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文情怀”理念下的“育动课堂”模式构建及教学策略研究
2018-09-10许平
许平
摘要:教学改革既是教学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程的需要,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社会发展的大变革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人文情怀的教学意识已经被多数的教育从业者所接受,以人为本,相互尊重的教学关系是和谐价值观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本文正是在这个大方向下,在人文情怀的理念下,以体育课堂中的体育运动作为实践载体,通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构建起全面的“育动课堂”。
关键词:人文情怀;育动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生活的环境在不停地改变,社会的变革和进步也在不断的进行,大环境和小世界都在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就需要完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在“人文情怀”的理念引导下,构建“育动课堂”教学模式,以“育动课堂”为载体,建立一个有“人文情怀”的教学课堂氛围。
一、概念的界定
(一)人文情怀
人文情怀指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二)育动课堂
育动课堂在人文情怀的理念下,以体育课堂中的体育运动作为载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使学生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这六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人文情怀”理念下“育动体育课堂”模式的构建
(一)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三方面合作的途径
中小学生的“育动体育课堂”的意识建立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共同影响才能产生的结果。
比如一个家庭中,父母都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且能够持续的参与其中,在这种家庭中的孩子就会在潜意识中对这种项目有更近的认识。学校是体育教学开展最全面的地方,也是培养体育意识最好的地方。比如有学校能在每周开展一节垒球课,那么这个学校的学生在成年以后,即使多年后,至少还记得垒球这项运动的规则和常识。某个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奥运会中的垒球比赛,也会对技战术有所了解,不至于感到陌生。而中小学的春、秋季运动会,更不单纯是一个运动会那么简单,通过开运动会,让同学们能有团队意识、荣誉意识、责任意识、组织意识和拼搏意识,通过运动会还能让同学知道仪式感,这对于同学们今后成长非常重要。
总之,家庭、社会和学校都能运用体育这种载体,让中小学生从内心深处体会到运动的正能量,这就是“人文情怀”的一部分。
(二)家长的体育运动观念和对中小学生健康运动的重视
作为家长,是中小学生教育中的最初阶段,也是影响孩子运动观念的最基础力量。如果家长不爱运动,业余时间躺沙发或是玩手机游戏,那么孩子也会耳烛目染,不爱运动。相反,如家长喜欢一些运动,哪怕是最业余的运动,一周能坚持一两次的运动,这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运动观念。家长的体育观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运动观,家长重视体育运动,这才能影响到孩子们的正确体育价值观,站在关心下一代的基础上,这也是“人文情怀”的一部分。
(三)教师对体育技能教授的潜在价值影响学生理解育动体育的价值
中小学生的体育观念和运动价值,除了来源于家庭,更重要的也来源于学校和体育教师。曾经有一种流行于室内的体育运动项目叫“康乐球”,类似于在棋盘上将象棋当台球打,是一种非常休闲的运动项目。但是,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不认识康乐球为何物,这正是学校体育教师的教学安排和对体育的理解的影响。如果体育教师在建议学校在中小学校园里,全面开展各种体育运动,哪怕只是见一次、试一次,这都会影响着中小学生的体育观。
综上所述,社会、家庭和学校是最能利用“人文情怀”对中小学生的体育观念产生影响的方面,这也是国家提倡全民运动的初衷。
三、中小学在“育动体育课堂”模式下的教学策略
(一)课堂竞争与使用学习的方法
在中小学的体育课堂上,要培养学生成熟的心理和拼搏的精神,就要用比赛的方式进行。田径项目中,看谁跑得快、跳得远、投得高,这都是在比赛竞争中培养学生的心理。同时在比赛中不断改进竞技状态和方法,从而提高运动成绩。体育运动更多则是团队的竞争,既是竞争也有合作。比如在足球或篮球课上,分组对抗是必须要进行的,在分组对抗中,有球技好的,有球技一般的,但既然是一个团队,输和赢都要努力,而不是单纯的埋怨。
(二)课堂替代式教学策略
体育教学多在室外,如果一些中小学校没有室内场地,而体育课时恰好遇到下雨,在课堂如何上好体育课,这就会使用替代教学的方法。对于目前电视教学的常规方案,体育比赛、战术分析、体育历史评说、体育传统讲述等都可以运用到教学中。这种模式会让同学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了解到更多的体育本身的东西,也对中小学生更深地理解体育运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
(三)校内与校外教师走教形式与效果
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多为年级固定的体育教师,要掌握全部所有的體育运动规则和技能,也不是每一位中小学体育教师所具备的。因此,通过校内外的教师进行走教式教学,对于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可以在一个地方的多所中小学校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马锋.落实“三三五”教学模式 构建思想品德高效课堂[J].学周刊,2016(12):74-75.
[2]刘军,祝雪珂,郑涛,徐霄冰.“双主”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及其应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12):77-83.
[3]刘晓琳,余其芳,江学锋,范永林.“三六四”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5(08):128-130+82.
[4]刘海军.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5,31(03):72-76.
[5]戎玲玲.高效自主、多维互动的高中物理课堂模式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2(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