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地区犬皮肤真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018-09-10潘青宋军鹏
潘青 宋军鹏
摘要:在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宠物犬真菌性皮肤病的致病菌种、发病原因及机制、发病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对廊坊地区12家宠物医院临床接诊的皮肤病患犬的病历资料的调查与研究,了解廊坊地区现阶段犬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原种类、发病规律以及特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犬;真菌;皮肤病
中图分类号:S858.9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8.08.003
0 引言
真菌[1]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微生物,其中有部分真菌可以寄生在动物的体表,引起动物的真菌性皮肤病。随着饲养宠物犬[2]的人们越来越多,宠物犬真菌性皮肤病的病例也在逐年越多,宠物犬真菌性皮肤病也是宠物临床诊疗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同时它也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严重影响了动物及人类的健康。
近几年廊坊地区宠物犬的饲养量出现了急剧的增多,尤其以小型的长毛宠物犬居多。出现皮肤病感染的几率也因此而增多。
1 国内外犬皮肤病现状及发展趋势
自然界中的真菌绝大多数为非致病性菌,有些仅是条件性致病菌,真菌的致病性包括:真菌性感染、条件性真菌感染、过敏性真菌病和真菌毒素中毒症等。
皮肤癣菌分为须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菌属[3]。目前已报告的皮肤癣菌约有45种,其中一部分感染动物,对人类致病的有20余种。在我国主要是石膏样毛癣菌、表皮癣菌属和须毛属癣菌等。国外对此类疾病研究较多,国内人医在1986年和1996年经历2次大规模调查后已经基本掌握了我国人群真菌病的种类、数量、流行地区和流行趋势。国内兽医也在不同地区做了一些不完全流行病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各地致病真菌总类大体一致,但是各地温度、湿度、气候以及人们的饲养条件的不同,该病的流行也表现出不同的地方特点。
犬小孢子菌于1902年被首次发现,是犬类较常见的致病性真菌之一。20世纪40年代,国内外很多学者就已经开始对犬的真菌性皮肤病进行研究,一些抗真菌的药物相继被研制出来并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犬小孢子菌常常感染各种动物以及人类。在人医上,它是头癣、体癣以及少数甲癣和其他少见真菌的主要病原。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犬小孢子菌已占真菌病总发病率的第一位,而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真菌感染在犬类主要的症状是局限性的轻度角化过度或不全,棘皮层轻度增厚和中度水肿,加之幼龄动物皮脂腺发育不全,皮质分泌量少抑菌功能不强,所有幼犬更容易发生。据研究资料显示犬的皮肤真菌病70%是犬小孢子菌引起,表皮癣菌和须毛癣菌只占30%。须毛癣菌感染时,患部多在鼻部,位置对称。病变处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状脱毛。慢性感染的犬患处皮肤表面伴有鳞屑或呈红斑状隆起,有的有结痂,痂下因细菌继发感染而化脓。特别是葡萄球菌感染时常引起瘙痒,可形成结节状、较深的炎性化脓病灶等皮肤感染的症状。
廊坊地区宠物犬的饲养数量已经越来越多,据粗略统计,2015年廊坊市区的宠物犬数量已经达到15万只左右,仅廊牧宠物诊疗中心2015年接诊宠物犬的数量达2万1千只左右,其中皮肤病的病例在10%~15%左右,每年夏秋季节会出现犬皮肤病的高发情况。
2 廊坊地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调查
