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理论与实践研究》读后
2018-09-10雷鸣
雷鸣
由反腐败立法研究专家,湖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聂资鲁等长期研究并撰写的《域外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下简称《域外》)一书,2016年12月由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
纵览全书,我们认为,《域外》是填补域外防止利益冲突立法方面的空白之作,是国外反腐败立法研究的标杆。该书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高远的视角、恢弘的气势、新颖的体例和独创的方法。《域外》视角高远, 视野开阔,以鸟瞰的方式对近几十年来一些典型的国际组织及国家的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立法进行法理评析与文本解读, 彰显了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立法的法治价值、政治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很强的震撼力和感染力。
《域外》内容宏阔、体例新颖、具有理论创新与实践开拓双重意义的力作。众所周知,域外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立法是一个鲜有人从事的研究领域,文献资料尤其是外文资料较难收集。作者设计了一个新颖的体例。突破了传统的制度概述与介绍,进行一次性集中述评;吸收了新闻媒体对重大事件进行夹述夹议的“述评”表达方式,在对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立法背景、立法过程、执法效果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分阶段、分层次对立法过程与立法文本进行评价分析,从实体上评析其设计的是否合理,且从程序上对执法过程的规范性、合理性进行评析,在立法理念的层面进行评析,形成了立法过程的客观描述与立法文本的解读、评析交错进行,把立法与执法效果融为一体的表达方式。这种方法开创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新天地,有一种恢弘的气魄,充分显示了作者的宏观驾驭能力和法理分析、论证能力。向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结构。
明确的指导思想和鲜明的時代性。该书通过对立法文本中体现的公平正义特征和防控腐败的功能进行法理剖析,对文本中彰显的进行法治反腐理念的深度探讨,从而展示防止利益冲突及反腐败工作的本质特征与制度优势,为各国反腐败立法提供了立法引领和价值导向。
《域外》所选取的角度——通过域外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的比较,反思与推进我国的相关立法。表现了作者敏锐的政治眼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学术功底以及对时代法治精神的准确把握。《域外》一书的立法文本与案例主要来源对一些典型国际组织和国家立法文本和案例的翻译。许多资料都是国内目前缺如的。在书中,作者的理论评析具有填补空白性质。《域外》既是探索防止利益冲突立法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是一本指导反腐败立法实践的指导书,该书分外厚重和平实。
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和前瞻性。《域外》是一部充满了理性思辨的填补空白的著作。全书共七章,分别为:域外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立法透视、加拿大《利益冲突法》研究、美国防止利益冲突法研究、希腊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研究、OECD 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研究、亚洲开发银行防止利益冲突立法研究、域外防止利益冲突立法模式分析。书中对典型立法文本的透彻的法理分析体现了作者思想的深邃和理论的创新。在对国际组织和各国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立法的比较研究过程中,作者思想活跃,不乏辩证思维方式,有新意且又饱含理论创新韵味的见解迭出。显示出作者超前的理论前瞻性。这是《域外》最引人瞩目之处。
析理严密、行文流畅、引人入胜。《域外》是一部以案析(法)理的著作。作者在析理时,思路清晰,丝丝入扣,从而使分析更深刻、阐述更具说服力,反映了作者严谨的治学精神和求实的态度。它不仅为立法机关如何制定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提供了大量宝贵资料以及严密的分析论证,而且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的思考和启迪。
《域外》熔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现实研究于一炉,从立法的角度,运用实证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对遴选的防止公职人员利益冲突制度进行了深透的评析。它是近年来此类题材的代表性成果之一。其学术性、指导性和对策性较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新中国特色的反腐败立法的研究,确有继往开来的价值和意义。
当然《域外》也有未尽如人意之处。由于该书是集体创作的结晶,个别篇章给人有析理不足之感;又如章与章之间篇幅比例也有不够协调的地方等。希望在再版时能消除这些微瑕。
(作者系湖南大学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