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2018-09-10刘忆瑶
刘忆瑶
摘 要: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生态城市思想发展的历程,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并进行了总结。然后对国内外尤其是国内生态城市的概念演变进行了深层次的梳理,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些改进和完善的思考,希望对我国未来的生态城市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启示。
关键词: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1、引言
生态城市(英文说法有ecocity、ecological city、ecopolis、ecoville、ecovillage 等),又称生态社区(eco - community)。生态城市的概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不断升华而提出来的。20世纪60-70年代,人类中心主义支撑下的简单粗暴的工业文明使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与自然日益对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们不得不深入思考城市传统发展模式的缺陷。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十六届大会上提出开展“人与生物圈”国际科学合作长期研究计划,并于次年正式启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同期启动“人与生物圈”计划,标志着人类环境问题已经被国际社会共同关注[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伴随着巨大的资源环境压力。粗放的城市化进程使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问题迅速积累并集中爆发,给我国城市居民的健康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2]。可以预见,传统的基于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难以支撑未来我国城市的繁荣和可持續发展,急需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模式的引领。生态城市作为近年来国际社会广为推崇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应对我国严峻的资源环境危机和经济增长乏力挑战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应该充分发挥生态城市建设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2、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的历程
2.1 我国生态城市发展阶段划分
2.1.1 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萌芽期(1972-2000年)
1972年,中国积极参与了联合国“人与生物圈”(MAB)研究计划,参加了该计划的国际协调理事会,并当选为理事国,这可以说是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起点。1978年,建立了中国MAB研究委员会,同年,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研究正式列入国家科技长远发展计划,由此开启了中国生态学等学科领域学者与国际同行的学术接触[3],许多学科开始从不同领域研究城市生态学,在理论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8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综合性刊物《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在中国创刊,当年第4期专门刊发了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态科学司组织的系列文章,系统介绍了1972 年“人与生物圈计划”启动以来国际生态与环境领域的研究进展,生态城市构想是该计划中关于城市生态与环境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4]。1984年12月,在上海举行的“首届全国城市生态学研讨会”,可以看做中国城市生态学研究、城市规划和建设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同年成立了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为推进中国生态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和国际交流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虽然早在1972年我国学者就已经开始接触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但是在1994年以前,生态城市研究仅为个别学者关注,1995年以后开始参与研究的学者才逐步增多。1994年,可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转折点。在1994年,我国继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 世纪议程》后率先颁布《中国21 世纪议程》(即《中国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这是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环境与发展的总体出发,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一个指导性文件,无疑为中国生态城市研究营造了十分重要的政策环境,大大推动了中国生态城市研究的发展进程[5]。与此同时,1994年前后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的急剧下降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异常突出,也是推进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重要因素之一[6]。
2.1.2 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稳定期(2000-2006年)
从1990年代之后,经过十年左右的治理,我国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总体有所改善,许多城市的污染问题得到了相对抑制,城市绿化水平也不断提高。2000年,国务院颁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和环境优美乡镇的建设,对我国生态城市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2002 年,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在深圳举行,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规划设计迅速成为中国相关学科领域研究热点[7]。但是,这一时期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变得越来越迫切,仍旧需要生态城市理论研究来解决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在这一阶段里,我国生态城市研究蓬勃发展,总体上呈现出较为稳定的状态。
2.1.3 我国生态城市研究的繁荣期(2007年至今)
