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的美德

2018-09-10欧阳军

天天爱科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椋鸟狼群斑马

欧阳军

美德指美好而高尚的品德,而通常意义上来说,只有人类社会中才会存在美德的概念,美德一般也是用来评价人的行为正当与否的标准。但是近年来,科学家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些人类身上常见的美德,在动物的世界中也能看到。许多动物在生活中并不是随心所欲,而是有自己所坚持的“行为标准”,有些行为甚至能与人类的“美德”相媲美。而正因为它们严格地遵循着这种动物世界的“美德”,才使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得以维持平衡。

尊老敬老

在动物的世界中,许多动物都有“尊老敬老”的习惯。白尾雕是一种猛禽,以鱼和动物的尸体为食。每次得到诱人的“美味佳肴”之后,它们从来不蜂拥而上、你争我夺,而是本着老者优先的原则,让老雕先吃。老雕在饱餐一顿之后,便飞到附近的高处担负警戒的任务,让自己的“儿女们”能安全放心地“进餐”。

出于对“长者”生命安全的考虑,澳大利亚的虹彩鹦鹉和英国的秃鼻乌鸦等鸟类总是以垂直的方向群栖的。它们安排年轻的鸟在低处停栖,而年长的鸟却享有在高处停栖的“特权”。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来自地面天敌的突然袭击,确保族群中“长者”的安全。还有一些椋鸟类的鸟儿在群栖时,会采用水平的方式,让年纪大的鸟位居最内层,而身强力壮的鸟在外层。每当遭遇进攻时,前者要比后者安全得多。

鹿的生活习性中也能看出这一点。一个鹿群就是一个“家族”,在这个“家族”里面,年老体弱的母鹿受到尊重和照顾,总是被分配去“做”劳动强度不大的事情。例如,当“保姆”去抚育幼鹿;或者担任“向导”带着孩子们去寻找草肥水美的好地方。当年老的雄鹿因为有病而行动不便时,鹿“家族”会专门安排一只强壮的小鹿去守候它,照顾它的生活。

而传说生活在美洲哥伦比亚森林里的米利鸟,由于对父母十分“孝顺”而享有“孝鸟”的美名。它其貌不扬,小如麻雀,尖尖的喙酷似钩子,尾羽上长有环状物。这种鸟喜欢热闹,群居在一起。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米利鸟的睡觉方式与众不同:首先,一只鸟将尾羽上的环牢牢地挂在树杈上,再用它的尖喙紧紧地钩住另一只鸟尾羽上的环。就这样一只接着一只,用身体串联成一条“长链”,构筑出一张柔软无比的“吊床”。老米利鸟可以躺在这张“吊床”上安然入睡。如果遇到刮风下雨的天气,它们还会及时地卷起“吊床”,把年老的米利鸟裹在中间,免受风雨的侵袭。

秃鼻乌鸦

白尾雕

①扫描左边的二维码,根据提示下载并安装“4D 书城”APP。

② 打开APP,点击主页上的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扫码”按钮,扫描左边的二维码,下载图书。

③ 在“书架”界面打开《天天爱科学》2018年3月的电子刊,点击左下方“扫一扫”,对准本页扫描,即可观看精彩内容啦!

母爱无边

欧椋鸟在童话故事里是一种会偷走人类婴儿的鸟类,可能正是因为欧椋鸟对自己的孩子关怀备至,所以人们才会杜撰出這种传说吧!刚出世的小欧椋鸟没有羽毛,很容易被炽热的阳光灼伤,欧椋鸟妈妈就用自己长着蓝色羽毛的翅膀为孩子遮挡阳光。欧椋鸟爸爸除了为孩子寻找食物外,当鸟妈妈累了的时候,还会跑来接替它,用自己的翅膀来为孩子当遮阳伞。

对孩子呕心沥血的场景并不是只在鸟类的世界里才能看到。哺乳动物中,更是不乏伟大的母爱,骆驼妈妈便是代表之一。

母骆驼在生下小骆驼后,便会保持着极高的警惕性,无论谁都别想靠近一步。它们非常有耐性,寸步不离地守候在小骆驼旁边,等着刚刚降临人世间的“孩子”能够自己坚强地站起来。

