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结合
2018-09-10郑宇
郑宇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断深入落实了新课程改革,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被引入课堂。现代信息技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初中生物教学当中的,二者的有效结合,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详细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生物教学的有效结合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初中生物教学;有效结合
近年来,信息技术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飞速发展,极大的转变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模式,为了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始同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紧密结合,其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极大的转变了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缺陷,对于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资源开发生本教学资源
1.1丰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
在综合应用互联网技术与计算机的背景下,能够将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的生物知识素材引入初中生物课堂,对于丰富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相关知识点教学活动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及计算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引入《一个真实的故事》这一歌曲,将学生带入到音乐缓解经当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珍稀物种美丽的图片,对于吸引初中生注意力,促使学生对初中生物知识产生深刻认知具有重要意义[1]。
1.2开发生本教学资源
在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初中生物为教师可以有针对性构建专门的生物学科素材库,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灵活调取各种教学资源與材料,扩展教学空间。在这一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构建一个共享性较强的初中生物教学资源库,在其中分享教学案例及素材,为学生有针对性展开生物知识学习提供便利。
2.创设课堂情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生从整体上呈现出逻辑思维能力较差、形象认知能力良好的特点,因此在实际展开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有效激发学生的生物知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直观的事物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有助于帮助初中生对生物知识获得较强的感性认知,为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因此,新时期初中生物教师在实际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产生深刻认知,利用多媒体呈现出抽象画的生物知识,将学生带入到真实、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当中,促使学生从根本上对生物知识规律产生深刻认知,并逐渐形成良好的生物思维能力[2]。在这一过程中应将计算机的模拟演示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将瞬间发生的生物现象通过慢速播放的形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深刻认知。
例如,在“生物进化”相关知识教学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具体的生物进化过程实施动态模拟,缩短漫长的鱼进化成两栖动物的过程,引导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利用辅助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验技能
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初中生物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实验教学是初中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实际展开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能够对各种生物实验设备的正确应用方法产生深刻认知,同时还应明确相应的实验操作步骤,为锻炼学生的实验意识、实验能力、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奠定 良好基础。
在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完成各种不同的生物实验,利用信息基础呈现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动物绕道取食实验等,能够加大对动物的保护力度,童声生动有趣的实验现象还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对具体的实验操作步骤以及流程产生深刻认知,更重要的是,在对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充分应用的过程中,初中生可以自主完成相应的生物实验,在错误的实验步骤下,通过计算机系统提示,可以及时纠正实验方法。因此科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全面提升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生物知识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我国在积极加强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引入了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模式,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有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初中生物教师应对现代信息技术产生深刻认知,并从整合教学资源开发生本教学资源、创设课堂情境、辅助实验教学等角度出发,为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江.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初中生物教学新模式的桥梁[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63+166.
[2]陈泽芬.新课程理念下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应用的研究与实践[J].生物技术世界,2016,10(07):100.
[3]白静华.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应用思考——基于2011版初中生物新课标[J].软件导刊,2017,11(09):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