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盛保柱:我是汽车模具智造师

2018-09-10葛文琦

中国工人 2018年2期
关键词:夹具工友模具

对于工匠精神,盛保柱有自己的诠释:“耐得住寂寞,有精湛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创新意识。操作中不顺手的地方,就是应该创新的地方。”

改进气动冲孔夹具,将原有0.5mm的误差范围精确到0.01mm;领衔轻卡车门智能包边夹具的设计制作,将车门包边厚度严格控制在工艺要求包边厚度4±0.1mm范围内,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达253.11万元;

设计制作前风窗玻璃气动机械臂,使工友在搬运与安装重达17.89kg的玻璃时得心应手……

這些傲人的成绩都出自安徽江淮汽车轻型商用车制造公司轻卡一厂高级技师盛保柱之手。

在厂里,工友们都喜欢称他为“盛大师”,对于工匠精神,他有自己的诠释:“耐得住寂寞,有精湛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具备创新意识。操作中不顺手的地方,就是应该创新的地方。”

十年沉淀终成栋梁

从小,盛保柱就和技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幼就喜爱拆卸、捣鼓物件,将易拉罐做成天线,以增强电视信号;电插板短路拆开捌饬却装不上,虽经父母的责斥,却仍乐此不疲。

1996年从安徽省汽车工业学校毕业后,盛保柱就来到了江淮汽车车架厂工模具车间,一干就是20多年,先后从事过轻卡宽、中、窄车型模具(纵梁模具)、夹具、检具的制造和维修技改工作。

初进广,盛保柱就接到第一个重担一跟师傅做厂内第一具1061复合模。

8米长的大梁,对于二十出头的小伙儿来说,压力不小。为了多挤出时间学习钻研,每天早上五六点,车间外都能看到一个黑影翻窗而入。“来的早,车间大门还没开,只能翻窗户了。早点到车间,我就能早点开工做试验。”一向腼腆的盛保柱说到这里乐了起来,“窗户离地一米多高,没想过摔不摔伤,就怕被误认为是偷东西的。”

那时,盛保柱只有一个信念:把模具做好。两个月的时间,每天加班两个小时,周六日连轴转也不觉得苦。碰到难点,忘记吃午饭也是常有的事。在他的努力下,第一副模具制造成功了。

只要谈起技术,谈起模具,盛保柱时刻保持着严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他说:“这是从师傅身上学到的匠人精神,让我受用至今。”

2004年,越南订购了宽、窄体驾驶室总拼焊夹具各一副。一副模具60万元,两副就需要一百多万,原有的模具不仅占用空间面积大,测量难,操作时也不易切换。

“能不能将两个模具合二为一呢?”盛保柱有了创新的点子。说干就干,他将两副模具合二为一,底部添加滑动平台,缩小了公差范围,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工友们的安装操作,为客户降低成本,提高使用舒适性。

原本信心满满的盛保柱却在远赴国外调试时,遭到了客户的异议。对方公司提出,目前的气路需要简化、按钮太多,要将模具上现有的4个按钮优化为2个,限时两天。

身在异国他乡,只有自己和设计师两人,沟通本就是不容易的事儿。面对对方公司提出的严苛要求,盛保柱顿时焦急起来:“时间短,任务急,有压力不怕,就怕做不好工作,影响订单签订,给公司造成损失就不好了。”

“一个问题需要尝试多种方法来解决”,师傅的话在盛保柱耳边回响着,他告诫自己,“不能急,要稳住”。

面对压力,盛保柱连吃饭时都在手上画图,他打破以往在国内的设计思维,按照国外标准重新布局,经过两天两夜的反复调试与不断总结,最终达到了对方的要求。

“我们很满意。”听到对方短短的五个字评价后,一直眉头紧锁的盛保柱才松了口气。

创新之路无止境

2007年,盛保柱到了轻型商用车制造公司轻卡一厂工作。

“做强、做大商用车”是江淮汽车轻型商用车制造公司的理念,这也深深地与盛保柱的信念融为一体。

在夹具维修过程中,他看到两名工人把车门从一个工位抬到另一个工位,而且仅仅只为进行几个侧围支焊钉的焊接。“太浪费人力和时间了。”盛保柱想。

经过几天的观察、思考,他提出了创新的想法:把两个工位合并到一个工位上。在得到厂领导和技术人员的肯定后,盛保柱大胆实践,完成了此项改造。一个侧围的搬动是30秒,按照一天生产280个侧围来计算,一天节约时间140分钟,此项创新每年可节约851.7小时、15.7万元。

