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地区玉米中钾元素的生理作用研究
2018-09-10程根力
程根力
摘 要:通过盆栽和大田试验,对丹东地区玉米钾肥的营养状况及合理施用钾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钾能促进玉米体内物质代谢,可使蛋白质含量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增加、淀粉含量减少。
关键词:钾;玉米;生理作用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115-01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1 施钾量与玉米缺钾症状观察
通过盆栽试验,在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和灌浆期对玉米缺钾症状进行观察,结果见表1。
K0处理的两个品种,从苗期开始即出现严重的缺钾症状,叶片黄化、边缘焦枯,逐渐向上蔓延至灌浆期,几乎所有的叶片均处于叶缘枯焦状态,后期全部倒伏;K1处理,苗期均表现为正常,但从拔节期到抽雄期,两个品种都同样出现缺钾症状,后期也有一定程度的倒伏;而K3、K4及K5处理,均无缺钾症状和倒伏现象。
2 钾素的生理作用
钾素在植物体内主要以离子状态存在,它虽不参加植物体内重要有机物的组成,但对植物体内重要的生理过程起一定作用。
2.1 钾对玉米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蛋白质是植物体内最重要的生命物质,是决定细胞功能的主要成分。测定结果表明,K0、K3、K5这3种处理叶片中蛋白质平均含量呈低—高—低趋势。适量施钾肥,叶片中蛋白质含量最高,其含量达8.19%,而高钾处理为5.47%。3个处理的上、中、下部叶片中蛋白质含量基本上呈上、中、下和内、中、外依次降低的趋势,与这个时期叶片的表观完全一致。可见不同施钾量对玉米叶片与叶片不同部位的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大,缺钾的叶片外缘黄枯与蛋白质含量下降有一定关系(表2)。
2.2 钾对叶片中淀粉和可溶性糖代谢的影响
淀粉是玉米植株中重要的儲存物质,由于光合作用,玉米叶片在白天积累的淀粉和糖都较多,K+虽不参与形成有机化合物,但对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运输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测定结果表明,在玉米灌浆期(7月26日),上部叶片淀粉含量呈K0、K3、K5 依次增高,中部叶片以K3处理的含量最高,下部叶片则以K0处理的含量最高,说明施钾量不同对叶片中淀粉含量影响很大。而从单片叶来看,低钾处理的下部淀粉含量比上、中部叶片高得多,且中、下部叶片外缘的淀粉含量远比内部高,说明缺钾会影响淀粉的运输,造成叶片中淀粉的积累,特别是缺钾严重的叶片外缘淀粉积累更多。相比之下,适钾处理(K3)上部和下部叶片淀粉含量均低于中部,这是由于中部叶片在适钾条件下光合产物制造得较多的缘故,而高钾处理(K5)的中部叶片淀粉含量较上部和下部叶片要低,可见缺钾或过钾都会造成淀粉的累积,影响光合产物的运输乃至减产。
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含量密切相关,同期测定,在不同施钾处理的叶片中各部位可溶性糖含量分布有明显区别,K0处理的叶片缺钾症状明显,下部叶片叶缘黄枯。测定结果表明,下部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从内至外依次降低,无缺钾症状的上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从内向外逐渐升高,中部叶片无明显规律;适钾处理(K3)无缺钾症状,上、中、下部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均从内向外依次增高,与K0处理无缺钾症状的上部叶片相同,可见叶缘黄化与可溶性糖含量低、淀粉含量高有一定关系。
(收稿日期:2018-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