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安青山湖绿道建设中乡土景观的营造与表达

2018-09-10田奔徐斌

中国城市林业 2018年3期
关键词:绿道表达营造

田奔 徐斌

摘要:乡土景观是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载体,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表达能够展现地域风情特色。为了提升绿道环境的生态性,推动历史文脉的传承性,将乡土景观应用到绿道景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从解读乡土景观的概念入手,结合临安青山湖绿道规划实例,从乡土文化、乡土植物、乡土风貌和乡土材料等乡土元素探讨绿道中乡土景观的营造与表达。

关键词:营造,表达,乡土景观,绿道

绿道建设是当前我国城镇建设的热点,然而在绿道的规划设计中景观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本土景观特征严重缺失。具有乡土特色的绿道景观设计既符合当前社会的需要,又能满足大众审美情趣的要求。不同的绿道景观具有不同的精神内涵和风格品质,就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品格一样,千篇一律复制出来的绿道景观不会有多少生机和活力,在绿道设计时引入乡土景观元素,不仅可以使绿道脱颖而出,也可以给人留下难忘的情感体验。

1 乡土景观的概念

乡土景观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杰克逊提出,杰克逊在其著作《发现乡土景观》一书中指出:乡土景观本身乃是“不断的适应和冲突的产物:适应新奇而复杂的自然环境,并协调对环境适应模式持迥异观点的人群”,是朴素的生态经验,是场所精神的寄托,是人类“生存的艺术”[1]。国内学者俞孔坚认为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2-3]。

2 乡土景观在绿道建设中的营造途径

2.1 乡土文化元素的提取和应用

乡土文化元素主要指非物质形态的传统习俗、民间典故、历史人物等代表地域性文化的元素[4-5]。这类元素来源于日常生活当中,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与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表达了乡村村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内涵。这种乡土文化元素所提取和形成的景观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可以让人们更多地了解地域文化,使绿道景观设计回归乡土、展现地区文化特色,促进城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传承地域文脉。例如宜兴市环太湖绿道“陶之忆”主题节点,提取宜兴乡土陶文化元素,结合现状水景,设置广场,分别以上古与现代的陶艺造型为主题构筑物,表达宜兴陶艺的悠久历史。

2.2 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Indigenous plant),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及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成分的总称[6]。其形态特征具有典型的区域性,能够反映当地的植被特色,且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例如日本名古屋绿道中北部公园,通过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和种植乡土树木、花卉,为市中心的市民提供一种最快捷的接近乡土自然风景的方式。

2.3 乡土风貌的利用与改造

乡土风貌可概括为当地特有的地形地貌、灵活多变的水体和各种自然山水林等。山水、地勢作为乡土环境的构成骨骼,是乡土景观元素提取的根本来源。一个区域景观的地域性首先就是表现在当地的山水构成、地形地貌上[5],因此在绿道景观设计时,要根据周边环境,灵活运用现有地形条件,最小限度地改造地形。例如在波士顿绿道系统中,奥姆斯特德通过对原先查尔斯河道的改造,沿着新岸线建造了滨河公园,使后湾区自然过渡到查尔斯河,形成了后湾地区完善的绿道系统。

2.4 乡土材料的创新组合

乡土材料是指生长或者取自本土的,带有明显的地区性特征和地域传统文化特色的,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反映该地域独特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可以用于建筑工程建设的物质材料[7]。因此在绿道景观设计中要灵活运用乡土材料,不仅要考虑乡土材料在质感、形式和色彩上的协调和统一,同时还要注重挖掘乡土材料的文化内涵,通过乡土材料的组合搭配营造乡土氛围。例如宜兴环太湖绿道在设计“水上竹艺坊”景观节点时,充分挖掘宜兴乡土竹材料,以竹子为景观实体设计“竹简”“竹筒”“竹凳”和“竹亭”等景观小品,沿绿道沿线结合景石加以点缀,集中体现了宜兴“竹文化”特色,营造了乡土文化浓厚的景观。

3 临安青山湖绿道案例分析

3.1 青山湖绿道概况

青山湖绿道始建于2015年,将于2018年年底全部建成,全长43km,标准宽度为4m,工程造价约10.6亿元。青山湖绿道沿湖而建,连接湖、山、村,既有围绕整个湖的大环形绿道,也有靠近滨湖区块的小环绿道。青山湖绿道最大水域面积2000hm2,临湖率超过80%,水域开阔,湖山一体,自然景色优美。笔者曾参与青山湖绿道规划一期的设计工作,并在实际设计中引入乡土景观设计理念,在已建成的区域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现将这部分内容作详细介绍。

