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组织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研究
2018-09-10刘丽丽朱桐李鹏
刘丽丽 朱桐 李鹏
摘 要:党的十九大强调要推进基层协商工作,加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文章在高校现有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的基础上,总结高校工会组织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并对实现路径提出建议性意见。
关键词:高校;工会;组织发展;基层协商民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07-0047-03
Abstract: The 19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Party stressed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grass-roots consultation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Based on the existing form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universities,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grassroots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trade union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the path.
Keywords: university; trade unions;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grassroots consultation democracy
一、高校工會组织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意义
(一)高校工会组织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是党群关系和谐的重要保障
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书记指出“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1]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可以说是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党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有效载体和机制创新。高校工会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制度,有利于强化党员领导干部的服务意识,增强群众观念,提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全力解决群众所需。在决策和具体执行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实现党与民心、民意、民情的联动,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
(二)高校工会组织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是校园民主管理的重要方式
将协商民主与高校民主管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是促进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是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改进高校管理和领导方式,进而实现高校管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对完善和创新高校民主管理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建设民主和谐高校的重要保证。
(三)高校工会组织发展基层协商民主是基层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有益补充
高等学校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处于十分重要地位,具有强烈的社会引领和示范作用,[2]是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重要基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迫切要求我们充分发挥好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最大限度地广集民智,把改革发展中的矛盾化解下去,形成共识、凝聚力量干大事。当前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诸多议题需要依靠未来的研究去充实。本文针对高校领域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开展研究,对于丰富国家基层协商民主研究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高校工会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内涵特征和主要形式
借鉴、整合西方学者的研宄成果和结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实践,中央编译局陈家刚对协商民主内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协商民主是一种治理形式,协商民主意味着政治共同体中的自由、平等公民,通过参与政治过程,提出自身观点并充分考虑其他人的偏好,根据条件修正自己的理由,实现偏好转换,批判性地审视各种政策建议,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3]协商和共识是协商民主的最核心的要素。
