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三彩的艺术发展
2018-09-10张慧琴
张慧琴
在当今世界各国的知名博物馆中,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沿岸博物馆中,陶瓷都被作为重要的收藏品陈列,中国的陶瓷,特别是唐三彩,更是中外艺术思想的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以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强调相关各国共同打造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古丝绸之路的繁荣离不开中国的唐三彩,随着历史的推移,时间赋予唐三彩这一优秀文化遗产新的内涵的宽度,从唐三彩到宋三彩、辽三彩,发展为现今的中国三彩,在“一带一路”政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三彩艺术将迎来一个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对于三彩艺术,最辉煌也是最打动人心的是唐三彩。唐三彩这一二十世纪初的发掘与唐代厚葬之风有密切的联系,唐代达观贵族中三彩器物丰富、规格惊人且数量庞大,随着古代厚葬的历史风俗,彩绘俑逐渐结合了低温彩釉技术,被广泛应用,推动了三彩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和发展。三彩在唐朝大放异彩,进入了黄金时期,出现了威猛强悍的三彩武士俑、经典璀璨的骆驼俑、安详谦和的三彩文官俑、风情万种的三彩女俑。其中,侍女俑、骑马俑、骆驼俑和胡乐俑的形象为最为大众所熟知。唐三彩的女俑造型风格很具有代表性,大致分为清秀俏丽和丰满艳媚两类,这是由唐代不同时期的审美倾向带来的艺术风格的变化;此外,骑马俑的形象也十分生动。唐代风俗以郊游为乐,春暖花开之时赏花踏草、乘车骑马也是一番常见的美景,因此,有很多造型各异的武士骑俑、狩猎骑俑、马球骑俑和乐女骑俑等杰作;再次,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涌现了灿若云锦的格式各样的三彩马。唐三彩马在中国雕塑史上永远是灿烂的一页,极度的精工制作,适度的艺术夸张,加上三彩艳丽的流淌交融,使三彩马几乎成为唐三彩的象征;古代“丝绸之路”贯通中西,荒漠上奔走着体硕力大的骆驼,作为经济和文化的载体,骆驼的形象也深入人心,神态各异的三彩骆驼为我们复数了当年的盛况。
随着历史的推移,到宋代,北方重新烧制出了带有宋瓷风格的三彩,宋三彩以枕、瓶和盘等日用器皿居多。宋三彩在河南观台、登封曲河和宝丰青龙寺等都有生产,都有各自独特且非常成功的作品。金代大定年间北方生产的三彩成为金三彩,造型规整且制作精致,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唐三彩的衍生品——琉璃和珐华。琉璃的釉和三彩基本一致,用铅为助熔剂,不同的是琉璃要再配以石英料以增加釉层厚度,釉色有黄、紫、蓝等多种。珐华是陶胎釉上彩瓷器,其釉面与琉璃相似,不同的将铅这种釉料助熔剂变为了牙硝。
三彩艺术,作为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唐三彩艺术中包含许多外来文化因素。诸如鸱吻、枣形腹和石榴形腹细颈瓶、梨形腹细颈瓶和马鬃、鸟形冠等的元素,了解这些文化符号让我们对三彩中的纹样和含义有更通透的认识,在诸多外来文化因素中,从鸱吻、到摩羯鱼再到“鱼龙幻化”的的历史由来使人印象深刻。印度摩羯鱼与鸱吻有类似的图像学意义,并且图像接近,这一外来文化因素在三彩的建筑方面有很大的影响,“鱼龙幻化”的形象不仅有图像学的意义,更是作为一种杂技一直存在于历朝社会之中,其中尤为唐宋辽统治者喜爱,也说明“鱼龙幻化”杂技有着深厚的思想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就更为鲜明了。唐三彩中有许多经典的兽首含臂守护神,这一生动的形象也有外来文化的影响——赫拉克勒斯。赫拉克勒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也称为大力神,在西方的形象中赫拉克勒斯与木棒、虎皮和兽头共同组成,在此找到了三彩中大量兽首含臂的来源,乃至现今传统的虎头帽。三彩中的“来通杯”也是外来文化因素本土化的艺术代表,来通杯的形象生动,这种带有兽首装饰的杯子、人形装饰的杯子也与希腊文化因素有关。在希腊,大量的图片显示有兽首的注酒器,形态各异,在此影响下,我国也出现了系列制作精良的三彩的来通杯。唐三彩的研究制作,离不开三彩马的研究,而三彩马中,马鬃也有外来因素的影响,我国传统的诗句中描绘的“五花马”在国外古钱币上的出现是很好的例证。此外,中国三彩中传统狮子形象也有外来因素,由此相关的辟邪、麒麟等神兽也有外来因素带来的本土化影响。诸如此类,还有鸟形冠、凤首杯、马球等等许多形象的分析将三彩的图像背景做了延伸的阐述,这些关于三彩的历史背景丰富了图像学含义的同时,对当今中国三彩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创作的土壤。