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单粒点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2018-09-10李向东暴丹妮李昕
李向东 暴丹妮 李昕
摘 要:随着近年来玉米单粒点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到2017年襄垣县种植玉米200 km2,95%以上种植单粒点播玉米种子,全县玉米种植结构得到极大的改变,农民用种量1.3~1.6 kg/667 m2,玉米种植密度3 800~4 400株/667 m2,产量较以前平均增加200 kg/667 m2,玉米产量稳步增加。就单粒点播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进行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单粒点播;玉米;高产技术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8)06-0047-02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志码: B
1 品种选择
选择株型紧凑、叶片上冲、雄穗小、基秆硬、穗位低、根系发达、品质好、抗性强、脱水快、易机收、活秆成熟、生育期适中(生育期在127 d左右)、增产潜力大的玉米品种。
1.1 福盛园57
审定编号:晋审玉2014012,生育期123 d左右。重37 g/100粒,出籽率87.3%,容重777 g/L。感丝黑穗病、粗缩病,平均产量800 kg/667 m2以上,适宜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
1.2 龙生16
审定编号:晋审玉2014013,生育期123 d左右,行粒数41粒,半马齿型,重40.5 g/100粒,出籽率89.5%。高抗茎腐病,抗大斑病,中抗穗腐病,感丝黑穗病、粗缩病,高感矮花叶病。平均产量840.6 kg/667 m2。适宜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
1.3 瑞普909
审定编号:晋审玉20170027,生育期129 d左右,重35.8 g/100粒,出籽率87.7%。中抗大斑病、穗腐病、矮花叶病,感茎腐病。容重742 g/L,平均产量885.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9%。适宜春播中晚熟玉米区种植。
2 整地
玉米優种只具备了高产优质的可能,挖掘品种的高产潜力,还需要给玉米生长创造合适的土壤条件和养分条件。①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灭茬,施足基肥,深耕翻土,有利于接纳雨水、熟化生土、沉实土壤(高产玉米地耕深23~27 cm)。②前茬腾地晚、来不及进行冬前耕翻的玉米地,需进行早春耕。③旱地需在春季进行耕耙整地,破碎大的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减少水分蒸发。
3 合理密植,精量播种
机械播种:采用播种机精量播种,播种量为3 800~4 400粒/667 m2,每台机械播种0.01~0.013 km2/d。人工点播:采用人工点播器进行点播,点播量3 800~4 400粒/667 m2,每人点播0.0013~0.002 km2/d。
播种深度:玉米播种深度以3~5 cm为宜,墒情好的地块适当浅些,墒情差的地块适当深些,做到播种深度一致、覆土均匀。
4 科学施肥
常年产量在500 kg/667 m2以上,建议使用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比例为23∶12∶5,总含量为40%的配方肥40 kg/667 m2,此外,有效磷含量小于8 mg/kg的地块,加施磷肥(含量为12%)20 kg/667 m2,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 kg/667 m2;常年玉米产量在500 kg/667 m2以下,建议使用硝酸磷40 kg/667 m2,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0 kg/667 m2。
4.1 施肥方法
根据地块实际情况,分类施肥,沟坝地、旱坪地施复合肥40 kg/667 m2,一般基肥占总施肥的50%~60%,追肥50%~40%;水浇地基肥占总施肥的40%,追肥占60%,磷钾肥要底施,追肥以尿素为主。底肥要结合播种条施20 cm深,追肥穴施,严禁地表撒施。
4.2 适期播种
根据玉米生长特性及具体情况确定播期,当土壤5~10 cm处地温稳定在10~12 ℃时可种植。播种过早,易造成低温烂种,出苗不齐;播种过晚,会影响玉米生长及后期脱水。播种期为4月20日—5月10日,播量为1.2~1.6 kg。
5 田间管理
5.1 苗期管理
管理的目标是保全苗、育壮苗。
5.1.1 化学除草
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可采用乙草胺、丁草胺、2,4-D丁酯等进行封闭除草。
5.1.2 查苗、补苗
及时查苗补苗或移苗补栽,确保全苗满垄。
5.1.3 中耕除草
根据土壤的板结情况及杂草多少确定中耕次数,一般应中耕2~3次,以保证土壤疏松。中耕时间应掌握在
苗后至大喇叭口期以前进行,不要伤苗断根。
5.1.4 防虫
苗期主要是防治小地老虎,以保证全苗和幼苗健壮生长。用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早晚顺垄点滴玉米根部或喷雾防治。
5.2 穗期管理
管理重心是攻秆、攻穗。
5.2.1 追肥
拔节后及时追肥,根据配方肥建议卡施用,追肥方式以开沟或穴施为宜。
5.2.2 中耕培土
拔节后结合追肥要进行深中耕,耕深7~8 cm,到大喇叭口时进行培土,培土高度为12 cm左右。
5.2.3 防治玉米螟
玉米螟在秸秆还田地块发生较多,主要是穗期为害心叶,抽雄吐丝以后则钻蛀茎秆、穗柄或穗轴。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为大喇叭口期,可采用50%辛硫磷与煤渣按1∶100配成毒土,撒2 g/株,进行灌心防治。
6 玉米机械化收获及秸秆还田技术
该技术应用自走式玉米联合收割机,一次完成摘穗、剥皮、集穗、秸秆粉碎还田等项作业。摘收玉米果穗时应尽量减少损失和损伤,落穗率不大于3%、籽粒破碎率小于1%、落粒损失不大于2%;机器带有剥皮装置时,玉米苞叶的剥净率应大于70%;留茬整齐,留茬高度10 cm以下,秸秆粉碎长度小于10 cm;机器可靠性大于90%,适宜地理平坦、机械化作业的区域。
(收稿日期:2018-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