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问卷调查的中学聋生课外书阅读情况分析
2018-09-10高宇翔艾则孜·麦麦提
高宇翔 艾则孜·麦麦提
[摘要]为了解中学聋生的课外书阅读率、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资源掌握情况,本研究通过网络调查
了我国29个省(区、市)的370名中学聋生。研究结果发现:中学聋生课外书阅读的兴趣存在一定提升空间,课外书的阅读率不乐观,阅读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男性、高中阶段的、听力残疾严重的聋生课外书阅读率分别显著低于女性、初中阶段的、听力残疾较轻的聋生;散文小说、人物故事、漫画故事是中学聋生最喜爱的三类课外书;学校和家庭是中学聋生阅读课外书的两个核心场所,但其学校和家庭的阅读环境还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学聋生的课外书阅读情况,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聋生;课外书;阅读;网络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 7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18)02008409
Abstract: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rates, interests, habits and resources of deaf stud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 the present study conducted a network survey of 370 deaf students from 29 provinces and cities across the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interest of reading books in secondary school, and the reading rate of extracurricular books is not optimistic. Deaf students reading rate of male students,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udents with severe hearing disability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emale students,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students with lower hearing disability. Novels, characters stories and comic stories are the three favorite kinds of books among deaf students. Schools and families are the two core places for secondary school deaf students to read books, but the reading environment of their schools and families is not ideal. 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reading situation of extracurricular books for deaf students in secondary school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schools, teachers and parents.
Keywords: Deaf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books; Reading behaviour; Network survey
1問题的提出
课外书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自主地、有选择地阅读指定课本之外的书籍,是为需要、实用和兴趣进行的阅读,是课内阅读的扩展和延伸[1],有助于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积累语言材料、培养阅读和表达能力、提升语言文字综合应用能力及塑造健全人格[2]。
聋生由于听力残疾,随机接收的知识量要比健听学生少,课外书阅读对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3]。2016年《聋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专门提出要求,聋生在义务教育期间能养成阅读习惯,每年阅读一两部名著,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15万字。那么,目前聋生的课外书阅读兴趣和习惯有什么特点、有没有足够的课外书阅读资源、是否接受到了合适的课外书阅读指导,是值得关注的课题。
2017年4月底,研究者在中国知网检索篇名包含“课外阅读”的文献获得3 383条结果,使用“聋+课外阅读”“听障+课外阅读”“听力残疾+课外阅读”检索篇名共获得17条结果。有关聋生课外阅读的研究非常有限,主要为两种类型:使用调查研究的方法开展的聋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使用文献研究或经验分析的方法进行的聋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探讨。
段兆华[3]、王开銮[4]、樊秀琴[5]、章建芬[6]、陈蓓琴[7]、冯用军和赵雪[8]调查了义务教育阶段的聋生课外阅读情况,研究发现:受“看不懂”“阅读资料太少” “没有兴趣”“没有人指导”等因素影响,多数低年级聋生还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中高年级聋生的阅读兴趣有较大幅度提升,他们喜欢阅读趣味性强、以图画为主、浅显易懂的课外书籍,希望通过阅读课外书“知道更多的事情”,但其课外阅读情况仍受到“看不懂”“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没有书籍来源” “不如电视、游戏或上网好玩”等因素制约。李寿媛[9]调查5所高等院校的大学聋生发现,被调查者较喜欢课外阅读,有记笔记、写心得以及与同学交流的习惯,能使用纸质书籍、电子书籍等多种载体的阅读资源,但阅读的计划性不强、阅读时间难以保证、缺乏必要的阅读指导。