高校工会发展的基层协商民主具有包容性、多样性,平等性、公开性、科学性等五个特征。1.包容性:从协商主体的角度出发,高校工会协商主体包括广大教职工、党政管理主体,党外人士等;从协商内容的角度出发,高校协商内容既涉及学校重大问题,还关乎教职工个人问题。2.多样性:高校工会的协商形式具备多样性特征,如教代会、工代会、联席会、座谈会等多种协商形式,协商民主实现形式的多样性正是基层协商民主得以实现的重要载体。3.平等性:高校工会协商各主体之间是平等的,身份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平等性是协商民主的最基本原则,是形成良好共识的重要基础。4.公开性:高校工会协商民主的协商议题、协商过程与协商结果等都应是开诚布公的,每一名教职工都有知晓权。5.科学性:高校工会开展协商民主必须是科学规范和程序合理的,即高校工会要把握协商民主的工作规律性,实现协商民主程序的规范化,以增强协商民主的有效性。[4]
目前,高等学校基层协商民主普遍采用的形式主要包括:各级教代会、工代会的“双代会”制度,听证会制度,校务公开制度,联席会制度,重大事项提案制度,通报制度,走访制度,党代会、民主听证会,民主协商座谈会,教师恳谈会,意见征求会,民主评议干部,领导信箱等。[2]
三、高校工会发展基层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一)协商民主主体参与度有待提高
协商得以开展离不开主体的广泛参与,并且要实现高质量的协商,还需要主体具备参与协商的意识和能力,并进行理性参与。但是目前高校在协商民主过程中,主体参与不够的问题最为明显:
第一,基层协商参与主体意识和能力不强。高校开展协商民主主要依靠教代会、工代会等方式,偏重选举民主而较为轻视协商民主。现今的高校工会普遍缺乏年轻力量,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现有工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已无法满足学校的发展。由于高校协商主体普遍缺乏关于协商会议规则方面知识的掌握与实践,协商能力不足,较易导致不正当利益诉求等问题涌现,或过分追求和谐而回避冲突的情况,致使协商过程失范,效率低下。
第二,基层协商参与主体不够广泛。协商工作开展时要把协商问题所涉及到的利益相关方全部纳入到商讨过程中去,通过公开理性的商讨形成一致意见,使得各方利益得到合理保障和顺利落实,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参与主体包容性明显不够。党外民主人士和群众在协商中普遍参与不足,党政机关往往成了协商的主导者,容易造成一言堂现象,弱势群体利益难以得到保证。另外,涉及到对一些专业技术要求高的事项进行协商时,缺乏相关专家、学者的参与,缺少第三方评估,极有可能导致协商结果缺乏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协商民主制度有待完善
第一,工作制度有待健全。
协商民主工作制度是协商工作实践的准则与依据,是工会协商民主工作规范开展的必要保障。高校现实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协商民主工作的开展和发挥的程度往往与学校领导者密切相关,容易出现协商随人事的变动被搁浅的现象,出现上述现象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学校缺乏完善的制度规则和运作程序,只有制度健全了,民意才能有效表达,协商结果才能有效落实。正是高校基层协商基础制度有所欠缺,致使各个层面的协商都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基层协商民主的作用难以真正发挥。
第二,监督反馈制度有待完善。
基层协商本质上就是积极监督,它将学校置于教职工的拷问和约束之中,保障权力的行使和决策的制定真正符合教职工的意志。但大部分高校现下还缺乏健全的监督和反馈机制,教职工监督权有如虚设。理论上高校教职工应是监督的主体,对协商的过程和结果的落实进行有效监督,但是在实际过程中,学校管理部门在协商中发挥着主要作用,议题的制定、协商规则的制定都由学校主导,这就使教职工的监督权容易流于形式。目前高校基层协商更多是提供教职工进行民主表达的渠道,却缺乏专门机构或者人员对结果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反馈,造成过程与落实脱节,导致协商结果落实成效性不强。
第三,程序性制度有待规范。
协商程序一旦失去应有的正当性与正义性,协商的结果难以有共识,甚至出现不合法的现象,要想保证协商运行规范、有序,确保协商成果合法,就必须规范程序性制度的设计和运行,程序公平是组织公平的重要体现。而现有高校虽然对协商流程的程序有所设计,但实际协商中落实性差,尤其程序性制度的不完善更是降低了协商的可操作性、规范性及合法性,最终影响协商的成效。
(三)协商民主形式有待丰富
各级教代会制度、联席会、校务公开制度以及党代会等传统协商方式是现今高校协商民主工作开展的主要协商形式。这些传统的协商形式大部分属于决策外的协商,发挥作用以为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为主,却很难真正反映民意。教代会是高校实行民主管理和协商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大部分教职工代表没有最终决策权,只是履行一般的参于与监督权,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广大教职工的意愿与诉求,协商效果不理想。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加强社会义協商民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表明支持鼓励协商民主建设探索创新。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鼓励探索创新,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渠道、各种方式进行广泛协商,建立健全提案、会议、座谈、论证、听证、公示、评估、咨询、网络、民意调查等多种协商方式。[5]这一意见为高校开展丰富多样的协商形式提供了政策理论依据。
四、高校工会发展基层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探讨
(一)增强协商民主意识,强化工会队伍建设
第一,增强协商民主意识。
协商民主理论要求参与者都“能公平的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自由的表达意见,愿意倾听并考虑不同的观点,在理性的讨论和协商中作出具有集体约束力的决策”。[6]在协商过程中不存在权利优先性,不存在管理层利益至上的问题,每个人在协商的过程中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作为协商主体的权利意识。
增强协商民主意识,首先,要高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协商民主的重要性。高校领导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人为本,引导并依靠广大教职工建设一流高校,积极推进协商民主制度的建设。学校党委要充分认识到协商民主是党群关系的重要纽带,要重视工会协商民主工作的开展,为工会开展好工作、发挥好作用提供平台;其次,要进行强有力的宣传。通过政策解析和实际案例讲解等方式,深入各院系进行宣传和宣讲,树立和强化广大教职工协商民主的意识,使其对协商民主的意义、作用和运作过程都有所了解,同时也为工会开展基层协商民主工作打下良好群众基础。
