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文化孕育梦想 有序推进立德树人
2018-09-10本刊编辑
本刊编辑
成都市李家沱实验小学始创建于1999年,坐落在美丽的沙河之畔,现有26个教学班,教职工70余人,学生近1300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紧紧围绕“和而不同,乐在笃行”的办学理念,坚持开展校园足球,并将校园足球作为学校实现“抓好特色发展,打造学习型学校”办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并落实到体育课程体系建设中作为课程主要组成部分予以打造。经过时间的洗礼和岁月的积淀,学校逐渐营造出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校园足球不再仅仅是一个项目、一项活动,而成为一个综合育人的载体平台,促进了全校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也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足球“精英”,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中国展望成都足球项目授牌学校”“中国足球发展试点城市定点学校”“成都市国家级校园足球试点单位”“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校”“成华区足球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等称号,并于2015年成为首批被命名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之一;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已获得全国冠军27个、省级冠军18个。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李家沱实验小学坚持不懈地探索和扎实有序地普及推进校园足球,而且,校园足球俨然已经成为全校师生梦想起航和圆梦的地方。
一、领导重视,建立保障体系
(一)组织管理体系
完善的足球教育是交响乐的演奏,只有在精湛的指挥下,才能演奏出最经典的乐章。在校园足球建设工作中,李家沱实验小学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书记和副校长任副组长,各科室主任、全体班主任和体育组教师为组员的学校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专门设立了校级校园足球办公室,配备单独的办公空间。其中,组长全面负责校园足球工作,副组长负责建立足球组织机构,以及开设的各种活动的安排;建立足球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全面负责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的管理工作。而不同组员也各司其责,如,体育组长要全面负责体育教师对各班级学生足球课的开展及考核情况,指导体育组制订好足球考核项目和有关资料的统计与积累,指导体育组做好训练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各级各类体育竞赛等工作;班主任则按学校要求配合实施学校体育及足球教学工作;校园足球办公室负责策划开展校园足球班级联赛、足球训练。由此,学校建立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
(二)经费保障体系
学校积极争取市、区教育、体育部门的支持,目前市、区教育局、体育局、足球协会每年都会投入经费,以确保学校校园足球工作的开展。其中,市足球协会的经费主要用于外聘专业教练,开展大型活动和每年学校组织开展的高质量足球队训练,如2014年9月,由市足球协会给予经费,胜利联盟菲戈足球学院派出Fred和Joao两名葡萄牙籍教练常驻学校,与两名中国助教一起,带领学校4支足球队开展训练;区教育局对学校各项校园足球活动、假期学生外出带队、场地设施等工作予以专项经费的拨付;学校内部则切实保障体育专项经费的投入,另外还单独增设了足球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中的专项运动经费,保障了對足球队教练员的补贴,确保了校园足球在普及基础上提高。此外,学校每年还会适当增加投入,增添和维护足球活动及训练设施,为学校校园足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制订规划,扎实有序推进
校园足球工作应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李家沱实验小学基于这一目标,从足球课开始,使学生由“球盲”逐渐开始走向看球、懂球、爱球;从班级“冠军杯”争霸开始,凝聚集体力量,提高学生的技能;从设计队徽及举办绘画、征文比赛开始,调动全员参与的热情。在此基础上,为探索校园足球的长效发展机制,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课程建设,塑造以足球为特色的学校体育教育品牌;进一步促进全校师生体质健康水平指数和足球运动技能指数提升;使学校校园足球文化更具活力,充分挖掘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加强足球人才培养,打造成都市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基地,并对成都市校园足球的发展起到、示范和辐射作用,学校于2016年制订完成了《李家沱实验小学校园足球三年发展规划》,其中明确了学校校园足球未来3年的发展目标和10大推进举措。
