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高校廉政微文化研究

2018-09-10顾璟朱博闻

廉政文化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微文化廉政文化新媒体

顾璟 朱博闻

摘 要:社会—技术—媒介—文化四者的连锁反应,赋予廉政文化新的时代内涵特质。高校肩负着为社会输送人才的使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兼具教师师德培养、学生品行塑造、和谐校园构建等多重意义。新时期网络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为高校廉政微文化建设带来更多可行性与创新性。构建无“微”不至的高校廉政微文化格局,需形成时时“在场”的高校廉政文化新媒体平台,以柔软的渗透丰富廉政微文化内涵,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廉政微文化品牌特色。

关键词:高校;廉政文化;微文化;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170(2018)02-0039-06

“廉”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基本道德的重要维度之一,也是中华文明史中历久弥新的思想清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新时代下,人民的需求已从物质文化需要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对我国文化建设也提出了新要求。廉政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如何契合时代发展的内涵与要求,成为亟待思考和解决的全新命题。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洁从政和廉政建设的文化,指人们对于廉政的知识、信仰、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1]作为扩大廉政文化建设覆盖范围的重要环节,廉政文化进校园对于规范学校工作人员言行、培养学生尊廉崇德的品格、弘扬民族文化精髓、建设和谐校园都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发展日新月异。2017年8月4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手机网民占比达96.3%,规模达7.24亿),占全球网民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为54.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4.6个百分点。[2]以网络新媒体为平台媒介的文化活动受到了受众们的青睐,反映出在信息化时代下,生活节奏加快后,人们对网络资源的偏好。因此,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在充分挖掘廉政文化底蕴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廉政文化的传播、分享与渗透。基于网络新媒体的微文化联袂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能将这种价值观渗透作用发挥到极致。

一、微文化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

(一)高校中的微文化现象

微文化是新媒体和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一种全新文化样式,它是在传媒技术现代化、信息碎片化、生活节奏快餐化的当下,人们生活方式与精神审美诉求结合的文化产物。以“微”为特点的文化形态和媒介平台伴随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而成为当下文化传播的热点。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平台、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信息平台、以“微视频”为代表的网络视听艺术样式,包括APP移动客户端的开发应用,是微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且与校园廉政文化建设联系最紧密的几种表现形式。

很多高校在微文化上最先的尝试是开通校园官方微博。微博也早已成为高校信息发布和形象展示的标配平台。微博主要依赖手机的移动式、碎片式传播,使之与受众的联系更紧密、更及时,校园官微变成“学校的脉搏”,通过微博的关注、分享机制,发布、分享简短实时的校园信息,与师生以及其他教育平台实现信息交流与共享。学生通过简短的文字信息,结合图片、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介样式,实现校园立体化、高速度、强覆盖的信息即时传播与时时分享。在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移动化相互交织的语境中,形象取代言语成为文化转型的典型标志。[3]与此同时,文化的传播向视像化偏移,微视频用视听语言传递“微艺术表达”,其题材灵活、“微时放映”、“微周期制作”和“微规模投资”的特点,让学生更容易培养兴趣、组建团队、组织拍摄,以视像化艺术形式表达思想,宣传正能量。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的微视频传播渠道、传播形态更加多样化、便捷化。高校也应当在多种短视频平台的合作分享、文化传播中展现自我,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作微视频的热情,调动高校教师、学生展示本校风采活力、文化底蕴以及教育成就的积极性。

从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频等等衍生而出的以“微+……”为核心理念的媒介文化、生活方式已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新亮点,其本质上也是“互联网+”的典型体现,是互联网传播方式与各式文化形态的融合。当下高校作为先进思想的发源地、挖掘创新力的主要源头,必将与“互联网+”、微文化、微传播联姻,为微文化施展“微力”提供了潜力巨大的舞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微传播的助力下走向繁荣,微文化在高校这片沃土中不断扎根,逐渐形成一个以微文化為养分的校园文化建设生态圈。

(二)微文化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关系

微文化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思路、交流方式、学习方法和生活态度。“充分发挥高校学科的综合优势, 注重古今廉政文化研究, 向大学生传播先进的廉政理念、廉政知识、廉政人物、廉政要求, 并向社会辐射。”[4]教育工作者试图利用“微”的理念,适应新形势,调整教学的切入口。将微文化巧妙地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微即温暖”的哲思,恰如其分地与廉政文化的相对严肃与冰冷调和,让高校廉政文化在教育与传播过程中更亲和、更有温度。这种碰撞是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融,也是文化与传播载体的磨合。这种磨合本身就贯通着构建和谐校园的文化因子。