3.1.1 规划理念

青山湖绿道景观设计以临安市自然山脉为背景,突出吴越文化和钱王文化。提出“还湖于民,环湖与民”的思想,以绿道激活青山湖,以公园的标准建设绿道,完成从水库到湖的转变。灵活运用乡土设计思路,使绿道景观回归乡土、再现历史的记忆和经验,促进城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传承地域文脉。

3.1.2 乡土设计思路

1)文化主线:“吴越文化”和“钱王文化”。充分挖掘吴越文化内涵,将吴越文化与现代简约设计形式完美结合,利用文化、旅游串联和挖掘商业价值形成新吴越风。以历史文化作为组织绿道景观线索和依据,合理规划景观序列,将绿道景观打造成具有乡土特性的吴越文化展示带。

2)“乡土性”:乡土资源的利用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营造乡土生态的景观环境,在突出乡土风貌的同时,充分结合乡土材料与现代社会新兴材料,展现时代印记;用乡土树种营造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植物群落景观与城市自然环境相融合。旨在建立系统稳定,功能良好,景观丰富的生态绿道景观。

3.1.3 “一心三点六段”的整体布局

根据青山湖与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规划设置3个绿道主人口,即在望湖公园、水库大坝、科技大道处各设一个主人口,以便更好地连接城市、湖山与郊野乡村。在3处主人口之间,依据沿湖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底蕴、景观特色、民俗风情等,规划设计6段不同风格类型的景观段,即城市滨水景观段、水上森林野趣段、北岛休闲风光段、山岳秋色风景段、南湾游乐风情段、近郊游憩体验段。

3.2 青山湖绿道中的乡土景观营造手法

3.2.1 乡土文化特性的主题景观表达

在主题景观的表达中,可以在靠近主题的基础上选择与其相关的乡土文化元素进行提炼和加工[8],利用抽象、夸张和隐喻等表达方式,以景观雕塑、篆刻和景观图案等为载体或者结合具体新型材料及技术塑造乡土景观。

在青山湖绿道“钱王索秀”主题景观设计中,提取吴越王钱缪的故事,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在客观实体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钱王像的体量,融合现代骑行文化元素和现代耐候钢板材质,以雕塑小品和乡土景石的方式生动展现钱王点兵、衣锦还乡和一军十三州等一些列英雄事迹(图1)。主体雕塑结合现代灯光效果,增加了景观的表达效果,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植物配置上选择以矮蒲苇、羽毛枫和乡村草花为主,烘托了乡土景观主题。其次,在主体景墙的打造上,有节奏、有韵律、有重点地对代表有美好寓意的乡土装饰小品进行摆设,例如“旦夕都邑,动静清和”;“双双如意,好事成双”;“斗柄东向,天下皆春”;“麦穗花瓦寓意丰收”和“百事吉祥”等。在乡土景观小品陈列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周围环境的营造,通过与背景的对比,突出陈列小品的视觉效果与景观效果。

望湖单车公园主题景观在设计时,引借青山湖自然山水地貌作背景,以开阔的草坪为前景,主体雕塑为中景,营造出丰富的层次关系和乡土气息浓厚的绿道景观效果。主体雕塑是从自行车实体中提取车轮元素,利用夸张和抽象的表现形式,并以桐庐古老石、老石条等乡土材料和锈钢板为景观载体,经艺术加工形成,营造出浓烈的“单车文化”氛围,使公园主题更加鲜明(图2)。

3.2.2 乡土植物的应用

地域生态环境与乡土植物相互制约。在绿道景观建设中,首先要充分了解当地自然环境对乡土植物产生的影响,多选用可以体现地方特色的植物种类和种植方式;同时要了解不同乡土植物在不同季节中色彩的变化与层次,最大程度地运用四季色相各异的植物,使每个季节都会有典型的或者特色的植物景观[9]。

青山湖绿道在植物景观规划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大量选用适宜当地生长、生态效益好、抗逆性强的乡土树种,搭配少量外来引进的树种。注重对乡土植物色、香、味的表达。做到四季有景,突出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注重香花植物的应用,例如梅花、腊梅、桅子花、桂花等香花植物。按照保留、更新、梳理的综合原则种植植物,充分展示植物的自然美,保留原有季节特性明显、观赏价值高的乡土植物,如水杉、乌柏、枫杨、枫香、黑松等;更新乡土花灌木,如毛鹃、夏鹃、八仙花、金丝桃、花叶玉簪、金连翘等。在注重景观效果的同时,注重种植形式和地形之间的关系,考虑其植物的生态效益,例如在滨湖坡地绿化的改造方法上,以生态保护和景观恢复为主,注重展现青山湖的自然山水风景,同时使绿道植物景观高低错落,具有丰富的层次变化。