(一)发展有目标
2016-2017年发展目标:探索校园足球工作的新运行机制,完善校园足球的校本教材,扩大校园足球活动规模,建立校园足球活动学生参与梯度,形成以“足球文化”为主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并塑造校园足球育人特色品牌。
2017-2018年发展目标:进一步强化足球进课堂、进班级、进家庭,加强学校足球运动队梯度建设与竞技水平建设,促进学生动作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身体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身体形态、生理机能的良好发展。
2018-2019年发展目标:通过精心选拔、合理组队、科学训练和严格管理,逐步形成较为稳定成熟的青少年培训体系,使球队训练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参与人数稳步上升,学校声誉大幅提高,成果数量以及等级水平进一步攀升,真正引领成都市校园足球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加强足球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力度,力争在西部甚至全国范围内产生更大影响,特别是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方面迈上新台阶。
(二)推进有举措
1.强化学校管理:严格落实《李家沱实验小学校园足球三年发展规划》的各项内容与要求,执行工作领导小组的目标职责;严格实行责任人工作考核评价方式,加强内部工作的统筹协调,定期组织校园足球专题工作研讨会。
2.完善课程建设: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足球校本教材的编订。在课程设置上,推进足球进课程、进课表、进班级、进家庭。
3.建立班级机制:每班成立班级足球队,由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共同负责,定期组织开展校园足球班级对抗赛、区域学校邀请赛等活动。
4.建立班级评价:根据各班级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情况评选出年度一、二、三等足球教育工作奖。
5.完善训练制度:加强足球各年龄段梯队建设,落实训练时间,实现全体学生通过体育课堂、大课间活动、班级活动等形式都能参与足球训练。
6.完善奖励制度:在原有奖励机制基础上,完善足球活动评价体系,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激发教师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
7.寻求社会支持:学校非常重视来自于家长及社会企业对足球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并通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与家长的沟通实现教育资源的互惠互利,实现学校特色项目的长足发展。
8.打造足球文化:着力打造学校足球五大文化。一是课程文化:完善以体育课表周安排落实、课间操元素体现、班级活动推广开展、学生梯度结构深入、常设比赛活动助推、文化熏陶跟进的学校足球课程体系。二是制度文化:建立以学校足球专项管理为机制的项目管理制度,强化校园足球顶层设计与统筹指挥,完善内部条块负责、任务明确、常规落实、奖惩有效的长效机制。三是环境文化:打造以学校足球为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广泛使用足球文化元素,营造足球文化氛围,研究并创生校园足球主题文化,拓展以班级为单位的阵地文化。四是成果文化:建立并规范学校足球教育成果的提取、整理与利用的资料文化形式,规范专项档案建设工作、优化足球工作计划与总结的质量、注重活动创意研究及资料分析、挖掘足球竞赛成果的影响价值。五是交流文化:建立校内外足球活动的交流互动平台,开展班级联赛、区域邀请赛、主题观摩活动;进一步加大体育国际交流合作建设力度,紧密与菲戈城市足球俱乐部的文化交流关系,力争启动师生互访工作。
9.创新特色宣传:一是,校园足球文化氛围呈现。营造足球文化环境氛围,充分利用环境平台,宣传学校教育与足球特色。通过校园主题文化建设、黑板报、红领巾广播站、班级环境、书画以及征文等多种形式营造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二是,校园足球活动策划。抓校园足球活动的创新性,丰富并挖掘足球活动在德育、在学科服务、在体质技能以及在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教育元素与内涵价值,通过对学校管理、师资建设、训练策略、评价推动、家校合作等方面的创新性探索,提升学校足球特色的质量影响。三是,校园足球成果提炼传输。主要成果集中体现在注重校园足球队伍的梯度建设以及成果的研究与运用,注重校园足球的班级推进成果,注重校园足球助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背景成果,注重重大赛事的竞赛成果,注重校园足球的文化建设成果。四是,校园足球优秀人才宣传。建立学校足球优秀人才专项档案库,梳理与分析足球活动的意义,加强与高一级重点学校的足球培养计划的交流,定向输送足球优秀人才,并积极策划对外宣传策略。
10.确定经费保障:学校设立足球经费专用项目,落实年度经费预算计划,制订足球经费使用条例,严格经费运转程序与运转规范。学校在每年预算一定的经费作为专项经费保障的同时,积极寻求相关专业组织机构实现政策性支持与补充。
