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

2018-09-10黄光辉

大东方 2018年8期
关键词:激发农村小学提高

黄光辉

摘 要:小学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都有了很高的要求。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是学生在今后学习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的评价,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的综合;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那么,如何将新课程的思想根据农村小学实际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素养贯彻到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并达到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目标是我们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提高;激发

农村小学的学生大多都是来自附近村的小孩和外来工子女,其基本的信息素养不具备,只有个别学生可以理解信息技术的真正内涵,一小部分同学只是会玩操作系统自带的游戏,Office软件会用的人寥寥无几,会用画图软件的同学就算班级里的高手了!绘画软件LOGO,动画软件FLASH、会声会影等软件几乎不知为何物,布置一个任务也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开始完成,更不用说一些基本的操作方面的知识了,所以绝大部分的学生都需要从零开始。

新课标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提出了几点原则性的建议: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从问题解决出发,让学生亲历处理信息、开展交流和相互合作的过程;关注基础水平和认知特点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能力。但是我们的学生几乎都是“零”起点,而课本是“非零”起点的。因此,我在教学中思考最多的问题是:如何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意识?如何在这一周一个课时的课堂中充分利用时间?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的:

一、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

将大家思想中的“副课”地位彻底抹去,让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起来。由于学生对计算机了解和接触较少,对网络了解就更少,所以我在学校的微机室建立了局域网,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放到网上供大家一起欣赏,进而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好一至五分钟的课堂导入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是对某方面知识的思索、相关故事的精彩描绘、演示实验、学生讨论等。比如在学习WORD程序时,可以展示一些学生参加电脑制作大赛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在PPT教学时,可以展示一些精美的电子文稿,让学生模仿;学习网页制作时,首先让学生看一下自己学校的网页,当学生看到自己学校的网页出现在电脑中时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在讲电子表格时,首先展示本班学生广播体操比赛时的成绩表,计算班总分、名次等,就会对学生产生吸引力,为课堂讲解、练习作好铺垫。

二、课堂上的严格要求和对课本的适当加工相结合

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树立教育公平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确立科学教育观念。“非零”起点课本的难度较大,本人在教学上做了大胆的删节。在上课时,也取用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代替课本中学生不熟悉的事例。比如:在学习WORD活动制作请柬的内容,改为学生的生日邀请同学参加,通过邮件合并的方式发给每一个爱邀请的同学,而重复修改同学的姓名。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由于是学生熟悉的例子,增强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使学生始终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积极的心态和能够学习好的信心,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关心家庭,理解父母等家庭责任感。

三、任务驱动法,让学生有目的的练习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让学生在完成有意义的任务中学会掌握信息技术的技能与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很多学生在上机课上只想随意操作而不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对操作的原理和要点就会模糊不清,教师就可以布置具体的操作任务来促进学生对教材的学习。例如学习FLASH动画时,我用相机拍了一些同学在操场上做操的动作,然后发到学生机上,让他们制作真人动画,由于学生设置的时间长短不一样,播放效果非常可笑,我和大家一起找原因,在轻松愉快中学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也完成了活动任务。总之,通过具体的任务、明确的目标来约束学生的操作练习,也避免了学生上机的盲目性。

四、设计一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供学生选择

因为学生兴趣多样,认知能力和水平有高低、有差异,教学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应设计成多层次、多样化,以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同时引导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让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与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任务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可操作性,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得良好的效果。利用课余时间补缺、补差,将那些操作上起点很低的同学组织起来,手把手教会他们。这样做一方面解决了教学上的问题;另一方面树立教师的个人威信,可以将严谨治学、认真工作的一面展现给学生,在人格上给与身教,做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和起到榜样的作用。

五、分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

由于学生的水平存在差异,上机课中,熟练的学生很容易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各自为政,不按指定的内容操作,甚至有的一到上机课就只喜欢上网、QQ聊天、打游戏等,这样不但影响了上机课的组织教学,更严重的是学生没有学会应该掌握的技能。于是,我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由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自己完成操作任务后,帮助操作有困难的同学。甚至还经常举办小组比賽,表扬操作好的学生,展示完成好的作品,还要指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学生不但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还在练习过程中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教育势必实现信息化。因此,现今的信息技术教育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做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充分挖掘信息技术教材的有利因素,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引导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案例专题研究》,魏雄鹰,2005年3月1日,浙江大学出版社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高淑印,2016年8月1日,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单位:开平市苍城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激发农村小学提高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