上述研究选取北京、江苏、浙江、陕西等某个省市中个别特教学校的聋生为对象,取样范围比较集中且样本量小;被调查者的学段涉及1~9年级和高等教育,对高中阶段的研究有限;研究内容均关注广义的课外阅读,未区分课外书、报刊等阅读载体,研究的针对性不足;调查研究往往采用描述分析的方法,对数据的分析不够深入;部分研究是教师教学经验的总结,研究结果的可靠性不足。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参考以往研究[10]的基础上自编《中学聋生课外书阅读情况的调查问卷》,问卷经过预调查和反复修改而成,拥有聋校语文教学经验和聋教育研究经验的专业人员参与了问卷编制,使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问卷共设计30个被择式选择题,包括课外书阅读频率和场所、阅读兴趣和目的、阅读资源的掌握情况及接受阅读指导的情况4个维度。
使用问卷星收集数据。2017年2月23—28日,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超越无声”推送问卷链接,随机邀请来自全国的聋人中学生参与调查,为了激发聋生参与调查的积极性,在调查中分配了一定金额的红包奖励。
22研究对象
来自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92名中学聋生参与了调查。剔除22份被调查者年龄过大、填答不完整、有明显乱答嫌疑的问卷,共获得有效问卷370份,有效率为944%(表1)。
23數据统计
在问卷星管理后台下载调查报告,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导入、校对有效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被调查者的课外书阅读情况在性别、听力、年龄等分类变量上的差异性比较使用卡方(χ2)检验,P值<0050时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果
31阅读频率和场所
阅读过课外书的被调查者有269人(727%),未阅读过的有101人(273%),该比例与性别、听力和年龄因素存在关联,具体表现为:阅读过课外书的女生比例(797%)显著高于男生比例(663%,P=0005);阅读过课外书的被调查者比例随着听力残疾的加重而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向(P=0004);在年龄因素上,14~19岁的被调查者阅读过课外书的比例(782%)显著高于20~25岁的被调查者比例(679%,P=0027)(表2)。
在阅读过课外书的被调查者(N=269)中,“经常阅读”的有41人(152%),“有时阅读”的有169人(628%),“很少阅读”的有59人(219%)。其中,走读生“经常阅读”的比例(271%)高于住校生比例(127%),走读生“很少阅读”的比例(188%)低于住校生比例(226%),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2)(表3)。
按平均每天阅读课外书的时间统计,69名(257%)被调查者能保障1小时以上、69名(257%)被调查者在05~1小时之间、107名(398%)被调查者阅读时间不超过05小时,还有24名(89%)被调查者没有每天阅读课外书的习惯。他们阅读课外书的场所相对复杂:在教室(154人,572%)或家里(132人,491%)阅读的比例均为50%左右,在学校图书室(108人,401%)、宿舍(104人,387%)、书店(103人,383%)阅读的比例为40%左右,还有个别被调查者在公交车里(21人,78%)、在厕所里(21人,78%)阅读过课外书(图1)。
32阅读兴趣和目的
在阅读过课外书的被调查者(N=269)中,表示对课外书阅读“非常喜欢”“喜欢”的分别占219%(59人)、349%(94人),选择“一般”“不太喜欢”“不喜欢”的分别占420%(113人)、08%(2人)和04%(1人)。其阅读目的集中在“自己喜欢,有兴趣”(129人,480%)和“希望多学习知识”(126人,468%)两方面,还有14名被调查者(52%)是在“家长、老师要求”下阅读课外书的。如表4所示,特教学校(文中简称特校)就读的被调查者选择“自己喜欢,有兴趣”的比例(488%)显著高于普通学校(文中简称普校)就读的被调查者比例(333%),选择“家长、老师要求”的比例(43%)显著低于在普通学校就读的被调查者比例(200%),这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25)。
33阅读资源的掌握情况
书店是阅读、购买课外书的主要场所之一,被调查者(N=370)中有42人(114%)“经常去”书店,167人(451%)“有时去”,124人(335%)“很少去”,37人(100%)“没去过”。按性别统计发现,女生去书店的频率显著高于男生(P=0026,表6)。
在书店购买课外书的频率方面(N=370),选择“经常”“有时”“很少”和“从未”的被调查者分别为27人(73%)、136人(368%)、139人(376%)和68人(184%)。在书店买过课外书的被调查者比例随听力残疾的加重而逐渐减小(P=0011)。该比例在不同就读方式的被调查者之间也存在差异(P=0012),走读生“经常买”和“有时买”的比例(113%和516%)高于住校生比例(65%和338%),“没买过”的比例(113%)低于住校生比例(198%)(表7)。
从学校图书室借书是学生获取图书资源的另一途径。26名被调查者(70%)“经常去”借书,138人(373%)“有时去”,140人(378%)“很少去”, 66人(178%)“没去过”。初中生去学校图书室借书的频率显著高于高中生(P=0028,表8)。
父母阅读习惯比特教学校聋生的父母较好(P=0035):其“经常”(278%)的比例较高,“有时”(111%)和“没看过”(167%)的比例较低。在残疾程度因素上,听得清聋生的父母阅读习惯最好(P=0016,表11)。
256名被调查者(其他被调查者未作答)回答了“你的老师经常读书吗”,其中:185人(723%)表示自己的老师“经常”读书,13人(51%)表示“没有”见过老师读书,58人(227%)选择“不知道”。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呈现出显著差异(P=0036),742%的女生看到老师“经常”读书,而男生的这一比例为703%(表12)。
对阅读过课外书的269名被调查者来说,35人(130%)经常接受家长的阅读指导,101人(375%)的家长有时指导,61人(227%)的家长很少指导,72人(268%)的家长没有指导过;76人(283%)认为老师经常指导课外书阅读,124人(461%)认为老师有时会指导,54人(201%)认为老师很少指导,15人(56%)表示老师从没指导过。
