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红火火扭起来

2018-09-10郝维国

剧作家 2018年4期
关键词:群众性秧歌民间艺术

郝维国

秧歌的历史悠久,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深入民间的文化形态,并且逐渐发展为在我国具有较大影响力、覆盖面广泛、比较成熟的民间舞蹈形式。它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谓和风格样式,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秧歌在中国已有千年的历史,明清之际达到了鼎盛期。2006年5月20日,秧歌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秧歌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新秧歌随之而起。所谓新秧歌是相对于传统秧歌而言,它是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创新的,赋予时代主题,表现新的时代气息,并将剧情融入其中,用以宣传当时的政治,由此产生了秧歌剧。如《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惯匪周子山》等。近年来,全民性健身又赋予秧歌艺术以新的内涵,并使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具有了现代性意义。

本文将从民俗性、地域性、群众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等方面解读当下秧歌的特点。

一、民俗性

人类的任何艺术活动都是在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然后又随着时间的流变和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继而保留下来。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插秧和耕田这一劳动形式,同时又与古代人们的祭祀活动有关。先人们祈求上天,保佑风调雨顺,年年丰收。因此,民间艺人们在扭秧歌的时候都会身着颜色非常鲜艳明亮的服装(通常配以大红、大绿),像旱船、大头娃娃等道具也都体现出祭祀的特点。秧歌表演的时间也有一定的说法,一般都在节庆时。记得小时候,常常是从过年就开始扭秧歌,并且一直扭到正月十五。在十五这一天晚上,锣鼓喧天,满街花灯,再加上纵情表演的秧歌,将过年这一习俗推致高潮。人们穿行于其中,并且随着秧歌队步行回家。这一民俗仍保留至今,但已经没有往日的喧闹和红火。随着老艺人们的相继离世,传统秧歌已经流失,好多技艺几近失传,取而代之的是全民健身秧歌。

二、地域性

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审美习惯、风俗人情,秧歌这种汉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也因地域风俗的不同被划分为许多种类。东北秧歌流行于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河南秧歌有回民秧歌、军装秧歌、大营秧歌等;高平秧歌源于高平市东南乡,流行于高平及晋城、陵川等邻近县份,演唱时只有梆子击节、锣鼓伴奏,故又称千板秧歌;西北秧歌有所谓的“白髯、花面、红缨帽,白皮短褂反穿,手执伞灯领队”者带头表演;伞头秧歌在晋西和陕北一带流行,秧歌队中有一举足轻重的歌手,左手摇响环,右手执花伞,俗称伞头。凡此种种。各地由于风土人情不同,审美习俗不同,在秧歌的表现上也有所不同。以东北秧歌为例,由于东北人粗犷、豪爽、泼辣的性格特点,东北秧歌在表演中经常有大胆泼辣的小媳妇和抽长烟袋的丑婆娘,极具东北风情。

三、群众性

秧歌是我国最具群众性的民间艺术文化,它具有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和鲜活旺盛的生命力。传统秧歌艺人完全来自于民间,来自于群众。他们在农闲时拿起道具舞动热情,挥洒胸臆。一个秧歌队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穿行于大街小巷,表演于群众中间,具有最广泛的受众群,男女老少皆宜。当下的全民健身秧歌更不必说,是群众文化的一种直接体现。

四、娱乐性和健身性

秧歌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艺术财富,不论是传统秧歌还是当下的健身秧歌,都具有娱人娱己的特点。民间艺人们在将幽默、诙谐、逗趣的秧歌表演给人们看时,便将这种积极的情绪也传递给了观众,感染他们的情绪,洗刷他们心中的不快,起到娱乐消遣的作用。而当下流行的健身秧歌体现出的更多的是娱己的特点。当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会把关注点由外转移到自己身上。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尤其是退休的老年人们,他們卸下了社会职责,在节奏规律的乐声中舞动全身,起到良好的健身作用。

责任编辑 王彩君

猜你喜欢

群众性秧歌民间艺术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北地秧歌”的探究
探究河北地秧歌发展受阻的外界因素
秧歌:老北京的“广场舞”
民间艺术篇
传承·民间艺术
增强服务意识 打造为民频率
浅谈现代民间绘画的特性体现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性戏曲活动的引导工作
大力发展我市公益性文化事业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