2007 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要求后,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再度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2008年,国家环境保护部开展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为我国生态城市研究提供了实践案例。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3)》,报告分析了当前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存在的五方面主要问题,指出生态城市建设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亦为之后我国生态城市的研究提供了方向。2016年,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再次推动了我国生态城市的研究发展。
2.2 我国生态城市发展历程总结
总的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发展滞后于西方,工业化发展所伴生的城市环境恶化问题自然也滞后于西方。我国城市建设中大规模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是1990 年代以后,而在这个时期,西方的发达国家早已进入城镇化发展的成熟和稳定时期,相比而言,城镇生态环境问题涌现的高潮早已过去。因此,社会现实作为科学理论研究及规划实践的“土壤”,中国生态城市研究及规划建设的“后发”当属正常现象。其实,就国际生态城市研究的早期进展来看,我国的生态城市研究并不十分落后。相反,中国的生态城市研究虽然起步稍晚,但却发展迅速[8]。
纵观中国的生态城市研究的发展历程,从1980年代初开始的部分学者前沿性的引入与探索,到目前蔚然潮起的生态城市研究局面,四十多年间经历了城市生态问题的分析研究、生态城市概念解析,到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及其评价指标体系,乃至近年的各种类型的“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实践研究,由侧重于对生态城市的科学机理、技术方法、知识等的基础研究转变为侧重于对生态城市的应用研究与综合研究。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与生态城市有关的各学科领域获得了极大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有关的法规体系与管理政策也日趋完善[1]。
3、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
3.1国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简述
尽管“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1980 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但其理念渊源却很长。无论是中国古代的人居环境,还是古代欧洲城市和美国西南部印第安人的村庄,都可以看出生态城市的雏形[9]。而现代生态城市思想则直接起源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中城市与自然平衡的生态思想。
“生态城市”的概念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1年的“人与生物圈”计划中首先提出,针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同挑战,强调以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研究城市环境,追求人与人、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与共生[9]。
苏联学者亚尼茨基率先系统阐述了“生态城市”的基本构想,综述了同时代众多学者研究成果后,指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市模式,是按生态学原理建立起一种经济、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4]。美国生态城市思想的代表人物理查德·雷吉斯特于1987年出版了系统阐述生态城市基本概念的《Eco-city Berkeley——Building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一书,书中论述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原则,他认为,生态城市是生态健全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9]。
自1990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国际生态城市讨论会,探讨生态城市建设策略与实践经验,不断推动相关理论发展。经过二十余年的探讨与完善,生态城市相关理论已较为成熟,生态城市的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其外延也更加广阔,生态城市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重点议题。
3.2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
我国生态城市思想与国外其实是有着不同的思想来源的,其最早源于我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早期的生态城市思想为后来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 世紀90 年代以后,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生态城市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王如松、黄光宇、梁鹤年等许多学者对生态城市理论做了大量研究,对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0]。
1984年,马世骏和王如松提出了“ 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的理论,明确指出城市是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11]。1990年钱学森教授提出了创建“山水城市”的概念,强调城市中要有山有水,实现绿化建设[12]。1991 年,王如松提出生态城建设应满足人类生态学的满意原则、经济生态学的高效原则、自然生态学的和谐原则。1995年,胡俊提出生态城市观强调通过扩大自然生态容量、调整经济生态结构、控制社会生态规模和提高系统自组织性等一系列规划手法,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13]。1998年,沈清基认为,城市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社会、经济和自然复合生态系统[14]。1999 年,梁鹤年认为,生态城市的理想原则是生态完整性和人与自然的生态连接,而中心思想则是“可持续发展”[15]。2000年,任倩岚认为,生态城市是人类理想的生存环境,具备社会、经济、自然生态化特点的现代城市[16]。2004 年,黄光宇指出,生态学中的许多理论与思想不仅对生物本身有意义,而且人类社会的建设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他将生态学与城市科学相结合,促进了城市科学和环境科学理论的发展[17]。2009 年,李春发等应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对生态城市的特点与系统结构进行系统的分析,建立了生态城市的系统动力学模型[18]。
近年来,关于生态城市发展规划和管理的研究有上升趋势,如张文辉认为,目前我国生态城市管理的深度不够,管理理念及方法亟待改进,建议大力推进管理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推进属地管理和流域管理,强化空间集约管理等[19]。2012 年3 月,《生态城市绿皮书》创造性地将“法于人体”的管理思维应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管理之中,提出了“五位一体”、“两点支撑”、“三带镶嵌”、“四轮驱动”、和谐发展的基本思路[20],可见,生态城市发展管理研究将是未来生态城市研究的新课题。
