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导向下邵阳市旅游业发展策略研究
2018-09-10陈佳佳
陈佳佳
摘要:邵阳市因为特殊的民族文化和地理优势,民族文化旅游有望发展为其支柱性产业。在发展“全域旅游”的总体思路牵引下,邵阳市坚持适度合理的开发原则,逐步完成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同时,邵阳市应当提升民族文化技艺,采取发展相关旅游产品的措施,来应对全民休闲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将邵阳市打造成为全国民族文化旅游业的佼佼者。
关键词:全域旅游;邵阳市;民族文化;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8)06-0050-01
1 引言
邵阳市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极大丰富性,使得旅游业有望成为未来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当前旅游业的发展进入了全面的战略机遇期,在旅游业市场面临景区泛化、全民休闲化、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战略化等态势下,全域旅游的口号响彻全国。对此,在发展全域旅游的政策导向作用下,经过前期的一系列基础性工作,邵阳市形成了健全的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体系。在此背景下,本文主要研究邵阳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以及实施的具体措施,以期更好地促进其旅游业的持续繁荣。
2 邵阳市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
2.1制定“全域旅游”的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是发展一切的基础工程。全域旅游因其强大的资源整合和共建共享的机制优势,已经成为产业转型发展的新模式。全域旅游带来的新发展是全方位的,包括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邵阳市的民族文化旅游业,就要以“全域旅游”为战略目标,利用民族政策、区域政策为旅游业发展把准方向,积极通过民族文化申遗,培育辖区内主打品牌等方式,构建邵阳市旅游文化发展的宏伟蓝图。
2.2设计适度合理的发展规划
合理的规划布局是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前提。首先,要充分发挥民族特色,就要“顺市”而为。时间、空间、产业、规模、总量等因素均需纳入民族旅游业发展布局之中。首先着眼于邵阳市富有地区,抢先建立产业集群。再以此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促进地方、民族、文化等系列旅游产品的开发,形成旅游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力争让更多的商品成为全国知名品牌。
2.3坚持合理的开发原则
民族文化资源因为历史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得到完好传承的寥寥无几。部分文化遗迹散存、残存于各地,为旅游业的开发和资源整合带来了不小的难度。与此同时,随着考古学知识的日益增进,民族文化资源陆续才得到发掘和验证。依托田野调查和实地研究,坚持“保护、继承、发掘、集成”的原则,在进行资源梳理基础上,对民族文化资源做出整体规划,强化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整体布局,同时也可以通过移植性的重建实现邵阳市民族文化的保护性继承和产业化发展。
2.4明确发展的路径
明确发展路径就是解决民族文化旅游业发展的道路和方式的问题。首先,民族文化旅游业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因此,必须根植于本土民族文化,对辖区内的民族文化资源有清晰、深刻的认识。对于优质资源要及时做好保护和提炼,并将优势逐步放大。其次,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方面的需求量较大,必须对旅游业进行长远的发展规划。若只是着眼于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考虑,很快会被市场所淘汰,之后将更难收获认可,这对旅游业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
2.5深度挖掘潜在民族文化潜力
民族文化的潜力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成为制约邵阳市民族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一步。因此,邵阳市应当特别注重培育新的物质文化增长点,继续扩大市场潜力。对于已经得到开发利用的“药用温泉”“滩头年画”等文化遗产进行品质打造工程。与此同时,借助邵阳市少数民族的文化典籍,將边缘化的优质民俗或失传已久的民族技能特色进行恢复重塑。在尊重历史史诗的基础上,与现代社会文化方式相结合,实现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持续不断地为邵阳市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质量、有温度、有效益、有口碑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
3 邵阳市旅游业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3.1坚持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方向
邵阳市发展旅游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随着旅游产业的兴盛,旅游市场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民族文化旅游是邵阳市旅游业的鲜明标签。在文化复古风潮的推动下,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无疑是搭乘一辆时代快车。因此,现代文明愈演愈烈,发展民族旅游业可谓另辟蹊径,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不移地发展下去。
3.2提升民族文化演艺产品的质量
邵阳市辖区内不乏能歌善舞的少数民族。这些独有的民俗文化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类群体的猎奇心理,也是对社会文明的丰富和发展。因此,现代新媒体技术与传统民俗风韵相结合,成为推广邵阳市民族文化旅游业的有效渠道。宣传短片、影视剧桥段和景区内的文化演艺剧场均可利用,着重打造质量上乘的演艺产品。
3.3梳理和创新少数民族的技艺文化
少数民族独有的建筑、手工、戏剧、民俗、绘画等优质资源吸引了无数的国内外游客。以“滩头年画”为例,邵阳市的“滩头年画”闻名全国。因此,邵阳市可通过文化创意行为,发展“滩头年画”表演艺术产品,发行“滩头年画”临摹本,开设体验课程。通过商业模式的运作,把新的民族文化增长点培育起来,创新为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参考文献:
[1] 李梦远. 基于旅游目的地系统视角的邵阳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研究[J]. 经济学研究, 2017(9).
[2] 刘中望, 陶阳谷, 周瑶. 《爸爸去哪儿》与拍摄地绥宁大园古苗寨旅游形象的塑造[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16(1).
[3] 周春林. 旅游文化[M].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