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警务高能,尽在“掌”握

2018-09-10胡爱华张菁菁

派出所工作 2018年3期
关键词:警务室警力辖区

胡爱华 张菁菁

派出所名称: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体育馆路派出所。

建所时间:1958年8月。

辖区状况:派出所位于东城区东壁街16号,辖区东起幸福大街,西至磁器口大街、天坛东路,南到南二环玉蜓桥、铁路线,北抵广渠门内大街,面积1.84平方公里,与龙潭、天坛、崇文门派出所和丰台分局方庄派出所辖区交界。辖区内户籍人口15886户44384人、流动人口9162人,有112栋楼房、1145个平房院;包括国家体育总局、龙潭体育产业园及著名的红桥市场和天雅市场。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73名,其中男民警56人、女民警17人。

荣誉:曾荣立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先后被评为北京市公安局“便民利民、优质服务”先进集体,市局先进党支部,以及市局“人民满意公安单位”、区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这些日子,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体育馆路派出所“有点火”。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大家都在谈论这个派出所的“新科技”。

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科技创新、科技强警已经渐成趋势。随着警务改革大幕的拉开,北京市公安局东城分局顺势而为,深刻把握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机遇,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和群众需求,着力破解基层难题,积极构建具有东城特色的基层基础工作,在打造智慧警务方面狠下功夫。

资源供给的有效性是科技建设的关键,各类系统是否“好用”和“实用”是检验科技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标准。东城分局以实战为导向,构建起“云平台+APP”式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以“好用”解决民警不会用、以“实用”解决民警不愿用的问题,择机试点运行,边实战边完善,更高效率地提供给基层所需的资源和途径,同步实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警务运行成本。

体育馆路派出所作为改革试点派出所,从所领导班子到民警树立了“创新不能搞花架子,要便民便警”的改革思路,鼓励社区民警立足社区搞创新。

葱店社区民警邓标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视频通话”APP、“警力电子定位”、“巡逻轨迹记录”平台、微型消防站、居住登记卡办理点、外语和治安志愿服务者……一个面积不足20平米的小小社区警务室与这些科技便民功能汇聚在一起,紧扣警务实战和便民需求,依托“两队一室”基层警务改革,大大改进了警务工作模式,提升了派出所指挥调度效能和水平,提升了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让社区警务室建在了大伙儿的心里,打造出了首都公安基層“科技警务”“共治警务”的亮点工程。

“新科技”功能之一:“7×24”小时视频巡控系统

派出所在四大试点警务室内安装了WiFi网络和小米智能摄像头并通过WiFi网络将警务室内视频资料“7x24”小时实时传回综合指挥室内指挥调度大屏幕上。综合指挥室民警通过大屏幕即可实时掌握警务室内民警工作情况及前来办事群众情况。系统启用以来,派出所指挥调度更加精准,民警工作更加规范,赢得辖区居民一致好评!

葱店社区警务室位于天雅珠宝城南侧停车场内,辖区面积0.5平方公里,共有平房院408个。派出所为加强小胡同巷子安全防范,以葱店社区作为试点在社区胡同和一些重点部位合适点位安装移动智能摄像头,遵循群众工作得到群众支持是前提,向胡同居民、大爷大妈征求意见,依靠群众力量,实现了胡同居民争相要求使用自家WiFi支持智能摄像头组做试点到几十个点位的移动智能摄像头全方位视频巡控的良性发展。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内指挥调度大屏幕与“7×24”小时葱店社区警务室的视频终端,均可通过胡同移动智能摄像头实时开展治安巡控和安全防范,派出所综合指挥调度更加精准,民警工作更加规范,大爷大妈们住在胡同巷子更踏实了。

2017年10月5日,正在定点值守的巡逻民警老和在葱店社区警务室通过视频巡控平台发现位于天坛东路某银行门口有一位老人长时间徘徊停留,银行工作人员多次与其交谈后仍未离开。有着多年工作经验的老和立刻意识到老人极有可能遭遇了电信诈骗。老和与同事立即赶到银行。经了解,老人今年84岁,因在家中接到电话称其外孙女要结婚,需要老人给汇款25万,这才发生了刚才的那一幕。经民警耐心劝解,老人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

