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持续性的研究

2018-09-10曹清雨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8年9期

曹清雨

【摘 要】文章以2013~2017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以考察高管货币薪酬与股权机理对持续盈余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货币薪酬对持续盈余的影响有限,股权机理加大了这种影响。进一步研究表明,高管在持股与未持股的企业,其激励效果显著不同。高管持股时,盈余总额及各组成部分的持续性显著提高,激励效果明显;而未持股时,货币薪酬未能显著提高盈余持续性。

【关键词】高管薪酬激励;盈余持续性;货币薪酬;高管持股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09-0010-02

1 文献综述

众所周知,高管薪酬激励一直被人们认为是解决代理问题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其激励效果受到了学术界普遍关注。万利芳(2014)表明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业绩正相关[1]。沈培功、李艺峰表明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业绩存在很弱的关系[2]。杨占宾、李勇(2013)又表明高管的薪酬与企业的业绩显著正相关[3]。

然而,高管薪酬激励也存在负面影响,即高管会利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来操纵利润,从而使盈余质量下降了。路军伟、马威伟(2015)研究表明,高管货币薪酬激励强度越大,越可能利用盈余管理手段[4]。最近研究还表明,当高管拥有的权利越大,他就越有可能利用盈余管理的手段操纵企业盈余以取得绩效薪酬。

从以上可以看出,已有文献对高管薪酬激励的研究主要局限于盈余管理,而对盈余持续性的研究较少。如果企业保持持续盈余,则表面企业经营稳定、管理层管理水平相对较高,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提高公司的价值。

2 理论框架与假设

一般来说,經理人在职时,高额的货币薪酬会激励管理层充分发挥自己的财务专业知识,有效利用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发挥企业的优势并弥补企业的不足,最终使企业价值不断提高,实现股东的目标。同时,心理契约理论表明,企业薪酬激励程度越大,管理层对工作就会越满意,从而对企业也更加忠诚。因此,我们提出第一个假设:

H1:高管的货币薪酬激励与企业的盈余持续性正相关。

根据利益协同假说,当高管持股时,高管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他们考虑企业的长期持续稳定的发展,努力提升企业长期持续盈余,关心企业未来的核心业务的发展,努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并会减少盈余管理的操纵行为。因此,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设:

H2:高管持股时,货币薪酬对盈余持续性的激励效果更加显著。

3 样本选择、模型与变量

3.1 样本选择

本文数据来源于CSMAR,以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数据为样本。经进一步处理和筛选,最终的样本数量为9 997个。

3.2 主要变量定义

3.2.1 因变量

本文的因变量持续性盈余变量(Rt+1)为推前一期的盈余总额,它是根据本期盈余总额(Rt)通过stata向前推一期处理得到。

3.2.2 解释变量

盈余总额(Rt)是企业一个会计年度实现的总收益,是企业保持继续盈利的重要指标,本文把它定义为第t年企业总的盈余与第t年平均总资产的比值。营业盈余(OIt)是企业盈余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其定义为第t年营业利润与第t年平均总资产的比值。非营业盈余(NOIt)定义为利润盈余(Rt)营业盈余(OIt)的差值。应计盈余(ACt)定义为第t年盈余总额与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差值,再比上第t年平均总资产。经营净现金流量(NFOt)定义为第t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第t年平均总资产的比值。高管货币薪酬(MSt)是企业支付给高管的报酬,包括固定薪酬和绩效薪酬,我们取高管货币薪酬的对数作为变量。

3.3 模型构建

为了检验假设1和假设2,我们采用一阶线性自回归模型。为了更好地反映高管薪酬激励与盈余持续持的关系,我们分别以盈余总额(Rt)、营业盈余(OIt)与非营业盈余(NOIt)、应计盈余(Act)与经营净现金流量(NFO)3个角度来考察对持续性盈余变量(Rt+1)的影响。

