,加强对市场主体的支撑,构建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生活性服务业为基础、公共服务业为保障的现代服务业体系,增强大庆产业发展的新活力。

4.3 加强创新驱动,为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提供科技支持

大庆经济发展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和投资驱动。构建多元产业体系需要经济实现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换,要充分发挥科技引领和支撑作用,注重关键技术创新,强化创新驱动的政策环境,健全创新体系、完善创新机制、加大创新力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方面制定人才培养和引进战略,加强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通过创新人才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建立技术创新和交易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实现产学研合作,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

4.4 推动复合型多业态发展,提升产业体系整体实力

拓展农业新业态,有力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业接二产连三产,创新“一产接二连三”互动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传统原油开发和加工、医疗、金融保险等融合模式,用“互联网+”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以“互联网+”为主线,以新业态、新模式为途径,促进旅游、文化、体育、健康等业态嫁接融合。发展平台型经济业态,拓展多元融资平台、混改合作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资源交易平台;发展循环型经济业态,支持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疏通金融对接实体经济通道,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快金融供给创新,拓展多元融资渠道,促进资金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助力产业多元化发展[3]。

4.5 落实多元产业体系政策,推进多元产业体系顺利构建

大庆出台了《关于促进产业项目发展的意见》,为产业项目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着力加强对引领性、支撑性的重大优质项目的支持力度。明确鼓励发展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互联网+”、现代服务业等九大产业领域,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企业转型升级、加大人才保障、加大金融支持、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大招商引资、优化投资服务等作出明确部署。在未来发展中,第一,应当抓好政策落地,推动各县、区尽快出台符合本地实际的政策措施,各部门之间也应加强协调联动,推进政策实施。第二,加大政策宣传,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落户大庆发展。第三,加大执行督查力度,推进政策执行落实,为构建多元产业体系,争当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排头兵提供必要支撑。

参考文献

[1] 董洪梅.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与黑龙江省产业升级[J].大庆社会科学,2016(1).

[2] 韩立华.构建多元产业体系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发展[N].中国改革报,2017-03-27.

[3] 市政府研究室.大庆市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1月10日)[EB/ OL].大庆市人民政府网站,2017-01-16.

猜你喜欢

大庆市资源型大庆
李大庆
大庆市庆虹桥立交改造方案比选
任大庆作品
大庆市盐碱地治理措施探析
资源型城市——湖南涟源市,未来可期
国之大庆,成就报道如何“融”新出彩
《物外真游》
——高大庆作品欣赏
资源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探讨
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将有大动作
加快大庆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