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中的那本大书

2018-09-10刘晓平

都市 2018年3期
关键词:语文老师教师

刘晓平

这天是四月二十三日,世界读书日。

阳光明媚,风清气朗。乘坐57路公交很顺利地到达,按照头天与徐老师(陶老师夫人)的约定,上午十点多来到了住院部陶老师住的病房。先生穿着住院服坐在椅子上,面容清癯,两眼泛着深邃而慈祥的光芒。眼前身体病弱行动不便的老人就是我心中、我整个记忆中那位身材挺拔器宇轩昂风度翩翩气质儒雅、一讲话就令人感奋陶醉的陶老师吗?我努力克制,但眼泪还是不争气地偷偷溢出眼眶。先生声音柔和地说:“谢谢你来看我,你请坐。”我先面对先生行了个鞠躬礼,然后端端正正地坐在先生对面的椅子上。

“陶老师,我是八二届中文十五班毕业的您的学生,您给我们上现代文学课。您讲课的情形一直记得很清楚呢。同学们都忘不了您,也都想看望您。”我知道先生一定不认识我。

“都快四十年了。中文十五班学生都很优秀。”先生和蔼地说。

“我班出了不少名人,数我没出息呢,就当一中学老师。”我笨拙地说道。

“咱师范大学就是培养中学教师的。你是特级教师,非常优秀了。”先生的勉励还是让我如沐春风。

“山西是我的第二故乡了,是山西给了我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平台,那里给我太多太多,我永远不会忘记晋南那块热土,我也永远感谢山西的人们。”先生的话再次让我感动的眼泪偷偷溢出眼眶……

交谈了近一个小时,说到教育、教师、学生,工作、家庭、孩子及种种,先生慈祥的目光看着你,一直用低沉而柔和的声音谈话。聆听先生话语,我总想多听一会儿,但又恐先生身体受累,不敢久留,便起身告辞,见护工阿姨一直在旁边,就让她给我和先生拍了一张合影。

从医院出来,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岁月无情,销蚀了先生男神般的挺拔和轩昂,但先生呈现出的那份平静与安详又何尝不深深触动人心呢?是啊,他的芳华与风采,他的睿智与才情,已全然奉献给了山西、上海乃至全国许多地方,奉献给了教育、教师、学生乃至千万的家庭!作为教师,称先生桃李满天下毫不夸张;作为社长,先生创办《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当自己的孩子般倾尽心力培植其茁壮,惠泽全国教师和学生的成长;作为大学校长,勇开风气之先,践行有效的高校改革,成绩煌煌。漫步在上海陌生的街道,脑海里映现着一幕幕从当陶老师学生到自己成为教师的近四十年的镜头,我深深享受这份心灵阅读的醇厚!

当年陶老师给我们上现代文学课,是抗战时期的文学这部分,又恰好是诗歌。那是血与火的时代,是中华民族遭践踏与受灾难的时代。当陶老师那明亮酣畅、抑扬顿挫、充满激情、朗如洪钟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时,我们被他带到了那些生活的场景,我们与诗人情感共鸣了。“‘假如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的骨头说:看,这是奴隶!(《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这是诗人田间在民族危亡时向同胞发出的呐喊。一个民族若成为奴隶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一切,也就没有希望。那么我们只能奋起抗击,英勇战斗。田间的街头诗就这样激发起人民的爱国激情和行动的力量。谁愿做亡国奴呢?‘回去告诉你的女人,要大家来做鞋子,像战士脚上穿的,结实而大,好翻山呀,好打仗呀!(《鞋子》)诗人田间这拉家常般的诗句,表现的是特殊岁月中一心共赴国难的热情。女人会把对敌人的义愤和对亲人的关心密针密线纳进硬实的鞋底,缝进结实的鞋帮,男人穿上好翻山好打仗!短短诗句,字里行间是扎实的爱与恨。爱国热情就是这样被点燃的……”先生沉浸其中,俨然是入戏至深的剧中人物。

原來现代诗也可以这么美!陶老师的课开拓了我诗歌文学的视野。我重新认识了诗歌的审美价值,明确理解孔子所说的“诗可以兴观群怨”的重要社会作用。从此像喜欢唐诗宋词一样喜欢上优秀的新诗。走上教师岗位后,我致力于营造诗意的语文课堂,让诗意滋养孩子们的气质与灵魂,用优秀文化的陶冶使孩子们养诗书之气,立君子之德。如果说,这是语文教学几十年我给自己的语文课堂定的基调的话,那么最初的影响就来自于陶老师的启迪。

记得1998年《语文报》社和全国中语会联合举办的第二届“语文报杯”全国语文教学大赛在山西大同举行。开幕式上特邀已调回上海师大的陶老师致辞。当陶老师走上主席台,偌大的会场鸦雀无声,所有的目光聚焦于如同影视剧中男一号英雄形象般的陶老师,我坐在较靠前的位置,顿时不仅眼前一亮,挺拔轩昂风度儒雅的先生一如记忆中光彩照人。当然更精彩的是先生的致辞!站在台上手拿话筒,完全脱稿讲话,声音明亮浑厚,从第一句到结束,语言的精准凝练精彩干净,可谓增一字太冗减一字太陋。于是我暗下决心:我的课堂教学语言也要有这样的效果。这次全国性教学大赛活动连续听了许多优秀老师的课,但最铭刻在心难以忘怀的是陶老师的致辞。如果语文课教师的教学语言都这样精彩干净,那会带给学生怎样的享受啊!因为教师每节课的教学语言本身就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语言影响,所以课堂语言首先应该是典范和榜样。大学毕业十几年后的再次相见,陶老师的典范作用成为我追求语文教学课堂更高境界的标准。

记得我刚刚从事语文教学时,每天备课,陶老师主编的那本很厚很厚的《语文知识手册》一直在我案头,对我而言如同字典词典一样的工具书;先生创办的《语文报》和《语文教学通讯》,是我几十年来专业成长的最好平台,《语文报》也是我的学生语文学习增长知识提高写作能力的乐园;先生一直倡导和研究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更为我打开身为语文教师的一扇智慧之窗,“教是为了不教”,“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常常激我深思,引我三省,怎样成为更好的点燃思想、滋养灵魂、汲取知识、引领成长的教师……可以说我一生与语文教学结缘,陶老师给了我非常良好的影响。

其实,我是陶老师众多学生中普普通通之一,先生根本不记得我。但先生于我而言,却是我心中一本充满力量和智慧的常读常新的大书。先生的才华和人格魅力影响了我整个教学生涯,也终将影响我整个人生。

陶本一生于1941年,上海市人。196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同年分配到晋南师范专科学校任教。1980年任语文报社社长兼总编。1983年任山西师范学院院长。1984年任山西师范大学校长。1994年调任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上海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高等师范院校语文学科教学论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语文报刊协会顾问等职。

猜你喜欢

语文老师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