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辽宁文化产业发展策略研究①

2018-09-10李晓南

中国商论 2018年32期
关键词:产业融合供给侧改革文化产业

摘 要:近年来,辽宁深入推进文化机制体制改革,全省文化产业平稳发展,群众文化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诸如总量规模偏小、市场主体缺乏活力、创新驱动不足、发展合理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本文在分析辽宁文化产业现存困境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市场环境体系、加快重大牵引项目、推进文化科技产业融合、实施品牌战略等解决措施,切实推进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文化产业发展“双效合一”。

关键词:文化产业 供给侧改革 产业融合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1(b)-159-02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守文化自信、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对于抢抓新一轮东北振兴机遇,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辽宁省深入推进文化机制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新成绩,总体态势平稳,结构逐步优化,群众文化获得感进一步增强。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文化领域有效供给不足,产业规模偏小、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创新驱动能力不足等问题,有碍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和综合效益的发挥。本文拟为围绕加快辽宁文化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策略提供创新思路。

1 辽宁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1 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偏小,有效供给不足

本省文化产业发展在供给侧存在的首要问题是总量规模偏小,总体实力偏弱,有效供给不足。第一,总量较少,在全省经济总量和全国文化产业比重中所占份额均偏小,距成为支柱型产业的目标有较大差距。2016年,本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550.6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只有2.48%,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比重仅为1.78%。在经济新常态下,本省文化产业短时间内较难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根据2017年统计快报,本省文化产业几年来连续大比例下滑的趋势虽有所遏制,但主要指标仍在下降区间。截至2016年末,本省规上文化产业企业单位数、年末规上人员占全国的比重以及规上文化产业营业收入等指标增幅分别低于全国28、18.9、33.4个百分点,排在全国第17、18、19位,与全国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整体良好态势渐行渐远。

第二,市场主体活力不足,竞争力不强。本省骨干型文化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市场适应能力较弱,缺少文化产业的全国领军型、“航母”级企业,企业核心竞争力亟待进一步提升。2017年,总部设在大连的华录集团成功入围中国文化企业30强评选,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进入提名,这是本省历年来最好成绩。而浙江省2017年则有5家文化企业入选30强,2家入选提名;江苏省有3家入选30强,1家获得提名。除体量、规模的差异外,江浙两省入选企业分属新闻出版、影视制作、旅游演艺、数字传媒等多领域,而本省则是文化制造业,相比之下本省文化企业对市场变化的理解和跟进速度等都显得迟滞。

1.2 产业结构还需优化,产业融合水平不高

本省文化产业供给侧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结构性失衡,供给结构对需求和趋势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较低,新业态和新动能不显,经济效益不强。

第一,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布局还不完善。当前,在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数字类、创意类业态已经在整个产业中占据支配地位,但在本省这类新业态总体仍处于萌芽和培育阶段。本省文化制造业收入长期占文化产业总收入的50%以上,2016年受经济效益下滑的强烈影响,文化制造业占比首次下跌到40%左右,但核心的内容产业比重、内容创造能力还不够高。

第二,由于不能及时进行产业转型,本省文化产业创新增长动力不足,缺乏经济效益。近年来全省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工艺美术和文化设备制造业等行业面临很大的转型压力,纸媒等传统行业的广告经营收入持续下滑。数据显示2017年规上文化企业的主要指标(全省现有规上法人单位数、年末从业人员数、营业利润及应缴增值税等)均比上年继续下降。

第三,产业融合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文化与科技双轮驱动不足,缺乏数字科技带来的内容创新、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文化产业与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以及旅游休闲、教育、医疗康养等行业的融合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助推相关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还有待提高。如出版业虽为辽宁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但在数字出版方面辽宁的反应还是比较滞后,截至2016年底拥有互联网出版资质单位21家,而同期浙江省则有62家。在互联网出版、网络视听节目等新兴业态的发展规模、创作能力和技术水平等方面本省存在明显短板。

1.3 文化资源尚未有效转化为产业资源,品牌创建滞后,精品供给缺失

第一,通过创意增加供给,将文化资源转化成经济动能的能力不强。辽宁具有红山文化、工业文化、历史民族文化等多种文化资源,但对既有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与开发利用不足。例如,本省拥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48项,其中有67项为国家级,但现在能成功转化进入生产产生经济效益的却不多,对很多文化资源的认识把握还停留在较浅层次,欠缺以供给创造市场、创造需求的活力和能力。

第二,品牌化、精品化发展不足。本省目前能够在全国举足轻重的产业集群还很有限,有重大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不多,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精品不多,文化产业的品牌营销推广策略亟待改善。例如,围绕世界级文化遗产大“IP”的沈阳故宫,近年来本省依托馆藏文化和文物元素精心研发出910种文创产品,但采取的品牌塑造和营销手段仍相对保守,主要依托省内实体书店、文博机构等进行销售,缺少前沿的品牌整体营销战略,品牌影响力主要局限于省內。2017年全年产业收入仅624万元,相比北京故宫9000余种文创产品、每年超过10亿元的销售额,其品牌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社会和经济效益仍然有巨大提升空间。

