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育种体系与管理问题探讨

2018-09-10刘小伟

种子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育种玉米

刘小伟

摘 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育种管理者经过多年的育种经验,总结出关于玉米育种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果能够从体系和管理的层面上进行分析研究,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基于此,针对玉米育种体系以及管理问题展开分析研究,主要涉及玉米育种所需要的相关程序,包括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排管理、工作团队的培训,还有整个玉米育种的规模以及育种基地的建设等。旨在通过研究讨论,对我国目前玉米育种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给出一些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玉米;育种;体系与管理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4-0012-01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A

在我国众多的粮食作物中,玉米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其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之所以在我国受到广泛的欢迎,得到大范围的种植,主要是因为它不仅能源价值高,而且在经济和使用价值方面也占据着极大的优势,还是我国饲料作物的首选。

虽然我国有着多年的玉米种植经验,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玉米育种技术已经不再完全适用了,需要新的育种理论、育种方法来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目前,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一套相对比较完善的玉米育种体系在我国初步形成,玉米育种方向已经基本完成了转型[1]。

本文将会从玉米育种技术以及管理体系着手,针对目前玉米育种体系与管理中的问题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玉米育种未来的发展。

1 科研规模问题

为了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科研规模的设置要适度。所谓科研规模适度,就是要根据公司的大小和实际运营情况来确定科研的规模。在进行种子科研投资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研是长期效应、规模效益,不能立竿见影,同时小规模模式下是很难有好品种出现的。

(2)种子科研的投资和产出不一定能够成正比,也就是说,科研投资大并不意味着一定会产出优良的品种。这种现状令人担忧。

(3)科研投资既要注重种子的品质,也要注重科研人员的素质。

在进行科研投资的时候,种质资源非常重要,质量不好的种质资源最终也培育不出好的品种。同样,只有高素质、较强能力的专业人才,才能够充分利用现有高科技、优质的种质资源,培育出高质量的品种。

2 品种审定制度的变革

近年來,为了保证我国农业育种的质量,品种审定制度出现了很大的变革,其不仅渠道变宽了,而且企业在联合进行品种的测试和鉴定时,在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管下进行,这些都为品种的测试和鉴定带来了不少的便利。

我国的品种审定制度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当时进行玉米育种的科研单位还很少,而且规模都比较小[2]。后来,随着我国政策的变化,种子形势也开始出现变化,种子市场更加开放,不再单单是由国营企业进行种子研发,很多个体公司也开始从事育种工作,市场竞争变得激烈,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育种的发展。不过,育种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开放也给品种审定带来了一些问题。

品种审定的最终目的是育种人所培育的玉米品种在传送给农民的时候,被广大农民所接受,能够使得玉米在产量上得到提升,给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开放的市场和快速发展的种业形势下,品种审定的初衷似乎被改变了,很多育种人所培育出的玉米品种并没有满足农民的需求。于是,在2016年的时候,国家又针对品种审定进行了政策调整,带来的好处就是使得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以及对于市场品种的选择需求得到满足,同时增强了企业的自我约束能力[3]。

3 种子企业的未来之路

玉米育种既是科学技术问题,也是体系管理问题。具体来说,这个管理体系既涉及国家的管理政策,又涉及公司的管理模式,如果想要我国的玉米育种技术有一个新的提升,需要运用新技术、新手段,不断跟上世界潮流。本文通过对目前我国的育种体系与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引起大家对于玉米育种的关注,为我国的农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 1 ] 陈冠铭,李劲松,林亚琼.国家南繁育制种历史沿革与阶段特征分析[J].种子,2012,31(12):62-65.

[ 2 ] 马克学,马克世,席兴字.表观遗传跨代继承表型研究进展[J].遗传,2014,36(05):476-484.

[ 3 ] 邓光联.法律保障支撑 推动种业发展——学习新修订《种子法》的体会[J].中国种业,2016(02):1-7.

(收稿日期:2018-03-05)

猜你喜欢

育种玉米
收玉米啦!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为什么玉米长“胡须”
迷你南瓜育种与栽培研究进展
森林培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