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
2018-09-10张洪钢
张洪钢
摘 要:我国正在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博物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博物馆是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特色的综合反映,发挥其社会教育功能,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高校博物馆应尽的职责。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博物馆建设经验提出促进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现状问题;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8-0191-04
Abstract: Nowadays, China is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reinvigorating the nation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University museums, an important part of museum system, reflect the school strength and characteristics comprehensively.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university museums to function social education, improve the whole nation's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quality, and consolida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status and problems of university museums in social education, analyzes the reasons causing the problems, and proposes the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ir function of social educ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experience of Paleontological Museum of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Keywords: university museums; social education; status and problems; solutions and suggestions
高校博物館,也称大学博物馆,是为了教育、研究、欣赏的目的,由高等学校利用所收藏的文物、标本、资料等文化财产设立并向公众开放,致力于服务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文化的社会公益性组织[1]。高校博物馆既是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博物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高校从事专业教育、素质教育、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2],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世界上第一座具有现代意义的博物馆就是创建于1683年的牛津大学阿什莫尔艺术和考古博物馆;我国第一座现代博物馆,同时也是我国首家高校博物馆,是由张謇在1905年依托南通师范学院创建的南通博物苑。可见高校博物馆是博物馆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
国家文物局联合教育部于2011年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要将高校博物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纳入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2012年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正式成立,首批70家会员高校,现在增至87家[3]。2015年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博物馆条例》(国务院令第659号),对博物馆的设立、藏品管理、社会服务、财政扶持等提出了规范要求,明确了支持政策,也给高校博物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这样的大形势下,近年来我国高校博物馆发展迅速,据全国高校博物馆协会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拥有高校博物馆430余座[4],约占全国高校数量(2879家)的14.9%,约占全国博物馆数量(在文化部门注册的4826家)的8.9%。因此,充分挖掘高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发挥高校博物馆在学校和社会共同育人中的作用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笔者仅从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方面入手,对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现状、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分析产生原因,并结合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博物馆建设经验提出促进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发挥的对策建议。
一、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展陈主题多样,布展形式单一
高校博物馆往往依托于学校优势或特色学科建立,展品类型与学校的学科、专业联系紧密,集中反映所属高校丰富的学科资源积累[4]。目前全国高校博物馆展陈内容主题主要包括历史类、自然类、民族民俗类、生物与人类、建筑类、音乐艺术类、医史药类、兵器类、航空航天类及综合类等,种类繁多,专业性强,文化信息丰富,填补了以历史主题居多的公共博物馆社会教育的空白,成为有益补充。以笔者所在沈阳市为例,现有高校博物馆10座,包括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博物馆(自然类)、辽宁大学博物馆(自然、历史类)、沈阳大学自然博物馆、沈阳理工大学兵器博物馆、沈阳建筑大学博物馆、辽宁中医药大学博物馆、沈阳医学院人体科学展览馆、沈阳音乐学院乐器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东北大学张学良业绩展馆等。然而,高校博物馆展览的表现水平却良莠不齐。受经费所限,大多数博物馆展示手段单一,设施陈旧,少有流动展、特展等,展陈更新、完善缓慢,数字化程度低,高科技声、光、电等互动体验式设备设施鲜有应用,与公共博物馆相比,缺乏吸引力,个别博物馆更像是收藏馆。
(二)社会受众范围小,对象以青少年为主
高校博物馆“隐藏”在象牙塔深处,缺少对外宣传和社会互动,以致观众稀少。尽管目前由科技部组织实施的中国科普统计没有对高校博物馆参观量进行单独统计,但高校博物馆作为教育系统科普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系统科普资源对外开放的统计人数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博物馆参观量的基本情况。据中国科普统计(2015年版)数据显示,2014年教育系统科技场馆年平均接待人数仅为2.26万人,与文化系统科技场馆的年均接待23.2万人相比有很大的差距[5]。
