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资租赁企业的财务风险识别与防范措施

2018-09-10王靓阳

中国商论 2018年34期
关键词:融资租赁防范措施财务风险

王靓阳

摘 要:我国经济增速逐步进入缓慢趋势,然而融资租赁行业仍 旧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新经济形态下,融资租赁行业出现盈利效益低、模式透明化等特点,同时财务风险进一步提高,无形中影响到了融资租赁企业的发展。本文在阐述融资租赁概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融资租赁企业的财务风险,探究财务风险产生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融资租赁 财务风险 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12(a)-035-02

随着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融资租赁企业所代表的商业模式占据了资本市场中的重要地位。在伴随着发展机会的同时融资租赁业务本身暴露出来的多样性、复杂性特征,业务人员对融资租赁知识了解不足等问题直接或间接造成融资租赁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本文阐述了融资租赁行业财务风险的种类、原因,并对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1 融资租赁内容概述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依据承租人的要求和标的规格,与第三方签订供货合同并支付货款,最终给承租人提供相应的资产而进行的業务活动。换言之,融资租赁实质上是以融通资金为目的同时转移资产所有权全部风险及报酬的一种租赁活动。

2 融资租赁企业主要财务风险分析

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类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利率与汇率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租赁资产风险。

2.1 利率与汇率风险分析

利率风险是指伴随着利率波动导致融资租赁企业所接收的租金面临经济损失的风险。当市场利率变动时,租金以市场利率作为贴现因子计算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必然发生变化:利率上升,则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下降,对租赁企业不利;利率下降,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上升,虽然出租人租赁资产的总收入会增加,但承租企业的负担会加重,会伴随着违约拖欠租金的可能,存在信用风险。同时,随着融资租赁存续期限的增长,利率风险越大。汇率风险是指融资租赁业务中由于出租人所收到货币的币种与承租人支付的租金和费用的币种不同,存在兑换成本。融资租赁业务的周期跨度越大,汇率风险也越大。

2.2 流动性风险分析

流动性风险指由于市场经营环境的变化,出租人在租赁期内不能按期支付费用给供货单位的风险。融资租赁企业所运转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的中短期贷款,还有一部分公司债券等。但是有时因为融资条件、综合成本等因素的影响,直接导致融资租赁企业自身产生的利润资金有限,无法拓展业务。另外,银行信贷期限与租赁业务项目周期不符,有时也会直接给融资租赁企业带来资金流动性风险。

2.3 租赁资产风险分析

租赁资产风险,是指出租人在租赁合同结束时无法收回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的风险。导致该风险的原因主要包括:首先,租赁资产余值评估准确性低;其次,租赁资产在租期间的安全性无法保证。融资租赁资产是按照承租人需求采购的,并在约定租赁期内提供承租人使用。租赁期内资产出现损坏或者其他问题,承租人虽然承担维修保养义务,但融资租赁企业一旦无法掌握租赁资产的实际使用情况,势必会造成租赁资产出现转让、损耗等风险。

3 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原因分析

融资租赁企业出现上述众多财务风险,跟租赁企业管理不完善、认识、掌握相关行业知识不全面有关。具体分为以下原因:首先,尽职调查不严。融资租赁企业业务人员在开展业务时,仅仅参照了承租人的基础资料及财务数据,并没有深入调查承租人的实际情况。其次,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租赁企业项目资金来源比较单一,主要是银行中短期贷款。虽有其他方式融资,但是受到监管与审批条件苛刻等影响,难以实现融资目标。再次,资信标准不合理。融资租赁业务开展时往往是收益与风险并存,企业通常会为了获取更多的收益,对风险具有较高的容忍度,轻视承租人资信审核。最后,租赁资产管理不完善。企业对租赁业务缺乏专业、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并且在开展工作时,容易扮演银行家角色,只为获取利息差,而忽视了租赁资产的管理,与此同时租赁资产清算时相应机制不完善,在租赁合同结束时造成租赁资产损耗严重,而且资产交易与流转交易平台尚未建立,直接影响到租赁资产的流动性。