小骆驼从呱呱坠地到独自站立,需要奋力挣扎一个半小时左右。这段时间对于骆驼母子来说,可是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时时刻刻都充满着危险。常常会有饥肠辘辘的狼群闻风而来,希望能美美地饱餐一顿。而无论多危险,母骆驼都决不会丢弃小骆驼只顾自己逃命,它们会与狼群展开激烈的搏斗,与小骆驼“共存亡”。幸运时,母骆驼能把狼群击退;反之则与小骆驼一起成为狼群的“美味佳肴”,而现实情况中,往往是后者居多。倘若刚生下来的小骆驼体力不好,很久都站不起来而无法离开,那么它和它的妈妈一般都难以逃脱被猎杀的厄运,因为即使被狼群撕成碎片,母骆驼也会坚持住最后一口气守护自己的孩子,而不会一走了之。千百年来,正是这种倔强的母爱,才使得骆驼在环境极其恶劣的沙漠中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褐鼠也是哺乳动物中模范父母的典范。褐鼠一般生存在天气寒冷的北方。小褐鼠出世后,身体特别弱,整个冬天都离不开父母的悉心照料和百般呵护。褐鼠父母必须天天轮流“值班”,把娇气的“小宝贝”抱在怀中,用自己的体温给它们保暖,才能确保它们不至于被寒冷的天气冻死。而暂时没有“护儿”任务的另一方,则必须外出去寻找食物,来喂养一家老小。在冰天雪地里觅食,其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但褐鼠爸爸和褐鼠妈妈却无怨无悔,世世代代都这样繁衍生息。

斑马为了同类勇于牺牲,真是好可爱呀!快来扫一扫、看一看吧!

欧椋鸟

你可以在屏幕上

缩放斑马及场景

左右旋转斑马

点击斑马

移动设备

观看斑马的其他角度

斑马图片选自产品《4D 认知卡》。《4D 认知卡》通过“4D 书城”应用扫描, 能将平面图像变有声、变立体、变动画。《4D 认知卡》是梦想人科技推出的一款适用于3—12 岁儿童的益智类教育产品。

勇于牺牲

斑马生活的环境中有许多大型食肉动物天敌,为了能抵御外敌,它们经常成群结队地活动。每次一起出去觅食时,斑马群中的健壮者就会主动担任警戒,一旦发现“敌情”,便掩护马群逃跑;要是碰上穷追猛打的“敌人”,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有时候还会有一匹斑马主动倒下,牺牲自己,以保护马群。

地中海中有一种名叫“海鹦鹉”的鱼,一旦伙伴被钩住,同伴闻讯后会马上赶来救助,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去咬断钓钩,以帮助受难者脱险;螃蟹脱壳时,常成群地趴伏在一起,凡是不脱壳或已长好硬壳者,就自动担负起“哨兵”职务,在洞外放哨,保护正在脱壳者免受侵害;雌章鱼在暗礁和洞中产卵后,便会寸步不离地守候在一旁,不进食,并不停地向卵上喷水,直到卵全部孵化,而最后雌章鱼常因劳累、饥饿而死。

(所有图片仅供参考,请以实物为准)

教子有方

生活在南极的企鹅父母对孩子“教子有方”,从来不娇生惯养。小企鹅在互相竞争的环境中生长,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小企鹅有了行动能力之后,企鹅爸爸和企鹅妈妈在海中觅食时,会把小企鹅留在岸上。捕鱼回来后,它们对跑上前来想吃东西的小企鹅不予理睬,扭头就跑。小企鹅只能在后面艰难地拼命“追赶”。每次“逐食赛跑”都长达1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看起来似乎很残酷,本来在冰天雪地里觅食就很艰难,为什么企鹅父母还要这样“折腾”孩子,让它们消耗大量的能量呢?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有一条可以肯定,那就是要练就小企鹅适应艰苦环境的本领。“逐食赛跑”的结果是只有跑得快的小企鹅最后能得到食物,因此它们的身体也最强壮。南极的环境寒冷而恶劣,食物极其短缺,无法同时保证所有的小企鹅健康成长。那么给其中最强壮的小企鹅以更多的关心,使其能存活下来并且茁壮生长,这就是企鹅父母们的“苦心”啊!

动物的世界无奇不有,奥秘无穷。在许多动物身上还能看到很多其他“美德”,比如沙丁鱼群的团结友爱、蜜蜂团队的分工合作、海豚家族的患难与共等等,都让我们人类为之感动、震撼。虽然现在科学家还不能确定,这些“美德”到底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表现还是只能算一种动物的本能,但是这些高尚的品格还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

猜你喜欢

椋鸟狼群斑马
母性的力量
椋鸟的蚂蚁浴
主动出击
BirdsonZebras斑马身上的鸟
“清洁工”
英国椋鸟惨遭雀鹰捕食被踩脚底下毫无还击之力
灰椋鸟的团队意识
红鞭炮
注意,斑马也来抢镜啦!
他们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