重温陶行知先生的箴言:“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微文化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载体,实际上在做的就是“心心相印”的工作。廉政文化本身是一个集认知、信仰、理念、理论、制度等为一体的文化总和。各个维度环环相扣,需要每个人从对制度的客观感知升华到主观品格与信仰的养成。微文化利用新媒体和移动互联网优势,裂变式传播、缝隙式渗透,注重个体和反馈,能将廉政文化建设演变成一种由心灵深处生发的原动力,这就打破了以往师生被动遵守和认知的状态。高校需要创造一个用廉政文化支撑起来的文明空间,这种廉政文化应该由群体内部精神气质积累产生,并外化成一种有特色的廉政文化生态,继续向外传播和接受,形成一个“心心相印”的高校廉政文化传播循环。

二、高校廉政微文化建设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一)创新性分析

微文化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结合,是利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宣传主流价值观的一次新尝试。在充分挖掘廉政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把各种显性、隐性的处于零散状态的廉政文化资源加以整合,提炼廉政文化的精髓,弘扬民族文化思想精粹,创新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

传播形式——从平面化到立体化。传统的高校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以校报、宣传画、宣传海报、主题板报、征文比赛等平面宣传为主体,关注度低、场所固定同时又过于枯燥乏味,是一种单向硬性灌输的宣教方式。微文化的诸多形式呈现出视聽结合、多维互动、立体传播的多重特点,将高校廉政建设体系中的文化、制度、监督三个维度交织融合。增强廉政文化传播广度的同时,也成为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抓手。

传播空间——从线下到线上线下虚实融合。校园是传统高校廉政文化教育的主要场所,微文化形成的微媒介一方面实现了廉政文化传播物质空间的延伸,另一方面也实现了现实空间向虚拟网络空间的拓展。从线上虚拟空间宣传、监督、交流、反馈,到线下实体宣传活动的开展,形成不停息的群体间、个体间互动。高校通过网络虚拟平台展示廉政文化建设成果,打破校园相对封闭的空间,向校外延伸。同时,二维码等信息识别技术的应用,也实现了线上线下宣传空间的无缝对接,增强了受教育主体的粘性以及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从意识形态到行动的连续性。

传播效果——从“自上而下”到全维多息渗透。微文化交互性的开放空间和自媒体的发展,让每一个个体成为媒介,能够自主发布和接受信息,打破传统高校廉政文化“领导—教师”、“教师—学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廉政文化原有的文化形态在全维多息的语境中变得更亲和。廉政不意味着冷面孔,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者要主动走近接受者,一方面是高校的教师是廉政宣传的重要群体,是廉政文化建设的显性群体。另一方面是要在学生意识中树立廉政理念,学生是廉政的实施者、受益者、监督者。廉政文化要通过微传播的形式影响学生的廉政理念和价值观念。一方面打破学生们自认为“廉政与我无关”的漠视,另一方面以轻松、巧妙的方式将廉政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传达到学生群体中。树立师生廉政文化素养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点。“微”的传播理念不仅不会与严肃的廉政文化相冲突,反而可以在“微”的亲和、轻快的优势中提高信息覆盖面、到达率。尤其是以微视频为代表的微艺术传播方式,生动且贴近生活,廉政文化因其政治属性带来的距离感在新的媒介样式中丧失,使意识形态“无意识”地植入、多元渗透,最终达到感官触动。

(二)可行性分析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高校廉政微文化建设提供了微媒体传播平台。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介变得“可携带”、“可移动”,犹如人的器官,这为高校廉政微文化建设提供了技术和媒介支撑。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在微小、便捷、快速、海量的信息洪流中得以重构,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强注意力、强参与度凝聚受众。依托移动互联网下的微媒体,微文化一直秉承着“微即温暖”的微哲学理念,被社会各个阶层和日常生活领域用于传播思想、普及知识、宣泄情绪意识、组织公共活动等。同样,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领域,也能通过微文化的精神内核与特质形成一股并不“微”的合力,打造和净化高校廉政舆论空间,重塑高校廉政文化传播环境。

高校得天独厚的文化语境为高校廉政微文化建设培养了高素质受众。相较于社会而言,高校是一个相对单纯封闭的文化传播场所。有知识储备丰富的师资队伍以及有较强学习能力和感知力的学生群体,微文化所营造出的廉政文化氛围,能快速在师生之间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进而利于形成一个完整的廉政文化学科框架,引导廉政文化建设在高校长效发展。除此之外,学生是高校的主体,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最具创新力的年轻群体,同时兼具高度的正义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微文化是先进科技与新媒体发展的产物,其移动性、高效性、生动性、参与性等特点,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受众,形成广泛参与、及时互动的多媒体廉政文化“微”环境。

