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昌猇亭至枝江白洋长江两岸古文化遗存概述

2018-09-10刘佳丽曾艳

三峡论坛 2018年4期

刘佳丽 曾艳

摘 要:据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获知,宜昌猇亭至枝江白洋长江两岸的古文化遗存丰富,仅先秦时期的遗址就有21余处。文化性质包含有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早期巴文化、楚文化以及中原文化。文化序列发展连贯,内容丰富多样。城背溪、红花套、万福垴等诸多重要的遗址都在该区域内。总的来说,这一区域是古人类生活居住的理想场所,也是研究宜昌地区先秦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域。

关键词:宜昌猇亭;枝江白洋;先秦时期;长江两岸;文化遗存

中图分类号:K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8)04-0005-05

宜昌猇亭至枝江白洋一带,从1970年代开始,陆续发现并发掘了红花套、城背溪、茶店子、花庙堤、石板巷子、万福垴等诸多重要的考古文化遗址。2012年在白洋工业园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批青铜器,随后宜昌博物馆对暴露的灰坑进行了清理,2013年湖北省考古所、武汉大学考古系和宜昌博物馆三家单位组成考古队对万福垴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并于2015年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2016年至2017年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发掘工作。可见该区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古人类活动区域,然而未见学者对该区域的古文化遗存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和研究,仅卢德佩先生在1993-2001年发表过整个宜昌地区古文化遗存的综述性文章[1],限于当时的调查资料,且时间也过去近20年了,故文章中的部分材料与认识均与现在考古发现的资料情况有些不同。因此,为弄清宜昌猇亭至枝江白洋长江两岸古文化遗存的整体面貌,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最新的考古发掘资料,对该区域内的古文化遗存,时代从新石器时代至战国时期,进行一个综合性的整理与介绍。

一、地理环境

宜昌古称“夷陵”,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上中游分界处,“上控巴蜀、下引荆襄”,历来被称作“川鄂咽喉,鄂西重镇”。地处鄂西山区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环境复杂多样,西部为山地,不少山脉海拔在2000米以上;中部为丘陵,坡度较缓,海拔在100-500米;东部为平原,海拔在100米以下,枝江的杨林湖海拔35米,为全市的最低点。

宜昌猇亭至枝江白洋段位于宜昌市的东南部,地处猇亭区、宜都市和枝江市的交界处。地势开阔平坦,面积约496.8平方公里,东西长约23公里,南北宽约21.6公里。长江在此段基本是自北向南流,江面宽广,水流平缓。清江自西向东流经,于宜都市汇入长江。该区域海拔约50-200米,地势中部低,四周较高,形似一个小盆地。东部是低矮的山岗,南部和西部是鄂西山地延伸而至的丘陵,北部是長江及其两岸的低山丘陵,中部是平缓的长江冲积平原。据远古时期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迁情况来看,宜昌猇亭至枝江白洋段的长江对两岸的冲刷、侵蚀较为严重。长江河床由窄变宽,河水由深变浅,两岸形成缓坡、河漫滩和沙滩,原两岸台地凹凸不平的地貌逐渐淤积成平地,大量的淤沙沉积于江心,从而形成一个个的江心洲,长江主流忽左忽右,河道经常改变流向。这使得古人类的生活长期遭受到洪水的威胁,河流两岸的台地被冲刷毁坏严重。同时,江水的冲刷和搬运也给两岸带来了便于农业种植的肥沃土壤,如水稻土、潮土、黄棕土、紫色土等,适宜种植各类农作物。[2]该区域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同季,寒旱同季。综合来看,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十分适宜古人类从事生产生活等活动。

二、遗址介绍

据现有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来看,该区域内的古文化遗存有21余处(见图1)。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的一级台地上,长江西岸的文化遗存多于长江东岸。时代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一直到到战国时期,文化遗存包含有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巴文化、楚文化和北方中原文化等。现按时代先后顺序分别介绍如下。

(一)新石器时代

属于这一历史阶段的文化遗存有墩石板、红花套、马家溪、城背溪、茶店子、鸡脑河、王家渡、莲花堰、花庙堤、石板巷子、栗树窝、孙家河等12处遗址。除马家溪遗址分布在长江东岸的宜昌市猇亭开发区境内外,其余均分布在长江西岸的宜都市境内。