三、多元举措驱动,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近年来,李家沱实验小学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并将校园足球纳入特色教育品牌建设体系,从校园足球文化建设、课程建设、课余训练与竞赛、课外活动等多个角度积极推进。
(一)构建校园足球文化,营造文化氛围
足球的丰厚文化底蕴和强烈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校园足球的核心目标是育人,构建校园足球文化、挖掘校园足球育人功能已经成为李家沱实验小学全体师生的共识。
1.建设文化宣传平台。学校搭建了多元的文化宣传平台,教学楼内,走廊墙壁上的足球宣传栏传递着足球运动精神和学校的足球历史,专设的校园足球办公室、李家沱赛区客队休息室讲述着学校对校园足球工作的重视和态度;操场上,足球“筑梦绿廊”的四个单元——“光辉岁月、杞梓之林、时光足迹和足之盛夏”及足球中心的四个单元——“博众彩、树格局、展足韵、共发展”介绍了学校校园足球的建设情况和取得成绩。而教学楼中的标语“足球,成就梦想与传奇;球场,演绎人生和未来;校园,传承情感和文明”,“筑梦绿廊”的序——“一颗球,一个梦,一段传奇;一个球场,一个孩子,一次磨砺;一个校园,无数师生,一场盛宴;小小的足球,连接着你我,传承的文明,演绎着未来,创造着奇迹”,及足球中心的“足球赋”则昭示了学校的校园足球育人理念。
2.课程推动。在研究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编写组将足球的历史、足球运动的发展、世界杯足球赛、世界足球先生、中国足球明星以及学校足球的历史、足球小明星等向学生们一一予以介绍,并将部分内容体现在教学楼走廊和“筑梦绿廊”等走廊文化中;此外,还利用网络、电视、广播、墙报、校园足球QQ空间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激发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营造浓厚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二)探索足球校本课程,开设足球课
学科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将足球融入课堂,是发挥校园足球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学校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探索足球在各学科教育中的有机渗透,研究和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课内外互动的良好局面,并逐渐形成特色。在进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积极探索校园足球开展模式,将足球纳入课程,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组织学生学习足球各种传球、颠球、运球、射门等基本技能;开展多种形式的足球社团活动,举行三人制、五人制足球比赛,激发学生参与足球活动的热情,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发展,全校学生参与率达到100%。
(三)加强梯队建设,提高运动水平
在普及的基础上,学校建立了高、中、低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的足球梯队队伍,并专门聘请3位具有多年足球训练经验的教练员为学校足球队教练员,每天坚持规范训练,并注重训练内容的系统化。目前,学校足球队梯队建设覆盖1~6年级,训练人数达到268人。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支持并积极提供参加各级各类比赛的机会,以此增加学生实战经验,促进参训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并引领校园足球发展。
(四)创办“足球活动月”,体现足球育人价值
每年10月,学校把传统的班级足球联赛改革发展成为内涵更为丰富的“足球活动月”,为期1个月,以“人人参与、人人动起来”为理念,具体内容涵盖班级足球文化设计(班级队名、队旗、队徽、口号等)、班级足球联赛、校园足球黑板报评比、足球绘画、足球宝贝竞选、足球征文、足球摄影、班级足球啦啦操比赛、足球解说比赛、足球跳蚤超市等系列活动,让足球活动月隆重而又精彩。丰富的活动内容,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发挥自己的特长,校园足球的开展变得更有意义。
(五)改革运动会,创新体育大课间
自2000年起,學校对运动会进行了大胆改革和创新,打破了长期以来体育竞赛以金牌为主、少数学生参与的局面,把锻炼价值大、教学及活动中易开展、参与人数多的项目纳入进来,将重心从竞赛夺牌转向重在参与、健康第一和面向全体。就足球项目而言,学校开展了颠球记数、运球绕杆、定点射门等趣味比赛,极大地丰富了运动会比赛项目,促进了更多学生的参与。在改革运动会的同时,学校将校园足球与体育大课间结合起来,在大课间活动中加入了足球游戏、足球韵律操等内容,使大课间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促进了锻炼预期效果的达成,同时为不同学生提供了发展不同特长的路径,并带动了学校特色发展,目前学校“红领巾足球文化”“阳光体育运动”已成为学校亮丽的特色名片。
校园足球的发展及学校足球特色品牌的树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真正的教育不过“润身”与“淑世”,在足球文化的熏陶下,必将深深影响每个从李家沱实验小学走出去的学生和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