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大时装之都的经验对浙江时尚产业发展的启示

2018-09-10刘娟孙虹

丝绸 2018年7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浙江

刘娟 孙虹

摘要: 时尚产业属于无烟产业与朝阳产业,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不断提升。通过对五大时装之都时尚产业体系建设与发展历程进行文献资料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发现巴黎、纽约、伦敦、米兰和东京的时尚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各有特色,具备不同的产业优势,并在政府引导及消费推动的作用下形成了世界矚目的时尚中心。文章以浙江省时尚产业体系建设与产业发展为目标,从浙江省时尚产业发展现状出发,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对应的五大时装之都的发展经验与解决方式以供借鉴。

关键词: 时尚产业;时装之都;时尚体系;产业发展;浙江

中图分类号: TS94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7003(2018)07006406引用页码: 071110

Inspiration from the experience of five fashion c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fashion industry in Zhejiang

LIU Juan,SUN Hong

(a.School of Fashion Design & Engineering, b.Zhejiang Clothing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c.Key Laboratory of Digital Technology

of Silk Cultural Heritage and Design,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Fashion industry belongs to smokeless and sunrise industry and its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city is continue to rise.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of fashion industry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in the five major fashion capitals: Paris, New York, London, Milan and Tokyo, we found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shion industry in the five cities have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industry advantages. Besides, they form with the worlds center of fashion under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guidance and consumption driving. This paper takes Zhejiang fashion industry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s the goal, starts from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fashion industry in Zhejiang and proposes some experiences and solutions from the top five fashion capitals according to the shortcomings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Key words: fashion industry; fashion capital; fashion system; industry development; Zhejiang

收稿日期: 20171018; 修回日期: 20180510

基金项目: 浙江省社科普及全额资助项目(17KPCB03YB);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项目(17KPCB03YB)

作者简介: 刘娟(1993),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服装设计与营销。通信作者:孙虹,教授,sh@zstu.edu.cn。时尚产业是指以时尚为关联点的产业集合,主要由服装产业和城市文化产业两大部分构成,时尚工作者和政府、协会等是连接这两部分的纽带,这几部分共同作用,推进时尚产业的发展建设。时尚产业集合了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产业,不仅提供体现流行审美和消费偏好的有形的消费产品,还提供无形的消费服务[1]。

普里斯特A(Priest A)[2]认为时尚产业应该围绕以服装业为核心和龙头,家居和消费类电子为外围,根据不同层次进行资源配置,实现产业效率最大化;对于时尚产业的影响因素Alessandro等[3]认为科学技术是影响时尚产业各层次发展的主要因素;Kitty[4]认为文化是影响时尚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因素之一。国内学者卞向阳[5]将时尚产业定义为时尚产品及相关产品(服务)的运营部门的总称,从产业组织的角度研究时尚产业。高骞[6]则从时尚消费的角度来考察时尚产业。中欧国际商学院《中欧商业评论》时尚企业研究中心所做报告《中国时尚企业蓝皮书2008》[7]则从行业层次的角度去研究时尚产业的内容。国内外众多学者对时尚产业做了大量研究,这些成果为进一步的探讨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目前国内对时尚产业研究多集中于北京与上海,对浙江省时尚产业的研究尚处于相对空白的状态。有研究表明[8],当人均GDP在1000~5000美元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制造、加工和传统服务业;当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时,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在于科技、创新、创意、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产业的发展。因此,时尚产业的发展正是符合这一阶段的时代需求,并日益显现出时尚、设计、文化和技术等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时尚产业是高附加值和极具市场潜力的产业。

浙江省的时尚产业拥有良好的优势基础,近几年来,由于劳动力、土地成本、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及五水共治力度的加大等因素,浙江时尚产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以纺织服装为主导的浙江时尚产业亟需转型升级,提高其产业价值。因此,本文对浙江省时尚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其发展的不足之处,并从巴黎、纽约、伦敦、米兰和东京五大时装之都的发展过程中借鉴相应的经验,促进浙江加快构建时尚产业体系,优化浙江省产业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从而推动浙江时尚产业的发展。

