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河西宝卷的旅游开发

2018-09-10章永平

度假旅游 2018年8期
关键词:商品化旅游开发

章永平

摘要:河西宝卷存量丰富,音乐性强,具有较强的艺术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但河西宝卷的旅游开发水平不高,对游客的吸引力远远不足。作为原生态文化艺术形式,河西宝卷要走出旅游开发困境,就要主动开展选择、加工工程,打造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关键词:河西宝卷;旅游开发;商品化;舞台呈现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8-0161-02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西宝卷越来越受到政府和学术界的关注,但对河西宝卷的旅游开发却长期停滞不前。在甘肃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背景下,河西宝卷因为其神秘性、艺术性、独特性、娱乐性等特点,具有较强的旅游开发价值,对于讲好甘肃文化故事,建设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意义重大。

1 河西宝卷及其艺术价值

河西宝卷是一种以道白和演唱为主,依托宝卷念唱的民间文化活动。据学界研究,宝卷源于唐代佛教的变文和俗讲,产生于元末明初,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清朝康熙年之后曾受到统治阶级的大规模打击,开始转向世俗化发展。河西宝卷是明代传入的,清朝后期逐渐与话本、戏剧、小曲融合发展,创作了大量以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宝卷作品,目前河西宝卷作品有210多卷,[1]多以劝人行善行孝、家庭和睦等为目的,成为民间文化的组成部分。

新中国成立前,民间庙会或富户办丧事、逢年过节、避灾禳星、盖新房、男孩满月等,多请念卷人念卷。念卷人可多可少,但主要念唱工作由一位念卷人承担。念卷地点一般在神像、牌位前,有些则坐在土炕之上,摆上油馃子、点心、水果、茶水等,念卷人念卷过程中可以品尝。念卷人念卷前要洗手、漱口,东家要向神位烧香、磕头。念卷人一边用手或戒尺翻卷,一边唱念,每唱两句或多句,其余人接唱后半句和“南无阿弥陀佛”或“弥陀佛”,称为“和佛”。一般而言,念卷人要根据场合念唱不同的宝卷。

2 河西宝卷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彭小舟教授从利益相关者、旅游产品开发、遗产价值、承载力四个方面考察,建立了“非遗”旅游开发潜力评估模型,[3]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笔者利用这一评估模型对河西宝卷的旅游开发潜力进行分析,发现河西宝卷的旅游承载力处于较高层次,但市场吸引力处于中等层次,需要采取合适的途径开发其市场潜力。这与实际情況基本一致,河西宝卷未实现旅游开发,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

首先,各界对河西宝卷的旅游开发未达成一致。对于河西宝卷,如何在保持其遗产原貌的基础上实现开发一直是困扰政府的难题。另外,宝卷在历史上曾被民间宗教所利用,正统宗教并不认为宝卷念卷活动是宗教活动,一些人甚至将宝卷念卷活动等同于封建迷信活动,导致一些政府部门对遗产的市场化运作并不热心。相比较而言,旅游企业则更关注直接经济效益,对于这种原生态艺术形式的前期旅游开发并不热心。

其次,河西宝卷念卷形式相对单调,对其舞台化呈现存在一定的难度。河西宝卷的念卷行为主要是由一名念卷人来承担,其他民众参与的强度不高、技术难度又过于简单。从念卷工作看,念卷的唱词冗长而难记,大部分演唱的曲牌比较单调,较难激起民众或游客参与的兴趣。另外,传统的念卷表演并未融入舞蹈等其它曲艺,舞台化呈现难度较大。

第三,由于缺乏音乐方面的专门人才,对宝卷的艺术价值挖掘还远远不够。目前,河西宝卷念唱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主要通过口耳相传方式传承。对其旅游开发,需要专门的音乐人才进行深层次的整理、研究工作。

第四,对河西宝卷的宣传推广不够。尽管河西地区民众对于河西宝卷几乎人人皆知,但能够演唱的人则寥寥无几,这与陕西秦腔所拥有的文化氛围完全不同。因此,广泛开展宣传,培养宝卷的传承人和受众仍任重而道远。

3 河西宝卷旅游开发的路径分析

河西宝卷的旅游开发就要实现河西宝卷这一旅游产品的商品化、市场化。应充分地考虑游客的感受,按价值规律办事,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下面就河西宝卷的旅游开发路径进行论述。

首先,旅游开发应与本土文化环境相融合。作为河西地区特有的文化艺术形式,对其开发就应尽量选择宝卷传承人多、念卷氛围浓厚的乡村或城市郊区,建设宝卷文化博物馆、展览馆,打造宝卷文化乡村、社区,利用宝卷的教育功能,为游客打造文化教育之旅,讲好宝卷故事,让游客享受宝卷文化的独特魅力。

其次,要开展深入的选择、加工工程。河西宝卷内容丰富,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旅游开发,应选择具有较强文化、艺术价值和趣味性的宝卷进行开发,要注意剔除宣传宗教和封建礼教的内容,可以选择宝卷的一段进行开发。提倡编写反映民众生活的新宝卷。

第三,要走舞台化呈现道路。要将原生态的俗文化编制成旅游产品,就要进行复制、加工、挪移、综合的过程。[4]将河西宝卷搬上舞台,就要符合舞台表演的规律,要对河西宝卷的音乐曲牌进行选择加工,根据演唱内容配备必要的乐器,编排必要的舞蹈,丰富其内容和形式,增加与游客的互动,让游客得到艺术的享受。

第四,要主动融入当地旅游总体发展。要参与各地旅游文化艺术节活动,与自然资源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旅游资源组合开发。要注重培养导游,让导游在带团过程中能根据情境和游客的特点演唱,[5]提高游客欣赏宝卷的兴趣。要借助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等渠道培养社会大众的欣赏习惯,提高欣赏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瑜章.河西宝卷存目辑考[J].文史哲,2015(4):92-93.

[2] 王文仁,柴森林.河西宝卷的分类、结构及基本曲牌的初步考察[J].星海音乐学报,2009(1):169-170.

[3] 彭小舟.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潜力的评估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8):23-24.

[4] 徐赣丽.生活与舞台——关于民俗旅游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J].民俗研究,2004(4):55-57.

[5]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词底本与导游的叙事表演为中心[J].民俗研究,2014(1):69-71.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商品化旅游开发
浅析简·爱和于连人生变化轨迹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
对农业技术市场推广的服务研究
新媒体技术支撑下信息市场的个体户
关于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项目的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商品化、真实性及文化生态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