希望所在学校未来能开设课外阅读指导活动的被调查者占总样本的662%(245人),表示“随便”和“不希望”的分别占300%(111人)和38%(14人)。不同性别的被调查者之间存在差异(P=0047,表13),女生“希望”开设课外书阅读指导活动的比例(126人,712%)高于男生(119人,617%),“不希望”的比例(17%)低于男生(57%)。
4讨论和分析
41中学聋生的课外书阅读率亟待提高
本研究通过网络对全国29个省市的370名中学聋生调查发现,虽然他们能使用纸质书或电子书阅读散文小说、人物故事、漫画故事等多种体裁和内容的课外书,但其课外书阅读兴趣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表示“不喜欢”“不太喜欢”和“一般”的接近半数(432%),阅读过课外书的比例(727%)不足总人数的3/4,其中男生的课外书阅读率(663%)更不乐观。曾瑞华[11]、周海霞[12]等研究者进行的有关调查发现,健听中學生的课外书阅读率一般在890%~940%之间,与这些数据相比, 中学聋生的课外书阅读率亟待提高。不仅如此,
中学聋生课外书阅读的时间也难以得到保证:在阅读过课外书的聋生中,有219%只是偶尔看看、“很少阅读”,有487%平均每天阅读的时间不超过05小时。
较低的课外书阅读率和有限的课外书阅读时间不利于聋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发展和知识面的拓宽,需要从低年级着手引导并激发他们的课外书阅读兴趣,使每名聋生都有机会阅读课外书、都阅读过课外书、都能从课外书中有所收获。本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对高年级、特别是高中聋生的课外书阅读情况同样应给予关注,虽然更多高中聋生(685%)在教室中拥有图书角、拥有更便利的课外书阅读条件,但可能由于他们将更多的时间、精力用于文化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训练,从而为毕业后的升学、就业做准备,其“经常”和“有时”去学校图书室借书的比例(422%)明显偏低;年龄为20~25岁的以高中阶段为主的聋生阅读过课外书的比例(679%)也明显低于年龄为14~19岁的以初中阶段为主的聋生(782%)。
42听力残疾越重课外书阅读情况越严峻
从发展潜能、补偿缺陷的角度考虑,听力残疾越严重的聋生越应当通过大量的课外书阅读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补偿听力残疾造成的信息闭塞。而研究发现,中学聋生的课外书阅读率却随着听力残疾程度的加重而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可能与以下两种因素有关。
第一,听力残疾程度越重,聋生越容易因为阅读理解方面的挑战而对课外书阅读望而却步。“读不懂”是长期以来制约聋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因素[13],与听力较好的聋生相比,“听不到”的聋生认为阅读课外书“不好,会分散注意力、浪费时间”的比例(87%)更高,认为“好,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的比例(728%)较低。既然读懂课外书并不轻松,一些聋生的阅读行为就受到了相应的局限,形成“读不懂—不想读—读不懂”的循环。尽管不同听力残疾程度的聋生去书店的频率并没有差异,“听不到”的聋生在书店“很少”和“从未”购买图书的比例(667%)却明显较高。
第二,听力残疾程度越重,聋生的家庭阅读环境越不乐观。“听不到”“听不清”和“听得清”的聋生在教室是否拥有图书角、是否常去学校图书室借书、教师的课外书阅读情况均没有差异(P>0050),在此背景下,家庭阅读环境对培养聋生课外书阅读兴趣和习惯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家庭拥有的书籍越多,孩子的阅读表现越好”[14],然而,聋生家庭课外书拥有量随着其残疾程度的加重而明显递减,“听不到”的聋生有274%在家里一本课外书都没有。与此同时,家长陪读对孩子自主阅读有着重要的影响[15],聋生听力残疾越重,家长给他们读书的障碍就越大,有的家长因为手语不熟练而从不给聋生读书,甚至很少陪聋生读书,不仅如此,“听不到”或“听不清”的聋生“很少”和“从未”看到父母读书的比例
均为65%左右,显著高于“听得清”的聋生(485%)。有限的家庭藏书、缺失的家长伴读以及家长消极的阅读习惯,都对中、重度聋生课外书阅读情况形成了限制。
43学校和家庭阅读环境的创设值得关注
50%左右的被调查者在教室(572%)或家里(491%)阅读过课外书,由此可见,学校和家庭是中学聋生阅读课外书的两个核心场所。但遗憾的是,目前其学校和家庭的阅读环境还并不理想。
一方面,学校和家庭没有为聋生提供充足的课外书阅读资源。347%的聋生教室里没有图书角或不知道什么是图书角,图书角的覆盖率不高,不利于激发聋生阅读和学习的愿望,他们的精神世界可能因此变得狭窄和贫乏[16]。针对这种情况,聋校要尽可能在每一个教室都建设一个图书角,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借鉴北京、南京等地聋人学校的经验,在学校走廊中放置漂流书架和电子书阅读器,并经常更新书籍,为聋生提供方便可及的阅读资源。此外,第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现,我国国民家庭藏书量平均为69本[17],而本研究发现,中学聋生家庭中1本书都没有的高达191%、有20本以上的仅占215%,其家庭藏书量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差甚远。
另一方面,教师和家长没有为聋生做好课外阅读的示范和指导。父母、老师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最重要的两类人,其中父母居于首位[18]。本研究发现,251%的聋生没有见过父母读书、51%的聋生没见过教师读书,而聋生主要通过视觉获取直观信息,教师和家长的阅读行为可能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部分教师和父母由于聋生的听力残疾,对他们知识、学业方面的要求不够严格,只有52%的聋生是在“家长、老师要求”下开始阅读课外书的。对于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和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和家长的指导水平也有待提高,257%的教师、495%的父母“很少”和“从未”对聋生提供过指导,不利于聋生课外书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
5结束语
