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培育影响因素研究
2018-09-10汪锦熙
汪锦熙
摘 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技术创新,创新越来越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驱动因素。高新技术产业吸纳大量资金和高技术人才,是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也是区域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和产业机构升级的关键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内部各主体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同创新环境共同构成的以创新产出为目的的高效运行系统。文中首先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进行探究,最后结合生态位态势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培育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对区域经济发展以及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区域经济;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 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12(2018)02-0148-05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depends mainly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and innovation has increasingly become the key driver of high-tech industries in achieving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High-tech industries,absorbing a large amount of capital and high-tech personnel,are the leading for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key force for promoting regional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industrial institutions.The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 is an efficient operation system with the purpose of innovation output,which is composed of the coordination of all the internal entities,complementation of each others advantages and creation of a new environment.This paper first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development;secondly explored the components of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and finally analyzed th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innov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high-tech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 based on niche situation theory.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it will provide some guidance to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capability.
Key words:high-tech industry;innovative ecosystem;regional economy;influencing factors
0 引 言
隨着国家鼓励创新的政策不断出台以及创新研究范式逐渐由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及共生式创新的演化,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问题[1]。高新技术产业是经济发展的先导力量更是区域自主创新战略推进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力量[2]。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作为培育区域创新的重要载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深入了解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培育机制,并对影响创新培育的因素进行探究,对指导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及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形势与特点
创新驱动战略提出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动区域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力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情况主要表现在
1)投入强度不断加大,但同发达国家差距明显。201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额为19 950.7亿元,新增固定资产14 307.5亿元,均增长为2010年的3倍左右[3]。我国的投入强度在金砖四国中占据领先地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2)自主创新水平不断增强,效益持续提升。201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数为199 728件,占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的34.8%.2015年高新技术产业新产品销售收入41 413.5亿元,增长为2010年的2.5倍。
3)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但各地区发展不平衡。2015年我国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9 631个,比2010年增长1 442个;2015年利润总额为8 986.3亿元,占同期制造业企业利润总额的15.5%.2015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占总额的71.4%,14.9%,10.7%和3%,地区间差距明显。
4)区域内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体系基本形成。
2010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数年均增长288个,研发机构数478个;从业人员年均增长52.4万人。
但研发机构和科技人员主要分布在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行业,其他高技术行业仍有待加强。
总体来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呈平稳发展态势,产业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发展前景向好。但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在技术研发以及市场化推广方面都受到很大阻力。
2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集合[4]。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由创新群落和创新环境两部分构成,为体现创新群落中主体的分工,对应于自然生态系统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群落划分为技术支撑群落、人才储备群落和资金保障群落。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还需要不断地从系统内部和系统外部获取先进的技术、高质量的人才、充裕的资金、充足的市场信息等资源。在此基础上,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共同构成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2.1 创新主体
1)技术支撑群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支撑群落包括: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3类主体。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技术购买等方式进行技术产出;企业通过同其他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吸引外商投资、技术购买等方式获取新兴技术;技术交易平台、行业协会、孵化器等相关平台机构通过推动技术流动促进创新产出。3种技术支撑主体,通过促进技术的研发、生产、流动共同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技术支撑。
2)人才储备群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人才储备群落包括: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和留学归国人员3类主体。其中,高校和科研机构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重要场所,是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高技术人才的主要来源;企业间企业家、高管、技术人员的流动促进了高新技术企业间的人才流动;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海外专家的引进促进了国际人才互通,也是高端技术的重要来源渠道。3种人才储备主体,在高技术人才的培育和流动方面共同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人才储备。
3)资金保障群落。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资金保障群落包括:政府机构、投资者、金融机构3类主体。其中,政府机构通过国家科技投入资金、政府补贴、税收补贴来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资金支持;社会个人投资、外商直接投资、风险投资是高新技术企业重要的外部投资来源;银行、证券市场等金融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金融贷款,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支持实体。3种资金保障主体,通过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不同形式的资金支持来保障产业的运营和发展。
创新生态系统中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在吸收技术支撑群落、人才储备群落、资金保障群落的丰富资源的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改造不断更新技术,通过企业内部培养不断更新高技术人才,通过内部资金投入不断增大资金储备,共同促进创新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行。
2.2 创新环境
1)政策环境。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政策环境是指政府为了影响技术创新的速度、方向和规模,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普及而制定的一系列支持技术创新活动的公共政策。在创新研发投入、创新过程推进、创新成果产出到市场需求的全过程起到激励、引导、保护、协调等方面的作用。
2)经济环境。经济环境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市场需求、市场秩序等方面影响技术创新活动。一方面,激烈的市场竞争可能会降低企业的利润空间,使得企业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投入到研发中,从而影响的技术创新的实现。另一方面,市场竞争也能够使企业认清产品差异化、多元化在竞争中的优勢,从而推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进程。
3)社会环境。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要鼓励探索、容忍失败,消费者具有强烈的购买正版产品的意愿,这样的创新文化对系统的持续创新具有推动作用。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主要体现在创新主体价值取向和创新意愿、消费者的消费意愿和需求、以及良好的社会创新氛围。
4)技术环境。创新科技环境对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多样化,拓宽了创新的研究思路,提高了创新产品的成功率。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标准化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新技术提供了保护,加强了技术壁垒,提高了进入该领域的难度系数。
3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培育创新培育影响因素
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态”和“势”,综合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相对于同一环境中其他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趋势,反映了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在一定环境中在创新方面的相对地位和作用。[5]基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从“态”和“势”两个角度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培育的因素进行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培育的影响因素指标,见表1.