模型一:Rt+1=α0+α1Rt+α2MSt+α3Rt×MSt+ΣCON+ε

模型二:Rt+1=α0+α1OIt+α2NOIt+α3MSt+α4OIt×MSt+α5NOIt×MS+ΣCON+ε

模型三:Rt+1=α0+α1ACt+α2NFOt+α3MSt+α4ACt×MSt+α5NFOt×MSt+ΣCON+ε

在上面3个模型中,ΣCON是我们考虑的控制变量,包括公司规模(SIZE)、偿债能力(LEV)、成长能力(GROW)、固定资产投资(FIX)、高管是否持股(MH)等。

4 实证分析结果

4.1 主要变量描述性统计

由统计我们可看出,样本值为9 997个。t+1期的盈余总额(Rt+1)均值为0.30,标准差为7.92,样本差异较大。t期的盈余总额(Rt)均值为0.28,标准差为7.60。在利润的组成部分中,营业盈余(OIt)的均值为0.26,该统计结果表明企业的利润大部分来源于营业利润,一定程度上表明企业有良好的盈余持续性。同时,经营净现金流量(NFOt)均值为0.24,这表明企业利润中,现金利润比例较大,表明样本中企业的持续性较强。

4.2 回归结果与分析

4.2.1 总体回归分析

对样本总体进行了回归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所有的盈余自变量都与持续性盈余变量(Rt+1)显著正相关,表明高管货币薪酬激励能促进企业盈余持续性,这验证了假设1。

具体来说,在模型一中,交互项(Rt×MSt)系数在5%的水平下显著为正,为1.13。在模型二中,交互项(NOIt×MSt)的系数显著为正,为0.21。模型三中,交互项(ACt×MSt、NFOt×MSt)的系数显著为正,分别为0.13和0.03。3个模型都分别验证了假设1。

4.2.2 按管理层是否持股分组回归分析

根据管理层是否持股,我们又重新执行了回归以验证假设2。

(1)高管未持股时,模型一中的交互项(MSt×Rt)的系数不显著,模型二中的交互项(MSt×OIt)的系数显著为负,模型三中的交互项(NFOt×MSt)的系数显著为负。模型一表明高管未持股时,增加货币薪酬没有显著企业盈余持续性;模型二和模型三表明管理层未持股时,增加管理层货币薪酬不仅没有显著提高企业盈余持续性,反而企业盈余持续性下降了。

(2)高管持股时,模型一中的交互项(MSt×Rt)的系数、模型二中交互项(MSt×OIt和MSt×NOIt)的系数、模型三中交互项(NFOt×MSt和ACt×MSt)的系数都显著为正,表明高管持股时,增加高管货币薪酬可以显著提高企业持续盈余性。

综合以上分析结果,高管持股能使管理层把自身长期利益与企业长远发展相关联,增加了货币薪酬的长期激励效果。这验证了假设2。

5 结语

本文研究最终得到以下结论。

(1)总体样本回归结果中,高管貨币薪酬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盈余的持续性,但受到高管自我短视利益的影响,使得货币薪酬对盈余持续性激励效果受到限制。

(2)对于高管持股与未持股的企业,高管货币薪酬对盈余持续性的激励效果存在明显差异。高管未持股时,货币薪酬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不显著;高管持股时,货币薪酬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显著为正。因此,管理层持股增加了货币薪酬的长期激励效果。

参 考 文 献

[1]万利芳.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国有与非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比较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4,43(2):34-

45.

[2]沈培功,李艺峰.政府限薪令与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业绩和运气关系的研究[J].国工业经济,2012,16(11):134-142.

[3]杨占兵,李勇.管理层薪酬结构的激励效果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3,3(1):144-157.

[4]路军伟,马威伟.非经常性损益、隐蔽空间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来自沪深A股市场2009~2013年的经验证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7(5):33-46.

[5]冉茂盛,黄俊.大股东掏空视角下的薪酬激励与盈余管理[J].管理科学,2015,38(3):123-141.

[责任编辑:邓进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