4 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防范措施分析

随着融资租赁市场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加强,融资租赁企业的风险也必将会加大。经阐述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的种类和原因,出租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融资租赁企业的管理,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能力。

4.1 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

首先,全面深入尽职调查。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全面了解租赁资产的具体市场状况,并且对承租人进行深入调查,具体包括承租人从事行业的发展状况、经营管理以及盈利能力等情况,确保所掌握的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除此之外,制定符合承租人的租赁方案,保证租金能够按时收回,以此有效避免财务风险。其次,正确评估承租人的信用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外部风险:承租人由于个人原因,无法按照租赁合同中的具体规定时间,按时偿还租金,或者是承租人恶意逾期偿还租金。内部风险:融资租赁企业业务人员对承租人的信息没有深入了解,无法掌握承租人的所有真实信息,对承租人的信用进行了错判,并且对承租人信用变化情况,尚未及时跟进调查[2]。对此,融资租赁企业业务工作人员有必要对承租人所处行业等进行深入了解,并对承租人信用度进行等级评估。另外,租赁期限内,一旦发现承租人存在故意逾期支付租金或者是恶意违约不偿还租金,融资租赁企业需要及时行驶自身租赁资产物权,将租赁物及时收回,降低损失。在此基础上,从科学的角度思考是否可以与承租人建立租赁合同关系,以此将潜在的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中[3]。最后,完善租后管理。在租赁期限内,融资租赁企业需要与承租人建立起完善的交流机制,便于及时掌握承租人的具体情况,同时租赁企业需要定期将租赁资产登记在平台上,避免承租人私下处置租赁资产[4]。

4.2 加强流动性管理

融资租赁企业在成立初期,自身抗风险能力及租赁资产规模较小,在租赁项目设计时,有必要考虑融资期限与租赁期限是否匹配的问题,保证自身所持有的流动资金能够满足企业的运转需求[5]。伴随着租赁业务的进一步扩大,融资租赁企业需要不断拓展融资渠道,例如保险资金、海外直融等。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多项福利政策,鼓励融资租赁企业向海外拓展融资渠道,一方面,有助于增加融资租赁企业融资渠道;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融资租赁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由于海外业务具備低成本、期限短等特点,避免了融资期限与租赁期限不匹配问题,这样一来,流动性风险自然会扼杀在源头[6]。

4.3 提高租赁资产管理能力及财务管理水平

融资租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管理能力。鉴于租赁资产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较强、复杂的工作。企业需要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切实提升租赁资产管理能力。关于专业性的提升,集中体现在租赁资产余值评估方面。对此,租赁企业需要在租赁资产余值评估时,全面考虑市场环境、需求等各项影响因素,尤其是在利息差值不断收缩的市场环境下,应该结合租赁物,不断挖掘出潜在价值,拓展收益,以此保障企业收益的持续增长。除此之外,伴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融资租赁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逐渐复杂化,融资租赁企业财务管理环境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融资租赁企业应该不断强化自身风险管控意识,同时需要招聘综合素质更高的财务人员。借助风险预测与管理规避财务风险,同时在资金管理方面,融资租赁企业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是否接受承租人的租赁项目,以此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5 结语

随着融资租赁行业的发展,财务风险存在的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作为融资租赁的直接主体——出租人,在探究财务风险存在的原因的同时,应当加强融资租赁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使融资租赁项目稳健经营,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 梁晓鸣.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的识别与防范研究[J].中国商论,2018(28).

[2] 梁晓鸣.中小型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平安租赁的案例分析[J].中国商论,2018(17).

[3] 原林.中小型融资租赁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J].国际商务财会,2018(4).

[4] 蒋小军.“营改增”新政下的融资租赁企业财务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8(9).

[5] 张蓁.租赁企业会计核算及其财务管理工作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3).

[6] 白成宇,李欣阳,于洋.融资租赁公司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17(29).

猜你喜欢

融资租赁防范措施财务风险
夏季开空调,怎样才能不生病?做好这些防范措施很重要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浅谈船舶融资租赁风险及其防范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护理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
教子/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