“态”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能力的目前状态,是过去创新主体利用公共资源,通过资源在创新主体间的流动,以及创新主体同创新环境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共同实现创新产出过程所处的累积的结果。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态势在“态”方面通过主体协同度、环境适宜度来衡量。具体通过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千元)、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人)、高新技术产业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千元)、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件)来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协同度。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千元)、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千元)、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人)、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总额(千元)来反映环境适应度。
“势”是指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环境的影响力或支配力,侧重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与创新环境的相互作用,反映其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创新态势在“势”方面通过主体成长力、环境培育力、资源支撑力来衡量。具体通过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科技活动人员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科技项目经费内部支出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专利申请数增长率(%)来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成长力。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研发加计扣除所得税减免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量增长率(%)、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市场合同成交总额增长率(%)来反映环境培育力。
4 发展趋势和建议
根据生态位态势理论:自然界中的任何生物单元都具有“态”和“势”两个方面的属性,“态”是指生物单元的状态,是生物单元过去生长发育、学习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指生物体单元对环境的现实支配力或影响力,如能量和物质交换的频率、生物增长率、占据新生境的能力[6]。根据上文中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认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必然会向着营造稳定高效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方向发展。基于这个推断,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大力引进和吸收美日等创新型国家的先进技术,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科技创新活动周期长、风险高,在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特征决定了科技创新需要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对此,一方面应增加财政支出中用于科技的研发投入比重,同时增加R&D投入力度;另一方面,应运用PPP等模式,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杠杆效应,鼓励各种民间资本成为研发投入的重要来源。
2)通过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存在加大差异,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创新资源以及地理区位等因素,有选择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东部地区的研发投入占比较高,可以与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科技资源的省份开展合作,有效缓解各自的短板,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中西部省份应采取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与改造本地的传统产业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溢出效应。
3)结合区域现状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在人才战略方面,应当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要加大国内优秀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要积极面向全球引进和聚集创新人力资源。我国应当借鉴各国吸引人才的成功做法,制定和实施人才战略。此外还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人才资源,促进人才合作和协同,充分发挥人才对创新的推动作用[7]。
4)营造鼓励质疑、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良好的文化氛围有益于催生创新灵感、激发创新潜能[8]。创新本质上是人类对未知领域的探索,每一次探索都有可能因为市场、技术管理等原因失败,应加强对创新规律的宣传,倡导宽容失败的社会风气。一个社会越是希望涌现更多的创新和创新人才,就越应充分营造以平常心对待挫折、成功与失败,鼓励科技人员积极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李子彪,刘 爽.基于阈值效应的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测量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5):447-454+468.
[2] 陈红川.高新技术产业自主创新环境分析与预测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04):80-83.
[3] 劉照德.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科技与经济,2012,25(06):36-40.
[4] 黄鲁成.区域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特征[J].中国科技论坛,2003(01):23-26.
[5] 魏玉静.区域创新极共生效应测度方法与实证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5.
[6] 万伦来.企业生态位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01):73-78.
[7] 李子彪,石晨晓,徐英华.科技与经济双因素下京津冀科技人才分布模型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7,38(03):279-285+319.
[8] 糜志雄,何 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宏观经济管理,2016(12):61-64.
(责任编辑:许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