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粮豆作物生长中后期促早熟田间管理技术

2018-09-10明英会

种子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大豆水稻

明英会

摘 要:玉米、大豆、水稻的生长中后期是作物获得高产的关键时期,为了促进三大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结实率,减少田间植株倒伏,增强抗病防虫能力,应该不断加强田间管理工作,实施以促早熟为核心的技术措施,确保其安全成熟、增产丰收。

关键词:玉米;大豆;水稻;促早熟;田间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4-0052-02 中图分类号: S513; S565.1; S511 文献标志码: B

1 玉米促早熟技术措施

玉米拔节后处于生育进程中后期,此时玉米生长最为旺盛,处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行期,要高度重视田间管理工作。

1.1 合理施肥

约在抽雄前2周,玉米大喇叭口期是施肥的最佳时期,不宜过早或过迟。施氮肥20~25 kg/667 m2,并根据玉米长势和底肥施用情况,补充追施少量钾肥,施后培土,防止肥料挥发。

1.2 防止倒伏

在玉米拔节后期,根据玉米长势情况,如果长势过旺,可适量喷施化控剂,能有效降低株高和穗位,起到抗倒伏、增加产量、促进早熟、提高玉米品质的作用。同时,结合机械追肥对根部进行培土,提高玉米植株的抗风能力。

1.3 去除无效株

玉米吐丝授粉后,要尽早去除空秆株、病株等对产量没有贡献的无效植株,可有效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土壤营养消耗,提高产量。

1.4 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危害每年均有发生,防治得当可挽回25%以上的产量损失。可在田间释放赤眼蜂破坏玉米螟卵,降低玉米螟卵孵化率,从而降低玉米螟的危害;或者通过高杆喷雾机适时喷洒BT等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农药,直接灭杀玉米螟幼虫。

1.5 适时收获

玉米进入完熟期,即当玉米苞叶发干松散、籽粒变硬发亮、乳线消失、基部出现黑色层,此时收获产量最高。

2 大豆促早熟技术措施

2.1 拔大草

在大豆生长发育中后期,田间会出现前期铲趟不净遗留杂草或新生杂草,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杂草生长发育较快,与大豆争肥争水现象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应尽量在草籽形成前拔除,促进大豆后期营养积累。

2.2 放秋垄

如果大豆长势良好,没有造成垄沟郁闭,可利用机械进地放秋垄,把垄台放下来,同时可有效铲除掉垄沟内的杂草,利于将来机械收获,减少田间大豆损失。

2.3 喷微肥

大豆进入结荚期和鼓粒期后,可根据大豆的不同缺素症状,选择喷施相应的微量元素。因为在这个时期,大豆根系活力逐渐减弱,吸肥能力变差,此时补施叶面肥,可弥补结荚鼓粒期的营养不足,减少落花落荚,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

2.4 防病虫

2.4.1 防治食心虫

在成虫盛发期,防治初孵幼虫。对没有封垄、机械能够进去的地块,宜选用20%杀灭菊酯乳剂,或用2.5%溴氰菊酯加水稀释2 000倍喷雾进行防治。

2.4.2 防治红蜘蛛

在持续干旱天气条件下,红蜘蛛繁殖速度较快,所以發现红蜘蛛有点片发生时,就要及时防治。用48%毒死蜱乳油1 500 mL/hm2与1.8%阿维菌素300 mL/hm2混合喷雾,或用15%扫螨净乳油3 000倍液喷雾。

2.4.3 防治霜霉病

温暖高湿的环境下,易发生霜霉病。可用58%瑞毒霉锰锌600~800倍液,或50%退菌特500~1 000倍液喷雾防治。

2.4.4 防治灰斑病

鼓粒期天气多雨、气温高,易发生灰斑病。可喷洒70%甲基托布津1.5 kg/hm2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施药1~3次,间隔7~10 d。

2.5 适时收获

在熟期内正常成熟的大豆品种,当叶片全部脱落、枝茎干枯、籽粒归圆、色泽光亮、含水量低于18%时,进行机械收获,降低田间损失率。

3 水稻促早熟技术措施

3.1 间歇式灌溉

从孕穗期开始,水层管理主要以浅水间歇式灌溉为主,灌1次浅水后自然渗干,脚窝有水然后再灌浅水,干干湿湿如此反复,达到用水调肥、以水调气、用气养根、以根保叶的作用,以增加表层根系吸氧量,提高根系活力,增加营养供应。一般在抽穗后35 d停止灌溉。

3.2 施用壮粒肥

以孕穗期稻苗叶色为对照,当抽穗后的叶色比孕穗期叶色发淡时,说明稻苗需肥量增大,可能会出现脱肥现象,为了确保水稻上三叶的叶色渐深,能够维持15~20 d后才转淡,需要施用壮粒肥,一般每667 m2施用硫酸铵5 kg或尿素2 kg。另外,在齐穗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其他高效叶面肥等,以提高籽粒充实度,使水稻安全成熟,增加抗御低温能力。

3.3 稻瘟病防治

对于稻瘟病,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可通过加强水、肥、气、热等田间管理措施,增加水稻抗逆性,减少稻瘟病的发生。药剂防治可每公顷选用40%三环唑悬浮剂750 mL,或75%拿敌稳225 mL、2%春雷霉素1 200 mL+45%咪鲜胺750 mL等药剂进行叶喷防治。每公顷喷液量:航化作业为20 L、弥雾机为150 L、手动喷雾器为450 L。

(收稿日期:2018-03-16)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大豆水稻
无花果田间管理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抢种暮春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胡萝卜高产种植技术
甜玉米的种植管理技术
大豆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