为了调查廊坊地区犬常见皮肤病[4]的发生情况,自2016年5月- 2017年11月份,对廊坊地区12家宠物医院接诊的犬感染真菌性皮肤病的病例资料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掌握了廊坊地区犬常见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检查以及治疗情况。
2.1 犬真菌性皮肤病的临床检查方法
2.1.1伍德氏灯检查法[5]
波长为253.7 nm的经过钴或镍玻璃过滤的紫外线灯在暗室中照射皮肤患部,有一半以上被小孢子菌感染的毛发、皮屑或者皮损区会出现黄绿色的荧光。伍德氏灯检查为初步检查的一种方法,确诊还需要进一步實验室检查。
2.1.2 显微镜检查法
患部拔取毛发、刮取患部少量皮屑和少量上皮组织置于载玻片上,滴加几滴10%~20%KOH,加盖载玻片,作用约30min或者稍微加热约15s,待样本透明后显微镜下检查有无真菌孢子或者菌丝。
2.1.3 真菌培养法
采集患部病料少许接种于皮肤真菌培养基或者沙氏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后依据菌落颜色、形态以及显微镜下形态进行检查确诊。
2.2 调查结果
2.2.1 廊坊地区201 7年度犬皮肤真菌的发生情况
选取了2016年5月- 2017年11月廊坊地区12家宠物医院的门诊病例进行调查,共统计门诊病例47935份见表1,伴随有犬真菌性皮肤感染的病例共计2358例,占门诊发病数的4.92%。
犬皮肤病的发生随着季节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规律(见表1),调查结果显示廊坊地区犬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生主要发生在5、6、7、8、9月份,其中7、8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2.2.2 犬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的年龄性因素
犬真菌性皮肤病在1岁以内的幼犬比较容易发生,青壮年期的发病率较低,8岁以上的老年犬较青壮年期的发病率逐渐升高,见表2。
2.2.3 犬真菌性皮肤病发病的品种因素
全真菌性皮肤病的发病以斗牛犬、松狮犬、京巴犬等皮脂腺较发达、皮肤褶皱较多、对皮肤瘙痒反应比较敏感的犬种的发病率居多,其次是金毛犬和贵宾犬等饲养比例比较高的宠物犬等。统计数据见表3。
3 结果分析
在调查过程中选择诊疗设备齐全,诊疗水平较高的宠物医院作为调查对象,被调查医院也充分运用了相关文献提供的检查和诊断方法,以便保证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相应的对于宠物医院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了良好的诊断基础。
调查过程中充分利用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优势,在对采集到的病料在各自宠物医院门诊进行初步化验之后并在廊坊职业技术学院实验室进行了重复培养化验,在实验室真菌培养的过程中严格的按照真菌培养的流程进行操作,保证了诊断结果的可靠性。
廊坊地区每年的7-8月份为暑热季节,天气潮热,宠物犬平时的饲养环境不理想,通风换气条件较差,比较阴暗潮湿;消毒工作不到位,笼具、狗窝、地面等没有按时消毒;平时被毛的梳理、护理以及清洁工作不到位,没有按时洗澡,容易导致体表寄生虫、污垢等在被毛下的蓄积,加之气温的潮热也可以直接刺激皮肤产生微生物感染;同时有些宠物主人在家自己给宠物洗澡.认为天气炎热不用彻底吹干,只用阴干就行,导致被毛较长的宠物犬体表皮肤湿度较高,加之外界气温较高,很容易导致皮肤表面微生物的过渡繁殖。这也印证了统计数据显示的每年的7-8月份是皮肤病的高发季节,同样真菌性皮肤病在7-8月份也是高发季节。
各种病原微生物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下极易生长,真菌也是。温度在20~27℃,相对湿度在50%~90%时最适合细菌和真菌的生长与繁殖。若犬只长期生活在比较潮湿温热的环境中,其生理活动以及正常的新陈代谢都会受到影响,犬只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身体的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特别是粘膜免疫的调节功能会受到与之接触的外界温热环境的影响而下降。当犬只免疫力下降的时候,皮肤黏膜容易出现临床症状[6]。