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强军之路(二)

2018-09-10杨燕南李大光

中国军转民 2018年7期
关键词:军民强军国防

杨燕南 李大光

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发展大跨越的40年,也是人民军队大发展大跨越的40年。4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40年的国防和军队建设是中国军事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展阶段,国防建设更加坚强。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以法治军、铁腕反腐、严惩军中蛀虫,我们的钢铁长城变得坚不可摧。在党中央、习主席统领下,国防和军队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全军正以豪迈步伐向着世界一流军队挺进。

三、不断创新我军特色军事理论

先进的军事理论,历来是军队建设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军事行动的先导。军事理论研究落后,在平时会导致军队建设整体失衡,在战时会导致战争整体失败。40年来,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我军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加强理论武装和推进理论创新。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党在新时期的强军思想。

创立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设也随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毛泽东军事思想与新的历史条件相结合,在对时代主题、世界战略形势、新时期中国国情与军情、现代战争特点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军队建设的特点规律,首先提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性转变的重大决策,继而提出了新时期军队建设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途径道路,逐渐形成了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纲领和指南。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指引我们党正确解决了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我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大课题。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的一般原则与新时期中国军队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和平时期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指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并取得了显著而重大的成就,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宝库。

创立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期间,我军建设所处的背景条件和需要回答的主要问题发生了深刻变化,如国际战略格局由两极走向多极,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信息化战争成为未来战争的基本形态。江泽民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揭示新规律。在领导新形势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系统地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一系列新的理论、原则和方针政策,为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正确方向。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指引我们党正确解决了在世界新军事变革蓬勃进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保证人民军队打得赢、不变质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军事领域的生动展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创立了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并明确指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在领导国防和军队建设新的实践中,胡锦涛就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題作出了新的深刻阐述。这些重要论述,是对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特点规律的科学揭示和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最新境界和最新阶段。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指引我们党正确解决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课题。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内容十分丰富,特别是关于军队要肩负起“三个提供、一个发挥”历史使命的观点;关于坚持把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统一的观点;关于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统筹军队建设发展全局的观点等重要思想观点,全面开拓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新境界。

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强军思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总揽全局,开创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了科学指南。习主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巨大理论勇气和战略智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深邃思考和战略筹划,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形成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习近平强军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升华了我们党对军事指导规律的认识,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和当代中国军事实践提升到新境界。习主席高度重视军事科学发展,强调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有一流军事人才、一流军事理论、一流军事科技;坚持军事理论与军事科技紧密结合,创新军事科研工作组织模式,推动开展协同创新,发展现代军事科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军事科研机构;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形成无愧于时代的当代中国军事学术思想和学术成果;发扬创新精神,努力开拓具有我军特色的军事人才培养和军事科研新路子等。2017年7月,习主席亲自向重新组建的军事科学院授予军旗并致了训词。

6年来,我军军事科学发展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推动强军兴军注入了强劲动能。习近平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放在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四个组成部分之首,彰显了其重要地位作用。习主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的要求,同时强调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紧紧抓住军事理论现代化这个先导,着力以先进军事理论引领带动整个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四、军民融合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当代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信息化战争的制胜机理和作战样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科技和社会的依赖性空前增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取更加雄厚的物质技术支持。

作为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就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中。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推进,国防经济与社会经济、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现代战争对国民经济、民用技术和一般民众的依赖性大为提高。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又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进行总体设计,组织管理体系基本形成,战略规划引领不断强化,重点改革扎实推进,法治建设步伐加快,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书写出波澜壮阔的时代新篇。2016年3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同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式印发这一纲领性文件,明确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部署基础、产业、科技、社会服务等8大领域统筹建设重点任务,为走开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提供了基本依据和重要遵循。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重大战略问题。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必然选择,要加强战略引领,加强改革创新,加强军地协同,加强任务落实,努力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动力和战略支撑。回眸近年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发展历程,从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到2017年1月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军民融合的重要论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正在以坚实的步伐向前推进。同年6月,习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要求各有关方面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把军民融合搞得更好一些、更快一些。9月22日,习主席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強调,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善于运用系统科学、系统思维、系统方法研究解决问题,既要加强顶层设计又要坚持重点突破,既要抓好当前又要谋好长远,强化需求对接,强化改革创新,强化资源整合,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以点带面推动整体水平提升,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统筹经济社会建设和国防军队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必由之路。这个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国家战略正在凝聚起富国和强军的磅礴力量,在实践中日益凸显出其强大作用,不断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欣欣向荣的新局面。

积极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统领党、政、军各方力量,协调解决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重大问题,对军民融合发展全领域、全过程实施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和统一领导,在中央层面解决了军民融合体制制度缺位问题;有效布局军地部门职能配置,加强组织领导和顶层设计,中央军委设立军民融合发展的协调机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完善相关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为加强对军民融合发展集中统一领导提供了组织体制保证。

初步形成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坚持国家主导,以把控融合方向、调节运行状态、提供公共服务为重点,加强规划指导、政策引导、宏观调控和资源统筹,有力推动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深度融合发展;强化需求牵引,完善军地需求对接机制,突出国防科技、武器装备、人才培养等重点领域,调整改革管理机制,成立军委科技委、跨军地部际协调小组等,解决了长期以来军地需求对接分散管理、单线沟通、多口对接等突出问题;坚持以市场为纽带,畅通“民参军”渠道,健全“军转民”机制,开通了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公开武器装备预研项目指南,拓宽军地科技协作、社会化保障渠道等,军地共享资源、共赢发展成效日益显现。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下,一些原先单一生产武器装备的军工企业华丽转身,顺利实现“军转民”,把强大的科研生产能力转化为增强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军民融合后,一大批军民两用的科技创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如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量子通信技术等正在揭开神秘的面纱,向网络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纵深推进。实践证明,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大力推动经济建设,实现富国目标的“助推器”。

健全完善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着眼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党和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作出战略部署,确立了军民融合依法有序推进的原则;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相关事权划分、综合性立法、标准规范制订等提出明确要求;国家部委和军队系统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吸纳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的措施意见》《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目录》,调整改革国防生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初具规模。

发生在很多地方的一切,有力证明同一个命题:军民融合,富国强军、惠兵利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谱写出融合共享、创新发展的壮丽史诗。

(作者简介:杨燕南,国防大学科研部参谋,少校军衔;李大光,国防大学联合勤务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军民强军国防
美国如何“玩转”国防供应与采办
强军战歌
数形结合法在初中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军民融合:破题与思辨
从《强军》,看强军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欲“强国”必须“强军”
俄罗斯2009—2011年国防预算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