在原有水杉林段植物景观设计时,充分利用原有地势及自然风貌,在保留原有水杉林的前提下,设置观景平台,形成自然休憩空间,增加景观的可赏性。该观景平台采用悬挑木架空平台的做法,使活动空间更加宽敞,平台下方既可作为景观通道,也可作为小型活动休闲区,大大增加了场地的利用率。

3.2.3 原始地形地貌的利用

景观设计师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重视并灵活利用当地特色的地形条件,首先要因地制宜地依靠本土地形条件并且避免过于笔直的河道和岸线。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适宜于自然的景观设计方式,充分吸收自然之美,展现本土特色[10]。青山湖绿道在设计时根据自身地形特点设计5种不同类型的骑行路段:原有道路改建型;滨湖步道利用型;木栈道架空型和结合自然地形适当变窄型(图3)。

3.2.4 乡土材料的应用

竹木、砖瓦、石材是中国建筑中最为常用的建筑材料,不但充满着时间的积淀而且还是传承乡土文化的艺术载体[11]。例如乡土石材由于其物理性质稳定,能够使景观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具有历史文化性,不仅有效地表达了地域性文化内涵,而且是场所精神的回归[12]。

青山湖绿道在铺装材质的选择上主要以乡土石材为主,局部结合木质铺装。绿道建设对于石材的选用主要包括天然的毛石和卵石、本地山上开采的片岩、当地生产的高湖石和从乡村收购的老石板,经过各种工艺加工处理,与周边环境产生协调统一、对比碰撞的互动关系,有效地表达了乡土景观内涵。例如卵石的砌筑工艺要求选用河溪源头卵石,面平角圆,常用规格是15~40cm,砌筑时需要做到石缝耦合,留缝3~5cm;如大小自由组合老石板、石条,要求尽量矩形,且表面要有老旧痕迹,不得采用机械割面,石板边缘手凿处理,石板拼合自然有序,石板之间留缝嵌草。既保持乡土特征,同时又能满足人们返璞归真的心里需求。

花漾景观节点就地取材,以原场地废弃的红砖堆叠形成主体景墙骨架,同时为减弱大面积使用红砖的单調,通过颜色跳跃,有节奏地局部镶嵌老青砖,丰富立面效果和纹理。景墙前用砾石、乡土草花、老石板组合打造适宜近距离静观的禅意景观。使该场地原始的“记忆”和“内涵”得以生动地展现。

4 结语

乡土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体现,应重视对它们的理解和表达,探索更多新的和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表现形式,为绿道景观注入新的活力和内涵[13-14],因此,在绿道景观建设时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树立乡土理念;统筹规划,注重细节,着力提高乡土品质;充分挖掘和应用乡土题材,提炼与创新乡土文化,以当地的乡土材料景观为载体,营造出符合当地百姓生活习惯的绿道景观,以期对后续同类规划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陈义勇,俞孔坚,美国乡土景观研究理论与实践:《发现乡土景观》导读[J].人文地理,2013,28(1):155-160.

[2]俞孔坚,黄昕佩.论乡土景观:《Discovering Vernacular Land-scape》与乡土景观概念[J].中国园林,2008,24(7):87-91.

[3]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华中建筑,2005(4):123-126.

[4]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园林,2008,24(8):37-40.

[5]王光奎.零口镇乡土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4.

[6]孙卫邦.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中国园林,2003,(7):63-65.

[7]李辉.乡土材料在关中民俗村景观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8]党东雨,余广超.以书法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景观营造探索:以临沂书法广场为例[J].中国园林,2014,30(1):84-87.

[9]李树华基于“天地人三才之道”的植物景观营造理论体系构建[J].中国园林,2011,27(7):51-56.

[10]梁坷,胡伟,陆鑫婷,城市园林中乡土景观元素的提炼与运用[J].中国园艺文摘,2017,33(8):163-164.

[11]孟福利.乡土材料在传统聚落营造中的生态智慧及启示[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

[12]侯建华.石材护理知识讲座(二):建筑装饰石材基本分类、性能与可护理性[J].石材,2012(2):47-52.

[13]张琳,邱灿华传统村落旅游发展与乡土文化传承的空间耦合模式研究:以皖南地区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5,13(5):35-39.

[14]杨豪中,韩怡陕北乡村传统建筑环境与乡土文化的整体性保护研究[J].中国园林,2011,27(10): 85-88.

猜你喜欢

绿道表达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美丽可持续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北京将新建500公里绿道
服装设计中的色彩语言探讨
试论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
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宗教音乐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展现与表达研究
Chinese Architecture Meets Globalization
营造温馨如家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