1.新石器时代早期

此阶段的遗址主要有1983-1984年发掘的宜都城背溪、栗树窝、孙家河、花庙堤等,这些遗址均分布在长江边上的一级台地上,其文化内涵较丰富,并因宜都城背溪遗址的发现而命名为“城背溪文化”。出土遗物的种类有石器、陶器、骨器以及动物骨骼。石器类品种不多,器形主要有斧、锛、凿、网坠等。石器绝大部分是就近利用长江河漫滩上的砾石打制而成,仅刃部加以打磨,制作显得比较粗糙原始。极少数石器也有两面、两侧和顶部有打磨现象,石器制作时往往保留一面自然砾石面。陶器类主要有圜底器、圈足器、平底器和少量的三足器,其中大圈足盘数量最多。主要的器形有罐、釜、瓮、扁壶、盘、钵、支座等。釜罐类的口、颈较直或弧曲,口沿多附加泥条,鼓腹圜底。盘钵类多直口、弧腹、圜底,盘多加圈足。器座形体较大,数量和形式较多,多为椭圆形顶、束颈,器表多饰压印绳纹。制作方法多采用泥片贴筑法,手制,器壁多薄厚不均。陶器含大量的碳化物,由于火候低且不均,胎壁多红、黑相间,胎质多乌黑松软。纹饰主要有拍印粗绳纹、细绳纹、刻划纹、锥刺纹和镂孔。另外一些器物的口沿上施有磨光红陶衣,但是极易脱落。骨器类主要有骨针、骨锥、骨铲及蚌器等。此外还出土有牛头骨、鹿角、鳖甲、鱼骨及蚌壳等动物遗骸。据测定年代,该区域内的城背溪文化诸遗存的距今年代约为8000-7000年。

2.新石器时代中期

大溪文化于1959年重庆巫山大溪遗址发掘后才正式提出。该区域内江西的宜都红花套遗址和江东的宜昌马家溪遗址均属于大溪文化的文化遗存。红花套遗址与马家溪遗址隔江相对,均位于长江边的一级台地上。1973-2007年文物部门对红花套遗址先后进行了6次发掘。出土遗物的种类有石器、陶器等。石器类有斧、锛、凿、锥、铲、圆盘形器、穿孔小锛、砍砸器、盘状器、切割器、尖状器、镞、纺轮等。多数是用砾石打制或琢制而成,少数磨制。陶器类以夹砂红陶为主,夹炭灰陶次之,少量泥质黑陶。主要器形有簋、豆、盂、碗、盘等。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及镂孔、彩绘。马家溪遗址的文化层厚约1米,出土遗物的种类有石器和陶器等。石器类有斧、锛、铲、镰、网坠、石砧等。均打制而成,局部磨制。陶器类有斧、罐、盆、碗、器盖、器座和鼎足等。以夹碳陶为主,泥质陶次之;红陶为主,黑陶次之,褐陶灰陶数量较少。器表多施红衣和枣红衣,有部分内黑外红陶;纹饰以弦纹、镂孔为主。陶器表面施红陶衣的制法与大溪文化关山庙类型相同。[3]据测定年代,该区域的大溪文化遗存的距今年代约6000-5000年。

3.新石器时代晚期

屈家岭文化因1955年发掘的湖北京山县屈家岭遗址而得名,其文化遗存的分布范围较广,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三峡及鄂西地区。由于本文讨论的区域范围较小,除红花套遗址含有少量屈家岭文化因素外,未发现其他屈家岭文化因素的文化遗存。在本区域附近的屈家岭文化遗存主要有宜昌的望州坪、中堡岛、杨林包、清水滩、席家湾,秭归的渡口、官庄坪,枝江的新庙子、关庙山、熊家台、曹家洼、品堰坡、朱家山、何家山等遗址。出土遗物的种类有石器、陶器等。石器类主要有斧、锛、凿、镰、镞等,多数石器制作规整,打制磨制均有。陶器类以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为主,主要器形有双腹豆、双腹鼎、曲腹杯、高足杯、蛋壳杯、三足碟及彩绘纺轮等。陶器多手制,有慢轮修整。施彩主要是黑、褐、红三色。纹饰主要有凸弦纹、瓦棱纹、篮纹、篦划纹和镂孔等。其距今年代约为5300-4700年。

石家河文化主要分布于汉水中、下游地区,中心地区在江汉平原的中部。本文讨论的区域内也分布了不少该文化遗存的遗址,如宜都市境内的栗树窝、鸡脑河、茶店子、王家渡、莲花堰、石板巷子、墩石板等遗址。其中除栗树窝遗址外,其余几处遗址均是单一纯粹的石家河文化遗存。出土遗物的种类有石器、陶器等。石器类有斧、小斧、锛、小锛、钺、刀、刻刀、凿、锥、镞和弹丸等。石器主要以磨制精细的斧、锛、凿等小型石器工具为特点,较大型的斧、锛数量较少。此外,还有磨制较精的带孔石刀、钺和矛形石镞。陶器类有鼎、釜、甑、罐、瓮、缸、钵、豆、碗、盘、盆、擂钵、杯、碟、鬶、器盖、器座、陶塑和纺轮等。陶器制作已普遍采用轮制。陶质有夹砂、泥质和夹炭三种;陶色有黑、褐、灰、红褐、橙黄等,其中灰白陶具有特色。纹饰有绳纹、篮纹、方格纹、网格纹、刻划纹、压印纹、戳印纹、弦纹、附加堆纹和镂孔等。方格纹和篮纹多同时出现在一件器物上,刻划纹中有叶脉纹。典型的器物有长扁足釜形鼎、宽腹釜、高领罐、高领瓮、圈足盘、高柄豆、通底式甑、漏斗形擂钵、敛口平底钵、捏流鬶和平顶圆形纽器盖等。据年代测定(未经树轮校正),该区域的石家河文化遗存的距今年代约4200-3600年。[4]285

