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策略分析

2018-09-10夏妍

现代盐化工 2018年4期
关键词:就业导向改革创新计算机教学

夏妍

摘 要:高职院校以培养实用型人才为主,往往设置较多专业,其中计算机是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做好计算机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是高职院校关注的重要问题。基于就业导向开展教学工作,能培养更多适合企业要求的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理念。本文分析了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

教育关系着一个国家公民的整体素质及科技水平,因此,深受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家在教育领域不断增加投入,培养很多优秀的专业人才。然而我国每年毕业生数量较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65万,2017年,全國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在820万左右。如何实现顺利就业不仅是毕业生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就业与高职院校的关系

就业与高职院校的长远发展密切相关,两者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就业影响高职院校生源数量。毕业生接受教育的目的除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及国家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就业关系着毕业生的未来生活质量及水平,顺利就业对毕业生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因如此,学生在选择高职院校时往往将就业情况作为衡量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如高校就业率低,学生自然失去选择的兴趣,高职院校的生源数量便会减少,不利于高职教育计划的顺利实现。另一方面,就业影响高职院校教学体系。就业给高职院校造成的影响非常之大,因此,为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很多高职院校纷纷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寻求提升就业率的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与优化教学体系,试图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其中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立足就业要求,对教学内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设置,使学生熟悉企业工作流程、不同岗位工作要求等,做到当前企业需要什么,就教什么,大大缩短学生适应岗位的时间,降低企业人才成本,深受企业欢迎。

2 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不足

当前,我国科技发展迅速,计算机技能是各类人才及企业要求的基本技能之一,尤其对网络、信息等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技能要求更高,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质量,给学生的就业造成较大影响,需高职院校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受院校、教师、学生等因素影响,导致高职计算机教学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系统的实践机会少

用人企业更注重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常将动手实践能力作为录用毕业生时的重要考虑内容。然而研究发现,很多毕业生眼高手低,实践能力较差,无法满足用人企业要求,出现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而用人企业招不到人的困境。究其原因在于,高职院校开展计算机教学时,提供给学生系统的实践机会较少。一方面,实践课多是根据教材内容安排,实践内容零碎,缺乏系统性,无法处理复杂的问题,与用人企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部分高职院校,采用“校企联合”模式,在学生毕业后的l-2个月,要求学生到合作的企业顶岗实习,争取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但在短暂的实习期内,学生很难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的整个工作流程,而且因缺乏经验,实习单位几乎不会交给实习生重要工作,结果实习生学到的专业知识非常有限。

2.2教学内容不够深入

高职计算机教学时,部分教师讲解的计算机知识多是基础,一些更深层次知识的学习,往往要求学生自己完成,导致学生学习到的知识多停留在表面。而用人企业更为注重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岗位,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即,更倾向于招聘一些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但因高职院校讲解的知识较为浅显,很难在短时间内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另外,部分企业虽花费成本,对应届毕业生进行培养,然而,当毕业生掌握一定技能后,往往跳槽,给用人企业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很多用人企业录用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较低。

2.3学生定位不够准确

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对自身的定位不准,不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不扎实,技能水平低,往往不能顺利就业。一方面,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不认真听课,未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实践任务,导致本应该掌握的知识未掌握,无法通过用人企业考核。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在选择用人企业时,存在攀比心理,或者对工作待遇、福利水平等的期望过高。用人企业很少会高价聘用没有经验的毕业生,这类毕业生就业结果并不理想。

3 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策略

为保证学生顺利就业,高职院校应深化认识,基于就业导向,积极采取有效策略,稳步推进计算机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为学生的顺利就业做好铺垫。

3.1注重教学实践

当前,社会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对高职学生计算机能力要求较高,即,既要掌握扎实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又要具有较好的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应充分认识到用人企业的这一需求,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计算机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一方面,组织教师做好教学研讨工作,要求教师总结以往教学经验,采取有效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的机会,例如,采用项目教学法,将教材中的知识点通过具体的项目串联起来,以用人企业的要求,对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要求学生及时改进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断巩固所学,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加强定岗实习状况跟踪。高职院校应根据各教学阶段,定期组织开展定岗实习工作,延长定岗实习实践。同时,及时与实习单位、实习学生进行交流,全面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根据学生暴露的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企业岗位要求。

3.2优化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优化计算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深度、广度,可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竞争力,使学生尽快就业。一方面,优化教学内容。众所周知,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旧知识不断被淘汰,因此,高职院校除订购最新的教材外,要求教师根据当前用人企业要求,针对性讲解计算机知识,例如,之前将Excel,Word,PPT等作为基础知识讲解,当前办公软件中WPS系列软件应用广泛,因此,教师应有侧重的讲解WPS相关知识。另外,当前计算机相关软件版本不断升高,之前讲解的多是Windows XP系统知识,当前教师应注重讲解Win8,Win9甚至Winl0等知识。另一方面,将知识点讲透彻。为保证学生搞清楚计算机知识点,计算机教学时,教师应避免泛泛而谈,而应将每个知识点讲透彻、讲明白,避免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停留在表面,真正满足用人企业的要求。

3.3正确引导就业

高职计算机教学时,为保证学生更好地就业,教师应做好就业指导,使学生准确定位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一方面,要想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脱颖而出,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是基础,因此,教师应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负责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实践任务,做好实践工作总结,根据实践任务完成情况,查漏补缺,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选择就业岗位前,要求学生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客观评估自己,选择用人企业时不盲目跟风,可从基础做起,不断锻炼自己能力,当自身能力提高,为企业创造更高价值时,工作及福利水平自然得到提升。另外,计算机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应抱着终身学习态度,保持一个好新奇,不断学习新的计算机知识,跟上企业以及时代发展步伐。

4 结语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时,学校与教师应正确处理就业与教学问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就业在促进高职院校长远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做好计算机教学研讨工作,认真分析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从实践、教学内容、学生等方面入手,改革与创新计算机教学工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系统的实践机会。同时,深化教学内容,剔除陈旧知识点,深入讲解最新的计算机知识,满足用人企业相关岗位要求。另外,做好就业指导,使学生正确定位自己,促进学生更好地就业。

[参考文献]

[1]王 锦.基于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 (19):85-86.

[2]宫蓉蓉.基于创新创业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站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1):94-95.

[3]王 植.基于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 (36):124-125.4

[4]何祥华.探析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5):230-231.

[5]蒋腾旭,查玉祥.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 (12):112-114.

猜你喜欢

就业导向改革创新计算机教学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中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和对策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开展研究性学习深化中职计算机教学改革探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