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蓥山丘陵区C两优华占高产栽培技术

2018-09-10胥家全

种子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高产栽培技术

胥家全

摘 要:根据C两优华占的特征特性,结合华蓥山丘陵区生态特点,从旱育秧选地整地、适时播种、强化栽培、合理密植、配方施肥、防治病虫及田间管理等方面,论述了其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供参考。

关键词:C两优华占;高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4-0054-02 中图分类号: S511.2+1 文献标志码: B

C两优华占是由湖南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用C815S×华占组配而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2013年经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1 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

1.1 主要农艺性状

该品种适宜在云南、贵州(武陵山区除外)、重庆(武陵山区除外)的中低海拔籼稻区、四川平坝丘陵稻区、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2 d,株高101.8 cm,穗长23.0 cm,有效穗16.5万穗/667 m2,每穗总粒数202.2粒,结实率79.3%,千粒重23.7 g。

1.2 品质与抗性

经测定,该品种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经稻瘟病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3.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褐飞虱9级;抽穗期耐热性一般、耐冷性弱;中感稻瘟病,高感褐飞虱。

1.3 产量表现

2010—2011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602.9 kg/667 m2,比Ⅱ优838增产4.8%。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19.0 kg/667 m2,比Ⅱ优838增产7.7%。

2 高产栽培技术

2.1 适时早播旱育壮秧

水稻旱育秧技术是以培肥苗床、旱育旱管培育叶蘖基本保持同伸的壮秧为核心。移栽本田时应注意适龄、早栽、浅插、合理密植,改善群体受光条件。

2.1.1 苗床准备

(1)苗床选择。选水源方便、土质肥沃疏松、背风向阳、通气良好的菜园地或水浇旱地作苗床,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切忌在低洼易渍水地块和碱性土壤地块旱育秧。

(2)翻耕做厢。翻耕,土块整挖细,清除杂草后,按200 cm开厢,沟(埂)50 cm,厢面宽150 cm做厢。

(3)苗床培肥。开厢后10~15 d,每平方米施腐熟农家肥3~4 kg、水稻复合肥50~60 g,均勻撒在苗床上,再用锄头挖10~15 cm深施肥土相融,整平厢面。 (4)厢面浇水。施肥后浇水,使土壤浸透,12~24 h后,查看厢面水分情况。若土壤浇水不足,再喷水达到浸透,整平厢面。

2.1.2 精细播种

(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1~2 d,用清水浸种24~48 h,捞出晾至种子不滴水,按350 g“旱育保姆”拌1~1.2 kg稻种的比例包衣种子,以现拌现播为宜。 (2)确定播种量。一般根据秧龄长短确定播种量,小苗移栽苗床播种量60 g/m2;中苗移栽苗床播种量50 g/m2;大苗移栽苗床播种量30 g/m2。

(3)播种和盖种。人工撒播,播种要均匀,播后用细土盖严种子,盖细土厚度1~2 cm,以不见种为宜。然后每667 m2用100~110 g恶草·丁草胺旱育秧专用除草剂兑水30~40 kg喷雾,防除杂草。

(4)盖严薄膜。先用1.4 m微膜盖底膜并轻压,然后插竹片做拱,再用2 m宽薄膜盖上,四周压紧压实。

2.1.3 苗床管理

一是播种至现针前。以保温、保湿为主,不通风,不浇水,但膜内温度超过36 ℃必须通风降温。二是水分管理。现针后严格控制水分,促进根系下扎,3叶后视苗情确定是否喷水。三是适时揭膜。现针后即揭去直接盖在地表的底膜;3叶1心期,根据天气情况揭膜炼苗,经过2~4 d炼苗,气温稳定后即可揭去拱膜。四是防病追肥。播种后10~12 d用70%敌克松1.5~2 g/m2兑水1 kg拌细土撒施,防治立枯病。揭膜后苗床用尿素15~20 g/m2兑水浇施。五是揭膜至移栽。早、晚秧苗叶片出现无水珠或床土干燥,浇一次透水,防治苗瘟一次。移栽前5~7 d用尿素10~20 g/m2,追施一次“送嫁肥”。

2.2 强化栽培及田间管理

2.2.1 整田施肥

田内保持水深3~5 cm,通过犁田、耙田,清除田内杂草,做到田平、泥绒、水浅。在耙田时每667 m2用天脊牌复合肥40~60 kg、锌肥1 kg,或碳铵40~60 kg、过磷酸钙35 kg、锌肥1 kg、氧化钾8 kg,均匀施在本田作底肥。有条件的田地可以施用一些腐熟人畜肥和草木灰。

2.2.2 强化栽培

秧龄以30~35 d为宜,按照42 cm×38 cm的丛距移栽密度,每丛3苗,呈三角形栽培,苗距8~12 cm,做到稀中有密、密中有稀,光照通风性良好,协调水稻个体与群体间的矛盾,有利于促进分蘖成穗。

2.2.3 田间管理

秧苗移栽后10~15 d,追施尿素5~10 kg/m2作分蘖肥。粒肥视苗情酌施或不施。田间要尽量做到在乳熟期前不断水,分蘖期以水深3~5 cm为宜,此后保持水深5~10 cm即可,到了乳熟期放水晒田。在病虫害防治方面,5月上旬用锐菌特或稻保1号防治螟虫、稻飞虱,6月中旬用井冈霉素、丰登或多菌灵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曲病等。

3 适时收获

8月中旬,水稻基本成熟后选晴天抓紧收割。及时晒干入库,以防连绵秋雨造成稻谷发芽或霉变,影响水稻品质。

(收稿日期:2018-01-24)

猜你喜欢

高产栽培技术
我国科学家发现水稻高产基因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