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与企业合作的IT实训模式探讨

2018-09-10阚运奇

现代盐化工 2018年6期
关键词:校企联合计算机专业

阚运奇

摘   要:計算机专业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及程序设计方法后应进一步提升编程水平,培养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开展综合性实训势在必行。本文结合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情况,引入了校企联合的IT实训模式,通过不断地摸索与改进,取得了较好的实训效果。

关键词:校企联合;IT实训模式;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专业是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而很多计算机技术的更新换代速度较快,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毕业生仅学会基础理论、掌握初步的程序设计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所以,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及程序设计方法后应进一步提升编程水平,训练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综合性实训势在必行。目前,由于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较快,IT企业会紧随技术的更新,不停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所以,与企业联合做IT实训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有很多关于IT实训的教学成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6]。本研究结合东北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学生情况,引入了校企联合的IT实训模式,通过不断地摸索与改良,取得了较好的实训效果。

目前,存在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毕业生,应该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提升学生IT实践能力,IT实训是综合性实训,具有良好的效果。以学校为主体的IT实训虽然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有待改进和提升。如果能够与企业联合实施IT实训必然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企业掌握最前沿的技术,对人才的各方面素质要求更贴近企业的需求,所以,校企联合培训模式有利于学生各方面水平、能力及素质的提升。

为达到良好的实训效果,应设计好校企联合实训的各个环节:前置基础课程配置、程序设计能力锻炼、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文档撰写能力培养等。在讲训方式、教师组织结构、团队实训组织结构、考核方式等各个环节也需要作相应的调整。

1    前置课程设置及相关能力培养

1.1  前置课程设置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换代较快。高校在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过程中,首先要用大约1~2年的时间来讲授计算机专业基础类课程:如C语言、数据库概论、Java语言、汇编语言等,由于课时的限制,课程内容不会过于深奥。如果在实训前不做相关课程的准备,必然会影响实训的效果。

实训一般在大三学年开始,但是学生学习前两年的基础课程不能很好地参与到实训中,所以,在实训前应与企业沟通,获得实训过程需要准备的课程,目前,实训主要分几大方向的项目:J2EE类项目、.net类项目、安卓客户端类项目、IOS客户端类项目。所以,在大学二年级应该增加相应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掌握研发各类项目需要的前置课程内容,而且要增加相关的课程设计,在选修课程的同时进行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为IT综合实训做准备。

1.2  相关能力培养

由于IT实训是综合性技能训练,不仅是程序设计能力,还包括很多综合能力的训练,而且训练过程中都以团队模式进行,所以为了保障实训的效果,要提前做综合能力的训练:团队协作能力培养、文档撰写能力培养。

由于很多大学生没有相关系统的开发经验,所以对团队协作开发方式没有任何经验。所以,在前期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分角色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这个过程能训练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拥有团队合作的意识。

完整的软件项目包括程序以及较多相关的文档,如:需求分析文档、测试文档、数据库设计文档等。这些文档都有相应的格式,所以在实训前应该为学生讲解并进行训练。首先,应该在软件工程课程中详细讲解各类文档的组织结构以及撰写方式,必要时可增加课后训练环节。

通过以上各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对IT实训有相关的技能和心理准备,达到实训的效果。

2    校企联合的实训模式

2.1  混合实训形式

为提高实训的效果,可采取灵活的实训形式,即:学校+企业混合实训模式[7-9]。前期在做基础技能训练的时候可以在学校集中进行,这个时间段由于实训,以讲解及小规模训练为主,所以在学校集中进行即可,避免去企业实习通勤浪费过多的时间,这样既可以节省实训费用,也可以节省学生的时间。这个阶段的教师配置方面可以参取企业讲师及学校教师相结合的模式。双方的师资力量各有特点,根据各自的特点分配教学任务,由高校教师负责前期的基础类的课程讲解,由企业培训讲师负责中后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

在前期的培训工作结束后,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实习,实地体验IT企业的工作环境,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侧重地去训练自己的相关技能。另外,在企业实习,学生能接触到实际应用中的项目,了解更前沿的技术发展趋势,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

2.2  IT实训模式组织架构

在实习中要抓住学生的特点强化技能训练,其中包括软件开发技能、撰写报告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心理抗压能力等。所以,在实习中会选择让学生按照公司开发小组的模式组成开发团队,几人一组,每个人负责一项工作共同来完成一个综合项目,如图1所示。

分组训练模拟公司实际工作环境,通过实训每个学生在自己的角色中锻炼相关的技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    结语

校企联合的IT实训模式解决了以往校内实训的部分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但还存在很多不足,应进一步探讨校企联合IT实训的考核形式。

[参考文献]

[1]陆国浩.高职IT类专业实训式企业培训模式的研究—以张家港市中小企业为例[J].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7(8):34-36.

[2]閆弘钰.小议高校IT实训中心建设[J].中国校外教育,2014(6):92.

[3]金海燕.依托大学科技园开展IT实训促进学生就业[J].中国电力教育,2012(22):129-130.

[4]王小洁,王玉洁.计算机实训考核方法改革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8(11):149-151.

[5]江国文.“课证融合”式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以计算机软件专业为例[J].科技风,2018(31):61.

[6]刘  拥,江家宝,张  勇.校企合作模式下汇编语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决策探索(下),2018(9):61-62.

[7]张利峰,徐永华.“校企合作”背景下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9):123-124.

[8]李雪宝,郑艳芳,卢  冶,等.“互联网+”时代计算机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34):42-43.

[9]周燕飞.“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8(26):40,45.

Discussion on IT training mode of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Kan Yunqi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Jilin 132012, China)

Abstract:The computer major is a highly practical profession. After learning the basic theory and programming methods, students should further improve their programming level and cultivate their ability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training.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situation of computer majors in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introduces the IT training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joint, and through continuous exploration and improvement, has achieved good training results.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joint; IT training mode; computer major

猜你喜欢

校企联合计算机专业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
中职计算机专业产教融合混合式教学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中引进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专业应用导向下的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究①
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类硕士研究生方法研究
研究企业生产力系统 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准上岗人”
职业教育软件开发人才的培养模式
双培计划—院校间交流
校企联合提高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