(二)夏商周时期

属于这一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主要有邵家屋场、双堰子、骆家河、红岩子沱、向家沱、毛溪套、吴家岗、城背溪、万福垴、刘家河和花廟堤等11处遗址。其中只有万福垴遗址位于长江东岸的白洋镇境内,其余10处遗址均在长江西岸。1983-1984年发掘的宜都城背溪遗址的北区出土石器、陶器共47件,根据罐、瓮的敛口、鼓肩、收腹、小平底,以及豆和豆形器的细高柄、镂孔等这些特征来看,应属“早期巴文化”。[4]78毛溪套和向家沱遗址采集的釜、罐、瓮、灯座形器等陶器,其时代大致为商代。[5]这两处遗址现已不存。吴家岗遗址的文化层仅0.5米,采集有石铲、斧、陶片等遗物,其时代为商周。[6]236骆家河、红岩子沱、邵家屋场、刘家河、双堰子等5处遗址,根据采集和出土的陶器特征来看,时代应为西周、春秋、战国,文化属性与楚文化和川东、鄂西地区的巴文化相似。[7]因宜都花庙堤遗址和宜昌万福垴遗址出土遗物内涵较丰富,下文单独介绍。

1.宜都花庙堤遗址

该遗址被江水冲毁严重,1984年进行了局部发掘。遗址的文化层较厚,出土了新石器时代、商、西周、东周和晋朝的遗物。商、西周的出土遗物包含有石器、陶器和铜器等。石器仅一件石斧,长条形,平顶弧刃,两边较直,周围保留打制痕迹。陶器类有罐、豆、瓮、器耳等。陶质有夹砂和泥质两种,陶色有褐色、红褐色和黑褐色等。陶罐侈口,束颈,鼓腹,底内凹。豆柄细高,有凸箍,呈竹节状。器耳半圆扁形,耳面中部饰绳索纹。铜器类有铜斧和铜镞。铜斧略呈长方形,椭圆形銎,銎沿外有棱。弧刃,两侧略外侈。器表残存布纹。铜镞有圆锥形和扁锥形。东周的出土遗物数量较少,均为陶器。有鬲、盆、瓮残片等。鬲身有盆形和罐形两种,折平沿,柱足。足上饰绳纹。盆方唇,折平沿,颈、肩见饰一道凹弦纹。瓮,夹砂灰陶,尖唇,束颈,广斜肩。商和西周遗物中,长颈罐、陶豆、器耳等都具有“早期巴文化”的特征。东周遗物中的陶鬲和盆都是楚文化中常见的器物。[4]178

2.宜昌万福垴遗址

本遗址文化层较厚,遗址占地面积约56万平方米,2013至2017年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3次发掘,共揭露面积2605平方米。最新的发掘资料尚未公布。就2016年的发掘简报来看,出土的遗物以陶器为主,有少量铜器和石器等。石器类有石斧和研磨器等。陶器类有瓮、罐、鬲、盆(盂)、釜、簋、鼎、豆、滤盉、甗、缸、尊、钵、器盖纺轮、网坠等。制作方法手制和轮制均有。陶质以夹细砂为主,其次泥质,夹粗砂极少,此外还有少量硬陶。陶色以红色、褐色为主,少量灰色、橙黄色和黑皮陶,偶见灰白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分粗、细和间断绳纹,另有少量方格纹、网格纹、弦纹、暗纹、刻划三角纹、压印纹、“S”形卷云纹、乳钉纹和镂孔等。根据所出陶鬲的演变来看,从卷沿、束颈、浅腹、高瘪裆、高柱足、整体扁矮,到仰折沿、颈较高、圆弧肩、腹较浅,再到仰折沿、高直颈、耸肩、深弧腹、瘪裆较高、档下部缓弧、高柱足,其时代从西周晚期一直延续到春秋中期。铜器类主要有鼎、甬钟、斧和剑等。鼎大口、方唇、沿面微内倾、立耳外撇、圆鼓腹下垂、圜底、三柱足,腹部饰两道凸棱,凸棱之间饰左右对称的相面凤纹三组,足上端饰牛头纹。甬钟分细阳线乳钉界格钟、细阳线圈点界格钟、阴线界格钟三类。其中一阴线界格钟的钲部至中鼓左侧刻铭文“楚季宝钟厥孙乃献于公公其万年受厥福”。铭文甬钟的铸造年代为西周中期,而钟体铭文与铸造年代不同,应是铸造完成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再錾刻的铭文。另外,各类甬钟的年代略有差异,形制大小也不相同,不似一套。据专家们分析,这批青铜器的年代早于遗址年代,应是因某种原因由他处携带而来。该遗址的总体文化面貌汇集了鄂东乃至长江下游、峡江地区和长江上游的多种文化因素,同时也与周文化保持着亲密的亲缘关系,呈现出多元文化因素融合特征。[8]

