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用好家长群?

2018-09-10周东芳

家长 2018年5期
关键词:群里家校社交

周东芳

微信、QQ等社交媒体给家校沟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教师和学生家长带来了一些烦恼。家长“随时随地”地发问,会侵占教师的业余时间;而家长也有“疲于应付”老师发言的感觉。不过,教育需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要适应家校沟通新方式。那么,社交媒体应该怎样为家校沟通服务?教师应该如何组织、运用和对待家校社交媒体呢?

情景再现

这样的交流不尴尬

运用微信、QQ和学生、家长沟通,是当下教师面对的一种工作新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但它的确丰富了家校沟通的形式和内容。

首先,这些社交媒体,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教师更及时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能在第一时间和家长沟通。比如,寒假时,我偶然发现班级里一位女生的QQ签名变成了“没人陪我,好想出去喝酒”。我马上和她的妈妈取得联系,经过了解,我得知女孩的父母假期都要出差,家里只有她和奶奶。听了我的反映,女孩的妈妈立刻给孩子打了安抚电话。待孩子情绪稳定,她妈妈给我回了电话,说孩子告诉她是QQ被盗,自己不会出去喝酒的。孩子没事,教师和家长就放心了。于是,我也没继续跟这位妈妈讲什么道理。当晚,我找了一篇关于亲子陪伴对孩子成长重要性的文章,转发给女孩的妈妈,片刻后收到她的回信:“老师,谢谢您的用心,以后我和他爸爸会安排好工作时间,尽量有一个人能在家陪孩子。”试想,如果教师不懂QQ和微信这些新社交媒体,怎么能这么快地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和家长建立联系?如果没有微信的文章分享转发功能,只是通过语言或文字劝说家长多陪孩子,估计“收获”的尴尬会比认同多。

另外,通过社交媒体的图像功能,还能让家校沟通变得更具体。学校对学生的发型有一些规定,比如,男生头发刘海不能遮额头,鬓角不能过长等。一些调皮的男生会“钻空子”,理一个鬓角及周围铲平,只有头顶有头发的“新潮发型”,还对家长说“我按照老师要求剪的”。家长很无奈,老师也只能抓狂。有了微信,老师只需要在群里放一张“发型标准照”,请家长配合监督孩子照此理发,就能减少很多重复工作。

通过社交媒体,教师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与更多的家长建立常态的联系。因为在班级家长交流群里,每位家长都有公平的发言机会,让老师关注到他所关心的问题。

分析解答

设立规则是关键

作为班级工作的引导者和协调者,班主任在建立家长群、QQ群时首先要设定好规则,按照规则运转的家长群才能真正发挥促进家校沟通的作用,而且不会挤占教师和家长的私人时间。

明确交流时间段

运用社交媒体,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更及时,但及时的沟通不是无时无地的沟通,若没有时间界限,家长和教师都会很疲惫。教师可以在群公告里说明交流的时间段,如无特殊情况,群成员就要遵照该时间安排。比如,在我们班的家长群里,商定好的是上午8点到12点,下午2点到5点,群成员可在QQ群里咨询、讨论、交流和孩子相关的问题;晚上6点到10点,家长可通过微信和老师交流。此外,我们还商定,在群里公开交流的问题需是班级中遇到的普遍问题,涉及个体的问题可以找老师私下交流。达成了明确的交流时间共识,群成员心中有数,便不会出现老师觉得时间被占用,家长觉得疲于应付的情况。

面向全体兼顾个体

教师在群里和学生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所公布的内容要面向全体,比如,作业标准、校运动会安排等,所有学生都要参与的事情,可通过群尽快地让所有家长知悉。再如,全体学生都适用的天气温馨提示,也非常适合在群里发布。同时,老师也要发挥社交媒体能辐射个体的作用,满足学生家长关注自己孩子的愿望。比如,校运动会时,教师可以多捕捉每位同学的精彩瞬间,再将其上传家长群,这样,每位家长都可以看到自家孩子的风采,感受老师对孩子的关注。

发挥家长自主管理作用

班主任除了要做好引导和协调工作,更要激发群内家长的积极性。教师要先对每位家长的情况有所了解,然后再挑选出一些负责任,同时对教育也有思考的家长做群里的带头人。有了家长管理员的协助,教师能更顺利地开展工作。比如,遇到校运动会等需要全体学生参与的学校和班级活动,通过在群里的发动,家长们也会积极参与,起到推进的作用。另一方面,在热心家长管理员的带领下,其他家长也会更加配合老师的工作。而感受到自主管理带来的正能量后,家长们会觉得受到了尊重,更愿意为班级的整体发展献计献策。

策略引导

如何与“难缠”家长沟通

稳定情绪。在家长群中,不排除有一些性子比较急,还没弄清问题原委就质问老师,或向老师抱怨的家长。若遇到这种情况,老师首先应稳定家长的情绪,而不是马上和其摆事实、讲道理。其次,老师也要稳定自己的情绪,尽量说服自己不要因为受了委屈而愤愤不平。只有双方情绪稳定后,对话才能重回理性的轨道。

积极沟通。随后,老师可主动找该家长了解具体的情况。比如有家长在群中抱怨作业太多,孩子总是要写到很晚。若老师判断这是由该孩子的个体情况造成,并不是班级普遍情况,老师可致电家长,先表示对孩子的关心,然后再向家长了解孩子回家后的时间安排,从细节中找出孩子写作业写到很晚的原因。老师和家长沟通时,要注意多问问题,少下结论。

正向引导。一般来说,找出孩子的问题所在之后,家长都会在群里就刚才的言行表示歉意,老师可借此对其进行正向引导,即不再追究问题,而是肯定他对孩子的关心,希望他保持这份对教育的关注,遇到问题及时地解决,积极推进班级工作。这样一来,不但照顾了发问家长的情绪,也能给其他家长带来正面的影响。

延伸

“懂得”是家校沟通的核心

“懂得”是家校进行良好沟通的重要因素,它包括以下三部分:

第一是沟通。沟通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只有进行良好的沟通,才能让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和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真实情况。有一些孩子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很好,可到了学校就释放了本性。我曾跟一些家长反映他们孩子在校的不良行为,家长难以接受和相信,甚至会进行强烈地抵抗和反驳。此时老师要先让家长感受到,你和他聊这个问题,是希望帮助孩子,双方的目标是一致的,其次才是引导家长多方面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这样做,才能保证沟通的顺畅。

第二是老师要学会等待。你是专业的教育者,你能理性地看待学生身上的问题,但家长对待孩子总是情感多于理智,读懂了这点,老师才能留给家长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其发現孩子的问题,并希望你协助他解决。

第三是帮助。有了前两点做支撑,家长和老师结成了教育同盟军,此时他们会寻求老师的专业帮助,而家校的携手,最终获益的肯定是孩子。所以,只要老师先迈出“懂得”的一小步,便能收获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形成家校合力。

《南方教育时报》

(责编 刘国栋)

猜你喜欢

群里家校社交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奶茶群里戏精多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社交媒体中的影响者
社交距离
金主爸爸的炫酷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买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