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他提高,宠物犬的饲养数量也在逐年的增加,同时宠物的寿命也在加长,门诊病例中1岁以下的幼犬和8岁以上的老年犬的门诊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从本次调查统计数据来看,1岁以下幼犬和8岁以上老年犬的门诊数量高于青壮年犬的门诊数量。数据同时显示,1岁以下幼犬和8岁以上老年犬的皮肤真菌感染病例的比例较青壮年犬偏高。l岁以下的幼犬,因为其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机体抵抗力较低,特别是粘膜免疫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皮肤抵抗力比较差,从而导致皮肤病的发生的几率比较高。幼犬在活体流通的过程中,饲养环境的改变、饮食习惯的改变、生活习惯的改变、离群的应激反应、运输的应激反应等此类应急反应会导致幼犬的抵抗力下降,皮肤黏膜的免疫力下降,从而导致幼犬皮肤病的几率较高。有些主人在购回幼犬后担心会出现拉稀、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甚至继发细小病毒症状等胃肠道疾病的发生,甚至有些主人误认为饲喂量较少可以保持较小的体型等错误的观点,所以在购回之后饲喂量比较少,加之没有科学的饲喂方面的知识,长时间少量的喂食,没有随着年龄和体型的增长适时加大饲喂量,使得幼犬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抵抗力较低,被毛粗乱,没有光泽,体表病原微生物很容易侵袭从而导致皮肤病的感染。青中年犬因为身体发育已经完善,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系统已经发育健全,饮食习惯、饲养习惯已经养成,所以感染皮肤病的几率相对来说较小。老年犬进入老年期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逐渐退化,抵抗力逐渐降低,特别是近些年家庭条件较好,饲喂方面营养比较丰富,加之平时活动量较少,多数老年犬都有肥胖的体型,从而导致其皮脂腺、毛囊腺比较发达,体表油脂分泌较多,适合体表病原微生物的过度繁殖,从而表现出皮肤感染的症状。同时老年犬的一些老年性疾病较多,有些老年病的发生导致机体内分泌的紊乱,从而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皮肤症状或者皮肤的抵抗力下降,从而继发皮肤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皮肤真菌性疾病的发生率也会随之提高[7]。
随着宠物犬饲养数量的增多以及宠物犬饲养的流行趋势,加之市区限养规定的逐步实施,从调查统计来看,市区宠物犬的饲养以仍以小体型、不爱掉毛、没有特殊体味、容易打理、性情乖巧的玩赏犬为主,常见饲养品种有贵妇犬、比熊犬、斗牛犬、金毛犬、拉布拉多犬等。从调查结果来,皮肤真菌性疾病發病率较多的品种为斗八哥犬、京巴犬、斗牛犬、松狮犬、雪纳瑞犬、斗牛犬、京巴犬、松狮犬等几类品种,因为品种、体型原因,天生皮肤褶皱较多,皮脂腺较发达,体表油脂分泌较旺盛,加之京巴犬、松狮犬有较长的被毛,气温潮热的环境下,如果护理不当,在皮肤的褶皱处极容易形成引起体表病原微生物的过度繁殖,从而表现出皮肤感染的症状,从而导致真菌性皮肤病的感染。贵妇、比熊犬、拉布拉多犬、金毛犬等宠物犬因为天生乖巧、性情温顺、服从性好、不容易掉毛,没有明显体味、容易打理,所以饲养数量较多,但是因为贵妇犬、比熊犬、金毛犬有较长的被毛,如果长时间没有进行科学的护理,或者饲养条件较差,也是容易引起皮肤病原微生物的过度繁殖,从而导致临床检查发病技术较多,但是总体发病率不算太高。
参考文献
[1]丁明星,林德贵.北京地区犬猫被毛真菌菌群的调查[J].畜牧兽医学报,2006,37(5):504-509.
[2]孔繁瑶,家畜寄生虫学(第2版)[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7.
[3]王祥生,于洪俊,毕可东,等.犬和狐皮肤病流行情况调查及防治[J].中国兽医科技,1999,29 (2):16-18.
[4]卜春华,杨惠超,黄文峰,等.宠物犬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及病因[J].中国畜禽种业,2008(6):58-59.
[5]李曾夏子,李文平.犬皮肤真菌病研究进展[J].畜牧与兽医,2008,41(3):93-95.
[6]马勇.犬真菌性皮肤病的病因调查及防治措施[J].阴山学刊,2008,22 (1):46-49.
[7]李杰,林德贵,金艺鹏犬蠕形螨病[J].中国兽医杂志,2005 (8):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