自此之后,盛保柱关于创新的点子一个接一个,一发不可收拾。

2008年,他参加了出口俄罗斯焊夹具的复制改良,既弥补原设计存在的缺陷、又缩短了交货周期,为公司KD件异地生产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不仅为自己,更为企业树立了较好的口碑。

为了提升效率,实现精益制造,他又将焊夹具和冲孔模具进行融合设计,自主设计制作出后围、中地板冲焊一体化夹具、G1110顶盖气动自动冲孔模具、右置天线冲孔模、打码一体化等项目,使冲焊一体化概念在JAC得到推广应用,为公司产品质量稳定、冲压车间产能释放,以及绿色生产做出突出的贡献,直接为公司节约近百万元。

“实现全自动化操作是我的梦想。”盛保柱的创新之路并没有停滞不前,2014年到2015年,他领衔开展的轻卡车门全自动包边夹具的设计制作,有效地将轻卡车门折边和包边两道工序合二为一,省去了车门折边需要模具操作的工序环节,实现轻卡车门折边、包边一体化、自动化,填补了行业内此项空白。

而这项设计的改进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对于盛保柱来说,模具制作并不算难,最难的是从无到有的设计过程。

为了设计模具图纸,盛保柱白天干活的时候想,晚上吃饭的时候想,睡觉躺在床上了还在想。遇到设计瓶颈时,他就去找老师傅交流经验,或者到先进的厂区转一转,寻找思路。

整整一个月,想法终于实现。

他选用简易的废旧材料自制了模型,做了试验,在百分之五十的功能都实现的情况下,他又开始手工绘图。“先试验,这样避免浪费。一个包边专机失败了要几万块钱呢。”盛保柱说。

样品出来后,又经过两个月的试用,他设计的气动包边专机正式投入试用。现在,这个工位只需要两位工人把工件抬到操作台上,按下按钮就能完成之前工位所需的4个人操作。

这一创新在公司绝无仅有,在行业内也处于领先水平。创新完成后,盛保柱最先想到的是工友们的态度:“工人的反应最直接,他们认可了,我的心才算落了地。”

此项目的成果转化杜绝了包边过程中包边不实、包边不到位等质量问题,将车门包边厚度严格控制在工艺要求包边厚度4±0.1mm范围内,仅此一项,就为公司创造经济效益达253.11万元。

“没有18年的积累,我根本就做不到这点。”如今,盛保柱的创新路越走越宽。

2016年,他领衔开展的车门同轴度项目,通过车门焊夹具上增设平行导轨,车门铰链定位夹钳设计制作,实现车门上下铰链同轴度误差控制在0.5mm内,经过测量同轴度基本接近五十铃样车水准。

2017年,盛保柱带头研发的前风窗玻璃气动机械臂量化投产,这项创新使每天要安装180块玻璃、每块重达17.89kg的工友来说,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又节省了时间。

“我的创新能让工友们干好活,少流汗,我就很知足。”这两年他将更多的省人省力自动化创新项目运用到生产现场,后处理器、方向机、传动轴等项目的实施,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又降低了工友们的劳动强度。

团队协作齐发力

“师傅在工作中要求非常严格,俗话说得好,严师出高徒。但在生活中,师傅又很和善,看我太瘦,经常嘱咐我多吃饭。”95后的徒弟臧悦告诉记者。

一次日常工作中,臧悦对模具进行正常钻孔后就随手放在了旁边,盛保柱发现后训斥道:“这样对你自己没有影响,但是很有可能会划伤其他工友的手。”

“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臧悦从师傅那里学到了太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盛保柱工模具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两年间,共计完成项目17项,其中技术创新项目6项,课题研究项目4项,攻关项目5项,其它类项目3项,创造经济效益800余万元。

在传帮带的过程中,盛保柱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分享给徒弟,工作室已自主开发8个培训课件,坚持每月开展一次公共课培训。张祁付、刘勇、赵敬超、王飞已成为盛保柱众多徒弟中的优秀青年代表,张祁付更在公司技能大赛中获得工模具钳工组技术状元。

