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部审计如何促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

2018-09-10孙亮

中国内部审计 2018年9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高质量战略

孙亮

[摘要]本文从深刻认识新时代审计工作的历史方位出发,在明确新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新使命的基础上,研究提出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战略,对新时代内部审计如何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作为做出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内部审计 高质量 发展 战略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

新时代,基本特征表现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应当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火车头”。内部审计是企业经济运行的秩序维护者和风险监控者,无论是作为督促战略执行的“第三只眼”、管控风险的“最后防线”、鉴证信息数据真实有效的“过滤网”,还是法人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都能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促进作用。

一、新定位、新体制、新素质、新思维、新手段

新定位。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是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领导的客观需要,是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必然要求,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军工央企的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自觉坚持“两个维护”,必须站在政治和全局高度谋审计、促改革、助发展。全体审计人员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理解“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科学内涵。要深刻理解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深刻认识审计工作在集团公司实施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责任和独特机遇,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

新体制。十九大报告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中央审计委员成立后,进一步优化了审计署职责,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重大项目稽查、财政部的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监督检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强化审计监督的唯一性、独特性,构建统一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这必将有力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央企内部审计工作也要顺应国家审计管理体制的改革趋势,一方面要研究对接上级机构职责的变化对内部审计的管理新要求,另一方面要谋划推动集团内部审计管理体制改革。集中管理的内审体制是集团总部履行出资人职责,对成员单位实现有效管控的手段之一。通过总部集中管理的一体化审计工作体系,实现重大审计信息的直达汇报机制,保证重大问题和风险能够真实完整、顺畅及时地反映到集团总部。在进一步完善改进集团总部设置地区审计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逐步推动地区审计处人财物统一管理,探索建立集团审计中心。

新素质。习近平强调加强审计队伍建设,要“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这三个“立”,既是政治要求,也是对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的素质要求。一要确立新精神。审计队伍必须坚持原则,敢于发现并及时揭示风险隐患,大胆揭露违法违纪问题,发挥审计监督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做到“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审计职业荣誉感是审计精神的重要承载,在新时代更需要大力倡导审计职业荣誉感。大力加强审计文化建设,从精神上树立起审计人员共同的价值追求,从思想上构筑起审计人员的归属感,从心理上树立起审计人员的自豪感。二要确立新标准。廉洁自律是职业的保证,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身干净,才能对别人铁面无私。审计工作者最为首要和关键的就是有自律意识,坚持洁身自好,做到自警、自重、自省、自律,始终牢记廉政纪律的“高压线”。做到“审,非严谨无以明透;计,非细致无以致深”,要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规范和標准体系,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同时,完善审计人员职业保障,从政策上激发审计人员想干事、干成事的动力和潜能。三要确立新本领。依法审计是职业的准绳,求真务实是我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审计工作的必然要求。审计人更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讲真话、报真情、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贯穿于审计工作中。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增强新本领,增强依法审计本领、推动政策落实本领、服务改革创新本领、服务高质量发展本领、揭示预防风险本领和狠抓整改落实本领,“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新思维。审计工作要不断深化对审计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强化对科学审计理念的把握和践行,培养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做到讲全局、谋全局、懂全局。一是自觉增强政治理论水平,认真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审计工作中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评价问题,得出更加客观公正的结论。二是自觉把审计监督融入经济发展大局,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坚持把是否符合中央决定精神和重大改革方向作为审计定性判断的标准。三是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集团的决策部署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实现各项发展目标、任务和要求上来,把高质量发展与审计工作对接起来,以审计工作新思维有效服务集团高质量发展。

新手段。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审计手段的深度转型迫在眉睫,审计人员成为新时代“数字化审计兵”是贯彻十九大精神、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行使好审计监督职责的必然要求。一要推动树立大数据思维,对事物要有整体性和连续性观念,要站在全局高度,深入系统地研究数据的内涵和外延,对大量的财务数据、业务数据和有关行业数据进行实时全维度分析处理。二要推动“总体分析、系统研究、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的数字化审计方式,努力实现由单点离散审计向多点联动审计转变、由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由微观审计向微观与宏观审计相结合转变,努力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三要推动探索审计运用大数据技术的途径,探索多维度、智能化数据分析方法,加强各领域、各单位、各部门间数据关联分析,提高发现问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提高对风险因素的感知、预测、防范能力。运用大数据精确筛查出常规审计难以发现的对经济运行有重大危害的风险隐患和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系统分析研究经营管理中的深层次问题。

二、突出审计重点:推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和集团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第11号)拓展了内部审计职责范围,特别增加了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审计,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措施以及年度业务计划执行情况审计等,都是新时代国有经济规范发展、防范风险和提质增效的关键点,是落实高质量发展的焦点。

重点审计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政策,其中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海洋强国战略等国家重大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智能制造等战略部署均与集团密切相关,集团各单位必须贯彻落实国家战略机遇,履行好军工央企的政治使命,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因此,集团审计工作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开展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在各项审计中,都要把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审计工作报告在综合汇总各项审计结果的基础上,深入归纳分析,紧密联系宏观全局,围绕“三去一降一补”重大任务落实,进行客观反映,推动各单位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

