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作用与实现路径分析①

2018-09-10吴永立赵晓盈路珂珺

中国商论 2018年25期
关键词:环境成本文献综述

吴永立 赵晓盈 路珂珺

摘 要:本文对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必要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计量与效应分析、实现途径等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归纳与综评,研究发现国内关于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应用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关键词: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内部化 文献综述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9(a)-177-02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理念,为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研究指明了方向。中国经济绿色转型,企业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是大势所趋。就特定企业而言,环境成本包括外部环境成本和内部环境成本两部分,如何将企业产生的外部环境成本也纳入到内部环境成本的管控范围,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1 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内涵与兴起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把环境成本归入产品成本之中,消除其外部性。这一理论的提出源于Marshall(1890)的外部性理论和Pigou(1920)在《福利经济学》对外部性理论的完善以及Coase(1960)的产权经济学理论。Pigou认为,通过征税和补贴政策能实现外部效应的内部化。相对国外而言,我国研究环境成本起步较晚。我国著名教授葛家树(1999)发表了《九十年代西方理论的一个新思潮——绿色会计理论》,对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国外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研究成果,再结合中国国情,近十年,我国学者每年都有几十篇环境成本内部化论文输出,环境成本内部化已成为我国理论界关注的前沿问题之一。

2 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必要性

2.1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很多国家一直主张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理念,其目标就是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Mason和Simons(2002)提出了可持续价值流图分析工具,通过提高各流程价值增值时间所占比例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Faulkner和Badurdeen(2014)评价企业生产的可持续性,进一步研究了可持续价值的环境和社会评价指标。我国学者也对此展开大量研究。黄又青、李余生和史海霞(2007)通过分析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障碍问题,指出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大势所趋。游桂云(2009)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提出在出口贸易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环境成本内部化的重要性。还有学者对行业做了专门研究,如王沛超(2008)、彭美萍(2016)分别对钢铁、水泥行业环境成本进行了具体研究。

2.2 环境成本内部化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需要

国外学者Michael E. Porter和Claas vander Linde(2006)认为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往往都是经济浪费,外部污染的减少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Kalt(1988)指出在1960—1980年的20年里,美国的环境污染成本越来越高,导致了其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越来越低。国内宋小芬、阮和兴(2004)和王贵全(2006)认为,长期环境成本内部化会使得企业竞争力有所提升。彭美萍(2016)认为企业产生的环境污染中一般都存在着自然资源的浪费,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继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3 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作用与影响

3.1 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

OConnor和Martin(1997)指出只有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才能合理有效的配置自然资源。李磊(2008)则围绕能源发展环境成本存在的问题,发现通过实现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使得环境外部不经济性大大减少,从而合理体现环境资源的价值。曹宏艳(2009)认为在各国的绿色贸易中,应当大力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真正解决环境资源的配置问题,促进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崔志广和顾成奎(2015)认为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成本。

3.2 协调环境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外学者Ederington 和 Minier(2003)研究和分析了环境政策与自由贸易的发展关系,得出环境成本是二者之间的桥梁的结论。我国学者胡妍红和傅京燕(2001)的分析表明,环境成本内部化可以作为协调贸易与环境关系的首选手段。傅京燕,陈红蕾(2002)的研究表明环境成本内部化对一国长短期出口贸易具有不同的影响,从长期看,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利于促进一国贸易增长方式向积极方向转化。林冰(2011)实证研究了环境成本和中国国际贸易的关系,认为实行内部化可以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绿化国际贸易。孙哲(2014)认为环境成本内部化对我国环境与各国自由贸易的关系产生协调作用。

4 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计量及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单一模型研究

Aline hiabai和Romeo Danielis(1997)利用“生命价值估算”模型,研究了部分交通工具产生的悬浮物对大气的污染程度。Heinz Welsch(2006)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使用边际替代法对大气污染成本量化处理。黄进勇等(2003)采用“损失-浓度曲线”模型对水污染展开计量分析。张清宇等(2007)通过VB编程语言,对火电行业的环境成本建立计量模型。闫云凤和杨来科(2009)以投入产出法为突破口构建经济模型计量核算CO2量。

4.2 复合模型研究

Rainer Friedrich(2005)以短期边际成本定量法为基础对环境成本建立了复合计量模型。Takanobu Kosugi(2009)从生产周期角度出发,融合了最优经济增长和综合评价模型,分析了发达国家的微观环境成本。徐泓(1998)在研究中将边际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理论相結合,融合费用效益分析法与数学模型法,对环境会计进行了全面的计量。郭晓梅(2001)探讨了如何同时运用控制成本和损害函数两种环境成本计量方法。基于Marshall的外部性理论,赵月(2009)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并结合“维纳过程与经济计量”模型,对煤矿行业的环境成本加以计量。刘丽敏和杨秀罗(2015)的研究表明在核算企业内部环境成本时,完全成本法能对环境成本进行更加详细的计量。

