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策略

2018-09-10郁剑达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18年9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体育教学策略

郁剑达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导致课堂学习效率的低下。为此,教师剖析了小学体育课堂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学习习惯,并通过教师示范、引导、提问、常规教育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倾听习惯、思考习惯与行为习惯。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习习惯;策略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身受其累。”体育与健康课较多时间是在室外进行,空间大,容易受外界影响,特别是几个班级同时上,要想达到课堂的高效,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小学体育课堂上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及弊端

(一)观察不认真

观察,是指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观察是学生学习动作的重要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模仿,可以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的示范知道活动的路线及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的眼睛不能关注老师,而是躲在队伍后面做小动作或者是看向其他地方。观察不认真,学生就会缺少直观的印象,对要学的内容一知半解,导致在之后的练习中做出错误动作的概率比较大。

(二)倾听不仔细

在体育课堂中往往会出现教师讲完一些动作要领之后,在请学生回答的时候,学生不能把重点讲出来;还有在教师讲解完动作要领后进行练习时,发出信号让学生开始活动,有的学生却一脸茫然,这些都是倾听不仔细导致的。倾听不仔细会导致学生对所做练习的要求不明确,出现安全隐患。

(三)思考不深入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会在某些时机提出一些问题,但是有些学生回答得很表面或者答非所问。体育课不只是模仿老师的动作,还需要通过老师教授的练习方法来一步步掌握动作,而这个练习方法需要学生进行思考,获取最佳的锻炼方法,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四)行为不规范

由于体育课较多时间是在室外进行,学生的行为习惯就显得非常重要。很多体育课堂中,有的学生不按教师的指令去完成相应的活动,有的学生上体育课穿着不适宜运动的服饰,还有的学生习惯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扰乱课堂的正常教学秩序。种种不良的行为习惯会成为课堂安全的隐患,也影响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降低了整堂课的学习效率。

二、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一)通过示范,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

1.教师示范要优美。教师标准、优美的示范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崇拜感,积极主动地去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动作。

2.示范站位要合理。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位置来确定站位,确保每位学生都能看得见老师的动作,听得清老师的语言。一堂课中教师的站位要合理安排,有所固定,通过这样有合理站位的教学,潜移默化地就让学生慢慢养成了认真观察的习惯。

3.示范要明确观察点。教师的示范要有目的性,能使学生从观察示范中发现自身出现的错误动作。例如,笔者观摩的一节水平二《“8”字跳长绳》中,执教教师在进行示范前提示学生观察两个点,一是跑动路线,二是过绳时的跳越动作,然后再进行示范。这样做能让学生知道观察的重点是什么,提高了观察的有效性。

(二)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1.正确引导,让学生静下来。教师的课堂教学,必须营造安静的课堂氛围,体育课尤为如此。安静的课堂环境能让学生更好地听清教师的指令,对于接下来的技能习得与巩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安静的学习环境还有利于生生互动,让学生从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中获取同伴的信息,在活动中达成默契,提高课堂效率。

2.语言精简,让学生听得懂。体育教学中教师啰唆而又无用的语言容易让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也占用了学生练习的时间,而精简的语言更能让学生听得懂。例如:一堂单手肩上投掷轻物课中,学生练习时多次出现直臂下抛动作。为此,教师立即鸣哨停止练习,提醒学生:有的同学已经做错了,屈肘从肩上出去的才叫“投”,直臂从肩膀下面出去的叫作“抛”。简单明了的解释后,出现错误动作的学生经过思考和练习,能很快地纠正动作。当学生能听懂教师讲解并提高自己动作技能的时候,他们的运动兴趣就会增加,体验到成功感。

3.相互尊重,让学生愿意听。在课堂上构筑相互倾听的关系,其出发点在于教师自身愿意侧耳倾听每一位儿童的心声。当师生建立了一个良好、密切的关系之后,学生会更愿意安静地倾听你的讲解,使得教学更高效。

(三)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

问题是思维的影子,经常面对问题,会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

1.教师要会偷懒,让学生思考。有时候教师的全盘抛出,让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过程。如果教师能适时地“偷懒”,把更多的“自由”交给学生,可能就会得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笔者的一堂水平二《跪跳起》课中,把垫上原地起跳练习,通过一张报纸的抽和放的游戏来让学生学习动作。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如何让报纸能自如地抽放,再思考解决问题。整个过程其实就是让学生学会垫上原地起跳的过程。

2.教师要会提问,让学生解惑。带着问题去练习能让学生更加专注地学习,而教师也要会提问,提出的问题要让学生能通过练习来解惑。

3.教師要会分组,让学生探究。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有差异性,可以通过组织互助互学小组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通过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1.课前准备有序。教师层面:教师在课前要检查场地器材,确保场地布置合理,器材安全可靠;教师要穿着运动服和运动鞋,并要求学生也做到。教师在课前要根据教学内容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教师的严谨能影响学生的行为,规范的教师行为是无声的行为教育。学生层面:一是学生服装要求,二是学生自带器材提前布置,如小沙包、短绳等。教师要提前告知学生,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2.课中令行禁止。在体育课渗透规则意识,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不良行为,引导学生从事高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形成规则意识,是体育课的基点。教师要做到课堂纪律有明确要求,队伍调动有明确目标,学生行动有统一指挥。

3.课后勿忘细节。一堂体育课的结束不等于行为习惯培养的结束,而这个时间段恰恰又是习惯培养的良好时机。例如:水平三篮球课集中评价结束宣布下课,教师教育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增减衣物,运动后不宜过量喝水,帮助教师一起回收标志桶、篮球等器材。教师的这个细节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通过自己的行为感染学生,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后习惯。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坚持,并且不断调整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笔者会在今后不断探索思考,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责任编辑:韩晓洁)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体育教学策略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