在盛保柱的带领下,职工创新工作室坚持“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知识传承路线,以技能库为核心,以培训为依托,以项目为载体,搭建“五位一体”训练平台,通过反复操练、项目拉动等方式不断提升大师工作室成员的关键技能水平。通过培训,学员詹海波2016年被聘为助理技师,被公司评为“员工典范”,学员王飞在制造公司QC发布多次获奖,并被公司评为“师傅典范”,目前作为技能大师后备人才进行专项培养。

扎根一線守初心

坚守一线二十余载,盛保柱有很多机会升为主管,或者去销售公司任职,面对外界乃至国外众多的企业高薪诱惑,盛保柱都一一拒绝了:“说不心动是假的,但是我更喜欢这个职业,未曾想过更换。”

现在,江淮汽车的厂房大多焕然一新,而盛保柱却依旧留在老厂房里设计、画图、制作、调试。工人们随时会走进来对他说:“盛师傅,这个东西帮我做一下。”他就会放下手中的铅笔,跟工人一起去改善。

“他们在一线操作,更容易发现需要改善的地方,哪怕一点点的更新和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也会有所降低。”盛保柱如是说。

“刚工作的时候想法很单纯,就想多学些技术,多做些工作。我们这项工作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现在,就想为一线操作工人多做一些创新,一定要减轻他们的劳动力,为工友们减少些病痛。”

“只想把事情做好”是盛保柱入厂至今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现在,他想做的事儿更多了。

如今,他的多项创新设计已经在厂里广泛推广.但盛保柱仍感到自身创新的局限性,“自己在电气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设计想法比较单一,现在必须要机电一体化控制才能达到模具制造的自动化。”

但谈及未来,盛保柱眼光中又恢复了坚定:“新港高端轻卡制造基地是一个工艺更加先进、设备更加高端、信息化技术运用更加广泛的新天地。为了实现更多创新,我还要不断地学习电脑制图、充实电气知识,希望能实现自己做一条焊装自动化流水线的梦想,更好地为江汽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采访手记

时间不歇,创新不止

葛文琦

初到厂区,第一次见到盛保柱时,他与之前想象中的传统产业工人形象不太一样,腼腆、细腻,多了几许南方汉子的谦和。

在面对多家媒体记者的“轮番轰炸”时,盛保柱接连喝了几口水,显得稍微有些拘谨和紧张。

“保柱,把享受国务院津贴的证书拿出来,让记者们看看。”在单位领导的热情推荐下,盛保柱羞赧地回绝了:“那个证书还没拿回来呢。”

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安徽省十大能工巧匠、首批538英才工程拔尖人才……面对荣誉,盛保柱总是寥寥几句,匆忙带过,提到更多的是感谢公司给自己创造搭建的平台。他说:“宽松的环境,使得我能沉下去创新,大家的协同努力,才有了身后的荣誉。”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盛保柱为数不多的几次喜笑颜开,也是讲到自己在创新过程中,如何一次次地克服困难。显然,这是他所热爱的。

在带领记者们参观工作室和厂区工作区时,盛保柱也给人截然不同的两种感觉。面对工作室的荣誉墙,他总是一笑而过;但置身创新“战斗一线”,他犹如鱼儿回到大海,向记者详细介绍着创新工作各个功能区与自己的“家伙什儿”,如数家珍,陶醉其中。

采访之余,师从盛保柱仅半年时间的臧悦向记者感慨:“师傅在,就有了阳光,我们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

连续十五年,江淮轻卡行业出口第一,离不开像盛保柱一样扎根一线,创新制造的产业工人。在有限的条件下,盛保柱自己设计图纸,完成多项制造工具改良,直接或间接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超百万。“在有限的条件下,这也算是我们的‘智造方式吧。”江汽集团轻型商用车制造公司轻卡一厂厂长孙峰革评价到。

一个人创新一次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生活在创新之中;一个高级技师,得到同事领导的认可不难,难的是让国际同行连连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盛保柱在一次次地改良创新中,突破自我。

对盛保柱来说,时间不停歇,创新永不止。

猜你喜欢

夹具工友模具
三维柔性焊接夹具在轨道行业中的工艺应用研究
浅谈夹具领域如何提高检索效率
模具部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核燃料环形芯体压烧模具的设计
春·工友
机床夹具及工件定位方法要求
用于阳极管生产线模具预安装的结构
胀紧夹具的高效应用
下坡时会遇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