重点审计集团战略部署贯彻执行情况。内部审计是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中解决两大突出问题的利器和法宝:一是战略执行不到位、不及时的问题,导致政令不畅通的核心问题在于集团总部与成员单位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而开展内部审计活动正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有效途径;二是战略部署无法贯彻到基层一线的问题,审计推动了很多改革“第一公里”的起步,也揭示了很多改革“最后一公里”的瓶颈,内部审计可以深入业务和管理末端,正是推动集团部署贯彻到底的有力手段。因此,内部审计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原则,组织对集团公司重大决策部署的审计。聚焦智能船舶、豪华邮轮、先进船舶动力等重大科研专项,聚力国防科技重大工程任务,及时发现和纠正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行为,发现好的做法、经验和新情况、新问题,密切关注各项改革措施的协调配合情况,促进增强集团重大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促进政策落地生根和不断完善。

重点贯彻“三个区分开来”,保障政策落实。推动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要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让敢于改革者改得下去。因此,审计监督工作要推动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将“容错纠错”理念贯穿审计工作始终,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转变传统的审计思维和审计方式,不能用不合时宜的法规制度去硬套改革发展中的创新举措,不能对改革创新中的一些偏差和失误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坚持审慎区分无意过失与明知故犯、工作失误与失职渎职、探索实践与以权谋私。一方面要允许改革创新者犯错并及时纠错,对一些暂时性困难、结构性矛盾以及阶段性问题,实事求是地揭示和反映,积极促进规范和解决,使其免于责任追究或受到不必要的负面牵涉;另一方面要坚决惩治借“容错免责”来纵容、包庇犯错,防止“容错免责”异化为少数违法违纪行为的“尚方宝剑”,形成健全的“容错纠错”机制。

三、实行审计全覆盖: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和反腐倡廉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统一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实现全覆盖。全面覆盖是构建监督密网的重要内容,是衡量监督体系权威高效的重要内容。只有全面覆盖,才能真正保证监督的震慑力。审计作为监督体系的重要力量,对于促进权力规范运行和反腐倡廉具有重要作用。

坚持对重要岗位权力约束的审计全覆盖。加强重要岗位权力约束对推进反腐倡廉和依法治企具有重要意义,内部审计要突出监督职能,加强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将重大决策、大额资金运用、三公经费等内容纳入内部审计范围,防范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所有承担考核指标的经营实体,掌握重要资源、资产和进行重大资本运作的部门和岗位,都要纳入审计范围。要建立境外审计常态化机制,对境外企业的经营管理、内部控制、会计信息以及国有资产运营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关注境外国有资产安全完整、运营效益、风险管控和保值增值等情况,全面实现权力运行的有效约束。

坚持对成员单位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要实现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审计重点、审计期间的全覆盖。坚持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探索任中轮审,做到对成员单位领导人员离任必审、任期满5年必审,实现任期内至少审计一次。保证经济责任审计期间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一领导干部任职不同阶段、同一领导岗位前后任间的审计要连续完整。坚持科学评价、明确责任的原则,着力检查成员单位领导人员在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贯彻落实国家和集团政策措施决策部署、执行“八项规定”等方面的守规尽责情况。依规依纪反映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制约权力滥用、揭露素餐尸位,强化集团监督权威,促进完善有权必有责、用权必监督、失职必问责、违法必追究的监督机制,督促各级领导人员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切实履职尽责。

坚持严肃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审计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工作的有关要求,对重大违纪违法、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履职尽责不到位等问题,坚持查深查透。一方面坚持发现问题、完善机制的原则,加大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审计力度。重点关注企业在物资采购、委外业务、工程建设、资产收购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揭露以权谋私、失职渎职、贪污受贿等腐败问题,与纪检监察部门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利用审计数据剖析集团腐败案件的特点和趋势,对案件的多发领域、新型手段和客观条件进行逐一梳理,用大数据分析和典型案例佐证,深入揭示腐败案件与权力制约的关联,对推动反腐败标本兼治发挥积极作用。

四、聚焦风险审计: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和保值增值

我国正处于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各类风险易发高发,中央提出2018年重点工作任务之一就是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集团面临市場风险和资金风险叠加,经营风险加大。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面,要继续发挥审计专业性强、触角广泛、反应快速等优势,深入揭示风险隐患,及时发出预警,防范好各类重大风险。

聚焦集团层面重大风险,发挥及时预警功能。坚持密切关注集团经济运行中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审计工作要牢固树立集团全面风险管理观,进一步增强对风险感知的预见性、敏锐性和时效性,及时揭示和反映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努力成为集团战略执行的参与者,以全面提高集团发展运行质量为目标,进一步加强审计调研分析,密切关注集团整体运行中的产品交付风险、开工不足风险、成本费用风险、现金流风险和安全质量环保风险等重大风险领域,发挥及时预警功能,防止出现整体性系统性风险爆发。对经营管理转型以及可能衍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为集团经营管理和决策提供更多有价值的报告,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风险预警功能。

