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石护岸景观一体化施工技术
2018-09-10岑锦秀曾凡荣韦瑞勇覃可杰陈祖滔
岑锦秀 曾凡荣 韦瑞勇 覃可杰 陈祖滔
【摘 要】随着建筑行业绿色生态理念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倡导生态城市建设,各种湖心岛工程、沿岸建筑工程得到大力發展。江上、湖心建筑风景宜人,与自然环境协调统一,是现代高品质建筑标志之一。
【关键词】建筑生态;吊石护岸;护岸景观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7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9-0117-02
1 工程概况
在水系周边建设楼房或景观,通常都会遇到蹦岸或者水土流失严重等情况,如何进行简单有效的护岸施工是解决邻水工程的关键。2014~2016年我司承建的百色干部学院是典型的山水园林式建筑,外接右江,内环叠溪,其中5#楼为湖心岛结构,建设在江湾区域回填出的地面上。经过大量的实践、优化,我们总结出了一种适用性广、施工简单有效的吊石景观护岸加固施工工法。通过吊车等起重装置,将适当粒径的块石把塌岸地段从深泓边到岸滩堆叠成一定厚度的块石层,把岸坡表面覆盖好,增强土坡的抗冲能力,制止坍岸;并在地面与块石层交界带铺设叠石进行景观施工,达到护岸区与自然地面的完美衔接,实现建筑与自然的统一。
2 工艺原理
在镀锌钢丝包塑编制成的网格石笼中装入满足要求粒径、材质的石块,通过吊装的方式放置到清淤开挖后的深泓边到岸滩区域,使易塌岸地段表面形成一层具有柔韧性的块石层,植物的根系可以通过石料之间的泥土深深扎入边坡,使工程措施与植被措施相结合,形成柔性的整体护面,满足水土保持和绿化环境的需要,从而恢复原始生态环境。岸水交界处铺以卵石水草,形成绿色网格生态结构,达到护岸景观一体化的施工效果。护岸效果如图1所示。
3 施工技术
(1)定位放线。以高程和平面控制网为基础,测设高程和平面施工控制网,以施工控制网、设计图纸为依据,进行现场放样。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进度情况及时进行设计规格放样以准确控制开挖尺寸。格宾网施工基面施工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平面位置允许误差±30 mm,高程允许误差±30 mm,宾格石笼网平整度的相对高度差允许范围±30 mm。
(2)沿岸临时道路设置。根据现场情况制定临时道路位置、路线,原则上在河道两岸上设置临时施工道路,如无法在河岸上布置,则考虑在设置石网笼的驳岸段修筑临时道路。临时道路采用片石修筑,厚度为0.8~1.0 m,面层铺20 cm碎石,路宽5.0~6.0 m,高度以超出河道现有水面30 cm为宜。临时道路在石网笼施工全部完成拆除并外运。
(3)石笼位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前,应结合现场河水的实际情况,基础及部分挡土墙石笼施工均在常水位下进行,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局部必须采用编织袋装土垒纵向围堰,将河床河水截留到河床的一侧,另一侧进行河底砼垫层和挡土墙石笼施工。围堰施工流程如下:用编织袋装黏土垒堰堤→外迎水面铺筑黏质土→再铺一层编织袋→两编织袋之间缝隙填黏土。在基础开挖开始之前检查、测量基础平面位置和现有地面标高。在未完成检查测量前不得开挖。为便于开挖后的检查校核,基础轴线控制桩应延长至基坑外加以固定。根据测量组放出的开挖线,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基至设计标高后,浇筑混凝土垫层或铺设碎石垫层。在浇筑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砌筑石笼网。
(4)水面以下部分石笼吊装。根据现场需要吊装的区域大小、吊车起重臂长度确定起重机停放位置,局部路面需整平硬化加固。吊石施工时,先由岸上工作平台处的工人将网兜吊环挂到吊机吊钩上,待工人移至安全位置后,再由专人指挥吊车起吊网兜(如图2所示)。网兜摆放顺序由低到高(坡脚至坡顶)、逐层摆放。摆放前根据水位做好测量控制工作,确保每层网兜连接紧密。起重机吊起网兜,旋转至抛石区域,并根据预先设置确定的吊放点,同时在网兜入水后卸开脱钩,让网兜沉入河底(如图3所示)。
(5)水面以上护岸石笼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开挖出水面以上石笼位置,完成开挖后首先进行间隔网与网身的绑扎,间隔网与网身应成90°相交,经绑扎形成长方形网箱组或网箱,间隔网与网身的四处交角各绑扎一道,交接处每间隔25 cm绑扎一道。水面以上护岸石笼应错位摆放,同一砌筑层内,不得存在顺向通缝。上下相邻石笼也应错缝搭接,避免竖向通缝。在进行第二层网箱施工时,要按照设计图纸的坡度进行叠级摆放,上层网箱和下层网箱要错开叠砌,按设计要求进行上层网箱与下层网盖的联结绑扎(如图4所示),并固定好网箱与下层箱体位置,才可进行投放填充石料。石料填充时应同时均匀地向同层的各箱格内投料,严禁将单格网箱一次性投满。并控制每层投料厚度在30 cm以下,一般1 m高网箱分4层投料为宜。完成石料填充后将顶板石料砌垒平整,然后用网箱进行封盖(如图5所示),封盖与网箱边框相交,每相隔25 cm绑扎一道。
(6)景观绿化。水面以下0.5~1 m范围内回填鹅卵石(如图6所示)作为景观使用。水面以上边坡石笼上(石笼要高出设计流水面标高)在面层块石之间的缝隙内用土回灌,浇水,保证土填满块石的缝隙,再在块石护坡上面覆盖一层耕植土(如图7所示)。完成回填后选根系发达的水生植物根苗进行种植,并注意保护根系完整,避免造成机械损伤,确保运输中根苗的安全。起苗时间与栽苗时间紧密配合,严格执行随起随运随栽原则,起苗前1~3 d适当浇水使土松软。
4 结语
吊石景观护岸加固在施工过程中不需要大量混凝土、砂浆、机具设备,对水泥用水泥、砖石等材料需求较小,同时对周边水质影响极小,施工完毕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大的污染,实为一种节水、节材、节能加之环保效应良好的施工技术。比较传统浆砌石护岸形式,施工更简单、施工耗材更少,更加经济。吊石景观护岸加固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河道护坡结构往往只考虑河道的防洪、引水、排涝、蓄水和航运等功能,较少考虑河道的生态功能的不足,使得建筑与生态能达到和谐统一。
参 考 文 献
[1]姚立.景观石高空吊装和运输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2016,45(S1):653-656.
[2]钟春欣,张玮.传统型护岸与生态型护岸[J].红水河,2006(4):136-139,143.
[3]胡加琪.可借鉴的日本块石护岸工程的设计理念[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5(1):29-30.
[4]康宏,闫铁伟.日本石笼护岸工程工业化施工技术[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2001(4):43-45.
[责任编辑:陈泽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