本研究通过网络调查的方法,发现中学聋生课外书阅读的情况存在以下基本特点:课外书的阅读率不乐观、课外书阅读的时间难以得到保证、阅读兴趣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相对而言,男性、高中阶段的、听力残疾严重的聋生课外书阅读率分别显著低于女性、初中阶段的、听力残疾较轻的聋生;从阅读的内容上看,散文小说、人物故事、漫画故事是中学聋生最喜爱的三类课外书;从环境上看,学校和家庭是中学聋生阅读课外书的两个核心场所,但其学校和家庭的阅读环境还并不理想。为了进一步优化中学聋生的课外书阅读情况,本研究从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对学校来说:要加强图书馆、图书室以及电子资源的建设和宣传,让聋生更好地了解图书馆资源和借阅方法,鼓励他们主动借书和阅读;要实现每一个教室有一个图书角,定期更新图书角的书籍,更好地满足聋生的阅读需求,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教室阅读环境;要在教学活动之余每天给聋生提供一定的阅读时间,并安排教师进行阅读指导;每学期可以组织几次主题班会、阅读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激发聋生的阅读兴趣。
对教师来说:要在日常教学及生活中注重观察聋生的兴趣点,引导聋生阅读课外书,明确阅读课外书的意义和作用,使聋生在认识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课外书阅读;给聋生推荐课外书,也可以在班级中组织故事会、心得交流等方面的活动,不仅有利于扩大聋生的阅读面,也有利于发展聋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在部分作业中明确提出课外书阅读的要求;教师自身也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好聋生的榜样。
对家长来说:不能因为孩子听不见,就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放任孩子的发展,建议每天抽出一些时间,陪孩子共同阅读好的、内容健康的课外书;尤其要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阅读行为,一些家长喜欢看电视、玩手机、玩游戏,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聋生的行为习惯,因此家长也要从自身做起,向聋生做好课外书阅读的好榜样;同时,也要多带聋生在书店和网络上选购感兴趣的书籍,丰富聋生可以获得的课外书阅读资源,营造一个浓厚的家庭读书氛围。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收集国内外聋生课外书阅读研究的文献资料,借鉴以往的研究经验和方法,扩展取样范围,研究对比中学聋生和健听学生课外书阅读的特点;开展教师和家长阅读态度的调查,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探索中学聋生的阅读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出优化中学聋生课外书阅读情况的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海超.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4.
[2]王进芳.低年级聋生课外阅读指导初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9(8):114.
[3]段兆华.聋校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以西安市第二聋哑学校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5(4):32-36.
[4]王开銮.中高年级聋生课外阅读内容调查[J].现代特殊教育,2014(Z1):90-91.
[5]樊秀琴.聋生课外阅读现状及对策——基于新疆昌吉州特殊教育学校的调查[J].现代特殊教育,2016 (11):43-44.
[6]章建芬.聋校高段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8(Z1):37-38.
[7]陳蓓琴.聋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及教学建议[J].现代特殊教育,2011(12):26-28.
[8]冯用军,赵雪.中学聋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研究——以唐山市特殊教育学校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18,32(1):85-92.
[9]李寿媛.聋人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与思考——以全国5所特殊教育高等院校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2,22(23):31-34.
[10]李静.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及评价分析——以金华XX小学为例[D].杭州:浙江师范大学,2014.
[11]曾瑞华.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引发的思考[J].教育学术月刊,2010(10):62-64.
[12]周海霞.高中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5.
[13]杨飞燕.听障高中生阅读能力现状调查及其思考[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14]温红博.阅读素养:孩子面向未来的基础能力[N].中国教育报,2011-03-17(8).
[15]李强.父母陪读极大影响孩子自主阅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01-22(4).
[16]В.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17]刘方方,杨桃.少年儿童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重庆市为例(未完)[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0(4):53-58.
[18]白玉静.《中国城市儿童阅读情况调查报告》发布[N].新华书目报,2016-07-15(5).
(责任编辑白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