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动员令

2018-09-10

国企管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下功夫国资委一流

打造世界一流

“世界一流企业”这一号召,国务院国资委多年来不断提到。

2012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在公布“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时表示,“十二五”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就是:做强做优中央企业、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当时,给予世界一流企业的定义是,“主业突出、公司治理优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具备较强国际化经营能力、在国际同行业综合指标处于先进水平的企业”。

次年,国务院国资委制定了《中央企业做强做优、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要素指引》。文件发布了13项要素指引,包括公司治理、人才开发与企业文化、业务结构、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管理与商业模式、集团管控、风险管理、信息化、并购重组、国际化、社会责任、绩效衡量与管理。文件还分别为各要素设定了目标、指导原则、主要功能、关键措施、支撑保障、要素关联度等。

2016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意见中要求,到2020年,中央企业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这是三年后国家相关部门再提世界一流企业。当年年底,国务院国资委召开媒体通气会,在中央企业重组方面,国务院国资委指出,重组整合不是简单地减少户数,也不是单纯地做大规模,而是为了内强企业素质、外优市场表现,为了行业产业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为了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这个时期,“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已不仅仅是企业本身的任务,与其附着在一起的概念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央企重组等。

十九大,将“世界一流企业”这一号召令提升为中央级别。

2017年10月,万众瞩目的党的十九大召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针对这一崭新号召,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郝鹏在中央企业系统(在京)代表团讨论中表示:“报告强调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对我们国有企业发出了新的‘动员令。”“中国国有企业已经越来越强大,未来要放眼全球,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2018年3月2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了郝鹏书记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上的讲话内容,标题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肖亚庆主任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表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根本目的是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自信不断提升

仔细分析这两次对于世界一流企业的说法,除了提出者的层次不一样,更大的不同在于,经过十八大以来的国企发展,我国已经有了更大的自信心跻身世界一流,而不再像以前那样以谨慎对标来实现一流。

4月2日,肖亚庆主任赴企业调研时强调,中央企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联系企业实际、改革实践学深悟透,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不仅国民的自信心越来越足,国企的自信心越来越足。与此同时,十八大以来国企所取得的成绩也提升了这种自信。

2017年,世界500强企业中有48家央企,并在前五名里占据3席,其中国家电网、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分别排在第二、第三、第四位。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央企资产总额超过54万亿元人民币,境外资产总额超过6万亿元。几乎个个都是行业里举足轻重的“巨无霸”。其中资产总额超过千亿元的企业达到65家,分布在全球185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中央企业交出一份稳中提质、稳中趋优的成绩单。这是中央企业深化改革的结果,也是中央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说。

3月24日,《人民日報》头版头条刊登《中央企业迈向高质量发展》一文,盛赞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文章认为央企运营最大亮点是,新的利润增长点加速形成,结构更优、动力更足,利润来源从单一迈向多元,实业显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今年4月16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央企业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实现首季“开门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4万亿元,同比增长8.7% ;累计实现利润总额3770.6亿元,同比增加650.7亿元,增长20.9%,成本费用总额增速低于收入增速0.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占收比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接力探索,中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企业,不少企业已经迈进或者接近世界一流企业的阵营。国有企业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有责任也有条件坚定不移朝着这一目标迈进。”这是肖亚庆主任的自信,也是中国企业的自信。

跻身“一流”之道

“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意味着产品和服务、技术和标准、管理和团队、品牌和文化等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全方位提升,形成一批在国际资源配置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军企业,一批引领全球行业技术发展的领军企业,一批在全球产业发展中具有话语权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实现这一目标,说到底要靠改革。”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说。

改革的路途之一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报告还提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之后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2018年3月10日,在全国两会上,肖亚庆主任表示,要拓展深化各项改革举措,推进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央企战略重组,同时关注已经重组的企业,“使其从物理反应的基础产生更多化学反应,1+1大于2的效应更加显现。”

重组也成为路径之一。2018年1月31日,中核与中核建两家央企实施重组,中央企业数量由2013年的117家缩减至97家。数据显示,央企重组整合后,原本同质化发展的企业运营成本降低、重复投入减少,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实力显著增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有利于盘活存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今后国资委将继续加快推进中央企业横向联合、纵向整合和专业化重组。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不仅仅是一个关于规模的问题,还需要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管理和团队、文化和品牌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提高,并非轻易就能做到的。就此,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创新引领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培育一流人才等方面下更大的功夫。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将成为国有企业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根本保证和最大优势。

2017年12月21日,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不仅仅是规模的问题。国资委将围绕“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目标,从五方面发力,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做到位。首先是要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下功夫。聚焦实体经济,进一步提高质量效益,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战略性重组,压缩过剩产能。二是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上下功夫。加快建立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切實落实董事会职权,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同时,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三是在创新引领发展上下功夫。推动国企实现技术、体制机制、管理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在创新中拓展发展空间。四是在进一步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上下功夫。关键是要提高配置国际资源的能力,打造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五是在培育一流人才上下功夫。既要以好的机制吸引人才,也要以好的平台培养使用人才。特别是着力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企业家。

今年2月,在参加冬季达沃斯论坛期间,肖亚庆主任在接受采访时说,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关键是做好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这篇文章。一要在推动创新引领发展上下功夫。二要在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上下功夫。三要在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上下功夫。四要在培育国际化经营人才和优秀企业家上下功夫。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间,中国从现代化“迟到国”变为“实践中心”,从“欠发达国家”成长为“最有活力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企业从谨慎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到对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充满自信,坚持全面改革开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了澎湃动力。

猜你喜欢

下功夫国资委一流
“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
南川:“特”字上下功夫 “同”字上做文章
最简单的字最难写
上海开放大学:用一流开放教育服务一流城市建设
后浪与前浪
从“三有青年”到六个“下功夫”谈新时代青年人才培养
推出近7年,多数央企未执行:国资委“退房令”沦为空文?
半裙时代
国资委摸底央企债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