三、无“微”不至——高校廉政微文化格局的构建

微文化解构了廉政文化中的宏大属性,以更柔软、更舒适的方式呈现。这种“柔性”需要配合信息发布与处理的实时性、延续性、拓展性和创新性来达到无“微”不至的传播效果。廉政文化建设借助“微”力的同时,也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需要以廉政价值观念为核心,以高校党员、领导干部为示范,以全体师生为主体,做到宣传与监督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尽可能地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构建舆论引导、教育宣传、制度保障、监督机制四位一体的高校廉政文化大格局。

(一)时时“在场”:整合高校微媒体平台形成高校廉政建设舆论场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已经开通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有条件的高校还研发了校园APP客户端。但就现状而言,大部分高校的新媒体平台以转发教育网新闻、校园新闻为主,内容同质化,缺乏原创精神,且平台之间相互孤立,缺乏系统性。更有甚者,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开放后长时间闲置无内容更新。如果要将微文化的魅力在高校文化建设上发挥到极致,一方面需要积极地优化整合校园微媒体平台,打造高校新媒体“两微一端”的新媒体格局。另一方面需要做到新媒体平台内容“常看常新”,形成长效发展机制。对于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而言需要具体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细化新媒体平台服务,开创廉政建设专栏。高校廉政文化关乎党员、领导干部,也关乎每一个即将踏入社会的学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来,国家层面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微平台,建立廉政文化建设独有的文化空间,而不仅仅是简单将廉政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混为一谈。二是专人有专责,建立廉政微文化长效发展机制。新媒体建设内容新、任务重,需要长效的发展机制做保障。从微信息平台的后台维护,到内容的原创、筛选、审核和发布,再到舆情的处理,各个环节都应做好责任清单,保障微平台廉政文化宣传的质量和成效。三是各个微媒体平台通力合作,打通“两微一端”微平台。在保持平台内容和功能差异化的同时,做到平台之间的资源互通和共享。从廉政文化宣传到校园贪腐行为的监督和举报,形成一个“时时在场、人人参与、事事落实”的高校廉政建设舆论场。

(二)柔软的渗透:用微艺术样式丰富高校廉政文化内涵

伊曼努尔·康德说,艺术是可传递的快感。这种快感不是一种来自单纯感觉的享受,而是一种判断和反思。[5]借助艺术的魅力和丰富的样式,相对严肃枯燥的廉政文化可以转化成一种可被感知的、有意味的、有审美的快感,令人轻松愉悦地接受,并形成一种主动的文化反思。对艺术的审美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演化成对艺术所传达精神的内在自觉。“美”是艺术的共性,正因为艺术有着这种超越日常经验的美的属性,才能够成为我们表达理念的理想载体。在微时代的孕育下,诸多微艺术样式也应运而生。如微语录、微摄影、微视频、微小说等。它们相较于传统艺术,更具开放度、灵活性和自由度,符合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发展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和欣赏习惯,适应高校微信公众号、微博、APP客户端等微平台的播放和展示。与此同时,也为受众的创作、参与和分享带来了便利。为更好地利用微艺术服务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丰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内涵,需要高校从意识培养、技术指导、宣传引导等多个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培养师生的艺术鉴赏力。高校可以定期组织师生欣赏廉政题材的艺术作品,如廉政文化主题摄影展、廉政微视频、廉政系列短剧、反腐倡廉微小说等。培养高校师生利用艺术解读思想、宣传文化的习惯和兴趣。二是普及艺术创作知识和技法。在普通师生之间普及艺术创作基本方法和技巧,激发其艺术创作热情和活力,鼓励相关专业的师生积极创新、带头创作好的廉政题材艺术作品。三是定期举办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微艺术创作大赛。以比赛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廉政微艺术创作中来,把廉政文化作品征集的过程,变成一次广泛的廉政文化宣传过程,通过高校“两微一端”媒体平台,联合相关主流媒体、社会媒体、自媒体等,对优秀艺术作品进行评选、展播和分享,将微艺术带来的廉政文化感染力以更柔软的方式继续拓展、延伸与渗透。

(三)“互联网+”思维:创新形式打造高校廉政文化品牌特色

微媒体革命与“互联网+”的碰撞,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无限创新与生机。随之而来的信息爆炸和媒体溢出,更需要将信息的平台、内容、传播方式等做细、做精,打造特色和品牌。在充分抓住“互联网+”与媒体微型化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的机遇的同时,还应不断创新方法、创新形式,将“互联网+”思维作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是做好“互联网+”思维宣传工作。定期在校组织学生和骨干教师开展“互联网+”讲座。分享典型案例,学习先进的互联网理论知识,广泛交流,培养师生对“互联网+”思维的理解与应用,为形成一个用“互联网+”模式支撑起来的高校立体廉政文化空间打牢基础。二是积极推进校刊、校报数字化进程。拓宽阅读途径,形成优质内容的转载、推送与分享,为高校廉政文化的传播提供畅通的互联网、移动微媒体平台。三是打造一支具有专业水准、经验丰富的校园新媒体团队。培养新媒体成员能够充分结合本校传统与文化特色,结合“两微一端”微媒体平台特性,原创优质的廉政文化作品,把平台、专栏、内容做细、做精。四是推进领导干部、教职工廉政绩效考核网络化、微平台化、透明化。开放网络交流、沟通、反馈渠道,实现监督功能便捷化、实时性、有效性。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落到实处。

