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日本“工匠精神”

2018-09-10池漪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9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日本

池漪

【摘 要】文章从日本的先进技术、科研人员、企业家代表、员工培训机制等多个方面探讨了日本的“工匠精神”,并从历史的角度出发讨论了日本“工匠精神”和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日本;工匠精神;哲学文化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9-0195-02

日本被称为“工匠之国”,在2015年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中,日本的生产工艺复杂度最高为 6.4,德国与美国分别为6.2和6.1,中国的生产工艺复杂度仅为4.1。日本超过150年历史的企业高达2万多家,而中国超过150年的企业只有5家。日本取得这么多骄人的成绩,源于日本一直将“工匠精神”奉为圭臬。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研究一下和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工匠精神”。

1 饱含日本“工匠精神”的世界领先技术

日本有很多世界领先的技术,比如:冈野工业的“无痛注射针头”的直径仅仅只有0.2 mm,注射时就像被蚊子叮咬一样。冈野工业用城镇工厂的模具与冲压技术将50 μm厚的不锈钢板通过冲压加工卷成直径0.2 mm的圆筒,创造出了从技术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针头。冈野工业认为他们有责任一直创造下去,而且他们自信他们的技术不是随便就可以被模仿和超越的。

iPod问世时,背板如镜面般的光泽震惊了世界,而这一技术是由小林研业这个仅有5人的研磨工厂的专业工匠们完成的。他们认为普通的工匠只会按照别人教的套路进行重复性的工作,而他们比普通工匠多了自己的钻研和琢磨。

Hard Lock 工业股份公司颠覆了“螺帽经过一定年份会变松”这一常识,生产出了能够适用于铁路、桥梁、大型建筑物等严酷环境的充满创意、简单而坚固的“防松螺帽”。Hard Lock螺帽凝聚了Hard Lock 工业股份公司创始人若林克彦30多年的智慧和坚持,凹凸螺帽的特殊形状与尺寸都是以微米为单位的尺寸公差进行设计的,通过各种各样的检测,仿制品很容易松动,不会松动的只有Hard Lock。

1966年成立的三鹰光器股份公司利用创业以来积累的技术,在高精度天体望远镜、光学测定设备等宇宙观测设备的支座方面深受客户信赖。该公司曾参加了180次以上的火箭实验,装载了700台以上的观测设备,还研发了获得国际专利的脑外科手术用显微镜。该公司认为,作为工匠首先必须仔细观察,再加上经过观察和思考得出的创意与改进,从而制造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

MICRON股份公司研发出的不会发出噪声的牙石清洗器,是被全球牙医认可的关爱患者的高性能独特技术,这也是他们一直不愿意放弃的静音梦想,并花费了20年,用毅力开发出来的产品。

NIPPURA股份公司生产的水族馆的大型亚克力板,于2002年在冲绳的美丽海水族馆创造了吉尼斯纪录。现在公司接受大批国内外的订单,供不应求。该公司不光注重产品的研发,还注重培养值得信赖与委托的员工,其现场施工一律不请外包。正因为该公司的员工包揽了从头到尾所有施工作业,可以防患于未然,所以NIPPURA从创业以来至今做到了零投诉。

从以上的实例可以看出日本人非常注重细节,着眼于做小事,做别人不愿意做的难事、麻烦事。比如日本的制造厂商从未想要在公差范围内制造产品,而是要正中靶心,以没有一微米的误差,即零公差来制造产品。可以说是日本人的专注、执著、创新、严瑾、勤奋、上进的“工匠精神”造就了日本制造业的一项又一项奇迹。日本科研人员的身上同样也闪现着“工匠精神”:山中伸弥十多年一直从事iPS细胞研究,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成功开发了用人类的皮肤细胞制成iPS细胞的技术,并于2012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山中伸弥认为对于科研工作来说,坚持不懈的努力及燃烧不息的热情至关重要。

2 “日本工匠”的典型代表

不仅如此,日本许多优秀企业家其实也是“工匠精神”的代表。稻盛和夫于1959年创办的京瓷株式会社和1984年创办的第二电电株式会社(KDDI)均进入了世界500强企业,但他没有停下工匠型企业家的脚步,78岁高龄的稻盛和夫于2010年又出任日本航空株式会社会长,仅用1年时间就将破产重建的日本航空株式会社扭亏为盈,并创造了最高利润率。稻盛和夫为了挑战自己的极限,进行不断地努力和拼搏,他不是因为想攀登高峰而努力,而是因为想不断地努力而选择更高的山峰。有人说,经营企业就像是跑马拉松,如果一开始就全力奔跑,后面就没力气了。但稻盛和夫认为一开始就全力以赴地奔跑,渐渐习惯于全力奔跑的速度,从而成为自己的节奏。稻胜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他认为就是因为自己一开始就全力以赴,抱着一定要挤进先头部队的信念,坚持不懈地拼命努力的结果。他还认为作为企业领导不能有利己之心,而要利他,利他之心的前提是“正确地做人,并坚持始终”。作为领导,对于那些从正确做人上来看是不正确的事情,就不能轻易地进行妥协和让步。

3 “日本工匠”的培育制度

日本企业也非常重视对员工“工匠精神”的培育。“秋山木工”制造出的全部都是由拥有可靠技术的一流家具工匠亲手打造,可以使用一两百年的家具。而更使“秋山木工”受到社会各界青睐的是“秋山木工”培养一流人才的方式。为了把年轻学徒培养成一流家具工匠,“秋山木工”的社长秋山利辉制定了一套长达8年的独特学徒制度,培养学徒优良的心性、人品、知识、技术等,从第9年开始独立。秋山利辉认为一流的匠人,人品比技术更重要,他的时间和精力95%花在教育人品,5%花在教育木工技能。“秋山木工”全员每天开工前都要集体背诵“匠人须知三十条”,这三十条就是为了让弟子永远牢记“一流的工匠是怎样的工匠”而制定的。秋山利辉40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培养人才,他将真正的一流工匠送往全日本乃至全世界。他希望透过“秋山制造”让世人看到日本的“工匠精神”。“秋山木工”的培养人才的模式揭示出:无论技术多么优秀,但如果仅仅只有技术,很容易就会被模仿并超越,而精神则不然。如果精神一流,技术肯定是一流。

纵观历史,日本的“工匠精神”其实源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早在1400年前,日本就派出遣隋使,开始引进中国的先进文化、制度。在公元630~895年间,日本一共派出遣唐使19次之多。除了派遣唐使,日本也力邀中国的大德高僧赴日本传法,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等水平的提高。宋元时期,中日禅僧互动交流日益频繁,禅僧对宋学的传播、对日本武士道的形成起到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这1 000多年的潜移默化,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已遍及各行各业甚至是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日本“工匠精神”及其培育途径,从而让“工匠精神”在中国春回大地。

参 考 文 献

[1]根岸康雄.工匠精神[M].李斌瑛,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7.

[2]稻盛和夫,山中伸弥.工匠精神[M].窦少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12.

[3]秋山利辉.匠人精神:一流人才育成的三十条法则[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11.

[4]秋山利辉.匠人精神:追求极致的日式工作法[M].陈晓丽,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5.

[责任编辑:高海明]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探寻日本
《黄金时代》日本版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日本访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