聚焦企业层面多发风险,发挥防范管控功能。在集团造船主业成本居高不下,基础管理依旧薄弱,风险防控能力不足的现状下,加强造船主业和新兴产业的风险审计,提升发现重大问题的能力,并强化审计发现问题的落实整改力度,以守住风险底线为目标,以风险为导向开展审计。要揭示企业业绩不实、负担较重、投资经营风险管控薄弱等问题,推动及时堵塞漏洞、妥善处置和避免损失,积极督促企业抓好催收清欠、客户履约、投资回报等重大风险以及新业务风险管控。督促将重大风险防范任务分解到部门、岗位、人员,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全面履行风险管控主体责任,促进风险管理与经营管理的有效融合。促进企业健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责任体系、报告机制,实现稳健发展。

五、开展管理审计:健全现代企业治理和提质增效

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就是要聚焦提高盈利能力,聚焦提升效率效益,聚焦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在集团统筹推进管理提升,眼睛向内强管理,聚焦管理抓细节,全面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大环境下,内部审计也要牵住管理“牛鼻子”,针对当前存在的内控执行不力、责任层层递减、管理短板较多等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用力、精准用力,大力开展管理审计。

促进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内部审计能够对收集的信息和发现的问题,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面、从苗头到趋势、从微观到宏观进行深层次分析,提出健全制度、规范机制、强化管理、防范风险的建议,促进和提高公司治理绩效。随着集团公司董事会的规范运作,在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的指导下,审计工作将更多地在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层面发挥作用。一是重点审计成员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以及董事会建设情况,以及对所属单位监管情况。关注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制定和制度执行情况。二是重点审计内部制度建设及执行情况,将内控评价作为审计重点工作范围,对内控系统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检查和评价,及时揭示经营管理的薄弱环节和重大缺陷。要从跨部门全流程的视角审视业务管理与控制的效率效果,系统评价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查处因部门和环节交叉而导致的低效率和低效益问题,推动内控机制完善和系统性流程优化。

促进管理提升和提质增效。集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具备强大的执行能力和高超的运作水平,这些都依赖于精细化管理的强大支撑,通过管理效率提升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内部审计要将促进精细化管理作为推动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力推动管理审计的触角对生产经营全面覆盖。要以挖掘根源、突出实效的标准,超越账簿、深入流程、支撑管控,瞄准集团发展过程中制约效益效率增长的老毛病和新问题,对不利因素进行分析判断。深入分析和反映相关问题背后的体制障碍、制度缺陷等情况,切实推进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机制的创新,真正实现以审计促管理、以审计促效率,把降本增效落到实处,助力集团公司提质增效。结合集团推行的管理提升工程,一方面要着眼普遍,针对管理重点、难点和敏感点,选取管理失控、职责缺位等关键环节,开展单船成本控制、外协外包、劳务结算、两金占用、物资采购等管理审计;另一方面要着眼末端,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进一步选择管理细节进行审计,开展质量管理、设计改图、生产用油料费用、运输费用、仓储保管、物资纳期、废旧物资等管理审计项目。

六、强化审计整改:完善制度体系和建立长效机制

审计的目的不仅在于揭示问题,更重要的是督促解决问题,要切实加强审计问题的整改落实。

强化审计整改监督机制。要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以公开促整改。建立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形成企业内部齐抓整改、共管成效的局面。各单位管理层要将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整改纳入督查督办事项,审计部门要建立整改检查跟踪机制。要按照“制度未完善的不放过、资金未追回的不放过、责任未落实的不放过”的“三不放过”原则,加大对审计问题整改落实的跟踪检查,对审计问题建立清单,实行销号管理,保证整改落实效果。

强化责任追究机制。被审计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整改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抓好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工作,对重大问题要亲自管、亲自抓。要把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作为各单位、各部门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对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要依规依纪做出处理,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整改不到位、不及时、不彻底的,要与相关单位或部门负责人约谈;对整改不力、屡查屡犯的,要严格追责问责。

强化长效机制。要把审计整改与改进管理相结合,要研究和剖析问题成因,从管理体制机制上加以改进,要完善各类制度规范,健全内控措施,优化管理流程,并进行警示教育,避免“牛皮癣”问题,要逐步建立“过程清楚、责任明确、措施落实、严肃处理、完善规章”的整改落实长效机制,强化审计工作效果,树立审计工作权威,有效发挥审计监督对加强企业管理的促进作用。

内部审计工作只有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创新审计理念,及时揭示和反映经营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才能有效担负新使命、充分展现新作为。

(作者单位: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邮政编码:100048,电子邮箱:sun_monkeyking@163.com)

主要参考文献

高培勇.新时代國家审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N].经济日报, 2018-03-30

刘坤. 2018年审计“利剑”主攻这些方向[N].光明日报, 2018-01-10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高质量战略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强国战略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美国“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战略的里子与面子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