1浙江时尚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浙江省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切合时尚产业发展趋势,针对性地制定了一系列时尚产业发展计划,明确了纺织服装时尚业的发展方向。如浙江省政府制定的《浙江省时尚产业重点企业、品牌培育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浙江时尚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培育措施,并确定重点培育时尚产业相关企业106家、品牌188个。2016年9月,浙江省借力阿里巴巴平台,实施“中国质造·浙江好产品”行动,全省成功打造杭州丝绸、湖州织里童装等27个特色时尚块状产业上线。2016年1—8月,时尚制造业和服务业实现产值和销售产值3893.9亿元和2912.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4%和25.9%。同时,浙江省积极鼓励本地企业实施“走出去”策略,尤其是与国内外时尚机构或高等院校合作,以培育具有国际视野的时尚设计人才。如近年在艺尚小镇举办的“亚洲时尚联合会”和“中国服装峰会”,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协会机构和服装企业的关注。这些都是浙江时尚产业现阶段取得的成绩与基础优势。

但浙江时尚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1)产业结构亟需转型升级。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在时尚产业中所占比例过高,纺织服装产业属于第二产业,高耗能、高用水量促使时尚产业面临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2)产品附加值低。浙江主要依赖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和批发,行业利润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导致容易出现“价格战”。浙江省亟需发展一批具有影响力和高水平的服装品牌,在保留部分纺织工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时尚产业的高附加值部分,如设计、营销及创新生产技术等环节。3)本土消费市场有待进一步的开发。时尚行业是消费型产业,在生产过剩的社会背景下,生产者应该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需求。时尚产业是高附加值产业,包含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广泛,所以应该充分拉动本土消费市场,扩大时尚产业产品的内需。

2五大时装之都发展时尚产业的经验

综观巴黎、纽约、伦敦、米兰和东京世界五大时尚之都,纺织服装时尚产业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即制造驱动型和市场消费驱动型。巴黎、纽约为市场消费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伦敦、米兰为制造驱动型的发展模式,东京时尚产业的发展与政府的产业政策密不可分,发展模式明显受政府导向。这五大时尚之都有其明显的优势和成功之处,从五大时装之都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出以下六点主要发展经验。

2.1政府引导,统筹发展

首先,制定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政府是产业发展计划的制定者和引导者,国际知名时尚城市能够成功发展时尚产业往往都有通过政府机构制定明确的长远规划。如2003年伦敦发布的《伦敦:文化资本——市长文化战略草案》中就明确提出要将伦敦建设成为世界级的时尚文化中心,在文化机构设立、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打造、创意产业资金支持等方面提出了十二项具体实施措施[9]。其次,设置产业政策推进机构,由政府成立相对应机构来引领时尚产业的发展。如法国财经就业部于2008年在法国工业发展战略总司下设立的纺织服装和皮件工业发展处,专门负责规划相关产业政策和制定相关战略,整合产业生产资源和产业供应链,服务范围不仅覆盖法国的大企业,还为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提供同等服务[10]。第三,增强行业协会力量。行业协会在发展时尚产业的过程中,相比政府机构能够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其作用是组织和协调产业内部有序竞争,根据行业的特征制定相关行业制度和标准,同时产业协会能够将政府与企业相连接,并根据行业发展现状拟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企业交流平台等。如美国的服装生产商联盟基金会(Fashion Manufacturing Initiative,FMI)主要宗旨是筹资以投资支持纽约的生产制造企业的发展,主要方式是改善企业的生产设施,为设计师和生产制造商提供交流平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除了提供资金支持,FMI还提供专业指导和教育课程,帮助企业成长和专业化,以及将各级设计师和当地制造商等资源进行整合。

2.2增强时尚传播力

传媒行业和出版业作为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时尚产业信息的传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巴黎是最早成为时尚中心的城市,法国也是第一个注重时尚传播的国家,早在18世纪,法国宫廷的贵族就会举办艺术沙龙,这些艺术沙龙聚集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艺术家、文学家和贵族人士,同时,这些艺术沙龙也成为了上层人士与贵族的时装斗秀场,这便是早期法国时尚流行传播的重要方式。到19世纪时期,出现了以时尚插画为内容的“VOGUE”杂志,大幅促进了服装的流行与传播,欧洲的贵族们不再需要长途跋涉去法国了解最新的时尚资讯,通过时尚杂志就可以了解最新的时尚流行,时尚杂志的出现对法国巴黎的时尚霸主地位的确立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如今,法国不仅有自己土生土长并在世界时尚传媒立于不败之地的Elle,也有Vogue和Happers Bazaar等世界知名时尚杂志的法国版,还有在世界范围内都拥有巨大影响力的法国时尚电视台也成为法国时尚宣传的重要工具和时尚阵地。这些杂志和电视媒体不仅是全球时尚界了解法国的窗口,同样也是世界时尚界的标杆,影响着全球的潮流趋势和时尚经济。