2 几点对策建议

2.1 转变思维方式,营造鼓励发展的良好氛围

首先,应更加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工作,并将其纳入全省重点打造的重大产业之一。文化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新常态下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融合互动、接驳新旧业态、实现动力平稳过渡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本省应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顶层设计和更高规格的工作部署,以信息产业、文化产业等作为新经济增长点和未来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并从资金、税收、土地、金融、人才等多方面制定专项规划、工作细则,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政策支持。其次,把握周边日韩两国文化产业均比较成熟发达的外部环境,从文化切入,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推动建立东北地区文化产业协同创新的合作机制,联合实施重大品牌战略与重大项目合作,破除文化市场壁垒,激发东北文化市场主体活力 ,通过长期持久的宏观政策营造稳定的文化经济环境。

2.2 加快完善市场环境体系建设,释放企业活力,保障供给能力

为了遏制规上文化企业单位数量连续锐减的局面,保持现有存量规模,应着力改善辽宁文化企业的生存环境,从根本上清理不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制度、环境、人为因素,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市场体系建设,形成适度竞争、收益共享、关系和谐的市场运行机制,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运营的综合成本,释放企业活力。

第一,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地。特别是税收减免优惠政策,简化企业申报、备案流程,缩短获惠周期,使政策的优惠效应能尽快实现。适当扩大文化企业税收减免实施范围,延长优惠政策执行期限,从整体上扩大政策覆盖面,对现有文化企业政策扶持进行优化升级。积极争取政策性专项资金和项目支持 。设立省级文化产业投资集团、发展基金和银行,扩大文化企业的投融资渠道。通过社会资本的加入推动文化资源与创意元素的融合并向文化产品转化,并强化这一过程中信息整合、产品开发、金融扶持、技术支撑、品牌营销等环节。

第二,优化企业内部生态系统,加快增加文化企业单位数量,累计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效应。目前省内扶持文化产业的政策对企业生态系统建构和优化的直接关注还不够。小微企业机制灵活、应变力强,其创新行为比大企业更加活跃,效率更高。应继续加快推动辽宁省小微文化企业主推成长工程,加快落实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政策,确保不同类型与规模的文化企业在资源获取、资金筹措、劳动力招募、盈利空间与风险控制等方面享有合法权益和公平机会,防止大型文化企业资本扩张对小微企业生存空间的过度挤压。经过3~5年的培育发展,形成全省小微文化企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实现中小微企业、个体创业者与大型企业之间良性竞争、合作共赢。

2.3 补齐短板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有效供给,不断开创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要加快实施品牌战略,扩大有效供给,增强精品供给。目前,本省虽然形成了演艺娱乐、动漫游戏、文化会展和工艺美术等四大主导文化产业,但却缺乏本土有标志性的大项目大品牌。应在全面梳理地方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尽快整合本土资源,将有一定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提炼出来转入生产环节,加大对前清文化、辽金文化、抗战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品牌的打造,做大做精既有品牌,促进辽宁的文化输出。

二要加快融合发展,增加高端供给。创新文化供给的产品、渠道和方式,形成新兴文化业态,从而创造文化新市场,引领文化消费新需求。一方面,进一步促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如信息、健康、旅游、时尚、高端装备制造业融合水平。提升对文化旅游、休闲娱乐、工业设计等传统业态升级转型、重塑产业结构的引擎、催化作用。例如,可依托现有文旅产业基础,深挖本省独特的革命文化、工业文化、历史民俗文化遗产和北国山水生态资源,重新规划一批旅游路线,推进全域全季文化旅游。如,依托一宫三陵、明长城等遗址开发辽宁明清古建筑之旅,依托高铁沿线城市群的工业遗产和民国老建筑,开发辽宁百年记忆之旅,着重发展旅游演艺,打造一批像“宋城千古情”“最忆是杭州”这样的有较大知名度的文化旅游演艺品牌,同时因地制宜配套建设特色鲜明的老字号商圈和旅游民宿群等,使文化旅游成为促进城乡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文化与互联网、高科技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进入创新驱动的历史时期,科技创新、互联网相关的产业形态已经上升为核心的、主导型产业,而本省目前的优势产业仍多体现在文艺演艺、廣播影视、新闻出版、广告会展、工艺美术等传统常态领域,没有紧跟文化与科技高度结合这一趋势。未来应注重发展以数字文化科技领导的高端产业、领军产业,如数字阅读、VR、以及以直播、网红经济为代表的IT泛娱乐产业等,充分挖掘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提高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层次,增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结成.文化产业供给侧发展应着重四大战略[N].中国文化报,2015-05-14.

[2] 张振鹏.我国文化产业的供给侧调整[J].人文天下,2016(2).

[3] 柳杰,熊海峰.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07-10.

[4] 辽宁省统计局.辽宁省文化及相关产业综合统计制度(2017年定期统计报表)[Z].

①基金项目:2018年辽宁社会科学院院一般课题“深化东北地区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lnksy18zx001)。

作者简介:李晓南(1981-),女,辽宁沈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文化社会学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产业融合供给侧改革文化产业
三亚学院传媒与文化产业学院作品精选
大数据时代广告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机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旅游经济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南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