“新科技”功能之二:“7×24”小时视频电话警务

全体民警在手机上下载“视频电话”APP并开通视频电话功能,当辖区居民前来警务室咨询相关专业业务问题时,警务室内民警即可开通视频电话与综合指挥室或户籍室民警连线,当场即可直观简便地解答居民遇到的相关问题,大大方便了前来办事的群众。

所长谭大鹏介绍说,我们本着“投入最少、效能最好”的原则,发现当前手机上免费下载的“视频电话”APP完全可以运用到日常警务工作中来。体育馆路派出所开通视频电话功能后,社区群众没时间或不便去派出所咨询问题的,只要在社区或者警务室,都可以通过民警的手机,借助视频通话直接咨询。

前几天,社区刘大妈看到社区民警老郭在家门口巡逻,就想咨询如何给女婿迁户口的问题。老郭打开手机上的视频通话功能,与综合指挥室户籍民警直接对话,刘大妈很快就听明白了,心里也踏实多了。

同时,民警在处警现场遇到问题,综合指挥室也可直接通过视频通话系统与现场民警沟通,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大大提升了指挥调度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新科技”功能之三:“7×24”小时警力调控管理系统

民警通过派出所统一发送的网址链接即可点击进入系统,再点击申报位置即可将所在位置实时传回系统后台。综合指挥室民警通过后台可以实时掌握辖区内所有警力的位置信息。对应对突发事件,快速调度集结警力具有重大意义。同时,警务室值守民警到达警务室后通过点击链接即可完成岗位报备任务,改变以往电台逐一向综合指挥室报备的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确保警力科学布控、提升基层警务快速处置能力,我们所创建了派出所‘7×24小时警力调控管理系统。”第三社区警务队副队长邓标讲解了具体的系统功能。

报备签到功能:民警下社区开展工作或是辅警在固定点位签到时,通过派出所统一发送的网址链接即可点击进入系统进行报备、签到,并可申报位置,提高了工作效率。

定位调度功能:民警、辅警在系统报备、签到后,系统则将位置系统实时传回后台,并在平台上显示。从平台可直观看出巡逻警车、民警和辅警的现场位置。平台上,民警显示为姓名,辅警显示为手机号和签到时间,警车则为卡通警车图标加车牌号,形象生动。“通过此系统,派出所不必像以前一样通过电台或手机呼叫民警并报告位置,有助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实时掌控辖区内警力信息,监督民警开展警务工作。并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有助于迅速调集警力,进一步提升了快速处置能力。”邓标指着系统显示屏幕介绍道。

轨迹记录平台:民警在社区内开展巡逻工作时,进入系统点击“开始巡逻”,系统则自动刷新记录巡逻轨迹并在后台完成自动备份,管理员可通过路线信息及发案情况更加有针对性地指导开展防控工作,也可以掌握民警日常工作情况,强化工作指导。“不统计以前没注意过,据系统统计,社区民警每天巡逻、下社区工作时长大概6~8小时,行走约6公里,一年下来,就是大约2000公里。”邓标说。

3D地图功能:为切实加强民警对辖区各社区点位掌控能力,有效处置各类突发警情,体育馆路派出所还在该系统内以葱店某社区为试点,设置了3D地图功能,便于民警对社区情况和警情现场准确掌控,进一步提升基层警务处置能力。

这场科技革新在体育馆路派出所大火特火的背后,是派出所拥有了充分的改革自主权,获得了上级部门的政策支持。派出所从“要我改革”转变为“我要改革”,从“督促我工作”转变为“我自觉工作”。一线民警的工作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也由此被调动起来了。据笔者了解,体育馆路派出所“两队一室”和“7×24”小时社区警务工作机制运行以来,辖区治安案件同比下降58%;入室盗窃同比下降25%,2017年8月、9月实现了入室盗窃零发案。

猜你喜欢

警务室警力辖区
发挥司法行政职能 构建平安和谐辖区
面向多单位多任务的警力优化模型
高职院校社区警务室管理模式的实施与探索
论“居家式”警务室
医院警务室规范化建设思考
当好辖区老年人的健康管家
逃不掉的
警力配置的理论探讨
公安基层警力流失问题研究
十堰城郊辖区2013年农村低电压治理成效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