三、认识

根据上述诸遗址的情况来看,宜昌猇亭至枝江白洋段先秦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在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从新石器时代早期一直延续到了春秋战国。在空间上,遗址多分布在长江西岸及清江下游的阶地和缓坡上,仅有马家溪与万福垴两处遗址分布在长江东岸。以下,讨论几点问题与认识。

第一,该区域内并未发现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但是据其不远的就有枝城九道河遗址[9]、果酒岩遗址[10]、长阳人遗址[6]228等旧石器时期遗存。这些洞穴遗址多分布在河流边上。这可能是因为远古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极强,多选择依山傍水的居住环境,结合考虑居住的安全性,故而会选择在海拔较高又离水源较近的洞穴居住生活。

第二,该区域内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数量较多,内涵较丰富,时代上连贯性强。从文化内涵上来看,主要包含有城背溪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等。这一时期的遗址都分布在长江两岸的一级台地上,且有好几处遗址的时代延续都较长。例如栗树窝遗址,其下层是城背溪文化,上层是石家河文化;城背溪遗址,其下层是新石器早期的城背溪文化,上层是夏商周时期的文化;花庙堤遗址,其下层是新石器早期的城背溪文化,上层是商周时期的文化。可见该区域的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聚居的地方。

第三,该区域内的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多包含巴、楚、中原等多元文化因素。从地理位置来看,宜昌位于长江干流上,西陵峡以东,周代时属楚国的领地。其西部是长江三峡地区,巴文化的主要流行区域;东部为江汉平原,是楚文化的主要流行区域;北部是中原地区,商周文化的核心区域。从考古资料来看,早期巴人的活动范围也曾到达了清江流域一带,加之春秋战国时期巴、楚之间的杂居与通婚、战争及文化交流,都使得巴文化在此地区得以保留和体现。据史料记载,周成王封熊绎于楚蛮,居丹阳,建立楚国,其地在鄂西北地区。之后楚人不断南迁,最终定居在长江流域。作为一个诸侯国,楚国自然与周王朝往来不断,同时受地域限制,使得楚文化在与中原文化的交流中,即保持着本民族文化的特征,同时又受到了周文化的影响。故而,该区域的文化遗存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征。

第四,先秦时期该区域内的文化遗存多分布在长江西岸和清江与长江交汇处的冲积平原上。这是因为相比长江東岸,长江西岸即靠近长江又有清江,干流与支流的阶地和缓坡地带取水更方便,交通也更便捷。河流冲积带来的肥沃土壤适合耕种,岸边山坡上森林茂盛,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古人类从事农业种植、捕鱼、打猎等生产活动,故而该地区的古先民们多选择在此居住生活、繁衍生息。

注 释:

[1] 卢德佩:《宜昌地区原始文化综述》,《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宜昌史前文化综述》,《史前研究》,2000年第1期;《宜昌史前文化研究》,《三峡文化研究》(丛刊),2001年第1期。

[2] 杨华、朱永禄:《远古时期以来宜昌至宜都长江河床的变化》,《三峡论坛》,2010年第2期。

[3] 李文杰:《大溪文化的类型和分期》,《考古学报》,1986年第2期。

[4]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都城背溪》,文物出版社,2001年。

[5] 林春:《宜昌地区长江沿岸夏商时期的一支新文化类型》,《江汉考古》,1984年第2期。

[6] 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湖北分册(下)》,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年。

[7] 清江高坝洲工程考古队:《清江高坝洲工程枝城市境内周代遗址调查简报》,《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8] 黄文新、单思伟等:《湖北宜昌万福垴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6第4期。

[9] 李天元:《枝城九道河旧石器时代遗址》,《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1期。

[10] 李天元:《湖北省长阳县果酒岩发现古人类化石》,《古脊椎动物学报》,1981年第2期。

责任编辑:刘冰清

文字校对:孙 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