第二,强化工会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工会队伍的思想建设。第一,高校应将协商民主工作纳入工会工作职责之中,树立和强化工会人员协商民主意识。第二,加强工会协商民主工作的理论研究,使工会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协商民主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强化工会的民主管理职能,不断提高开展协商民主工作的能力;其次,注重高校工会队伍的组织建设。高校需要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的工会队伍,重用善于沟通、善于倾听收集群众意见、协调各方关系的年轻有为专业出身的人才;最后,要加强职业化训练。从心理学、管理学、法律法规以及如何培养自身一种开放和包容的个性等其他方面知识开展培训,优化其知识结构及工作方法,全面提高服务学校协商民主发展的能力。
(二)健全协商制度,完善监督机制
高校协商民主相关配套制度的建设与完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高校协商制度建设的合理性和高效性,可以说制度对指导和规范工会工作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只有健全制度才能使高校协商民主有效开展。
第一,要加强协商民主工作配套制度的建设。在现有协商民主工作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相关配套制度,才能更好地保证协商民主工作取得实效。如教代会制度作为高校重要协商形式之一,需要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也应建立和健全包括教代会提案制度、各级教代会代表选举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
第二,要建立健全协商民主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工会应在广泛深入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听取校内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对需开展协商工作的内容、主体、时间、方式等问题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使得高校协商民主工作能进一步科学与规范,从制度层面为工会协商民主工作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第三,完善监督制度、反馈制度和工作评价制度。完善协商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如协商民主监督实施细则等,确保高校协商民主督查工作落到实处,防止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有章不循、制度贯彻不力的现象。同时,完善协商结果的落实反馈制度,让协商民主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完整的协商民主工作闭环,避免出现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情况发生。完善协商民主的工作评价制度,有利于对协商民主工作的流程、机制和实效开展科学评价,便于高校工会及时总结经验并查找不足,进而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提高开展协商民主的工作实效。
(三)拓展协商民主渠道,丰富协商民主形式
第一,充分发挥高校党外教师队伍的优势。高校教职工有共产党员,也有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他们都是重要的协商民主参与主体,其中党外教师是广泛开展协商民主的重要资源。可建立党员与党外人士的定期联席会制度,并在开展协商民主工作时聘请党外教师担任监察员、咨询员、督导员等,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及自身优势,为协商民主工作的顺利开展献言献智,为民主和谐校园的建设作出贡献。
第二,实现协商民主工作形式的多样化。高校工会开展协商民主工作要避免形式太过简单和单一,要因地制宜地根据协商内容和性质采取不同的协商民主形式。针对学校重大事项,一般可通过教代会重大问题提案等形式进行协商,针对想倾听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可选用交流恳谈会、座谈会等形式。
第三,发挥好新媒体的作用,打造基层协商新平台。信息时代的来临,要求基层协商民主也要创新形式跟上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这一载体。首先可以通过开通工会微信微博,构建网络交流平台,这样的平台具有实时性,可以快速并大量搜集校内外的意见和建议,教职工也可以实时进行协商监督,这样可大大提高高校工作的时效性和开放性。其次,使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协商。将信息化手段应用至协商民主工作中去,可以极大提升协商效率。如建立协商门户网站,在网站搭建网上提案系统和问卷调查系统,以及开展网络视频会议或进行网络直播等现代化手段,不仅使协商民主的形式得到有效丰富,也让工会的协商民主工作更透明高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共十九大开幕,习近平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作报告(直播全文)[EB/OL].http://www.china.com.cn/cppcc/2017-10/18/cont
ent_41752399.htm2017-10-18.
[2]杨光,冯振业,齐民.党外教师在高校基层协商民主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4(6):33-36.
[3]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3):26-34.
[4]夏莹.协商民主是高校工会工作的重要形式[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6(2):108.
[5]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EB/OL].http://www.cssn.cn/zt/zt_xkzt/zt_zzxzt/zcdpd/jqshzyxsmzjs/201504/t2015
0422_1597166.shtml.2015-2-9.
[6]莫吉武,杨长明,蒋余浩.协商民主与有序參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3.
[7]李菁.新常态下高校工会工作创新和发展解析[J].高教学刊,2017(17):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