2.3重视时尚教育与培训

创意设计人才是引领和推动时尚产业发展的支柱力量,也是时尚产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五大时装之都所在国家都推出了时尚产业相关人才培养计划,充分说明创意人才的重要性。如英国推出的创意英国——新人才新经济计划(Creative BritainNew Talents for the New Economy)就明确列出26项承诺和举措,这些政策使创意人才大膽突破,促进了英国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6]。美国有超过200所大学培养时尚专业的学生,这些学校提供时尚专业的培训项目,为学生进入高薪的时尚行业而准备。这些培训项目培养的技能不仅仅涉及服装,而是贯穿整个产业,在2013年有百分之五的时尚设计师服务于影视行业[11]。美国三个最著名的设计学校均坐落在纽约,帕森斯设计学院、普瑞特学院和FIT(时装技术学院),洛杉矶有14个私立和公立的本科院校设立了服装设计和营销专业。这些设计学院除了能够为时尚产业提供专业人才,还能够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例如,FIT(时装技术学院)每年能够吸引超过20万游客参观其切尔西校区,其中有10.5万人次参观FIT博物馆,这些游客在纽约的花费合计超过2亿8千万美元[12]。

此外,还应注重对相关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五大时装之都当局政府通过设立各层次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对各岗位从业人员进行无偿技术培训和专业化训练。法国1994年底专门成立了欧洲工会联合会(FORTHAC),为纺织服装业员工提供专业的培训,一方面提高行业员工技术,另一方面提高就业率[13]。英国政府2012年4月颁布设计培训项目,其目的是培养设计人才,只要年满16周岁的能够在英国工作的非全日制学生人员都可以申请该项目。通过该项目可以去企业的设计部门实习充当学徒,涉及的领域涵盖主要设计方向,从图形设计到产品设计。意大利政府更是直接采取资金补助的方式支持企业开展人员培训、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等。

2.4把握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调整的节奏

根据浙江年鉴统计的数据来看,2015年浙江省纺织品出口额达363.4亿美元,在浙江省的出口产品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机电产品。纺织产业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也最先遭受矛盾与痛苦。诚然,发达国家在进行纺织产业结构调整和纺织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会有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无论经验还是教训对浙江省纺织产业转型来说都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棉织物出口额占日本出口总额的30%以上,在世界纺织品出口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这一时期日本的纺织产业为出口导向型。但随着劳动力的减少及工资水平的提高,日本的纺织产业面临转型,政府出台一系列措施来引导日本的纺织产业转型升级。20世纪60年代末,日本的纺织产业采取逐步推进的方式对纺织产业进行了六次重大的產业结构调整,并在调整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国际纺织产业发展和纺织贸易发展的大趋势,推进制造业的集团化,开发应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将国际贸易、高档时装业、零售、咨询和服务业列为产业重点,积极培养国内时尚创意人才,扶植本土设计师,鼓励创新[14]。

而意大利的产业转型升级曾有过失败的经历,主要原因在于意大利曾试图以扶持大企业为产业发展政策,而忽视了小企业存在的价值,最终导致产业转型升级的失败。意大利从这一经验教训中最终得出,大企业与小企业必须协同共存,因此,后来意大利的纺织服装企业不再单纯追求企业的规模,而是强调企业简约专精,灵活性和多样化并存。日本和意大利的纺织产业转型的经验也说明,产业结构比产业体量更重要[15]。

