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生猪高热性疾病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2018-09-10和永兰

畜牧兽医科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治疗

和永兰

摘要:近年来生猪高热疾病已经成为制约养猪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文中重点对该病的致病原因、治疗应注意的问题和治疗方案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热疾病;蓝耳病;治疗

中图分类号:S858.28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08.038

0 引言

从近几年的现状来看,生猪高热疾病已经成为养猪行业内最令人头疼的问题,近几年来这种疾病已经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有发生,虽然学者、专家已经找到了生猪高热疾病发病的原因,即耳病变病毒引起,但是在实际的生猪养殖过程中,猪瘟、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都给生猪高热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而,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对于高热疾病的预防和控制要能够做大综合治理,强化对猪瘟、猪伪狂犬病、圆环病毒等,而且要能够采用适当的药物进行细菌控制,杜绝寄生虫的继发感染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生猪高热性疾病能够在我国得到有效的控制。

1 致病原因

1.1 仔猪补栏的不规范

当前,市场上存在的大量的种猪基本上都是从不规范的种猪市场上引进的,这样就造成了种猪的来源较为复杂,其免疫力参差不齐,购买者由于对种猪源地的疫情掌握的不是很充分,因而在引进后猪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很大程度上升,并且也没有能够对病猪进行有效隔离,这样就造成了原存栏猪的高热性疾病的发病率极具上升[1]。

1.2 饲养管理不规范

养猪场在猪场的选址方面不按照科学选址原则,所建造的猪场距离交通干线和村庄较近,而且很多猪场没有围墙,在粪尿处理、消毒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从而为生猪高热疾病的发生埋下了较大的隐患。

1.3 免疫接种和死猪的处理不规范

在免疫接种方面一些猪场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简单的采用他人推荐的免疫接种程序,使得免疫接种的次数太少,以及疫苗的种类单一,从而没有能够做到有效防止高热疾病的发生。另外,在死猪处理方面,一些规模比较小的养猪场或者养猪户没有能够做到无害化处理,从而使得疫情的扩散没有得到控制,从而给生猪高热病的防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2 治疗应注意的问题

2.1 不良应激频增

高热疾病致死率的不断提升与经常发生的不良应激有着较大的关系。对于高热疾病治理的早期阶段,采用抗生素治疗过多,从而使得不良应激发生的概率极大提升,也就造成了高热疾病致死率的现象较为普遍[2]。

2.2 用药量不够

生猪高热疾病要想取得良好的质量效果与足够的用药量有着较大的关系,而现实情况确实在治理的过程中经常存在着用药时间不当、用药量不足的现象,从而耽误了疾病治疗的疗程。

2.3 病情反复发作

由于该病的治理早期采用抗生素治疗使得虽然高热疾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控制,但是却不能够彻底的完全治愈,而养殖户却认识不到这一点,从而过早的停止用药,这样就在成了高热疾病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反复发作,使得猪的肠胃内产生了严重的积食,这样反反复复就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3 治疗方案及防治建议

在进行生猪高热病的治疗之前要做好药物试验,对于用药时间和用药量方面要不断的修正改善,要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有条件的话,养猪户可以根据实验室的诊断来决定用药剂量,最大程度的增强生猪免疫力的提升,从而实现预防为主的目的[3]。

在对于治疗药物的选择方面,首选药物仍然是抗生素,以实现早期对于疾病的有效控制。由于高热病属于细菌感染,因而在治疗时最忌讳的是滥用退烧类药物,最好选择柴胡类中剂药,并且还要注意治疗时病猪不能够脱水。最后,对于注射应激的问题,可以采取在用药过程中增加病猪的饮水量,要切忌减少对病猪的驱赶次数。

应加强饲养管理,实行封闭式饲养,最好全进全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从管理规范的猪场引种,并隔离观察7-15d无异常后方可混群;饲喂优质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母猪产后即肌肉注射20%的长效土霉素10~20mL/头,预防母猪乳房炎、子宫炎和无乳综合病:仔猪分别在3日龄、7日龄、21日龄注射20%的长效土霉素0.5mL/头:新购仔猪立即用20%的长效土霉素2~3mL/头肌注,到场后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药物,待猪群稳定后即可进行伪狂犬病、猪瘟、口蹄疫补防工作,猪群长期实行”脉冲式”给药,按程序定期进行免疫接种:粪尿及病死尸体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猪气喘病发病率较高的猪场要有计划地经常对全群进行预防性、组合式投药,饲料添加药物配方,可在1kg饲料中添加万克宁2000mg、氟必康800mg、阿莫西林400mg;或1kg饲料中添加氟苯尼考400mg,喘咳停以O.l%浓度溶于水饮用,可轮流使用,每方使用1个疗程。如猪群患病食欲不佳,可适当增加药物用置,或直接改用饮水给药。对个别严重者,采用肌肉或静脉注射。猪弓形虫病症状较重的病猪,用磺胺-6-甲氧嘧啶70mg体重,与10%的葡萄糖100~500mL混合后静脉注射,病初1次可愈,一般注射2~3次即可。症状较轻的病猪,用磺胺6一甲氧嘧啶70 mg体重肌肉注射,首次加倍,每天2次,连用3~5d即可康复。附红细胞体病临床上采用贝尼尔(血虫净)、九一四、土霉素等按规定剂量和疗程治疗有效。流行季节也可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磺胺类药物来预防。

总之,对于生猪高热病的治疗要做到对症治疗和辅助治疗相互结合,给病猪多补水和维生素,加快其体内病毒的代谢,改善肠胃功能,增强其免疫力,从而实现病猪尽快康复的目的。

4 对策

4.1 对于种猪的外购要谨慎

由于当前蓝耳病疫情经常发生,因此养殖户在引进种猪时要在正规的猪场,禁止在疫情不清和卫生条件较差的不规范市场上进行购买种猪。另外,还要注意的是在购进种猪后要及时做到消毒,进行隔离饲养一段时间,在确认好种猪确是没有疾病后在与栏猪进行混养。

4.2 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在日常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对猪圈定期的进行卫生清洁,对生猪进行定期消毒,一般情况下为1周,而有疾病发生时要能够每天都进行卫生清洁。并且,要能夠及时的驱虫、蓝耳并以及猪疫病等疾病的免疫注射。正常情况下,新引进的种猪进栏后在第1周进行驱虫,之后再进行蓝耳病与猪肺病的注射,科学的饲养管理有效的防止生猪高热病的发生。

4.3 及时会诊

当生猪发生疾病时要聘请有经验的兽医专家进行会诊,当发生生猪原因不明的高热时,采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时,要及时的请兽医专家进行会诊,以此来确认病原体,再进行对症治疗。

5 结论

在夏秋季节,生猪高热疾病的发病率最高,该病是由多种病原体感染所引发的病猪持续高温、皮肤发红以及食欲减退为症状的综合性疾病,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可以使得该病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邢秋菊治疗生猪高热性疾病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8,34 (3):219

[2]李晒阳,胡时均治疗生猪高热性疾病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33 (7):197.

[3]李鸣春,李志刚,猪高热混合感染综合征的诊断及防控措施[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4):104-105.

猜你喜欢

治疗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