在社会受众群体中,中小学生是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服务的主要对象。我国教育体制正在从应试教育逐渐向素质教育改革过渡,主题多样的高校博物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理想场所,也就成为了中小学生拓宽知识,开阔眼界的第二课堂;还可能激发青少年对某一专业领域的学习、探究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运行资金匮乏,面向社会开放程度有限
多数高校博物馆只是学校的下属单位,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没有真正被纳入国家博物馆体系,也就无法获得政府对免费开放国有博物馆运行的财政支持,处于“以校养馆”的状态下,资金保障困难。为了节约开支,高校博物馆普遍开放时间较短,多数时间处于闭馆状态,或者采取预约开放的方式,经常吃闭门羹以及略显繁琐的预约程序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公众的参观热情,导致馆藏资源难以突破校园围墙,为社会共享[6]。据2014年我国高校博物馆联盟对其49家会员博物馆进行调查,其中仅有5家博物馆年度经费达到100万元;其余44家高校博物馆中年度经费投入10万元以下的有8家,10~50万元的有13家,50~100万元的有23家;这些博物馆每周平均开放时间为4.4天,其中8家需要预约参观,4家每周仅开放2天,对外开放流于形式[3]。虽然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一定程度上推进了高校博物馆面向社会开放、资源共享、服务社会公众的进程,但联盟会员也仅占全国高校博物馆总数的五分之一,并且其省级育人联盟还没有覆盖全国,影响力有限。
(四)专业人员不足,社会教育服务质量堪忧
许多高校博物馆没有按照博物馆的功能和专业需求来设置机构、配备人员,甚至有的高校博物馆就没有专职讲解员、馆员及研究人员,往往是抽调各学院或图书馆等部门的老师临时组建馆员队伍,其中多数人缺乏博物馆管理及运行的相关经验。当然,高校博物馆也存在相关专业的研究专家在博物馆兼职的情况,他们的专业文化素质高,对展览内容的学术背景了解透彻,但他们在给普通社会观众进行讲解时容易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学术化,反而影响高校博物馆更有效地承担社会教育功能[7]。同时,高校还普遍缺乏完善的博物馆馆员工作考核标准及职称评审推荐制度,博物馆馆员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使得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多数高校博物馆仍以高高在上的“文化殿堂”自居,被动面向社会提供开放服务,坐等观众上门,服务意识欠缺,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由于没有足够的专业讲解员或研究专家对展品进行深入浅出的详尽解读,面对普遍偏科学性、专业性的展陈布展,观众参观也只是走马观花地浏览展品,只看“热闹”却摸不着“门道”,无法深入了解展品内涵、留下深刻的参观印象,如此社会教育形式大于内容,质量令人堪忧。
二、导致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困境的原因
(一)管理主体不明确,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校博物馆大多仍采取教育部门投资、管理,文物部门实行业务指导和注册登记的双重管理体制。徘徊于文化部门与教育部门之间的高校博物馆,实际上处于两个部门管理的真空地带[8]。一方面,多数高校博物馆是隶属于学校的基层单位,一般不设立独立法人,不具备独立法人资质的高校博物馆也就无法在文化部门进行注册,更无法享受文物部门在业务上的指导以及国家对免费开放博物馆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扶持。在国家文物局公布的2016年全国博物馆名录中,登记注册的高校博物馆82座,不足实际总数的五分之一。另一方面,高校博物馆在教育主管部门也找不到归口管理单位,作为下属单位,虽受高校管理,但其运营情况并没有被纳入高等教育各类评估的指标体系,博物馆的建设、运行及对外开放等情况与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条件等考核内容没有直接关联,导致博物馆面向社会服务状况并不被高校所重视,从而制约了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功能的发挥。
(二)经费投入少,艰难支撑对外开放服务
资金是高校博物馆保障运行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高校博物馆基本的日常运营、藏品维护、人员开支等方面都离不开资金支持。尤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高校博物馆在内的整个博物馆系统增加展览陈列的科技含量,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在社会数字化浪潮奔腾翻涌的今天,高校博物馆也需要紧跟时代脚步,积极加快博物馆数字建设进度,增加吸引力,扩大受众,这些都需要在更新软件和硬件方面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然而,在得不到政府资助资金的情况下,博物馆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学校教育经费拨款,加上如今在高校评估中对高校博物馆的硬件、軟件都没有指标要求,与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投入相比,高校对博物馆的经费投入必然是千方百计压减,只够勉强维持开放运行,为满足博物馆继续发展增加高额投入几乎不可能。因此,受经费不足影响,高校博物馆在场馆改造、展陈更新、藏品收集,尤其是对外开放服务发挥社会教育功能等方面遇到很多困难。
(三)专业人才引进难,志愿者队伍建设不尽规范
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教学和科研师资队伍上,尤其重视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的人才队伍建设,往往会设置高学历门槛、海外留学经历及优良学缘结构等条条框框,让从事博物馆研究和管理的专业人员望而却步,无缘加盟高校博物馆[6]。从源头上看,我国设置博物馆学专业的高等院校数量较少,后备人才的培养、输出也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求,从而造成了现有的高校博物馆人员大多为非专业研究和管理人员,大大消弱了博物馆的社会服务能力。
另外,作为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工作重要补充的志愿者队伍建设也不规范,一方面高校博物馆志愿者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志愿者工作状态散漫,人员流失率高;另一方面,高校博物馆志愿者往往以在校大学生为主,有的学校并没有将博物馆志愿服务纳入学生德育考核、评优评先的考量范畴,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完全凭借学生个人的奉献精神难以长期维持志愿者队伍的工作热情。
三、提升高校博物馆社会教育能力的对策探索
(一)增加资金来源,为对外开放提供支撑
首先,高校博物馆应该理顺管理体制,打破徘徊在教育部门和文化部门之间的尴尬现状,积极履行国有博物馆设立程序,争取国家对免费开放国有博物馆的专项资金支持,从而获得长期稳定的运行经费来源。在破解高校博物馆多数属非独立法人机构这一首要难题时,笔者建议高校博物馆依据中央编办2015年印发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企业等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办法(试行)》(中央编办发[2015]132号),在学校的支持下申办独立法人资质。
