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实施
2018-09-10彭达智
彭达智
【摘 要】财务管理是一门讲究实践性的学科,也是重视理论基础知识的应用性学科。为了实现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培养具备现代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战略发展目标,文章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全面分析高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工作的选择和实施内容。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内容选择;实施方案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7-0290-02
0 引言
通过多年来对我国政策和方针的研究,财务管理专业在工程管理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财务管理相关知识,还要重视对个人知识结构优化及实践能力培养等。现阶段,我国高校根据新课程改革开始重视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许多高等院校已经建立自己的实验教学基地或示范中心,将高校的内涵、文化建设与专业成果进行全面展示,在教育基地开展学生创业创新活动。通过这种有力的手段,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本科学生在实践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和拓展。
通过对近年来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发现,高校在进行财务专业人才培训中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十分必要。高校首先应该具备一个统筹建设规划目标的指引,其次应该重视各个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改革,从而使财务专业学生能够通过校方和教师的共同培养,在遇到相关专业问题时能够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增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从而为将来踏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
1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内容的基本概念
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通常是将课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从而使实践与理论能相互有效补充,构建综合实践能力的整体培养目标,其中各个环节的实践操作是重点部分。
财务管理课程是典型的为市场经济而生的课程,随着经济科技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中,有关人才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培养十分重要,让学生初期阶段就树立“按规矩办事”的观念。
2 我国高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现状
2.1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体系建立
纵观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系,多数以财经类为主的高校设置有财务管理专业实践课,但课程数量较少,通常只有ERP模拟实训、会计实验课等几种,能够给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教学的课程远远不够。
2.2 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操作分析
目前,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时,通常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面授占据整个课堂的主要部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能较快掌握课堂内容,但课程结束后连贯的、全面的系统内容建设条件不够,对老师教授的内容难以准确应用。由于高校学生的课后复习环节通常是在临近期末考试阶段,导致学生在理解知识点与财务管理实践解析方面存在脱离问题。学生的基础知识停留在表面,未来就业则不能适应不同岗位的需求。
2.3 高校教师实践操作能力教学状况
现阶段,高校财务管理专业教师通常是以研究生应届毕业生为主的青年教师,从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来看,教师的理论知识储备足够,但由于没有参加岗位工作或培训,所以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存在很多不足。青年财务管理专业教师的整体实践水平较低,部分教师对财务管理实践操作的重要程度认识不足,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时如果遇到问题,教师不能及时进行指正和引导。
2.4 高校学生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
财务管理专业对资料和数据材料的信息保密程度要求较高,校企合作中,企业往往不愿意過多选用大学实习生。那么,在校学生只能利用校内的基础条件,通过教师的努力提供实习基地。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学生不选择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不能有效进行实习或锻炼,达不到高校教师的预期发展目标。部分学生即便到学校推荐的企业实习,也只能从事最简单的记账、整理报表工作,未能参与财务预算、分析、决策等具有实际意义的操作,导致学生缺乏实训经验和实操能力。
3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3.1 整体性
开展财务管理实践教学要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内容选择与师资力量、实训基地结合,保证实践教学理论体系建立具备完整性。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专业人才,整体性原则必然要结合高校自身实际认知特点进行,进而更好地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师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财务管理实践操作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善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活动中,教师设置课程内容和基本流程,需要考虑其在财务管理中的关联性和基本特征,按照循序渐进的基本方法,为学生构建一个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3.2 实践性
财务管理理论实践教学应该重视实践性。实践性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实训操作过程。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教学目标,重视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并将岗位的基本职能与教学相融合。教师实践和示范过程十分必要,这是学生观察和操作的基本参照。校内实训基地工作环境的建设与营造,需要校方尽可能地征求企业意见,以保证学生在特定的职业氛围实训,树立个人的职业意识,并完成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
3.3 前瞻性
高校进行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应遵循培训的前瞻性原则,现阶段社会发展迅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种高速发展的形势之下,财务管理工作要想不被淘汰必然重视人才培养的新目标顺应市场新需求。高校应具备长期发展的眼光,按照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及时更新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模式等。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合作,或者通过讲座或培训的形式让企业优秀人才给学生打开眼界。
3.4 全面性
财务管理实践理论体系建立的全面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理论体系的基本功能要全面。要求学生在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重视实践操作能力的训练,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从而使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二是实践教学理论体系的内容要全面。财务管理实践理论体系一般包含详细的子体系,从设计、资源、管理、评价和目标等诸多方面体现出来,而且每一个子体系都是财务管理教学理论体系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构建和选择理论体系时应考虑子体系之前的作用和关系。
4 分层级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构建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
4.1 分层级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1)总目标。构建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框架应综合将学生的专业、创新、实践等能力,拓展学生财务管理的知识面,使得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教学具备专业的技术和基本的职业道德。这些较为全面、系统的培养目标,就是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总目标。
(2)分目标。将总的培养目标分解成不同的分目标,逐项完成分目标以保证总目标顺利实现。高校和教师应重视每个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完成分目标中包含的基本内容。学生通过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提升理论知识应用、操作能力、职业道德、合作互助等。专业技能则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完成,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目标,才能有效指导学生参与实践学习。
4.2 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内容的模块分化主要从基础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模块表现。基础实验模块是将财务教学理论和实践技能操作分成几个实验项目,并通过强化学生的会计基础提供开展实践的基本条件;实习模块就是学生完成实习、专业调查等实践操作;毕业设计模块就是临近实习结束或本科毕业的学生开展论文撰写,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
5 结语
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找出现阶段我国高校开展财务管理实践的薄弱环节,论证高校建设与教师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从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强调每一个教学实践环节的科学性、合理性。教师应改进传统教育模式,通过优秀课件、教案、教材、实例等,指导学生参加财务管理实训工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财务管理综合能力,并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人才。
参 考 文 献
[1]姚艳.浅析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实施与评估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4(10):252-253.
[2]杜勇,刘龙峰,陈建英.基于任务驱动型的财务管理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商业会计,2015(22):110-112.
[3]赵振宽.职业导向的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以酒店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24):137-139.
[责任编辑: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