2.5完善时尚产业的法律保障

设计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设计属于时尚产业中重点部分,但因为设计的投入高、风险大,容易被仿制等特点,因此设计创意特别需要行业规范和知识产权等相关法律来保障。五大时尚之都所在国家在法律上都会对时尚产业提供一定程度的法律保护,如在英国1998年颁布的版权、设计和专利法案中强调:时尚设计是原创的“艺术作品”获得版权保护法的自动保护。美国参议院于2012年12月20日修订颁发的“创新设计保护法案”中延伸了对服装设计的保护,其中明确提到:“对时装设计保护的内容包括:纹饰图案、原创的元素设计或原创的元素组合形式,亦或非原创元素的整体外观设计都可以满足注册要求。”法国《知识产权法》中特别提出保护原创作品一项,涉及范围包括那些反映作者个性想法的作品,并明确指出作为季节性产物的服装也属于版权法的保护对象。保障时尚设计及有关产业健康发展需要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法律,完善法律环境。五大时尚之都所在国家均有相关的法律来保护时尚设计产品免受版权侵害,其中以法国的法律保障最为严格和完善,美国也有相对应的外观设计保护权,相比较下中国的相关法律有待完善。

2.6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提升时尚产业的软实力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与魅力,正如巴黎被称为“时尚之都的中心”,是因为巴黎是时尚与艺术的荟萃之地,是五大时尚之都中时尚的“原产地”。米兰被称为“成衣王国”,主要是由于其高档的格调、精湛的手工艺和优质的成衣而闻名于世界。伦敦更是被称为是“保守绅士”和“激进青年”并存的世界时尚之都,主要是因为来源于伦敦青年亚文化的“街头文化风格”已经成为伦敦时尚最大的亮点与特色。尤其是从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开始,偏好“朋克”风格的服装设计师开始大量活跃在世界时装舞台[16]。在“伦敦时装周”上,人们越来越多地看到带有“朋克”元素和风格的时装品牌及新品。“朋克”等青年亚文化群体作为伦敦时装创新的先锋极大地影响了伦敦的服装风格,为伦敦的时尚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元素,也使得伦敦的时装在世界上有了独属于自己的特色和定位。

3对浙江时尚产业发展的启示

针对现阶段浙江时尚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五大时装之都的发展经验能够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3.1加强政府引导与统筹,纺织服装产业亟需转型升级

浙江省纺织服装行业现阶段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产品的同质化,相对应的资本也存在同质化。在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上,政府和行业协会应该共同作用,由政府规划相关产业政策和制定相关战略,行业协会则辅助整合产业生产资源和产业供应链。根据日本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做法,浙江省可以借鉴其循序渐进的改革方式,逐步对纺织产业进行产业升级和部分产业转移。但在转移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不得不遵循两个规则:一是产业发展战略必须符合产业的内在结构特性,二是产业调整方向必须遵循纺织经济的发展规律。同时还可以借鉴意大利纺织产业结构优化方式,强调“专”与“精”,追求产品差异化,基于资源资本差异化的创新,调整纺织产业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和区域产业结构,从而避免现阶段浙江省纺织产业存在的因产业同构化、产品同质化而导致的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

3.2加强提高附加值时尚要素链的培育与保护

浙江省时尚产业存在的问题是产品附加值低。要提高产品附加值,首先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发展时尚产业的高附加值部分,包括设计、营销及创新生产技术等环节,这些环节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目前浙江省的时尚教育和创意人才的培养已经逐渐引起政府和高校的关注,但是与国外知名设计类院校相比,中国服装教育整体起步晚,基础差,教育资源有待完善,基本都是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开始逐步发展起来。除此之外,学生入学时设计基础参差不齐,这就使得服装专业高校承担着巨大的培养和教育任务。在提高教育水平和改善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国内服装高校可以借鉴五大时装之都对人才培养的方式,与当地企业和国内外服装高校多加合作,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领时尚产业的创意发展。政府和行业协会可以与高校合作,借鉴英国和意大利的做法推出一系列人才培养计划和培训项目,提高市场人才专业素质。

3.3加强时尚宣传,扩大时尚消费

浙江时尚产业不仅要“走出去”,同时更要看重国内市场,在消费升级渐行渐近的中国时尚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如何拉动本土时尚产业的消费力除了发展一批高水平的时尚产业相关品牌,还需要扩大其知名度与影响力,刺激人们对时尚消费的需求,这就需要传媒业和出版业增强对时尚讯息的传播。目前世界主要的几大时尚杂志分别为:“VOGUE”“ELLE”“时尚COSMO”“Marie Claire”,且这几大时尚杂志占据了大部分时尚信息传播的市场,虽然这些时尚杂志都有中国版,但中国本土的时尚杂志在国际甚至国内的影响力都甚微。稍微有影响力的杂志独数北京的《时尚北京》,迄今浙江还没有权威性的宣传时尚咨询的媒体或杂志,要扩大浙江省时尚产业的影响力,还需要提升媒体对时尚的传播能力。