其次,高校博物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建设或运行过程中可尝试引入政府相关部门的资金支持,选择与之共建博物馆。在政府与高校合作共建博物馆过程中,政府可作为主要出资方为博物馆的建设和对外开放运行提供资金保障。以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博物馆为例,在建设阶段,辽宁省发改委和国土厅陆续投入资金近1亿元,将该馆打造成我国迄今规模最大的古生物专题博物馆,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新馆落成后,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每年划拨专项经费约500万元,用于博物馆展陈维护、更新、特展组织、展品征集、科普活动开展等,有力地保证了博物馆的对外开放运行。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博物馆自2011年5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6年多来周平均开放5.1天,接待观众150余万人次,成为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和沈阳师范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窗口。
与此同时,高校博物馆也应注重发挥馆藏资源优势,积极开发文创产品,既有助于增强自身“造血”能力,也有利于扩大对外宣传和影响。
(二)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稳定的专业人才队伍是高校博物馆发展的核心竞争实力。学校需高度重视博物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充分考虑博物馆专业人才需求的特殊性,在招募博物馆急需专业人才(例如讲解员、展品修复技师等特殊专业技术人员等)时能够适当倾斜政策,酌情降低门槛;并针对博物馆工作专业性较强、学科跨度大等特点,建立健全人事培训及考核制度,强化馆员在博物馆学、外语及某些领域专业知识等的学习,充分调动馆员工作积极性。同时,博物馆还应利用高校的大学生资源,多选拔优秀的学生加入志愿讲解与服务团队,充实服务社会人才队伍力量。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博物馆在学校良好人才引进政策的支持下,近年来一批优秀的年轻古生物学者先后到馆工作。该馆现有在职研究人员20人(其中16人具有博士学位),另有外聘国内外客座教授20人,科普教育、展览设计、化石收藏及保护等专业技术人员21人(其中1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逐渐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轻、学科领域广、发展潜力大的专业人才队伍,为扎实开展社会教育工作提供了人才保障,同时为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增添了“后劲”。此外,该馆志愿者队伍建立了优胜劣汰的奖惩机制,并运用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做保障,在7年间发展成包括沈阳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周边多所高校学生组成的庞大志愿组织,共招募8届120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成为一支提升博物馆社会服务能力及整体运行水平的“生力军”。
(三)转变社会教育模式,提高科普工作水平
高校博物馆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传统守株待兔被动式的教育模式,全面提升科普工作水平,面向社会大众开展科普教育活动,让展览陈列的内容和形式更贴近普通百姓,并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科研成果及社会热点等开展群众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以更好地发挥高校博物馆的社会科普教育功能。
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博物馆注重运用现代化的展示及互动手段,提高社会大众的参观兴趣和体验,并结合地球日、环境日、博物馆日等重大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且特色鲜明的科普活动,传播生命起源与演化、古生物化石及自然环境保护等科普知识。组织开展了“小小讲解员培训”、“博物馆奇妙夜”等品牌科普活动;创建了“社区科普大学”、“达尔文实验室”等科普平台;与70余所中小学建立“科普合作校”联系;将“科普大篷车”开进校园、乡村、商圈、福利院等,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高校博物馆还应该借助学校多学科、多领域人才优势,运用语音导览、虚拟博物馆等技术手段搭建科普服务网络平台,实现线下体验、线上互动,提升博物馆网络科普教育水平,推动博物馆数字资源建设发展。
(四)加强行业交流合作平台建设,扩大对外宣传力度
高校博物馆应积极参加(推动)地区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建立),更好发挥团队优势,共享高校文化资源,形成社会育人合力;主动融入社会博物馆协会等行业组织,自觉接受行业监督、指导,积极参加行业组织的学术活动,通过行业平台加强与兄弟博物馆的交流合作,促进整体管理能力、学术水平和服务成效的提升。同时要真正走出象牙塔,高校博物馆绝不能忽视对外宣传工作,应不断加强门户网站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建设,扩大宣传力度,逐步拉近与公众的距离,满足了公众的文化知识需求。
四、结束语
高校博物馆由于经费、体制等原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固守一隅未能让社会大众所了解、认知。随着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高校博物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大力倡导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今天,高校博物馆秉持“科学面向大众,科普服务大众”的理念,充分利用高校豐富的馆藏资源及人才优势,有效发挥其传播科学文化、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及对外交流等功能,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大力开展社会教育,将有力地推进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关于加强高校博物馆建设与发展的通知[Z].2011-5-22.
[2]李占权.对新时期发挥高校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探讨[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0):57.
[3]王琳媛,等.解密高校博物馆——全国高校博物馆文化育人发展研究报告[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3.
[4]陈理娟.高校教育功能刍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5):163-170.
[5]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普统计(2015年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5.12.
[6]胡兴祥,何恩情,鲍丽娟.高校博物馆对外开放面临的困境及对策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4(4):123-125.
[7]黄维娟.试论高校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服务功能[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22-124.
[8]谢祥,章鑫,沙迪.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J].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2):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