以上的综述表明,生态城市理论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极大的发展空间。生态城市概念在提出之初,目的在于希望从生态学角度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与生态的良性循环,构建健康、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随着其概念的不断拓充和完善,现已发展到包括城市自然生态观、城市经济生态观、城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等的综合城市生态理论,并从生态学角度提出了解决城市弊病的一系列对策[21]。生态城市实际上已经变为变革和解决社会和城市问题各种理论的综合。
我国对于生态城市理论的研究基本上还是沿着国际上的轨迹进行探索,在最初是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是如今已经基本同步。同时,我国学者也有一些独创性的见解,将国际上生态城市的概念融入到我国的发展背景中,使其本土化,更具有地域性、独特性和适用性。
4、关于我国生态城市的思考
4.1 以城市文化促进城市生态
生态城市的提出是基于人类生态文明的觉醒和对传统工业化和工业城市的反思。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了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更加丰富的规律的认识[21]。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生态城市理论所要解决的许多城市问题,如资源紧张、环境污染、垃圾围城等,表面上看是物质、资源、环境问题,但从深层次分析,更多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问题。因此,对于中国当代的生态城市而言,可能倡导健康的城市文化、消费观念,倡导树立正确的城市发展观,通过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合理约束来促进城市健康与可持续发展是另一种可行的思路。
4.2 生态城市研究范围的扩展
生态城市的生态不是纯自然的生态,而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共生的城市生态,它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和人和社会、人和环境的协调关系;生态城市的“城市”已经不是一般概念的城市,而是以一定区域为条件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在地域空间结构上生态城市不是“城市市”,而是一定地域空间内的城乡融合的“区域市”。因此我国对于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不应只关注于物质环境的生态,而应该强调城市自然、社会、经济这一复合系统的生态;同时也不应只局限于对建成区生态环境的研究,其生态应该是市域性的,甚至是超越行政边界的城市影响区范围的。
4.3 结合国情进行生态城市理论的创新
一个理论想要真正解决问题,一定要扎根于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研究探索。“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是从国外引入我国的,尽管再具有普适性,也一定会有点“水土不服”的情况发生。要想真正解决我国城市面临的各种问题,更应该在原有生态城市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针对性的概念与理论,例如近些年我国学者提出的“低碳生态城市”、“海绵城市”、“智慧生态城市”等理论,都十分具有针对性,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于我国生态城市理论是有力的补充,也能够进一步推动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
5、结语
纵观我国生态城市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在经历了长期以“学习”“借鉴”为主的发展历程后,我国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探索与我国国情结合更加紧密的生态城市理论与建设策略,也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尽管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在许多学者的不断努力下,也在不断改善中。未来,我国生态城市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将进入以“开创”为主的发展阶段,希望提出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城市理论,以期在其指导下建设出成效显著的生态城市。
参考文献
[1] 蒋艳灵,刘春腊,周长青,陈明星.中国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现状与实践问题思考[J].地理研究,2015,34(12):2222-2237.
[2] 李萌,李學锋.中国城市时代的绿色发展转型战略研究[J].社会主义研究,2013(1):54-59.
[3] 阳含熙.人与生物圈的研究[J].生物学通报,1983,(3):23-26.
[4] 奥列格·雅尼茨基.走向生态城: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J].国际社会科学:中文版,1984,1(4):103-114.
[5] 李浩.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国范式”[J].生态城市,2013,20(12):69-75.
[6] 刘伦,王川.我国生态城市相关政策回顾与评述[J].北京规划建设,2013(06):65-70.
[7] 第五次国际生态城市会议.生态城市建设的深圳宣言[J].城市发展研究,200,9(5):78.
[8] 李浩.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中国范式”[J].生态城市,2013,20(12):69-75.
[9] Richard·Register.Eco-city Berkeley:Building cities for a healthy future[M].USA:North Atlantic Books,1987.
[10] 朱伟珠,李春发.我国生态城市研究领域的热点与发展趋势[J].城市问题,2013(8):26-31.
[11] 马世骏,王如松.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J].生态学报,1984(04):1-9.
[12] 鲍世行.钱学森与山水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0(06):15-20.
[13] 胡俊.中国城市模式与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4] 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8:52-55.
[15] 梁鹤年.城市理想与理想城市.城市规划,1999(7):18-21.
[16] 倩岚.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浅议[J].长沙大学学报,2000,14(2):62-63.
[17] 黄光宇. 生态城市研究回顾与展望[J]. 城市发展研究,2004(6):41-48
[18] 李春发等.生态城市建设的系统动力学分析——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22-28.
[19] 张文辉.基于G1赋权模型的生态城市发展管理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5):81-86.
[20] 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生态城市绿皮书》.[EB/OL].http://news.enor th.com. cn/system/ 2012/03/19/008872355.shtml,2012-09-25.
[21] 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25(1):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