3.4加强挖掘文化资源,形成独特的文化氛围

时尚之都应该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如巴黎的法式浪漫,伦敦的保守与激进的碰撞,都是其城市文化的内涵与代名词。浙江地处江南地区,有着独特的地理文化优势,在发展时尚产业时,应注重利用和打造浙江独特的文化氛围,保留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融合现代都市文化,为时尚产业提供长久的生命力。

4结语

总体而言,浙江时尚产业的转型与发展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融入国际市场,借鉴国际经验,更要发掘浙江的发展潜力。在充分借鉴五大时装之都发展经验的基础之上,加强政府和时尚协会的引导力量、提高媒体对时尚传播力度、注重时尚教育、优化产业结构、完善法律制度,并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是后期浙江时尚产业发展所应考虑的重点所在。

参考文献:

[1]卞向阳. 中国时尚创意新解[J]. 纺织服装周刊, 2013(15): 52.

BIAN Xiangyang. A new interpretation of Chinese fashion creativity [J]. Textile Apparel Weekly, 2013(15): 52.

[2]PRIEST A. Uniformity and differentiation in fashion[J]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ot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17(3/4) : 253263.

[3]ALESSANDRO Brun,CECILIA Castelli.Supply chain strategy in the fashion industry: developing a portfolio model depending on product, retail channel and bra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 116: 169181.

[4]KITTY G.Dickerson.Inside the Fashion Business(7th edition)[M]New Jersey:Person Education Inc, 2003: 254257

[5]卞向阳.国际时尚中心城市案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67.

BIAN Xiangyang. 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Fashion Center Cities[M]. Shanghai: Shangha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0:67.

[6]高骞.上海时尚产业政策研究[J].科学发展,2009(10):8795.

Gao Jian,Research on Shanghai Fashion Industry Policy[J].Scientific Development,2009(10):8795.

[7]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时尚产业研究中心.中国时尚产业蓝皮书2008[Z].2008.

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of Fashion Industry Research Center. Blue book of fashion industry in China[Z].2008.

[8]DCMS.Creative Industry Mapping Document2011[R].2001.

[9]王立丽, 牛继舜. 伦敦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借鉴与启示[J]. 商业时代, 2013(14):121122.

WANG Lili, NIU Jishun. Language and creative industry development model in London reference and enlightenment [J]. Commercial Times, 2013(14): 121122.

[10]唐憶文, 詹歆晔, 蔡云, 等. 国际时尚产业发展趋势及上海借鉴[J]. 上海文化, 2013(4): 6672.

TANG Yiwen, ZHAN Xinye, CAI Yun, et al. International fashion industry trends and Shanghai reference [J]. Shanghai Culture, 2013(4): 6672.

[11]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Occupational employment and wages statistics[R]. 2015.

[12]JEC Democratic Staff. United states congress the economic impact of the fashion industry [R]. 2015.

[13]李璐. 法国时尚产业研究[D].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LI Lu. French Fashion Industry Research [D]. Beij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2012.

[14]顾庆良. 日本的纺织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及启示[J]. 中国纺织管理, 1998(6):2730.

GU Qingliang. Japans textil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strategy and its enlightenment [J]. China Textile Management, 1998(6): 2730.

[15]顾庆良, 赵健茹. 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经验与启示[J].江苏纺织, 2008(4): 68.

GU Qingliang, ZHAO Jianru. Experiences and implications of structural transition and industrial upgrading of textile and garment industr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J].Jiangsu Textile, 2008(4): 68.

[16]马小丰, 杨钊柽. 伦敦时装街:冠盖流连英伦 街头风尚弥望[J]. 中国服饰, 2009(2): 6871.

MA Xiaofeng, YANG Zhaocheng. London fashion street: crown cover lap northwest street fashion [J]. China Fashion, 2009(2): 6871.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浙江
“浙”十年:品读浙江文化 见证浙江变迁
Mother
Task 2
浙江开放大学:以开大特色探索学习型社会“浙江示范”
2020年浙江经信定下了这些目标
数字经济 浙江这么干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