四、高校廉政微文化传播实践——以南通大学廉政微视频《出水莲》为例

(一)微视频《出水莲》制作契机

在微视频倍受青睐的当下,为了更好地宣传文化,鼓励单位和个人积极参与,各式各样的微视频大赛层出不穷,其中也不乏高层次、高水平、高规格的大赛。微视频《出水莲》就是为由教育部思政司、纪检组监察局主办,以“中国梦·廉洁情”为主题的第二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而创作的。该片由南通大学纪委选送,从最初的想法到剧本的创作再到表演、拍摄与剪辑,全程由通大师生合作完成。该片以一对父女的亲情为出发点,并以莲花和古筝为隐喻来叙述故事,以画外音、内心独白、对白、主观视角等艺术形式,表现了一个家庭对社会价值观的选择,突出了“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的主题。

此次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分为表演艺术、书画摄影、艺术设计和网络新媒体4个类别,旨在积极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传播,促进广大干部师生树立廉洁意识,培育节约型校园文化,引领廉荣贪耻的社会风尚。大赛历时5个多月,共有1500多所高校选送的1万多件作品参赛。在大赛评比中,微视频《出水莲》获第二届全国高校廉政文化作品大赛网络新媒体类一等奖。此后,微视频《出水莲》在中纪委、省纪委以及市纪委的官方网站上长期展播,受到业界广泛好评。

(二)廉政文化在微视频制作各环节的渗透与深入

微视频《出水莲》可以说是南通大学关于高校廉政微文化建设的一次成功实践。它所带来的廉政文化宣传效应远不只是受众观影后的感悟和体验。一部微视频的制作,从创作初期构想的雏形到最终成片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可以将所要传达的文化精神在各个环节渗透,直到根植内心。一部《出水莲》的拍摄,就是一次廉政文化教育的深度洗礼。

担任编剧的师生只有在充分理解廉政文化思想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将其精髓融入微视频的叙事中;导演在片场指导拍摄的过程,也是一次廉政文化宣教的过程,剧组的工作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充当了一次“受教育者”的角色;演员身临其境的演出,更能以主人公的身份体验“莲因洁而尊、人因廉而正”的社会价值取向。

制作完成了的微视频《出水莲》成了一个独立的廉政文化宣传个体,通过参加各类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作品大赛再到高校及其他新媒体平台的展播,形成了一个具有源源不断生命力的高校廉政文化宣传典范。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党风廉政建设强调:“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要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6]高校在廉政文化建设方面应有自觉与担当。新时代中,“微”不仅体现在文化传播载体的微型化,还表现在以人为本的个体体验中。微文化是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载体的新尝试,以其新媒体特性,延伸传统党政宣传媒体触角,创新廉政文化宣传样式。只有在深刻贯彻廉政文化思想精髓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传播载体,丰富文化传播内涵,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创造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微文化作品,才能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长期保持感染力、渗透力、凝聚力和行动力。

參考文献:

[1] 王志龙.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0(11):83-85.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4)[2017-12-01].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708/t20170803_69444.html.

[3] 齐鹏.新感性:虚拟与现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69.

[4] 许国彬.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8):20-23.

[5] (美)沃特伯格(Thomas E.Wartenberg).什么是艺术[M].李奉栖,张云,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69.

[6] 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论述摘编之二:在全社会培育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EB/OL].(2014-09-29)[2017-12-02].http://

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929/c1024-25762844.html.

责任编校 张煜洋

Study into the Micro-Culture of Clean Administ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in the New Era

GU Jing1, ZHU Bowen2 (1.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 2.School of Marxism,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Jiangsu, China)

Abstract: The chain reaction of society-technology-media-culture gives new connotations to the culture of clean administr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which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transporting talents to the society, it is of multiple significances of nurturing the ethics of teachers, moldering the morality of the stud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campuses. Progresses are being made on a daily basis as regard new network medias, m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icro culture of clean administration in such institutes better feasible and innovat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meticulous layout for clean administr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a public opinion atmosphere with omnipresent networks for clean administration is a must which will provide concrete analyses of the successful cases for innovative dissemination to help explore into brand-new path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lture of clean administration by means of micro culture.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es; clean administration culture; micro culture; new media

猜你喜欢

微文化廉政文化新媒体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论网络微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提升
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状与分析
“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农村社区廉政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探究
试论廉洁文化建设在医院改革中的作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浅析廉政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