4.3 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效应分析

席小炎(2005)通过实证分析,认为环境资源成本内部化可以改善贸易等经济活动对资源和环境的不利影响。陶晨露、刘思彤、程宝栋(2017)以2010— 2015年造纸行业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成正相关关系。

5 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实现途径

5.1 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推行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对于如何实现外部环境成本的内部化,学者们主要提供了两种思路:一是利用经济手段促使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二是利用行政手段促使企业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即政府制定相关的环保法律法规,迫使企业采取必要手段,使其生产经营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5.1.1 适当采用环境激励性措施

Dobos(2001)发现政府对环境成本内部化主导作用不容忽视。Carlson et al(2000)通过对SO2控制的研究,认为排污权交易政策可以激励微观经济主体加大研发治理环境污染技术的力度。波特假说(1995)指出如果政府采用适当的环境激励性措施,将会刺激企业技术创新,优化产品质量,从而提升竞争力。Huiping Ding(2005)等构建了经济模型和财务模型,认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均应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王佳磊(2009)运用定性定量分析法,并在经济学、博弈论等多种理论的基础上研究企业环境成本的内部化,提出“政府应采用激励性政策来降低环境成本”的观点。基于伦理学视角,洪利(2012)认为政府采取激励政策能加快企业将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的进程。

5.1.2 加强环境规制政策

Gray Deily(1996)等人对造纸和钢铁行业的研究表明了环境规制政策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有着良好的约束作用。Eamhart(2004)证明了污染处理企业对罚款的反应强烈。May(1999)等证明环境规制政策能够推动企业遵循政府出台的关于环境污染的其他政策。胡安利(2012)认为政府目前应对供应链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企业进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监测,并对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加强管理。徐嘉(2016)将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得出“我国环境规制政策的强度与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水平成正比”的结论。

5.2 企业应主动采取相应措施,实施环境成本内部化

5.2.1 遵循绿色发展理念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2005)发布的《环境管理会计国际指南》从产品生命周期角度阐述了企业产品生产各流程对环境的影响,使企业能够评估与之相关的环境成本,从而使得不良环境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Michael E. Porte(2006)指出主动减少污染对企业是有利的。Brian W.Jacobs和Vinod R.Singhal(2008)的研究表明,企业通过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确实能够引起显著为正的市场反应。Toshi H.Arimura(2009)分析了申请通过ISO14001认证是否可以成为企业积极自愿的环保实践的一种方式。我国学者金友良、李晶晶(2015)也根据产品生命周期阶段的外部环境成本提出了内部化措施。赵月(2009)专门研究了开发采矿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推行采的清洁生产技术,把煤炭开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降低到最低限度。

5.2.2 加强企业内部文化

针对企业内部文化的加强,吕淑庆(2012)、李百兴、宋凯琴(2012)提出公司应当对会计人员积极培训,树立正确的环境成本效益观。李创(2015)通过环境成本内部化在不同规模企业间的差异性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6 对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研究的评价与展望

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的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这些成果大多是围绕环境的经济外部性,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制定环境管理政策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研究成果能够为我国企业发展环境成本内部化提供理论基础及对策建议。但总体来看,目前环境成本内部化相关研究成果多而杂,缺乏系统性,在国内关于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应用研究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需解决。

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一个具有自组织系统协同发展的复杂系统,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对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研究需要随着社会实践需要不断深入,笔者认为,后续研究由传统的理论研究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转变是未来环境成本内部化研究发展的趋势,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突出行业特色,根据不同行业特点,构建特定的适合某一行业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实现路径,既能提高环境成本内部化理论的应用价值,又能通过与实践的结合,使相关理论得到检验,更好地促进理论研究的发展。

①基金项目: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LCIA方法的环境成本评价体系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项目批准号:17YJC790181);2018年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國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吴永立(1971-),男,汉族,河北正定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赵晓盈(1994-),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路珂珺(1997-),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成本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环境成本文献综述
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控制现状及对策研究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企业环境成本控制
自然环境因素对绿色债券信用质量的影响
浅析经济增长与环境和社会健康成本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
汽车产业环境成本问题及建议
国际贸易中环境成本内部化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