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色彩斑斓的陶器,随着社会的变迁,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三彩工艺已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当代的三彩瓷器主要分为仿古三彩、三彩画和三彩工艺品。仿古三彩因其所代表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技术魅力,因此多采用复制手法以求逼真,洛阳许多民间艺人的高仿品形神具似,另人称道;三彩瓷板画是对三彩工艺的现代化创新,它将三彩工艺与现代绘画融合,许多艺术家进行了大量探索,涌现了诸多精品。当代三彩艺术,包括大型壁画、装饰品和日用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局限于唐三彩这一原始的刻板印象,而是将传统的文化与现代的审美结合起来,在经济发展交通发达的当今,五彩斑斓的三彩艺术登上各大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上,成为让人耳目一新的当代艺术形式。
唐三彩是链接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载体,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物质载体,代表着人们智慧的结晶。而今的三彩虽然有大批技艺传承人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努力和发展,但与盛唐的三彩相比,仍需要更多的力量去推动,需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从而提升国人的文化自信。秉承这一时代背景,传统三彩的新型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目前的三彩品类中,关于三彩的新型文创产品相对单一。对于这种现状,三彩的创新发展还需探索更多方向和思路,大致有一下几点:首先,在一带一路的政策背景下,针对实际情况,社会应鼓励有创意的陶瓷产业或个人进行三彩文创产品的开发,将传统的三彩融入现代社会的主流审美,创作与时代符合的具有艺术感的陶瓷作品。借鉴现代创意市集的平台,发挥年轻创业者的作用,打造与时代接轨的创意市集。打造特色旅游小镇,丰富旅游项目,汇集大量年轻的陶艺从业者,树立文化口碑、促进唐三彩的创新发展,为我国的三彩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
其次,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地理优势、文化优势和人才优势。在近年来一带一路的的背景形式下,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学习三彩技艺,研究出一批既有中国文化代表性、又有当代审美的工艺品。中原地区是三彩的发源地,具有发展三彩的独特地理优势,在原料开采方面有丰富的资源、有培养能够制作烧制三彩人才的专业校府,能够为唐三彩的传承创新提供新生力量。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号召下,三彩艺术能够带动着其他产业共同为中国的陶瓷书写新的篇章。
再次,中国三彩的发展也应注重技术的创新。技术的创新,体现在原料的应用研磨和烧制的工艺上。目前各种工业窑炉在生产过程中,大多伴随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鉴于这种状况,推进将低污染的天然气催化燃烧和窑炉相结合的工艺,能够在保护环境的同时烧制三彩,天然气催化燃烧炉窑在能够满足烧制唐三彩的温度要求同时,具有低污染物浓度的特性。在原料的研磨配置方面,唐三彩多年来在传统上采用低温铅釉,这种原料能够使三彩互相熔融出流光溢彩的颜色,而技术的创新,体现在采用新型溶剂釉料适当替换生铅的应用上,溶剂釉料在很大程度避免了重金屬的污染,在颜料研磨上,使用油封静音行星式球磨机,这几种新型技术,能够使三彩焕发生机的同时,使生产产业绿色环保,不仅在生产的过程中,包括在工艺品的使用方面,都更符合现代化的健康生活方式.
最后,中国三彩的艺术发展,要发挥文化的带动作用。三彩文化在历史上诞生时就有着高贵的混血系统,它拥有东方的深邃空灵,也拥有异域的跌岩质朴,这是因为三彩在丝绸之路上成为文化的符号不断的传播着,承载着经济和政治的传播。现今,三彩艺术品依旧拥有带动文化传播,作为洛阳特色文化的代表,不管是三彩釉料的制作、批发销售,还是三彩泥料的挖掘开采都是发展地区特色经济有效的途径。此外,发展现代三彩文创产品,在丰富我国传统化内涵的同时,增加了城市的影响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找到文化的自信。中国三彩的艺术发展,经过唐的绚丽、宋的庄严和金的精致,随着艺术审美的变迁,将承载着历史的韵律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展现新的生机。